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2023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扶贫具体方案(六篇)(完整文档)

2023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扶贫具体方案(六篇)(完整文档)

来源:策划方案 时间:2023-04-06 10:42:01 推荐访问: 202 2020 2020-021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扶贫具体方案(六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扶贫具体方案(六篇)(完整文档)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扶贫的具体方案篇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我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具体工作

1.切实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同时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学校政教处要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要认真遴选贫困户贫困学生受助对象,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

3.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学习教导处要积极落实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要把控辍保学工作上升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教育强县的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计上面来,要通过定期家访及召开家校联谊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0辍学。

4.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抢抓国家、省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扶持资金,该善我校基础设施条件。为每个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力争实现“班班通”。总务处要开源节流,制定购物计划,定期修缮办公及教学设施,逐年更换学生课座椅,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5.切实保证惠农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县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总务处要定期检查学生营养餐落实情况,政教处要教育学生不要购买“三无食品”,要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用着购买健康放心食品上,财务室要对各班“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情况定期教学督查审核。

6.切实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档案台账。教导处及政教处要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组织保障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要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我校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祝建生

副组长:夏泽元 张新权 蔡兴文

成员:李述均 马俊 孟铭 及各班主任

四、工作要求

1.明确分工,全员参与。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实行了全体职工划片包抓负责制,校长为总负责,召开教职工会议,具体分配任务,全体教职工分片进村入户调查问询,摸清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所有贫困户学生,并登记造册,清理建档。

2.强化宣传,加强引导。学校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充分利用手机短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相互协助,靠实责任。为了确保我校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分配给各个处室的工作任务要不折不扣的认真完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县局及城关镇人民政府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惠农工作。

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扶贫的具体方案篇二

社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1】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65个贫困村精准扶贫实现当年整村脱贫的实施意见》(市委发〔____〕13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65个重点贫困村双联帮扶力量的通知》(市委办发〔____〕57号)文件精神,为做好市委办公室联系点甘州区大满镇李家墩村的帮扶工作,推进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任务,在充分调研和多方对接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李家墩村地处祁连山北坡浅山区,海拔1650米,距市区20公里,是省列65个精准扶贫村之一。

全村共5个社,210户,756人,有劳动力412人。全村耕地面积2500亩,人均耕地面积3.3亩。____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

列入精准扶贫计划特困户15户52人,其中因病致贫7户27人,因残致贫7户22人,因学致贫1户3人。

该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农田零碎不整且配套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多年得不到改善,渠道破损渗漏严重,灌溉不便,水资源浪费大;电网设施落后,用电质量差;村内道路年久失修,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种养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多年来,该村以杂交玉米制种为主导产业,种植业内部结构单一,农户以草畜养殖和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撑,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知识水平低,群众增收困难,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二、脱贫目标

通过精准扶贫,使李家墩村15户52人精准扶贫对象基本实现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1 / 17

全村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生产生活困难得到有效解决,全村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实现“____年整体脱贫、____年巩固提高、____年进入小康”的目标。

三、脱贫思路

根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三个不变”、“四个切实体现”和“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结合李家墩村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开展帮扶,帮助实现当年整村脱贫的目标。

1.拓宽增收渠道。

通过与村“三委”班子成员交流,征求农户意见建议,确定将“高原夏菜(蔬菜和特色林果业)、食用菌、养殖业和劳务”作为全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高原夏菜。

依托大满镇泽源农产品商贸公司,采取流转耕地和土地托管等形式,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100座连片高标准高原夏菜大棚,带动农户发展蔬菜产业,形成蔬菜种植基地。

二是积极发展食用菌。

依托紫家寨现代农业公司,建成食用菌钢架大棚20座。三是加快发展养殖业。

李家墩村过去就有养牛养羊的基础,且大部分农户养牛养羊的积极性高。要以全村部分农户改造房屋圈舍为契机,鼓励家家户户发展草食畜牧业。在此基础上,利用李家墩村荒滩荒地,组建占地19亩、养羊____只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村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养殖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

四是提升发展劳务产业。

2 / 17

用好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建立的劳务关系,培育稳定的劳务基地,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加大外出务工人员培训,打造劳务品牌,带动劳务输出向组织化、有序化、合理化转变。

2.完善基础设施。

以破解水、电、路、渠、房等“瓶颈”问题为重点,夯实发展基础。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差异化补助政策,帮助44户农户完成危旧房整体修建,其中精准扶贫户13户,其他农户31户,帮助118户一般农户完成旧房局部改造;铺设村级道路3.7公里;改造人饮管网12公里;修建d80u型渠4.1公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争取列入整村电器化改造试点,对全村高压线路及变电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实施整村土地整理项目,整改土地2445亩;新打机井2眼,解决发展高原夏菜、日光温室缺水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整村农户无危房、通水泥(沥清)路、安全饮水和动力电全覆盖,全面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

3.改善人居环境。

实施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项目,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改厕,帮助建成卫生示范村,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扶持建设村级农民文化综合活动中心,建成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站、村民活动中心、职业农民培训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道德讲堂、戏剧舞台等文化功能阵地,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4.加大金融扶持。

落实金融支持农业发展政策,协调做好草食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贷款工作,强化金融服务能力,重点做好争取贴息贷款支持发展生产工作。

5.提升能力素质。

3 / 17

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强化扶贫对象“造血”功能,激发群众靠自主创业、自主创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落实好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围绕玉米制种、畜牧养殖、特色农业等主导产业做好技术推广;落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采取“进村入社、联户结对、田间办公、赴外培训”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劳动力200人,力争职业技能鉴定率达到90%以上。

四、工作重点

根据任务分工,李家墩村精准扶贫工作由市委办公室、中石油张掖分公司、区纪委(监察局)、区工会、区科协、区老干局、区供销社等单位联系帮扶。

市委办公室主要围绕帮扶工作任务,加强与各联系单位的沟通协调,重点帮助李家墩村组织实施好4类22个项目,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

计划投资203.5万元铺设村级道路3.7公里,改善出行交通。2.渠道建设。

计划投资164万元修建d80u型渠4.1公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1200亩。

计划投资145.91万元,修建村主干道沿线渠道衬砌总长6.3公里。3.人饮工程。

计划投资40.5万元改造人饮管网12公里及入户水表和配套管件,解决全村吃水难问题。

4.高压线路改造。

4 / 17

计划投资65万元,对2公里高压线路及4个变压器进行改造。5.土地治理。

计划投资391.2万元,对全村2445亩土地进行集中连片整治。6.机井架设及配套设施建设。

计划争取投资90万元,完成新打机井2眼及配套设施。7.道路两侧渠道绿化带综合整治铺设。

计划投资35.52万元,安装村主干道道牙石7.4公里。(二)富民产业类

1.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计划投资202万元,成立占地19亩,养羊____只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单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20xx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与贫困人口,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战略,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富有成效,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县委“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一创双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省、市扶贫办的各类文件,掌握其中的精神实质。

5 / 17

通过学习提高了我办整体素质,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20xx年主要业务工作情况(一)整村推进项目

1、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按照《关于下达20xx年度扶贫开发办公室责任目标的通知》(濮贫组【20xx】1号)要求,我县今年完成了9个贫困村(韩村乡苏二庄村、固城乡姚屯村、柳格镇城北村、双庙乡单寨村、六塔乡谢庄村、瓦屋头镇里固村、马村乡岳麦村、大流乡店上村、阳邵乡西阳邵三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使用中、省财政资金630万元,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18.65公里。

2、20xx年度第二批整村推进项目,使用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32万元,完成了马村乡齐吕楼村、巩营乡刘庄村的整村推进道路工程,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4.6公里。

3、20xx年度整村推进示范村奖励项目,省扶贫办奖励我县整村推进示范村(古城乡后囤上村、大屯乡南召市村)资金100万元,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2.76公里。

4、利用整村推进结余资金86万元,修建c25标准水泥路道路长2.4公里,解决了古城乡叶村、范村、前囤上、大高村、马庄村等5个村的群众出行难问题。

(二)“雨露计划”培训情况:

20xx年xx县“雨露计划”计划培训1000人,按照国家精准扶贫要求,今年扶贫办积极组织开展“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贫困人口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贫困人口1200人。

培训前期我办充分摸底调查,掌握农民需求,培训实施方式根据农民需求,真正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喜欢什么样的培训方式就采取什么的培训方式,培训过程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6 / 17

