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岩峰
摘要: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壁画装饰艺术的表现形态多样,除了以绘画为主的壁画表现形态之外,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壁画都是依据不同材料的质地,通过剪刻的方法进行拼接和装饰所完成。本文分析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自改革开放以来“剪纸”艺术的传承和演变,主要以少数民族“剪纸”的风格演变、地域性“剪纸”的技艺特色等内容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 少数民族 剪纸 地域文化 艺术特点
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脱离了世居丛山密林河泽而居的生活状态,以壁画装饰剪刻艺术中的“剪纸”为例,逐渐形成黑龙江省内以依安、绥棱、海伦、方正等萨满宗教和民间神话为题材的剪纸艺术区域,发展出独特的黑龙江剪纸艺术形态。
作为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剪纸艺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进入到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传统技艺与现代“剪纸艺术”中的剪刻结合的装饰手法相融合,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它依旧有着特殊的魅力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并逐步成为了充满民俗气息的一种民族艺术文化。黑龙江流域的民族主体分为满族、蒙古族、回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等,剪纸民间艺术之间也进行着民族文明的相互融汇、互动、碰撞,从而催生出了极具黑龙江流域地方民族特色的剪纸民间艺术。
一、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剪纸艺术
黑龙江少数民族的民俗气息逐渐形成了其地区别具一格的剪纸美术。剪纸美术的主要题材多取材于百姓们的朴素生活,是人民生活的缩影。取材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简单朴素的民俗生活内容,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渔猎耕织和动植物等内容,大都以夸张的、粗犷的、豪放的艺术造型风格为主,写实造型的同时兼具强烈的艺术装饰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的“剪纸艺术”更是融合了多种剪刻技巧,形成了多种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艺术表现上更加历久弥新,重现民族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一)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剪纸艺术概况
世居于中国黑龙江省黄河流域的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是黑龙江省剪纸艺术的主要创始人。在中国造纸术尚未传到北方地区以前,地方百姓们虽然也和一些新移民至此地的汉族有过艺术交流的机会,但文化互动的机会仍然极少,更多的是地方居民们从大自然风光中所得到的启迪。后来各地民族的地方百姓们又创作了不同的传统剪纸等美术形式,在这当中,在黑龙江三江流域生活的赫哲族人,在自身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创造了新颖的剪纸艺术——“赫哲族鱼皮剪纸”,蒙古族人同样也基于自身生活饮食环境上,创造了“蒙古族剪纸艺术”,并且,鄂伦春族人所自创的“鄂伦春兽皮剪纸”和“鄂伦春桦皮剪纸”都在使用材料上体现着本民族的特色。
鄂伦春族人在早期并没有本民族语言可以用于传递知识和信息,即便如此,如图1 所示,正是这种蕴含于剪纸中的纹样,它替代了语言部分的作用,从而帮助族民们交流信息、传达情意,远远超越了其图案纹样最初單纯的寓意功能。民族通过根据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素材、民间的古老民俗故事而创作的民族剪纸艺术作品,是黑龙江地区剪纸文化的重要基础。
(二)萨满文化下的少数民族剪纸艺术
古老的萨满文化起源于多神教宗教祭祀信仰。萨满文化的剪纸风格不同于中原剪纸的激情,更多传递的是神秘之感。在以前的黑龙江地区,在剪纸艺术作品当中,很少出现锯齿纹等“打毛”的工艺手法,更多的是运用大量的镂空从而形成对称的构图,制造出奇特甚至可怖的鬼怪形象。百姓的脑海中充满着对鬼怪与神灵的敬仰,他们始终相信,通过剪纸艺术可以与神灵们进行交流、沟通,从思想上来看,百姓们对于萨满文化剪纸的造型,毫无疑问是庄严且虔诚的,尽管许多的造型手法在当今来看略显简朴,但依旧能从其中看到在宗教文化背景下对剪纸艺术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三)黑龙江少数民族剪纸美术的样式风格__
