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德育主任发展工作会发言稿(3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德育建设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这个主题定得很好,抓住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要义,找到了学校开展德育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抓手。关于班级文化建设,刚才田局长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会议也印发了4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班级建设的经验,我觉得大家谈出了真经,做出了成效,在指导我市普通中小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南性和操作性。
在去年的德育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就德育的含义进行了简单的阐释,提出了需要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四维一体,共同做好学校的德育建设工作。借今年这次会议的机会,我就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主要谈三个方面内容:
一、要准确、全面理解班级文化
关于学校班级文化,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归纳起来,我觉得它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指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班级文化这一词由来已久。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1932年在《教学社会学》中关于学校文化的论述,开启了班级文化研究之先河。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美国的科尔曼、克拉克与英国的哈格里夫斯等人关于青年文化、学生文化类型的探讨导致班级文化研究进入系统化与科学化阶段。70年代以来,以英国教育社会学界为主的关于学校教育知识与班级互动过程的实证分析,才促使班级文化研究从输入-输出研究转向黑箱研究。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等。
二、充分认清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建设好校园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性文化氛围,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学校个性,通过它来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然而,现实中我们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一面,给学生严重造成的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新课程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培育个性化的班级精神,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求,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二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首先,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其次,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足发展。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有利于创设一种班级生态文化,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
三是学生人格塑造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主题的直接反映。但是,就目前来看,我们还有一些学校只抓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一块阵地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研究表明:在民主型或支持型的班风里与在-型或防卫型的班风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自信心、自尊感也是有较大的差异的。因此,良好的个性班级文化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刚才我把班级文化的含义以及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那么,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这是留给大家思考和实践的一个课题,各个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努力营造和谐人文、文明高雅、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育人氛围,积极构建独具特性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我们能把班级文化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的一个全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玩乐,我们就会自动地将学生看作是班级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文中提出,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住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
二是要站在育人的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这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教师要注意扬每个学生之长,避每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大家要象原辽宁省--市教育局长魏书生那样,去成功开发学生资源。
三是把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德育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课程,一类是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是无可否认的。然而班级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场所,它是一个文化场。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项活动都渗透着文化气息,充满着文化符号。学生生活在其中,无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潜在的文化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比教师刻意教给的内容丰富得多。班级作为特定文化环境,它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是多元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建设班级文化就是要去除消极、落后的影响,建设起班级成员共同追求并有利于他们积极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规范。如果显性课程的内容与班级这一隐性课程内容相沟通、相协调,显性课程不会成为空洞的说教、外部的强加。
同志们,文化育人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一种隐形教育方式,现代教育需要用文化来支撑和引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践行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齐心协力,为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终极目标而共同奋斗。
谢谢大家!
首先非常简短地交流一下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思路:
1、抓实行为养成政教的核心工作是抓学生的行为养成,“六大常规”的养成仅仅依靠政教部门、红领巾监督员的检查是被动的,是外在的管理、外在的约束,如果能换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才是我们追求的。本学期,我们将多措并举,致力于这样的.一种努力,努力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绽放。
2、坚守“活动育人”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活动中有价值的体验和收获更容易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本学期活动的思路是“一月一主题”。体育健身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全部渗透其中,结合升旗仪式、班会课等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期望达到的效果:内容更整合,主题更鲜明,教育性更强,学生收获更丰盈。
3、关于班级管理及班主任队伍建设班级管理目标:管理科学规范,工作省时高效,班级齐头并进(不变)。继续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班主任的综合能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4、家校合力以《教育手拉手》(家长版)为载体,创新形式,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接轨,形成合力,向全方位育人迈出一步。(本学期,只是一个粗浅的尝试)
