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领航、四心融合”企业党建模式探索(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红色领航、四心融合”企业党建模式探索
国企是党的执政基础,“红色”是国企发展的鲜明底色。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这是党对国有企业党组织职能的根本定位,并明确写入了十九大党章,为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顾企业改革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离不开党的建设这个法宝。长期以来,在企业跨越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探索出了以“红色领航,四心融合”为主题的“红心”党建模式,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高举“红色旗帜”,强化核心把方向
高举“红色旗帜”,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近年来,我们通过“四个明确”,不断强化集团党委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为企业发展把好方向。
1、明确国企政治属性。充分认识国企政治属性,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领企业始终保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国企姓党。
2、明确党委依法进入法人治理结构。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政“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集团党委班子9名成员,有4名进入董事会,2人进入监事会,3人进入经营管理层,把党的领导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通过党委班子成员与法人治理结构成员交叉任职,由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的党委班子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反映集团党委的意见和建议,并把法人治理结构的决策结果及时反馈给党委,从组织、制度和机制上使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得到了保证。
3、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集中完成集团及下属公司章程修改,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使党组织的法定地位更加明确,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也更加清晰,形成了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
4、明确党组织参与决策的程序。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如果党组织在事关企业的重大问题上没有声音,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核心作用。近年来,我们通过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办法等措施,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细化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和程序,把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充分发挥了党委的把关定向作用。
二、打造“红色引擎”,围绕中心管大局
近年来,我们坚持“四个融入”,让党建工作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红色引擎”,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一是融入发展战略。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在学习中统一思路,形成共识。在产业谋划和目标制定过程中,党委通过征求意见、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积极为企业发展把方向、建良策,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目前,集团围绕延安综合能源基地规划,坚持“做强煤炭、做优电力、做大燃气、做实化工、做活金融”的发展路径,确立了“煤炭立企,多元强企,创新活企,人才兴企”四大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煤电、新能源、天然气、化工、多能互补、水资源和金融七大产业板块,构建全新产业体系,推动转型升级。
二是融入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围绕井下生产、运输提升、原煤洗选等关键环节,成立党员挂帅的课题攻关小组,持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通过岗位描述、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方式比能力、比作风、比业绩。在全系统创设16个“党员先锋号”、16个“党员示范岗”,发挥示范作用,推动生产经营任务完成。
三是融入创新创效。与中国矿大合作,在薄煤层开采中引进“110工法”无煤柱开采技术,实现了煤炭绿色开采,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构建长效创新机制,设立院士工作站,提升创新能力。与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延安大学共同开展煤矿安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广泛开展小改小革,大力鼓励全员创新、岗位创新,通过“党员创新工作室”的示范,产生了一批有创意、敢创新、能创效的革新能手。近年来,6个课题攻关小组共取得10余项攻关成果,各单位产生了15个小改小革项目,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精煤产率提高了8.6个百分点,商品煤平均吨煤成本下降15%,累计为企业创效近亿元。
四是融入安全发展。坚持把“党管安全”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安全发展。通过一线党员与身边职工签订《安全联保责任书》,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大党员安全生产责任区、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工作的管理和运行,完善标准,严格考评。支部坚持开展对“三违”人员的帮助和教育,引导职工遵守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注重安全文化建设,丰富宣传载体,建立文化长廊,努力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实现职工思想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持续开展安全主题活动,借鉴党内组织生活会经验,创新开展“安全生产专题组织生活会”,就安全管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收到了良好成效,推动了安全生产。
三、激发“红色动力”,凝聚信心保落实
在近年来的党建实践中,我们通过“四个强化”,夯实党建责任,筑牢支部堡垒,建强“三支队伍”,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激发“红色动力”,凝聚起了推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是强化党建考核,夯实党建责任。按照“党建统领、组织健全、党员合格、管理民主、效益提升、特色鲜明”的国企党建标准和要求,将考核细化为6类47项,形成了系统的党建考核体系。同时,加大党建在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将考核结果与任免、薪酬、奖惩挂钩,使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为了“硬杠杠”。建立党建“三张清单”,每年坚持开展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进一步夯实了各级党建责任。
二是强化政治引领,建强“三支队伍”。统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政治标准,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二十字”标准,选强配齐各级领导班子。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为基础,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建立“九位一体”学习方式,印发党员学习口袋书,切实增强党员“四个意识”。坚持将每周三确定为支部学习日,将每月25日确定为党员固定活动日,让党员在红色基地和生产一线接受党性锻炼,强化党员意识。三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校园招聘、社会聘用等多种形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定向委培、在职教育、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落实“三项机制”,完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人才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三是强化政治功能,建强支部堡垒。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实现组织全覆盖,使基层组织建设与企业规模扩张同步加强。深入开展支部“评星定级”,制定支部标准化建设评定细则,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17个支部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五星级支部占比达30%。突出政治功能,严格“三会一课”,规范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扎实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持续用好“五大载体”。扎实开展“廉洁共建”,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有效整合纪检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加强重要岗位和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控,形成监督合力和监督体系。通过强化政治功能,真正把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是强化文化建设,聚集发展合力。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开展主题宣讲,营造文明风尚,弘扬时代新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开展职工体育比赛、文艺晚会、艺术大赛等文体活动,搭建互动平台,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不断拓展宣传阵地,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升级公司网站,开办电视台,使企业宣传贴近实际,立体多样,富有成效。不断完善企业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加强群团建设,率先在全市国企成立妇联组织,以党建带团建、带工建、带妇建,把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把党组织的意志变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凝聚发展合力。
四、培育“红色情怀”,关爱民心显担当
多年来,集团党委始终牢记“发展企业、造福职工,创造价值、贡献社会”的企业初心和使命,积极培育国有企业的“红色情怀”,坚持“共建共享”理念,以实施“四项工程”构建和谐,努力让职工群众更多地共享发展成果,彰显了国企的责任和担当。
一是实施工资增长工程。集团党委始终把提高职工工资作为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近几年能源市场低迷、价格下滑的困境下,仍心系职工,千方百计持续实施增资计划,连续13年保持了年均15%的工资增幅,实现了工资翻番目标。
二是实施惠民工程。坚持为职工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保障职工职业健康。为职工参保大病互助保险,坚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老干部慰问、“金秋助学”等活动。近年来,累计向困难职工救助200余万元,发放助学金近百万元,为职工子女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组建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活动,零距离服务群众,得到了普遍认可,塑造了企业良好形象。
三是实施精准脱贫工程。集团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组建扶贫工作队,对子长县34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以项目建设促进精准脱贫。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主动承担光伏扶贫项目重任,投资10亿元,在延安宝塔、甘泉等10个县区实施总容量142兆瓦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已全部建成并网发电。该项目共覆盖11796户贫困户,每年为每户贫困户提供3000元扶贫资金,连续帮扶20年,累计贡献帮扶金超7亿元。
四是实施和谐企地工程。近年来,集团党委始终不忘回报社会,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捐款捐物等形式,积极推进企地共建,支持地方建设资金累计超5000万元。20XX年,投资3000余万元,支持子长2个自然村176户543名村民进行异地搬迁,树立了“有责任、有担当”的国企新形象。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