培训重点覆盖阳邵乡乜庄村、报录村、西阳邵二、三、四村、前寒泗滨村、仙庄乡王毛孙村、大流乡店上村、六塔东留固村、古城马庄村、西王庄村、前囤上村、固城乡吕家村、马村乡白马杨村。

培训专业主要为花生种植与管理、现代小麦、玉米高产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大棚蔬菜管理技术、莲藕种植、养殖技术等。

从今年整体培训情况来看,根据农民需求,重点突出“实用”二字,经后期电话回访培训效果整体较好,受到广大贫困农民的称赞,通过开展培训,进一步转变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观念,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使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掌握12门实用生产技术,拓宽了农村家庭的增收门路,提高了贫困家庭就业创业的技能和致富本领,增强了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了贫困村的发展。

(三)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

1、扎实开展前期各项准备阶段工作。

一是精心制定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按国务院扶贫办及省、市扶贫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县级实施方案;二是及时召开全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动员会,及时安排部署工作。三是科学测算贫困人口。

按照市测算贫困人口规模,根据本县贫困人口分布实际情况,将贫困人口规模测算到乡,乡镇按照县测算规模测算到行政村;四是注重分类指导。

通过扶贫办人员包乡,经常深入一线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建档立卡工作。2、完成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对象的识别。

7 / 17

按照“确定规模,农户申请,民主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公告”的识别办法,稳步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对象识别工作,真正做到了不错评、不漏评。

全县17个乡镇涉及到行政村都成立了民主评议小组,全县识别贫困人口46602人,11590户。

3、完成了贫困村的识别。

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级自愿申请、乡镇人*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以20xx年全省认定的贫困村为基础,严格按程序和条件进行识别。

对通过整体推进,定点帮扶等措施或通过自我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已发生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加、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大部分贫困群众已经稳定脱贫的贫困村(包括受表彰奖励的整村推进示范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纳入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城中村改造规划的贫困村,不再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通过这次建档立卡工作共识别出贫困村78个,其中新认定贫困村20个。4、完善各乡镇资料归档工作。

我县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但是在一些乡村仍然存在不注意保存评选材料问题。

目前,我办采取逐乡审核上报材料,并对各乡材料提出整改意见,待各乡整改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程序。

截止目前,全县17个乡镇资料已审验合格,完成归档。5、完成了我县46602贫困人口的信息录入和上传工作。6、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8 / 17

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我县已已制定《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派出78个驻村工作队,参与驻村帮扶县直单位90个,驻村工作队员246名,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各类人员2604名,有力促进了我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

(四)通过项目扶持和带动实现全县稳定脱贫4966人 单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瞄准扶贫对象,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确保我县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扶精准,重点扶、扶重点,整体扶、扶整体,长远扶、扶长远”的工作方针,围绕脱贫目标,创新扶贫机制,转变扶贫方式,突出精准发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二、工作目标

____年,全区统筹各级扶贫开发总投入达100万元,帮助600名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减贫率达16.5%以上;____年末,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00元以上,比上年增加800元,增长率达16%;完成22户农村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三、工作要求 (一)精准扶贫到人。

瞄准家庭主要劳动力在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较强脱贫愿望、处于扶贫标准线下、录入____年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农村家庭居民,开展精准帮扶。

____年,在进一步摸清底子(____年全区扶贫规模数3371人)的基础上,强化问题导向,精准扶贫到人,对1000名以上扶贫对象给予帮扶。

9 / 17

(二)精准扶贫到户。

____年对400户以上扶贫户实施精准扶贫。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了解情况,分析致贫原因,仔细甄别,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做到“一人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个帮扶项目、一套帮扶措施、一名帮扶责任人”。

对有生产能力、有发展意愿的扶贫户,集中力量帮助他们在住上安全房、喝上卫生水的同时,实现学有所教、业有所就、病有所医。

(三)精准扶贫到村。

全区新一轮贫困村共2个,从____年起,对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水、电、路、房、产业、文、教、卫、游、信息”等十项重点工作。

在产业发展上,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二、三产业则发展二、三产业。

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能向贫困地区倾斜的要倾斜到位,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贫困人口全覆盖。

在教育发展上,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安排专项资金,资助特困户子女义务教育、“两后生”培训、大学毕业。

在环境整治上,打造整洁、美丽、宜居乡村。

从____年起,对2个贫困村,由省市区乡四级联动,分别派出扶贫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全覆盖。

____年,实现每个贫困村扶贫项目整合投入20万元以上。(四)精准扶贫管理。

全面提高扶贫科学化管理水平。

10 / 17

一是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

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部门,全方位、全过程监测扶贫对象、监管扶贫项目,建立健全扶贫信息网络和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二是规范扶贫资金管理。

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以上用于贫困村、贫困户。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区级财政报账。

统筹整合的相关涉农资金、行业部门资金,管理渠道不变。三是抓好扶贫项目管理。

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在征求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意愿的基础上,制定扶贫项目规划和分年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责任人,精准实施扶贫项目。

四是加强扶贫工作队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目标明确,责任到部门、到帮扶人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市直扶贫工作队由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办共同管理、考核,区扶贫工作队由区委组织部、区农办(扶贫办)进行管理。

对扶贫业绩突出的帮扶干部予以表彰或在选拔任用时优先考虑。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精准扶贫的领导。

各乡镇和区直部门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坚持扶贫开发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

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

主要负责人要树立“抓扶贫开发就是抓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意识,建立健全扶贫开发责任制,制定扶贫规划,采取过硬措施,帮扶到村到户到人。

11 / 17

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精准扶贫理念,切忌“空喊口号”。

各单位要立足本职,转变作风,协调配合,形成精准扶贫强大合力。(二)加大对精准扶贫的投入。

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确保效益”的原则,整合各单位、各行业资金100万元,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启动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

其中省级扶贫村每个10万元计20万元,其他24个区级领导联系扶贫点每个2万元计48万元;各乡镇要将专项扶贫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区直包村单位每年从节约的“三公”经费中给予联系扶贫点对口帮扶。积极争取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增加产业扶贫的信贷投入。

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精准扶贫,鼓励社会各界与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开展“手拉手”、“一对一”结对帮扶。

(三)开展驻村帮扶全覆盖。

按照“领导联村、单位包村、干部驻村”的要求,从区直单位派出2个工作队,乡镇派出2个工作队,对2个贫困村开展干部驻村帮扶。

其中4名区级领导联点帮扶2个贫困村,区直扶贫工作队由区委组织部从区直单位抽调中青年干部或后备干部组成,队长由副科实职干部或优秀后备干部担任,兼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联点的区级领导、区直包村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到帮扶贫困村现场调研2次以上。

驻村扶贫工作队三年一轮,三年内未脱贫的,原工作队继续帮扶。驻村扶贫工作队重点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扶贫“三件实事”来做,围绕中办发〔____〕25号文件的“十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扶贫各项工作。

12 / 17

(四)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

要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对“一对一”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着力引导扶贫对象树立“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意识,自力更生,增收致富。

(五)加强精准扶贫工作考核。

____年起,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全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严格考核问责。

主要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扶贫目标任务完成、扶贫预算投入、驻村帮扶工作情况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扶贫职责落实情况等。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达州市达川区委办公室、达州市达川区人*政府办公室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达川委办发[20xx]91号)和《中共达州市达川区委办公室、达州市达川区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达川区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达川委办发[20xx]18号)文件的要求,现就做好我局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衔接,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改善贫困村的发展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力量,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

改变粗放扶贫的做法,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建档立卡,做到村建卡、村造册,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实现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13 / 17

(二)坚持帮扶规划措施到村到户。

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

(三)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

专项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村到户项目的扶持,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三、工作内容 (一)干部驻村帮扶工作

一是按照《全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我局定点帮扶的大滩乡夏家坝村、张家店村组建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2年,把项目、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短缺资源输送到村到户;二是制定局机关党员、干部对口结对帮扶方案,定期开展对口结对帮扶工作;三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林业科技服务队,定期不定期开展林业科技下乡工作。

(责任领导:李荣世,责任科室:政工股)(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大力提高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

到20xx年底,初步遏制全区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生态局部恶化的势头,90%以上珍稀濒危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32。

3%。

到20xx年,全区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总体明显改善,95%以上的国家及省、市级重点野生保护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33。

3%。

14 / 17

到20xx年,全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34。

7%,湿地萎缩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生态问题基本遏制,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

