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玮,何昫蔚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2.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100029)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各类利好国家政策及发展机遇都纷纷进入农村地区,使得乡村实现了重新定位与规划,迎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乡村振兴的实现,人才是根本,而乡村人才发展的核心就在于是否可以吸引人才长期留乡。这不但要在政策、 经济以及生活等层面给予有关帮助,还要依赖于强大且不可动摇的精神力量作为核心支撑。
乡土情怀是一种对家乡的情感,体现在对宗族血缘的追寻、对风俗文化的认同和甘愿为家乡建设奉献力量等多个层面,因此有必要将其视为人才返乡发展的精神堡垒。大学生是目前学有所长并饱含乡土情怀的一类重要群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落实的中坚力量,通过引导其返乡创业, 不仅能解决日渐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还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基于乡土情怀重点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策略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在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逐步扩大下,社会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已经接近饱和,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23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58 万人, 同比增加82 万,规模庞大,增量较多。
面对毕业生增长迅速高于城市岗位需求量的现实压力,大学生城市创业与就业难度会更大。而通过引导大学生回乡发展, 则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并创造出更多岗位,改善乡村人才外流,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不足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中具有较高规模的高素质群体,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核心担当群体[1]。他们一般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技术技能,并且对乡土文化较为了解,将其引入乡村建设,能促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带动乡村振兴。
另外,影响乡村建设的一项因素主要是滞后的思想观念,但将大学生群体引入之后,能充分应用其文化优势, 为乡村居民普及现代知识,传播新时代的价值观念,使其掌握先进的文化思想,进而达到提升农民素养,推进乡村文化繁荣的目的。
大学生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充分的理论知识学习,也需要经历复杂的社会经历磨练。
通过引导其返乡创业, 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认知国家与社会,形成爱国、爱乡、爱农的情怀。
目前,虽然全国上下已经赢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 但乡村振兴依然是一项历史重任。
将大学生引入这一战略实施中, 能给其能力提升带来生动的资料参照以及形象的实践平台。
一方面,能促使学生近距离接近社会, 更加清晰准确地意识到自身的重大责任;
另一方面,能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当下有关乡村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改变原先“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况,并深刻认知乡村创新和建设的基本过程, 进一步深化对党执政地位的认知, 从而形成远大理想, 坚定政治方向,增强反哺家乡的责任意识,真正为乡村发展做出自身贡献。
大学生返乡创业具备基本的根源优势,即他们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对当地的相关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都较为了解,和其他外来创业人员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与此同时,大学生普遍对家乡具有十分深厚的情感,对助力家乡发展也具有一定责任感[2]。
从目前一些返乡创业成功者的经验来看,他们普遍认为乡村创业拥有更多国家政策支持,投入人力成本较低、自然资源众多等优良条件,所以能更好地推动更多有返乡创业想法的学生走出坚实一步。
近20 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都连续发布了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22 年专门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利用相关政策不断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和就业,并确立了一系列支持项目保障学生返乡创业的相关权益,如著名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
同时,各地政府也都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的实际创业条件制定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具体细则,真正从根本上推进了返乡创业的开展与落实。
大学生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以及其他专业培训,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能基于自身所学对当下的农村创业市场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另外,在校期间,学校普遍会设置专项创业课程,举办各类创业竞赛活动,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实操能力、风险研判能力、管理经营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
作为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一代,他们普遍对新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更了解,能更好地应用“互联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促使乡村建设和科学技术创新有效结合在一起。
比如能利用数字乡村、智慧乡村和元宇宙乡村推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等等。
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人对返乡创业都持以乐观态度,但受自身教育所限,基本都以理论知识为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薄弱,导致在着手创业层面面临较大问题。
一方面,所学专业和创业项目不匹配。部分大学生在最开始报考院校及专业时都缺乏明确规划和长远目标,导致其即便拥有创业意愿也因为所学专业和乡村所需创业项目不匹配,造成专业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的窘境[3]。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创业实践。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创业课程,不少学生也从中学到了一些知识,但其普遍对这类知识的掌握停留在理论层面, 并未将其更好地应用在实践过程中,整体创业能力比较低下。