5、创“平安校园”这也属于我们重中之重的工作,平安无事故是最低要求,最高标准,继续做好流感的防控、做好学生管理、做好疏散演练,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保障校园的平安稳定,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以上是粗线条式的思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要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需要我们全体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在此,提三点要求:
1、明确德育的低起点德育是高尚的,但德育同时又是琐碎的,因为德育涉及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尤其受家庭环境、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中仍然存在乱吐乱画、乱扔乱抛,不懂礼仪、语言不文明,打架等不良习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沉下心来、不厌其烦,从最“低”的点滴要求起,共同担负起教育和引导的重任,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我在校园里,我的一言一行被每一位老师关注着”。
2、强化教学育人课堂永远都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书、育人是一体的。学生最喜欢的教师都是能够在课堂上、教学中把教学和管理结合起来,能既教授知识又“晓之以理”、严格要求、倾注人文关怀的教师。
3、继续倡导“谁的课堂谁负责”从科任老师的角度来看,要做到“多自管,少‘出让’”,简言之,就是自己的课自己管,自己碰上的问题不要推,自己解决;此外,我们也在掌握着学生相处的第一手资料,要及时发现问题,与班主任多沟通,多联系,常反馈,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
总之,德育教育任重道远,愿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学校形成“校园无小事,事事在育人”的良好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教育的滋润,成为品行文明,品性健康,品德高雅,品质高尚的合格的人。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校在此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议,动员全校学生开展“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的思想教育活动,这在我校历史上还是首次。
从而凸显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我校目前工作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培养人的艰辛。
同学们来到我校,尽管个别同学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这些同学的本质还是好的,通过教育是可以成才的。
我们开展“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的活动,就是想纠正一些同学的错误思想,规范一些同学的不当行为,把同学们培养成真正的“四有”新人。
我现在围绕“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这个主题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和谐校园的问题
首先、我讲讲什么是和谐呢,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其次、我再谈谈我对“和谐校园”的认识。
和谐校园也应该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所追求的理想和愿望,我觉得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 和谐校园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
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
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是和谐校园应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是和谐校园应具有良好的学风、校风。
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
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博。
二,关于“做文明学生”的问题
1、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的重要性
这里我先跟大家举两个实例让大家听听。
第一个事例是: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
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
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前几年有个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听了这两个事例后,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有很强烈触动吧。
因此做文明人也是在爱国。
今天我们发起“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的倡议 目的就是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做温文尔雅的文明人,也就是做文明学生。
大家争做文明学生对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关于《文明学生标准》的问题
学校最近制定了《巴中市技工学校文明学生标准》。
制定这个《标准》我们很重视,一方面参照了其他兄弟学校的内容,另一方面广泛征求校内各方面的意见。
进行了多次修改,基本形成了这个《标准》。
也许不很成熟,我们先试行到,有什么不足的,今后逐步修正。
《标准》共十条,也是含了十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班级。
2,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生活俭朴,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
3,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4,勤学好问,拼搏进取。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学习成绩优异。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乱吐,认真值日,自觉维护整洁的校园环境和班级卫生。
6,语言文明,行为规范,不偷窃,不打架,不欺负弱小,谈吐文雅,不说脏话,不交坏朋友。
7,穿戴整洁,朴素大方,衣着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不穿高跟鞋,拖鞋和过短,过薄,过露,过紧和无袖服装入校。
不染烫怪发,不化妆和佩戴任何饰物。
8,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拉帮结伙,不私自带校外人员入校。
9,自觉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不看黄色书刊,影视片。
不进营业性歌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活动场所。
10,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能够劝阻,发现违法行为和特殊情况及时向学校报告。
同学们下去后,要熟读,<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严格按照执行,各班根据文明学生的标准,对照检查,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认真检查自己缺点问题。
同学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勇于及时改正。
学校成立文明执法小分队,监督个别不听话的同学改正错误。
期末各个班要对本期落实《文明学生标准》的情况作一个总结,要评出合格的学生和不合格的学生,班上要张榜公布,放假随通知书一并寄回家告知家长。
学校在适当的时候,要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学校要对一些屡教不改的,对学校规章制度置若罔闻的个别学生实行特殊教育,我们准备请公安和社会相关专业人士来给他们上教育课。
同时我们还要把你的家长请到学校来协助教育,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把你从危险边缘拉回来,使你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三、关于“做文明学生”与“建和谐校园”的关系问题
“做文明学生”,“建和谐校园”都是我们目的。
但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在我们的校园里健康成长,但同时“和谐校园”又要靠我们每一个人来建设,假如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达到了文明学生的标准,那我们的校园也基本和谐了,所以要建和谐校园,就必须要求我们每一个学生要做文明学生,这个很重要,希望同学要理解。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
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
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
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吧。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