(责任领导:李荣世,责任股室:资源股)(三)林业产业扶贫工作

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扶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

推进特色林业产业扶贫增收,加大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发展木竹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林业产业。

重点抓好乌梅、花椒等基地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林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

到20xx年,全区发展木质原料林基地2万亩,特色经济林基地5万亩,林下经济4万亩。

(责任领导:谢朝军,责任股室:产业股、项目办)(四)惠农政策落实工作

坚持把落实惠农政策纳入农民负担监管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严格程序,加强监督,所有直补资金采取“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受益对象是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的,将林业补助资金直接划转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账户。

(责任领导:陈明国,责任股室:天保办、退耕办)(五)基础设施改善工作

15 / 17

对各林场(站)及工区,做好基础设施、危旧房改造及棚户区改建,优先解决贫困户、危房户的住房问题,逐步改善国有林场各工区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

(责任领导:谢朝军,责任股室:项目办)(六)困难职工救助慰问工作

对困难职工、贫困户要做好爱心帮扶及困难救助工作。(责任领导:李荣仕,责任股室:政工股)四、保障措施(一)强化领导。

成立达川区林业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碧和,副组长:陈明国、谢朝军、李荣世、程晓玲、吴彬,成员:何成元、肖家明、张吉飞、伍勇、刘福春、王强林、张浩。

(二)逗硬考核。

建立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将扶贫工作纳入对各股室及下属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并纳入规范化管理,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长期化、可持续。

(三)保障投入。

每年整合5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对我局扶贫工作及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设施设备。

(四)主动衔接。

对涉及各股室及单位的扶贫工作,要积极做好相关计划、总结及信息的报送工作,工作上主动衔接。

对由林业局牵头的工作项目,落实专人对接其他配合单位,共同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规划、实施、总结工作。

16 / 17

(五)严明纪律。

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和区委、区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关要求,轻车简从,不加重基层负担,自觉接受各项检查与群众监督。

17 / 17

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扶贫的具体方案篇三

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摘要: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加快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步伐,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繁荣进步,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党发〔〕5号)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加快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步伐,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繁荣进步,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党发〔〕5号)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党发〔 〕9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目前的形势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促进少数民族增收、提高少数民族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等方面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我市通过强化对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的转移就业培训,有效提高了其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实现了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自 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600万元,培训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12100人,转移就业9800人,就业率达到81%;累计解决了2万多贫困农牧民的温饱问题。

但据调查,我市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扶贫问题仍然十分艰巨。目前,全市农村牧区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仍有3.6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13.7万人的26.3%,且贫困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此外,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汉语语言能力等因素制约,培训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就业不稳定、就业难问题较为普遍;受物价指数大幅上涨、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自主创业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及可以大力吸纳少数民族就业的微小企业多数陷入经营困难的境地。

二、工作任务

2016年,全市计划通过转移就业培训、扶持自主创业等形式,解决 5000名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的发展致富问题。其中,转移就业培训1000人(各200人,托克前400人)。

三、培训扶持对象、专业及方式

(一)培训扶持对象。重点对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有进入第二、三产业意愿,有脱贫致富积极性的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进行转移培训;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自主创业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民族特色家庭作坊、小企业、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及劳务公司,作为转移就业的实训基地。

(二)培训专业。根据我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及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就业意向,计划设置民族餐饮、民族服饰制作、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民族器乐、农畜产品加工、农机操作与维修、室内装饰与维修、保安、计算机、电工电焊、家政服务、酒店服务、道路运营、美容美发、汽车驾驶、汽修、特种机械操作等专业。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引导性培训和宣传。

(三)培训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依需求定培训,将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大力开展订单培训、企业委培和政府委托企业培训,培训合同签订时间必须在1年以上,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

四、培训组织及转移就业 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自愿提出转移培训申请,由所在村登记、乡镇汇总后,上报区扶贫、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区审核分类后向市扶贫、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申请培训名额,市扶贫、民族事务管理部门依据各区的培训申请下达培训任务。

接受培训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由区、乡镇人民政府牵头,区扶贫、民族事务管理、就业、劳动保障等部门及培训单位、各级包扶单位协助解决就业问题,签订劳动合同,确保稳定就业。

五、扶持资金的分配与补贴 (一)培训资金的分配

2016年市财政共投入少数民族扶贫资金1000万元,其中用于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转移培训、补贴自主创业且有带动作用的少数民族贫

困农牧民费用950万元;用于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30万元;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转移培训宣传报道及民族特色产品推介费用20万元(资金分配情况详见附件)。

(二)补贴办法及标准

1(转移就业培训。2016年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转移培训费用由市、区财政全额补贴,其中市级按每人2500元的标准补贴,不足部分由区财政补足。培训工作开展后,市级按照各区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先期拨付30%的培训资金,待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结业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并实现就业后,按照就业一个、补助一个的原则,由培训机构将培训券和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与用工单位签订的用工合同报当地扶贫、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审核汇总,经市扶贫、民族事务管理部门核实后兑现剩余70%培训的资金。

2(自主创业扶持。由自主创业者、微小企业法人等向区扶贫、民族事务管理部门提交扶持申请。区扶贫、民族事务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后,要在7天之内组织人员深入生产、经营地点开展实地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申请人的资格和资信情况,有无固定的经营场所,是否具有经营能力;核实有关证件、营业执照等;经营项目及其可行性,吸纳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就业增收能力;所从事的经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个人品行有无不良记录等。区扶贫、民族事务管理部门依据调查结果、带动就业人数和产业发展前景,提出资金扶持计划,经市扶贫、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予以补贴。

六、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将少数民族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纳入经济社会目标任务考核体系,继续实行一把手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及少数民族转移培训工作责任制和追究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确保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转移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各村民委员会要做好本村符合条件且有培训意愿人员及培训意向的统计上报工作;市、区扶贫部门要做好培训组织、补贴资金兑现及就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市、区民族事务管理部门要做好转移培训的摸底调查、统计及转移就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市、区财政部门要按时拨付培训补贴资

金并做好资金规范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区、乡镇政府要做好培训后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的就业安置工作。

(二)严格监管,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各区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教学、实训、管理条件、培训质量和培训后就业率等为参考指标,择优选择培训机构。各培训机构的培训合格率、就业率要达到100%,同时要建立规范的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培训台账和转移就业台账。各区要派专人对培训单位的各班次进行全面跟踪,培训结束时,要核实就业情况及就业率,对检查验收合格的培训机构出具合格报告。培训机构凭合格报告、转移就业台账等材料报账。

(三)建立健全就业政策支持体系。市、区财政要将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培训费列入当年的财政预算支出范围,足额预算,按时拨付。要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区优势产业、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信贷政策,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着力解决服饰制作、传统工艺加工、民族餐饮等微小企业和低收入少数民族自谋职业的融资困难。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少数民族农牧民比照城镇下岗职工有关政策给予优惠。对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税收优惠、信贷优先扶持,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增加劳动就业岗位,促进少数民族农牧民就业。

(四)完善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解决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就业问题。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开办一站式服务,集中发布、收集劳动岗位信息和用工情况,定期召开用工洽谈会,为自主创业的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提供创业培训及创业咨询指导服务。各区、乡镇要成立劳动力转移机构,充分发挥乡领导和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增加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各企业招工要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农牧民,对吸纳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就业工作突出的企业,要给予通报表彰,大力宣传。

(五)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以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转移就业为核心,继续组织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定点包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采取单位包村、领导挂钩、干部驻村的 一帮一 结对子形式,每个单位每年力争转移安置少数民族贫困户两至三户。规模以上企业

采取 一企一村 的帮扶形式,每个企业每年转移安置少数民族贫困户三至四户。

(六)实施教育扶贫。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学生(从幼儿园至研究生阶段)的扶持力度,确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七)加大评比奖惩力度。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民族事务管理委员会和财政局将于年底对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转移培训就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兑现奖惩。验收内容及奖惩标准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转移培训就业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府办发〔 〕89号)执行。

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扶贫的具体方案篇四

2018年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接下来小编搜集了2018年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1:2018年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提升教育扶贫攻坚工作水平,夯实教育扶贫攻坚工作基础,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失学,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习xx总书记关于“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的原则,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构建覆盖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的资助体系,保证其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通过给予项目和资金的支持,改善贫困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所有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和农村中小学校。