黑龙江的剪纸作品大多反映了与其各自家庭息息相关的民族剪纸中。节令岁时,婚丧嫁娶,各民族人们用不同的剪纸艺术丰富充实着日常生活。剪纸美术的题材,和当地的生活习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东北房屋面朝南,挂钱对联门上粘”,这一传统习俗至今也在延续传承,当新年到来之际,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挂各种各样的“挂钱”,“挂钱”剪纸艺术的历史十分悠久,同鞭炮作用相同,一样具有驱赶春节除夕“年兽”的作用。民俗文化中有钱的人家挂“挂钱”是希望家中新的一年更能财源广进,而普通百姓们则是为了表达心中朴实的祈愿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不仅为营造快乐的“年味”,在其中更是寄托了百姓们对明年新生活的祈福和愿望。除此以外,结婚时的“囍”字,端午贴的“五毒”,如图2 所示,都包含了其特殊的民族民俗文化,这些都影响着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剪纸艺术”。
北方受中原地区的文化影响颇深,但越是靠北的黑龙江流域,所受的影响却较小,黑龙江流域地广人稀,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有深厚积淀,奠定了黑龙江剪纸的整体风格——豪迈、朴实、粗犷。黑龙江流域早期的剪纸艺术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比较少,因此样式造型上略为朴实,镂空的低密度剪刻方法,使得人物形象变得朴素却流露着古拙之感。剪纸要求技艺精湛,其实虽有可以展现宗教文化方面的元素和对朴素生活的向往等主题,但比起中原的剪纸文化样式,黑龙江少数民族剪纸无论从题材,还是从经典剪纸手法中阴刻、阳刻纹样组合等剪刻技巧传承中分析,都是其独有风格特征的体现。
二、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地域特色剪纸艺术
早期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百姓们会把剪刻出来的纹样作为基础模板贴在布上进行制作,然后把制作完成的原稿用油灯熏出基本外形轮廓,从而达到复刻模板的作用。在原材料上也由用鱼皮与树皮作底,用剪刀与刻刀进行刻画。随着时代与科技水平的进步提升,剪纸工具与纹样的风格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制作剪纸的技法上也逐渐多样,刻、烫、剪、手撕,甚至用香头、炉钩子去烫,极大的丰富了剪纸的表现形式。老人们过去用墙花、窗花、门花来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女孩们自己制作嫁妆,布置婚房,这些创作题材和内容极其的质朴且贴近日常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北方土地上的剪纸题材渐渐转为偏向于经济和文化等内容,在数民族文化影响下,涌现出不同典型地域的剪纸艺术样式。总体分析,黑龙江的剪纸艺术家们依然坚持着古朴的剪纸技法,并伴有时代的主题等内容进行创作和创新。
(一)方正剪纸
方正县地处我国黑龙江省的东南部,方正剪纸艺术则是以其地名而著称,素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08 年方正剪纸正式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名单内,在这之后,方正剪纸艺术也成为了民间剪纸艺术中的重量级“大腕”,并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久负盛名。方正剪纸工艺的发展演变经过了三个主要的时期,各个时期都受到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剪纸的艺术样式既存在着关联又有不同特色。
1.建国以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最早的要追溯到清代年间,由于满清政府放开了对东北地区的限制令,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的淳朴百姓们也开始进入东北地区,不但带来了中原地区最先进的农业工具和科学技术,而且也为方正剪纸艺术带来了黄河流域独特的民俗和文化,中原的民俗和东北地区的民间艺术风俗也相互融汇贯通,所以,从这一时期的方正剪纸,不仅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剪纸民间艺术的特点,也融入了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特点,有着朴实、热情等艺术特点。
2.建国后至改革开放
中国建立以后,方正县便对需要重点保护的民俗传统剪纸工艺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等工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出现,又为传统剪刻美术提供了新的主题和思想,在这一时期,传统方正剪纸美术又融合了对现代生活的细腻思想,除传统剪纸美术独特而不变的奔放、粗犷的艺术风貌以外,也同时产生了浓郁的装饰性美术特色。
3.改革开放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方正剪纸艺人数量开始增多,由一开始的20 多人进行设计,到当下方正剪纸艺人的数量已达到了2000 多人,同时也涌现了不少技艺精湛的民间剪纸艺人,以倪秀梅等剪纸老艺人为代表,对传统剪纸民间艺术做出了继承和革新。这时的剪纸作品,造型简单而生动活泼、画面质朴又略显浮夸。但一般而言,方正剪纸的剪纸技艺主要包括:装饰剪法、古朴剪法和套色剪法等技法部分,其主要的制作作者都是女性,在地域和人文因素的双重融合下,有中国东北地方百姓的粗犷、豪爽,也有传统中国民俗文化的绵延与细致,而这些的剪纸作品都在表现方正地区人民的民风和民俗。
(二)海伦剪纸