建立精准扶贫学生档案库

将全市所有贫困家庭中目前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库,录入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可靠依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行半年一次的动态管理,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农村家庭停止扶贫;
对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子女就学,经申请审批纳入扶贫补助范围。

实施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全覆盖

按照国家和省市学生资助政策,对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进行资助。我市则在国家资助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资助进行倾斜;
同时提高标准、扩大覆盖面,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生实施教育资助。

1.学前教育。由市政府按照国家学前教育资助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儿童进行双倍资助。国家学前教育资助金标准为1500元/年/人,市政府按国家标准双倍进行发放,即3000元/年/人。

2.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由市政府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资助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双倍资助。市政府按国家标准双倍进行发放,即小学xx元/年/人、初中2500元/年/人,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另外增加400元/年/人。

3.高中教育。由市政府按照国家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中生进行双倍资助。国家高中助学金2500元/年/人,市政府按国家标准双倍进行发放,即5000元/年/人。

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一次性发放5000元/人的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给予录取省内院校500元/人、省外院校1000元/人的高校新生入学路费补助,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救助,确保不因贫困而失学。

4、职业教育:实行全部免除学费,就读中职的学生在校期间享受xx元/生/年的国家中职助学金,就读高职的学生在校期间享受3000元/生/年的国家高职助学金。学校积极引导和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参加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条件,充分发挥教育服务扶贫富民作用。

5.高等院校。对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和在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可以申请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实行财政全额贴息,贷款额度为6000—8000元/人/年,确保所有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大学新生和在校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上学。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读研究生提供8000—1xx元/人/年的生源地助学贷款。

6.资助金发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资助金每年分两次发放,上半年在春季开学前10天发放到位,下半年在秋季开学前10天前发放到位。

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和高校新生入学路费补助在当年10月份发放;
生源地助学贷款由银行在当年11月份发放。

夯实基础教育发展基础

1.学前教育:认真实施《xx城市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甘露镇、江益镇两所乡镇幼儿园建设,形成覆盖乡镇、布局合理、就近入学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办园水平全面提升。

2.义务教育。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一是24所农村学校的旱厕改造,投入资金260万元;
二是启动泽泉中学运动场、围墙以及苏家垱中心小学、桥浦小学运动场建设,投入资金380万元;
三是实施燕坊、乐坪等9所农村村小围墙、地面等维修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90万元。三是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和计算机,投入资金150万元.3.加快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大教师信息化的培训力度。投入资金80万元,实现贫困村学校通网络,有现代化教学设备,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及时补充农村教师队伍,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学历和年龄结构,补充农村学校教师30人。二是全覆盖开展“国培”、“省培”工作,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培训50人次。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是对实现教育公平的新要求,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市教体局成立由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把精准扶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做到校长亲自抓,确保扶贫到位。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把落实扶贫开发政策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有效衔接起来,资源整合,形成合力,着力提高教育扶贫富民、资助惠民能力。

3.密切配合,强化协作。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创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全市教育系统要加强与市财政局、人社局、移民办、新闻媒体、各乡镇等部门沟通,做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

4.加强宣传,浓厚氛围。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惠及贫困家庭和学生的民心工程,各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宣传工作,弘扬关爱文化,关心贫困人口,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扶贫政策,熟悉资助办理程序并顺利获得资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使该项政策顺利进行。

篇2:2018年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支持xx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会议精神,根据《中共xx市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共xx市教育体育工作委员会 xx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切实做好支持xx县教育扶贫工作的通知》(教体财〔20**〕xx号)要求,市教体局决定实行区片对接、双轨帮扶制度,安排四个区和部分市直学校对口帮扶xx县基础教育学校。现将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为支持xx县教育扶贫攻坚,建立市直四区和xx县所划的四个片区之间、以及部分市直学校和xx县部分学校之间进行对接的“双轨帮扶”机制,全方位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切实提高xx县整体办学水平,助力xx县率先在全省完成脱贫任务。

坚持“以强带弱、因校制宜、量力而行、行必有效”的原则。

坚持“一区一案、一校一案”原则,市直四区和xx县所划的四个片区之间、结对学校之间经过详细对接和深入交流,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实现市直四区各对接xx县一个片区、市区学校与县域学校之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口结对帮扶。

坚持“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并重原则。

基本内容

1.学校管理帮扶。帮助受扶片区、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互派学校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挂职交流学习,使受扶片区、学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2.教师发展帮扶。采取送教下乡、跟岗培训等形式,受扶片区、学校定期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帮扶学校跟班学习或培训,帮扶学校定期派出各学科骨干教师及音、体、美专任教师到受扶片区、学校支教或送课,传播先进教学理念。支教、送教教师要能沉心教学,真正融入受扶片区、学校,将帮扶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尽快渗入到受扶片区、学校,提高受扶片区、学校的教学质量。

3.教育教学帮扶。帮扶学校要帮助受扶片区、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受扶学校教研活动的交流,实现过程管理、考试评价、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等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鼓励市区省、市级一类幼儿园与xx县农村幼儿园进行结对帮扶,提高贫困地区科学保教水平,帮扶工作由各园自行对接,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4.办学条件帮扶。根据受扶片区、学校实际情况,帮助添置教育教学装备和活动设施,积极争取外援资金,改善受扶片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做到真帮实扶。

重点内容

1.特教学校结对帮扶重点

xx市特教学校与xx县特教学校结对帮扶,要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教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与结对帮扶,优先帮助xx县盲、聋哑及脑瘫儿童少年实施特殊教育,且在康复器材配备、功能室建设、骨干教师培养及支教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重点

市教体局安排四个区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分市直学校与xx县24个乡镇中心学校和初中进行结对帮扶。xx县教育局根据地理位置将辖区学校分为四个片区。市教体局统一安排四个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对接片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部分市直学校对xx县规模较大学校开展重点帮扶。具体结对帮扶名单见附件。

区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分市直学校要支持受扶片区、学校,从技术上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同步,解决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等难题。

区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分市直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经验,结合受扶片区、学校的文化基础和当地的历史人文特色进行文化帮扶。帮助受扶片区、学校搞好特色学校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受扶片区、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区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分市直学校要加强资助政策的宣传,关爱留守儿童成长,鼓励条件好的学生家庭与受扶片区、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开展“一对一”家庭结对帮扶。

3.普通高中结对帮扶重点

帮扶学校要帮助受扶学校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帮助受扶学校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双方加强在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防范等工作上的交流与学习。

加强结对学校教师的日常教学交流,帮扶学校定期组织本校优秀教师到受扶学校开展送教活动;
结对双方能在高效课堂打造、命题研究、教研活动合作、高考信息共享、联合组织月考、走班教学等方面进行互动。

安排专人负责。教育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事关xx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大局。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对学校要安排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学校领导负责结对工作,工作力求精准,措施力求有力,帮扶力求到位。

安排专项经费。市教体局将争取安排专项经费,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校要帮助受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开展选派上挂学习活动时,相关人员食宿费用由帮扶学校和受扶学校共同承担。

纳入交流范围。对结对帮扶过程中常派受扶片区或学校的专职负责挂职干部和对口支教一年及以上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按教师交流对待。

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市教体局强化过程管理,加强过程督查,建立支持xx脱贫结对帮扶工作评估考核机制,把相关工作纳入对各区、市直各校年度重点工作督导考核,以激发帮扶工作活力。对在帮扶过程中落实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问责。对帮扶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推广交流,对成绩突出的学校、个人进行奖励表彰,在各类评优评选中优先考虑。

篇3:2018年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扶贫帮困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的意见》(广委办发〔20xx〕12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十八大及习xx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为根本,扎实开展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学院的精准帮扶目标。

(一)坚持精准原则。广泛排查摸底,严格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情况,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结亲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确保“扶真贫”。

(二)坚持帮户原则。以贫困户为单元,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亲结对帮扶,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包括项目、资金、物资和技术等,实行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走人,确保“真扶贫”。

(三)坚持发展原则。坚持扶志扶根扶本,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坚定发展定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改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致富项目,发展增收产业、寻找增收门路、提升增收能力,通过发展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一)改善生存条件。参与结亲结对帮扶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存条件。

(二)发展增收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努力探索构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三)增强致富本领。加大贫困群众教育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帮助贫困群众成为具有增收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将帮扶对象纳入各项惠民政策保障范围,促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提高幸福指数。坚持物的扶贫与人的扶贫有机结合,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与开展“洁净水”行动、依法治村、文明创建、文化进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把改善贫困村贫困户人居环境与提振精气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贫困地区“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神气”,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指数。

(一)参与帮扶人员。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

(二)结对帮扶对象。武胜县石盘乡边岩村76户贫困户,武胜县鸣钟乡小寨村56户贫困户,武胜县万隆镇跃进村81户贫困户,武胜县鼓匠乡东原村54户贫困户,武胜县永胜乡平桥村79户贫困户,武胜县真静乡真静村66户贫困户,共412户贫困户。

(三)结对帮扶时间。20**年至20**年,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

(四)结对帮扶方式。院级领导定点联系1个贫困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其余在职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

(五)30岁以下青年教师(干部)定期下派帮扶行动计划(方案另行印发)。

(一)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平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院纪委办公室,沈邦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春红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纪委办公室其余人员为成员,负责该项活动的日常工作。

(二)整合扶贫力量。各系、各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帮扶”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参与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统一整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走基层”、“三联五帮”“双联”、定点扶贫、民政救助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帮扶工作。

(三)落实帮扶责任。牵头贫困村的院级领导和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次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负领导责任,学院所有在编人员(近三年即将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除外)为定点联系贫困村和结亲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责任主体。各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活动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每位结亲结对帮扶人员的帮扶资金投入不低于每户xx元/年,帮扶人员每年到村到户时间不低于15天,达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资金和增收产业,实现见项目、见产业、见增收、见成效。

(四)严格督查考核。学院党委、行政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纳入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实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工作绩效考核。同时,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办公室将不定期抽查各系、各部门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工作的情况,并进行通报。学院纪委加强效能问责,对帮扶工作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部门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宣传报道。各系、各部门要将开展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的工作情况、文字、图片资料,及时报送学院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办公室(xxx313)进行深入宣传报道。

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扶贫的具体方案篇五

方案一:随州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和《湖北省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进一步推动随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一战略目标,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以整村推进为纽带,一手抓扶贫政策到户,一手抓贫困区域发展,帮助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政治的、战略的、全局的高度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有利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积极动员和组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采取多种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

(二)坚持瞄准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指导。扶贫开发要始终瞄准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贫困人口,实事求是地确定扶持标准和对象,明确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对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行全面扶持的扶贫政策。同时,对不同类型的贫困地区采取分类决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逐步解决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其他特殊类型地区的贫困问题。

(三)坚持综合开发,走全面发展之路。按照产业第一、能力至上、基础先行、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把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摆在扶贫开发的首要位置,把改善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重视贫困地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改善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环境。

(四)坚持生态环保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扶贫开发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与计划生育相结合,与发展减灾、避灾农业和低碳经济相结合,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坚持自力更生,走自我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自强不息,苦干实干,不等不靠,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三、扶持重点

20xx年底全市农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万人,是扶贫开发的重点扶持对象和实行低保政策对象。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革命老区、边远山区,以及库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特殊困难地区,是20xx-20xx年扶贫开发的重点扶持区域;
在重点扶持区域内继续确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镇(11个)、村(55个)和重点老区贫困镇(9个)、村(45个)。

四、目标任务

(一)扶贫对象减贫主要目标。到20xx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大多数扶贫对象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特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贫困户户均达到三个一:建成1项特色产业项目或其他稳定增收项目,就近或向外转移1个劳动力,有1个科技致富明白人。

(二)重点贫困村(老区村)建设主要目标。到20xx年,每个村建有2-3项能够辐射带动贫困户的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本地平均增长水平;
每年脱贫人口1万人以上;
正常年景贫困发生率、返贫率控制在2%以内;
有达到通畅标准、延伸到大多数自然湾的村组公路;
100%的群众能够饮上安全卫生水;
贫困农户居住的危房基本得到改造;
群众看病、上学、通信等几难问题得到解决;
100%的村有活动场所、卫生室;
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
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地区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五、主要途径

(一)产业开发

贫困地区在现有食用菌、干鲜果、茶叶、蔬菜、畜禽、渔业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使产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边远贫困山区重点发展干果、食用菌、茶叶、木本油、草食畜禽和特种动物养殖,形成以绿色、特色食品生产为主;
中部丘陵贫困地区重点发展水果、优质粮棉、大蒜、牲猪、家禽养殖,形成以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主;
城市郊区重点发展蔬菜、水果、水产,形成以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应时农产品生产为主。在推进产业化扶贫的同时,要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大力发展庭园经济、打工经济及第三产业,通过多种途经增加收入。

(二)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抓好贫困地区农田、水利、道路、通信等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按照人平1亩当家田的目标和工程标准进行治理改造。强化基本农田的保护,确保大田面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提倡使用农家肥,培植土壤肥力,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高土地生产力。

--抓好贫困地区水系配套工程。扶持修建窖、井、塘、堰、渠,抓好病险水库整险加固工程,加强小流域治理,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良田面积,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确保到20xx年100%的贫困群众饮上安全卫生水。

--加快贫困村交通建设。强化部门职责,解决尚未通路的村交通问题,加快改造贫困村村级道路,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油路),通组公路通达率90%。

--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公共文化建设。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电力需求,切实解决村办企业安全用电和少数农户用电条件差的问题;
加快农村邮政网络、调频广播、无线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村村通建设,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武装农民。

(三)搬迁扶贫

对居住在水库库区、边远山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生存条件恶劣、生存困难、发展无望的贫困农民,要通过实施多种形式的搬迁方式,解决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制定搬迁扶贫、生态移民的优惠政策,努力提高搬迁户补助标准,解决搬迁户后顾之忧,使被迁户迁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对住居分散的农户,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进行相对集中,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改善贫困农户生活环境。

(四)科教扶贫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组织考察、试验示范、办班培训、能人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先进种植模式、加工制作技术、现代管理方式,把先进适用技术普及到贫困地区千家万户。把实用技术培训、科学技术推广延伸到村组、农户。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教育资助制度,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受教育的权利;
支持农村贫困户子女接受高中以上全日制教育,完善贷款助学方式;
落实对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农村困难学生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政策;
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实现农村贫困户子女就读中职全免费。加强乡村文体设施建设,力争到20xx年实现贫困乡村乡乡有文体综合站、村村有农家书屋和体育锻炼设施。

(五)劳动力培训

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加强能力建设。雨露计划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为对象,初中、高中毕业生后未升学、未就业的两后生以中长期职业培训为主,其他贫困劳动力以农业实用技术、短期务工技能为主,逐步拓宽工作领域,提高就业领域、稳定增收的能力。

六、主要措施

(一)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把扶贫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市级财政扶贫投入按照省扶贫投入的10%以上安排项目配套资金,1.5%安排项目管理经费,县(市、区)也要逐年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总量,逐步达到配套比例;
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贫困群众改善民生的投入。同时,调整和优化资金使用结构,重点用于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和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安排更多资金通过项目效益让更多贫困户直接受益。

(二)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把整村推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全市每年实施20个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主要选择基础薄弱、发展滞后、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启动实施。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结合实际,制定新的整村推进验收标准,完善后续管理机制,做到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长远致富一个村。

(三)充分发挥部门作用,做好驻村定点帮扶工作。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驻村帮扶工作,坚持党政领导带领部门开展驻村帮扶一定三年,不脱贫不离开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优势,在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先安排,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

(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开展多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到贫困地区参与经济建设,兴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充分发挥老促会、扶贫基金会等社团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七、组织领导

(一)落实扶贫开发领导责任制。继续实行扶贫开发工作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把扶贫开发工作进展快慢、效果好坏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各地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区域内的扶贫开发工作亲自部署、协调、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扶持政策和帮扶力量落到实处。要切实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搞花架子,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组织实施本地区扶贫开发工作。

(二)制订各级扶贫规划和专项规划。各县(市、区)都要按照《湖北省农村扶或发纲要(20xx-20xx)》和本方案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综合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分别制订本级本地区扶贫开发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建设内容、政策措施、实施步骤、帮扶单位和资金来源。