海伦地处小兴安岭东麓,同时又号称“中国民间——剪纸__之乡”。由早期聚居于这里的古肃慎人,以及后来满族的祖先们,再经过勿吉、挹娄、女真族历代发展,从而渐渐形成了这个区域的艺术特征。而直到清代后期,由于多数百姓们的涌入,使人迹罕至的海伦地区汇集了诸如汉族、回族、蒙古族以及其他的民族。也因为气候寒冷的自然条件,以及林海雪原孕育出了海伦民众的豪爽、粗犷的个性。建国后,由傅作仁先生所创造的作品——《祖国颂》,更成为了海伦地区剪纸工艺逐渐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80 年代初至90 年代末,此时的海伦剪纸作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剪纸创作手法利用传统绘画、剪刻的艺术特性,并运用了阳刻、阴刻、压色等的新手法,逐渐产生出既粗犷又精细的新艺术风格,如名作《百花齐放》。由于以满族民族文化为主体,所以海伦剪纸作品的艺术性也较高,在地方上民俗等元素也十分有特点,如图3 所示,作品《梳妆》中描绘了满族婚俗的一幕,充满民俗的同时,装饰性也非常强。
(三)兰西挂笺(挂钱)剪纸
黑龙江松嫩平原的兰西县,被赞誉为“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兰西挂钱剪纸,最先产生于清朝,为民间剪纸艺术家李一剪所创,在东北地区常与门前春联所搭配,也成为了春节时的主要饰物,具有期盼未来,憧憬明天等寓意。挂笺的创作早期以经典的裁剪刀铰手法为主,结合了阴刻、阳刻,在创作的过程同时使用了刻、画、染、铰、香烫以及翻转等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兰西挂笺的创作内容多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主要方向,并以刻、剪的艺术见长,代表作品《嫦娥奔月》。兰西挂箋的创作把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融合在现代的挂笺作品当中,大量运用中国古代绣像艺术,并注重于形神结合,突出了传统剪刻艺术与现代技法元素完美融合的特点,如图4 所示,兰西挂笺(挂钱剪纸)的技艺组合,内容丰富而多彩,并对多民族文化要素融会贯通,并加以融合书法、美术等艺术的代表特色,纹样多样且充满寓意,挂笺剪字多以福和喜字为主,以物象外形为基础,虽有少部分主观处理设计,但大多部分还是以铜钱形象做主题,挂笺下部分有流苏。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挂钱的题材与元素也融合很多的现代主题元素,但始终给人以喜庆、美好期盼与憧憬!
三、结语
黑龙江流域民族的剪纸艺术是黑龙江流域民族壁画装饰美术的主要部分,“剪纸艺术”既有传统粗犷、朴实、奔放的风貌,更具有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地方文化的蕴意、朴拙、严谨的艺术特征,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对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黑龙江流域具有文化同源性的典型剪纸地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嬗变、创新,都极大的丰富着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壁画装饰的表现形式,不断突破壁画装饰形态的艺术展示水平。
参考文献:
[1]左娜.王泽.黑龙江简直艺术风格的成因及现代表现形式[J].天工.2022,(4)
[2]王杰.龙江印象:剪纸艺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3]马莉萍.中国少数民族剪纸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4]李青长.西民间剪纸艺术的数字化传承发澜[J].丝网印刷,2022(23) .
[5]周斯涵.试论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生态中的剪纸艺术[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32) .
[6]张昊辰.剪纸艺术的观看方式[J].造纸信息,2022(12) .
[7]蒙少武.基于广西壮族元素的剪纸创作[J].新闻爱好者,2022(11) .
注:本文系2019 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扶持共建项目,项目名称:《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壁画的历史变容与传承研究》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19YSE351。
猜你喜欢方正剪纸黑龙江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疯狂英语·新悦读(2021年5期)2021-06-08剪纸文苑(2020年4期)2020-11-22浅析射阳大米的由来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43期)2019-09-10关于钢铁厂车间动力自动化设备管理应统筹管理的思考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43期)2019-09-10Write a caption疯狂英语·新策略(2018年2期)2018-08-21方正商业文化(2016年25期)2017-01-18黑龙江弃风博弈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剪纸为了孩子(3~7岁)(2016年6期)2016-05-14剪纸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1期)2016-03-09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