(三)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据《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和督办检查,及时纠正项目实施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实行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加强对县(市、区)、乡镇、村扶贫规划的组织落实、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对口帮扶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四)做好扶贫统计监测工作。各级统计部门负责贫困统计监测工作,有关部门配合,制订新的扶贫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全面、系统、准确、动态地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和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实施扶贫开发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形成能够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推行村务公开,着力抓好社会治安,努力形成文明村风,为规划实施和新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六)加强扶贫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建设好各级扶贫工作机构,是扶贫规划顺利实施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各地要把加强扶贫工作机构队伍建设作为搞好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帮助解决机构调整、人员编制、经费安排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级扶贫部门要大力加强效能建设、廉政建设,增强扶贫开发的组织协调和科学管理能力,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确保完成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方案二:南溪镇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有效推动全镇脱贫攻坚战略的顺利实施,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xx年全镇扶贫开发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农村首要政治任务,以新一届中央领导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镇的产业发展现状,牢牢抓住国家、省、市、县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机遇,坚持以连片开发为抓手,以整村推进为载体,积极整合人力、财力、物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扶贫资金争取力度,精心组织实施产业项目,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农民收入稳步提高,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脱贫攻坚主导产业逐步形成。

二、工作任务

20xx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着力抓好整村推进项目。要紧紧围绕贫困村的产业基础,瞄准当地群众的传统生产生活习惯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力量,分类施策,整体推进。重点抓好花园村、门前村中药材、茶叶、养羊、养鱼等产业的发展壮大,以求带动多数农民脱贫致富。

2、着力抓好贫困户的干部结对帮扶。根据全镇人口的现状,结合我镇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我镇今年必须约470户2050人脱贫致富。在县水利局和发改委牵头等单位扶贫花园、曹畈村的同时,集中全镇所有干部对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重点是帮助其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对干部结对帮扶建立扶贫卡片,年终检查评比,对没有发展产业及脱贫的农户,明年干部继续结对,直至脱贫。

3、着力抓好产业扶贫项目。要统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整合各类自然和社会资源,紧紧围绕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能增收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的作用,积极协调争取各级信贷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群众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业等短平快产业项目,着力摸索光伏产业项目的实施,全面推动脱贫攻坚战略的顺利实施。

4、着务摸清贫困人口家底,明晰扶贫思路。加大力度对贫困人口的监测,对低保户、返贫户、贫困人口摸清摸准,这是今年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对来年的结对帮扶早作准备、早定措施,确保完成每年脱贫任务。

5、完成200名劳动力转移培训、200名贫困劳动力农业技术培训和40名贫困家庭子女的助学。

通过努力,争取20xx年全镇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三、主要措施

1、加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组织领导是关键。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领导包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责任制。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在全镇上下形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2、加强扶贫资金的争取力度,推进行业和社会扶贫。资金支持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要积极动员广大镇村两级干部主动走出去,多渠道争取扶贫资金支持,借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全镇产业发展思路、各级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动员在外务工和在家务农、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群众,投入到特色产业发展中来,通过组织筹措大量民间资本,增强自我脱贫致富能力。

3、加强扶贫项目的管理服务。使每一个扶贫项目尽快发挥更大更好的经济效益,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所在。要建立健全项目领导组及其组织机构,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全程跟踪服务,加强项目前、中、后期管理,不定期分析项目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确保项目良性发展,创出成效。

附:南溪镇20xx年帮扶脱贫人口任务分解表

方案三:尼勒克县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

20xx年是组织实施全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最为关键的一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对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以及伊犁州安排布署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对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用科学的扶贫观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抓住机遇、紧紧瞄准贫困群体,把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中心任务,以4个重点乡和40个重点村为扶贫开发主战场,从本县实际出发,具体落实好自治区扶贫办【20xx】36号和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注重实效,加快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实施庭院经济、计划生育、残疾优扶、畜牧兴家、扶贫救助、抗震安居、技能培训、劳务创收、产业带动、社会扶贫等十大扶贫工程。通过整合扶贫资源,抓好一批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扶贫开发工作绩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在推进尼勒克县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

20xx年,全县要完成自治区下达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计划2036人392户的脱贫任务和伊犁州下达的3326人595户脱贫任务,争取使20%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958元和超过动态脱贫标准,贫困农牧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全县确定400户脱贫重点户,争取人均增收400元。全县通过缺项补项确保20xx年自治区验收的4个重点村基本达到整村推进五通、五有、五能标准。全县培训贫困劳动力1万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2000人,重点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带动2000户贫困户稳定增加收入。

三、工作措施

(一)抓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坚持高位推动,加强资金整合力度完善缺项补项项措施,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大力支持农口资金的整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验收村五通、五有、五能的缺项补项问题,当年财扶项目资金70%将用于验收村和试点村的整村推进建设。首先确保四个验收村(克令乡萨拉尕什村、乌赞乡吐尔克买里村、胡吉台乡乌兰布鲁克村、乌拉斯台乡巴彦郭勒村)完成整村推进缺项补项任务。重点抓好扶贫项目资金计划的落实,争取财扶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贴息贷款、外资项目、社会扶贫五块资金,总额超过3000万元,实施50个以上的整村推进缺项补项建设项目,覆盖贫困人口1万人。积极做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的前期准备,减贫重点放在西三乡,通过区域性扶贫开发,缓解我县连片贫困问题。同时,20xx年全县将争取和确认1020个州级和县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扩大扶贫开发的覆盖面。认真实施好抗震安居扶贫工程,完成2698户抗安工程任务,结合整村推进验收计划,把抗震安居工程作为扶贫开发一项十分重要工作稳步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争取和实施好集体经济扶贫项目,实现23个空壳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0万元,争取10空壳村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到5万元的目标。

(二)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着重加强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促使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依托职业学校和扶贫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培训,全县将确认2050个技能培训点,全面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程,尤其要抓好少数民族贫困农民的汉语培训。通过岗前技能培训,引导贫困农牧民从事餐饮、运输、建筑、家政服务等行业。积极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输出转移,大力实施5+2劳务创收扶贫工程(即:每年输出贫困劳动力5000人,年净创收2000元),拓宽非农收入的领域,提高工资性收入的比例,使当年非农收入的增长额占到贫困户增收额的40%以上。20xx年,全年计划培训贫困农牧民总数达1万人(次)。

(三)抓好产业化扶贫,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牧民增收的功能。

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贫困人口农牧业生产性收入、提高贫困乡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实施5321产业扶贫工程(即:争取到20xx年每户户均达到5头牛、30只羊、20只鸡或鹅、10亩农作物高产田)。在确保粮食自给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和农区畜牧业;
同时,要加快传统畜牧业的改革步伐,走牧民定居、牧农结合的路子。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提高贫困乡村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做大做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和确认新疆褐牛、伊犁白鹅、尼勒克县六辫红大蒜、脱毒大蒜、鸵鸟繁育等510个示范乡和示范村。20xx年,全县将确认3---5个县级扶贫龙头企业,申报1-2个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尽快形成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化扶贫格局。

(四)抓好社会扶贫,构建和谐扶贫运作机制。

坚持进村入户,实施干部包扶。加强与中央、自治区、州直机关等定点帮扶单位和东西扶贫协作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的沟通交流,继续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扬扶贫济困的美德,扶持贫困乡村发展。挖掘社会扶贫内在的潜力,拓宽社会帮扶领域和方式,既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对口支援,又切合实际状况解决吃穿住等实际困难,既无偿扶贫济困,也互惠互利进行双赢合作,不拘形式,突出成效,使社会扶贫在扶贫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积极实施好42225彩虹计划社会扶贫工程,即:州、县、乡、村四级责任帮扶4000人结对子帮扶2000户贫困户。另外,200名社会扶贫志愿者帮扶200户贫困户,争取社会各界扶贫总资金总额达到500万元,筹建尼勒克县扶贫基金会;
助建2个扶贫医院和5个扶贫超市,全面推行县级机关定点帮扶村量化考核制度,加大县级机关帮扶资金投入力度,及时做好社会帮扶工作的公示、宣传、总结、表彰工作,增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举全县之力,集全社会之能,解群众之贫,大力营造扶贫开发的浓厚氛围,使社会扶贫成为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五)抓好进村入户,实现贫困户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把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核心任务,用增收体现扶贫开发的效果。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重点村和扶贫到户的增收方案,一户一户地制定增收措施,确保覆盖面广、带动力强、见实效快的增收措施进村入户。根据贫困户的需求和特长,逐户研究设计扶贫项目,彻底改变分散使用力量、不分贫富一起扶的现象。充分利用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成果,全面掌握贫困户受益的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宜、多样的方式,扎实做好进村入户工作,避免表现化、形式化。重点实施好安居乐业庭院经济扶贫工程,其内容是四带、五起来,(四带:带着感情去乡村、带着亲情去农家、带着激情去蹲点、带着热情去扶贫;
五起来:房子亮起来、院墙围起来、院内绿起来、家禽养起来、劳务输出干起来)。20xx年,全县要建立和确认10庭院经济扶贫示范小区;
万头优质奶牛县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选定一个扶贫开发重点乡新建一个千头优质奶牛乡;
选定一个重点村为新建百头优质奶牛村;
启动和新建大蒜村、肉鸽村、贝母村、养牛育肥村、养羊育肥村、大棚村、刺绣村、鸵鸟村、土鸡村、养鹅村、火鸡村等15个专业村。同时,重点实施好计生扶贫幸福工程、残疾人优扶工程和贫困妇女畜牧兴家扶贫工程,充分调动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增强扶贫资金项目的引导、支撑、辐射功能,确保扶贫效益最大化。加大对自治区确认的小康建设示范乡和示范村的投入力度,同时,确保低收入贫困人口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面达到100%。另外,认真实施好两建一补扶贫救助工程,即:建立扶贫救助基金会,建立扶贫救助网络,除对低收入贫困人口实行最低生活定补救助之外,由县扶贫救助中心利用扶贫救助基金对农牧区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尝试和开展实物供给等救助活动。

(六)抓好科技扶贫,引领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科技扶贫为主线,向科技要扶贫效益,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科技含量,以促进贫困乡村和农牧民稳步增收。充分发挥尼勒克县的资源优势,选准项目,建好基地;
滚动发展,综合开发。着重建设好脱毒大蒜、脱毒马铃薯、旱作马铃薯、新疆褐牛繁殖推广、驼鸟繁殖、澳州羊驼引进、肉鸽养殖、火鸡养殖、伊犁草原牧鹅养殖、哈萨克妇女刺绣、果蔬保鲜库等10个科技扶贫基地。全县以点代面,示范引导,建设100-200户科技扶贫示范户。20xx年,要依靠先进实用技术的导入,培育特色产业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牧民,让贫困农牧民从科技扶贫的实际应用中增长致富本领。争取自治区科技扶贫成果展示会在我县召开。通过大力推进科技扶贫,将提高我县科技扶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绩效。

(七)抓好和外资项目,拓展外资扶贫领域。

积极拓宽外资扶贫的范围、领域,丰富外资扶贫的内容,不断增加合作伙伴,开展富有成效的投资合作项目。构筑外资项目利用平台,建立外资扶贫规划和协调机制,保障外资项目办公室的正常运行,加强与国内扶贫资源的整合,增强外资扶贫的实际效果,为贫困乡村提供更为广泛、更为有力的外资扶贫服务。具体抓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唐布拉旅游风景区绿色扶贫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启动国际农发基金(ifad)项目,借助外资参与扶贫开发,助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20xx年,外资项目进入启动阶段,按照县委11号文件精神,县委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协调人员,落实机构编制,保证人员到位。

(八)抓好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库建设和制度落实,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

1.扶贫开发规划要以乡(镇)场为基本单元,以贫困村为基础,先编制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再在村级规划基础上编制乡(镇)场和县级规划。村级规划一是要在县扶贫开发局的指导下,按照向自治区申报的40个贫困村指标和县政府依据贫困状况确认定的县级贫困村而编制;
二是要明确奋斗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措施、帮扶单位和资金来源等;
三是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评估论证并批准;
四是由县扶贫开发局汇总报州扶贫办和自治区扶贫办备案。

2.通过规划建立20xx-20xx年县、乡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库。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10月份以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县人民政府规定的扶贫开发规划原则和程序进行适当调整。今后每年度的扶贫开发项目计划必须从扶贫规划项目库中选择编排,凡未列入扶贫规划项目库的项目,不能安排使用扶贫资金。

3.在财政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安排上,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在自治区下达的资金指标内,从本县实际出发,贫困村之间适当平衡,但也要体现重点,其中70%用于自治区当年验收的贫困村发展生产。同时,项目的资金补助标准不得高于自治区规定的标准;
项目要由县扶贫开发局会同县财政局审核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申报,项目下达后由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安排下方可组织实施。

4.要巩固制度落实年的工作成果。全县的扶贫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扶贫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组织专门力量,集中人员,高质量地完成建档立卡任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设立微机档案。另外,完善扶贫资金监管体系,对扶贫资金运行实行全程监控。落实《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对财政扶贫项目运行、扶贫资金管理、扶贫效益分析等情况继续进行绩效考评。同时,要认真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尼党发[20xx]11号《关于进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精神,不断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县、乡、村三级层层落实扶贫开发目标责任书,坚决实行扶贫开发一票否决制。县财政20xx年列入预算的100万元县级扶贫配套资金,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具体研究扶贫项目,并落实到当年农口资金整合的重点验收村。

(九)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完善机构,高位推动,坚持扶贫就是讲政治的基本要求。

20xx年扶贫开发继续实行高位推动和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场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把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及自治区、自治州和县委工作导向的具体行动落到实处。要健全县、乡、村三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扶贫开发中强化政府行为,把具体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同时要切实充实和加强县、乡两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力量,稳定人员,改善条件,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增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要认真落实尼党发【20xx】11号文件精神,县委组织部、人事、机构编制要大力支持县、乡两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建设,强化人员力量,强化部门职能,强化考核管理,切实保证扶贫开发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十)加强调研,全面协调,认真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调研,全面开展扶贫规划工作。扶贫规划工作是深入各乡、村和贫户整个工作的过程,是反复思考形成思路的过程,也是明确发展方向、坚定信心的过程。这是要求必须在准确把握发展方向、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吃透基本情况,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开展规划工作。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一是认真总结十五扶贫开发的经验,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
二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我县实际,紧紧抓住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
三是适应扶贫开发新形式加快扶贫开发步伐;
四是深入了解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和群众的所想所盼的问题;
五是充分应用已有的扶贫成果,超常规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20xx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任务重、难点多、压力大,但我们相信,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一定能够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方案四:20xx年合肥市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

20xx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扶贫开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切实做好20xx年合肥市扶贫开发工作,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开放、开拓的扶贫方针,以稳定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以缩小贫困地区发展差距、帮助扶贫对象建立增收长效机制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着力构建行业扶贫、专项计划扶贫、惠农政策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统筹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xx年在国家提高贫困标准的基础上,全市力争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劳动力1200人,新建15个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实施19个重点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建设,在长丰县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开发式的扶贫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试点,实现长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三、重点工作

1、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的意见》(皖政〔20xx〕27号)精神,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国家级项目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标准,省级项目按照8+1的建设标准,市级项目在国定和省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标扩面,统筹推进项目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学习借鉴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先行区的做法,结合万亩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合肥模式的成功经验,适时在整村推进示范村启动连片开发工程,实行统筹规划,统筹政策措施,统筹组织实施,以点带面,扩面成片,形成区域联动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2、实施产业化扶贫工程。始终把优化贫困乡镇和村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着力点。由市扶贫办牵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建立市级村企共建帮扶名单,组织一批上规模、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走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市财政在扶贫贴息、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产业化政策奖补等方面进行优先安排。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入户工程,大力支持和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种、养、加项目,特别做好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

3、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工程。整合雨露计划、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等各类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切实增强扶贫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农民技能和创业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水平。继续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进乡村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农业先进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整合各类扶贫助学资金,对建档贫困家庭在读高中、大学的学生实施扶贫助学;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资助行动。继续组织实施农村退伍军人碧桂园培训项目,力争参训的农村退伍士兵100%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00%实现转移就业。

4、实施社会扶贫工程。积极协调争取中直机关对我市国家重点扶贫县长丰县的定点扶贫,继续做好省直机关对我市重点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坚持市直机关联系帮扶农村贫困老人制度,各单位开展1次以上的慰问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制度,在县乡开展党员干部对口贫困户的一帮

一、一联一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协调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驻肥部队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

5、实施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建设工程。按照规范管理、提升效能、扩大规模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市级农村扶贫资金互助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办、固点扩面、稳步推进的方针,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适当提高农户缴纳资金标准,积极吸纳社会捐赠资金,适度扩大农村互助资金试点和范围,优先在条件成熟的整村推进重点村开展试点示范。逐步推广以产业为支撑的1+1模式,实现互助资金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联结。建立健全双层管理机制,完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管和业务指导,确保互助资金高效运转。扶贫、财政、

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扶贫的具体方案篇六

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市就业扶贫工作安排,推动我县就业扶贫工作开展,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和县第十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工作任务,实施转移就业拓展、自主创业扶持、职业培训赋能、人才智力支撑、社保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六大就业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就业资金、社会保险和人才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全县贫困家庭尽快脱贫。

二、目标任务

全面深入实施六大就业扶贫工程,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力争x年至x年全县通过就业创业实现脱贫人口8100人,分年度:x年4800人,x年2300人,x年1000人。x年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00人,创业83人,参加免费技能培训910人,通过就业创业实现就业脱贫4800人。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实施转移就业拓展工程,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 1.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发挥劳务增收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与x区对口扶贫劳务协作,合作在x建立劳务培训基地。配合国资委有关企业建立x劳务基地,组织定向输出。加强与x、x、x等集中输入地开展劳务对接,联系外地企业来我县招收贫困劳务人员,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开展输出前订单式培训,全面提升我县劳务输出质量。落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转移到县外市内就业的每人每年不超过150元,转移到市外省内就业的每人每年不超过300元,转移到省外就业的每人每年不超过500元。鼓励和支持x籍在外创业人士、劳务能人组织带动农村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对带动作用明显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奖励,全年组织输出50至199人的一次性奖励5000元,组织输出200至399人的一次性奖励10000元,组织输出400至799人的一次性奖励x0元,组织输出800人以上的一次性奖励30000元,奖励资金由县财政承担。

2.扩大县内企业招用贫困劳动力数量。引导和支持县工业集中区、x产业园内企业以及县内其他重点企业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对吸纳贫困劳动力10人以上的企业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优先享受企业岗前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就业扶贫基地招用贫困劳动力、且与贫困劳动力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次500元,每年只能享受一次。

3.支持发展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鼓励镇、村紧扣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规模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县内外各类企业、合作社和创业人员在村(社区)、移民搬迁社区设立工厂(分厂)或加工车间,为当地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家庭脱贫。社区工厂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不低于一年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季节性用工岗位、就业期限6个月以上且月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1380元的,给予6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就业期限3个月以上且月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给予4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人数不低于其员工总数1/3的,对其生产经营场地租赁费、水电费,按不超过实际支出额50%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期限两年。

4.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通过公益性岗位实行托底安置,使其实现就地就近就业。x年在全县89个贫困村特别设立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贫困村为镇政府驻地的每个村设立公益性岗位3个,其余每个贫困村设立2个。设立的公益性岗位包括村保洁、治安维护、公路养护等,由各村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公益性岗位按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管理,招用的贫困劳动力与各镇(办)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缴纳工伤保险,日常考核管理由村委会负责。工资标准为每月400元,从就业专项资金中补贴,期限为3年。统筹使用已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当年退出的公益性岗位,特别是城管局保洁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

5.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介绍贫困劳动力就业。依法依规设立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贫困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且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或劳务派遣公司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对职介机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500元;
职介机构介绍贫困劳动力到季节性用工岗位就业、就业期限不少于3个月的,补贴标准为每人200元。享受贫困劳动力季节性用工职业介绍补贴,每人每年不超过两次。

6.优先安排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鼓励县内各类经济组织和单位积极为未就业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落实见习生活补贴,用人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见习且留用率不低于50%的,按留用人数对企业给予每人x元的一次性见习留用补贴。县人才交流中心要优先安排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并按规定发放见习期生活补贴。

(二)积极实施自主创业扶持工程,鼓励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

7.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对有创业愿望、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优先享受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后续跟踪等服务。引导贫困劳动力入驻我县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园)进行自主创业,享受场地租金、水电费减免。鼓励镇村盘活闲置厂房、学校场地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所。贫困劳动力创业成功的,按规定享受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开展信用村创建工作,重点向贫困村倾斜,信用村贫困劳动力申办创业担保贷款的,降低反担保条件。

8.鼓励创业示范企业和基地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积极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引导各类创业示范单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及基地内企业吸纳一定数量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适当增加场地租赁、设施维护和水电费补贴,降低其经营成本。优先享受岗前培训、社保补贴政策、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优先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享受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

(三)大力实施职业培训提升工程,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9.组织实施“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县人社部门会同扶贫部门组织实施好国家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加大技工院校招生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技工院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优惠政策,宣传技能成才的典型,宣传掌握技能对于促进就业创业、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作用,引导全县广大贫困家庭子女上技校、学技能。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并拥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所需资金从财政扶贫资金中列支。

10.强化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围绕我县特色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岗前培训等就业导向培训模式,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促进稳定就业。对定点培训机构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按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培训补贴,并对初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贫困家庭学生(学员),实行免费鉴定,免费发证。

11.推动就业创业培训进村(社区)。鼓励支持我县职业培训机构与镇、村(社区)联手,采取镇村集中组织、培训机构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培训的模式,为贫困劳动力学习技能提供便利,使他们通过专门培训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贫困劳动力参加80课时以上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的,每人每天给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费补贴,每年只能享受一次。

(四)实施人才智力支撑工程,补强基层扶贫工作人才不足短板

12.加大基层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为我县基层增加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名额,适当放宽招聘条件,提高x籍学生考录比例,设立部分岗位专门面向村官和镇办事业单位等基层一线人员招考。充实扶贫干部队伍,加强工作力量。

13.组织专家深入贫困村开展服务活动。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支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政策支持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14.开展扶贫开发表彰奖励工作。对扶贫工作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实施表彰奖励,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实施社保能力提升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社会保险水平15.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对贫困人口的全覆盖。深入贫困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传,引导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在提高最低缴费档次时,对贫困人口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减轻其缴费负担。探索建立政府或集体按最低缴费档次为贫困入口代缴全部或部分养老保险费的机制。

16.开展社会保险经办优质服务窗口建设活动。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社会保障卡。(六)实施公共服务优化工程,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开展 17.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台账。根据上级贫困劳动力信息平台工作要求,由人社部门与扶贫部门对贫困劳动力信息进行比对,各镇办对全县贫困劳动力数量、分布情况、就业状况、就业创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台账,主要内容包括“一库五册”,“一库”是指人社部门依托扶贫部门扶贫数据信息系统建立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
“五册”是指各贫困村登记造册的贫困劳动力名册、就业培训人员名册、转移就业人员名册、自主创业人员名册、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名册。县就业管理局主要建立电子台账;
镇和贫困村劳动保障平台同时建立纸质和电子就业扶贫台账。落实就业扶贫实名报告制度。县、镇、村三级人社服务平台要及时收集、确认、登记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变化,定期与扶贫部门对接核准数据信息变化,实行精准动态管理,为分类开展就业帮扶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并按要求做好全县就业扶贫报表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具体就业扶贫数据、台帐、报表的填报由人社部门进行安排,县扶贫部门、各镇(办)积极配合。

18.畅通就业扶贫信息网络。健全县、镇、村三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网络,各镇(办)要加强协调配合,同步、全力推进就业创业扶贫工作,每个镇(办)至少要安排2人以上专职人员负责就业扶贫工作,在全县143个村(社区)特设就业扶贫村级信息员,从事村劳动力信息调查、数据维护、报表上报、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工作,就业扶贫信息员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信息员月补贴200元,按扶贫公益性岗位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支出。要在人口密集的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就业扶贫信息发布栏,定期发布用工信息,为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扎实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大力宣传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为贫困劳动力定向发布招聘信息,免费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19.开展就业扶贫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打造培育就业扶贫示范镇、示范村,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x年-x年,创建就业扶贫示范镇3个,示范村9个。加大示范镇村创建工作资金支持,对认定的就业扶贫示范镇给予奖励性经费3万元,示范村给予奖励性经费1万元。

20.加强人社干部就业扶贫工作业务培训。x年县人社局要对全系统就业扶贫工作战线上的干部进行至少一次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经办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就业扶贫工作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人社局成立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社生担任,副组长由人社局副局长李勇、县就业局局长李丹毅担任。下设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县就业管理局,李丹毅任办公室主任。各镇(办)也要相应成立就业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单位及各站所责任,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镇(办)、人社部门要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就业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着力宣传就业扶贫各项惠民政策。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培育就业扶贫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贫困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三)加强督查考核。将就业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重点考核内容,对各镇(办)、相关部门进行督促检查,实行月督查、季点评等机制,以督促抓落实、以考核促实效,确保就业扶贫工作如期完成。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