对于返乡大学生来说,要想推进创业项目展开,还需迅速融入乡村社会系统,即必须尽快落实社会融入。
但从现实境况来看,部分学生还存在融入困难。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大学生在城市高校就读多年后已经形成自己的人脉网络,在城市中建立了人际关系。如果要返乡创业就必须重新建立新的社交网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适应与城市不同的处事方式和生活习惯,并且乡村留守人员较多,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难以与其进行有效沟通。有些村民在内心深处甚至认为这类大学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对待他们的方式和态度都与其他乡村群体存在一定差异,这也加剧了返乡学生的乡村融入难度。
此外,部分存在回乡融入心理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因素来自村内舆论和家长。
在传统观念中,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就应该在城市工作、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能力和前途。如果孩子毕业后重新返回家乡,父母就会认为丢脸,邻里也会觉得这是在城市混不下去,能力太差。
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毕业回乡创业的信心和积极性。
乡村振兴的全面开展和逐步落实,促使城市与乡村发展差距日渐缩小,但两者在医疗、教育、收入、 投入和市场需求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乡村,医疗资源不足、交通出行便捷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返乡创业。另外,当今绝大部分青年都更向往城市生活,毕业后也基本留在院校所在地就业,乡村内同龄的大学毕业生较少,且因教养资源不足,可能导致后代培养受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育龄群体的事业选择。
一方面,自身财富积累不足,家庭支持有限。返乡创业大学生普遍年纪较轻, 工作年限较短,财富积累不足, 再加上家里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导致难以维持创业项目运转。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普遍融资难度较大。从目前金融机构产品来看,小微企业贷款要求都比较高,大多数还需要有抵押担保。
但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可抵押的物品极少,基本只有土地使用权,但各地区对该抵押物的认可与执行都有所差异。虽然近几年的担保方式越来越多,但房产抵押、自然人担保等对于返乡创业大学生都有所限制。
4.1.1 落实资金支持
一是与银行等相关金融部门加强合作,在金融层面给予返乡创业大学生一定保障。如构建资金支持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取消担保人要求及户籍限制,降低贷款门槛[4]。
同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获取社会资金和财政资金支持,由财政局、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共同展开评估分析,划分投资额度,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开展创业项目。
二是对帮助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企业予以相应的资金补贴,比如提供资金贷款优惠或者适当减免一定税费。
三是和社会保险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构建大学生创业失败保险机制, 共同制定保险内容、购买金额以及赔偿金额等,再由政府财政出资为创业大学生购买失败险,一旦学生创业失败,经由相关责任部门和投保机构鉴定之后, 给予相应的保险赔偿, 以尽可能解除学生返乡创业的后顾之忧。四是投资当地社会培训机构,鼓励其完善创业培训资质,以针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充分指导。
4.1.2 构建创业项目库
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工商局、农牧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各大行业协会定期开展项目筛查,针对区域内具有一定发展前景且适合大学生参与的优秀项目给予充分重视,并选入创业项目库中。另外,还需基于学生特征,全面收集服务业、销售业以及小规模的种养殖业等这类投资较少、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内容。对于现存项目库中的一些不合适学生创业的项目,还需在专家讨论认证以及部门审批之后适当减少,以给其他项目留出空间。
4.1.3 优化办事服务
一是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组织,如构建专项指导中心、服务中心等,并牵头和相关职能部门给予有关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及资源展开收集整理,组织专项人员进行调查,真正掌握返乡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现实需求。
与此同时,针对眼下缺失的相关政策展开讨论,提出具体补充建议,使其与现实相贴合,更具操作性,真正推进创业成功。
二是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简化基本的办事程序,选出一批专项业务骨干展开集中办公,要求其熟知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同时,把当地所有创业政策汇集成册,针对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人员进行发放,告知具体流程,使其在真正办事时能少走弯路。
三是建立专项信息服务平台,如大学生创业公众号等,定期将相关创业政策和信息提供给学生浏览, 并根据具体内容安排专家做出政策解读,同时从中获取学生意见。
4.1.4 开展重点扶持
一是针对存在困难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制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如建立专项普惠政策,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财政局等部门展开专题研究, 制定出详细的补贴和扶持政策,如提升贷款额度、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等。二是针对创业项目制定特别优惠政策。
如项目为种植养殖,可以协调当地村委会解决土地承包问题;
在种植养殖技术层面邀请专家学者定期给予一定指导;
对于种子、饲料、化肥等消耗性用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贴;
针对种养殖业引起的环境治理问题,由当地环保局着手开展详细规划和设计;
根据种养殖业的利润成果等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如实施税收减免等。
4.1.5 优化“软硬件”
硬件层面,从网络、交通、物流以及信息等层面着手,重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实现网络相联、交通互通,使返乡学生能获得便捷的设施服务,提升其创业热情。软件层面,完善保障制度,如建立专项医保制度、子女受教育机制、养老制度等,有效解决其回乡创业的后顾之忧。
4.2.1 落实乡情教育
一是认知乡土文化。
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乡土文化已经演变成了具体的民俗风情、村规民约、建筑遗存、节日庆典、非遗技艺等,有必要带领学生对其实际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研判,使其内化成学生返乡的精神依托。
具体可以将乡村划入学校实践基地,引导学生通过调研,对乡村地理条件、历史脉络、自然生态、乡贤故事、族规祖训等有所了解,以全面感知家乡文化;
进入当地博物馆、祠堂等地对历史物件进行观察,了解往昔的风俗文化;
拜访乡贤、长者等,收集和整理其所了解的有关故事、传说;
与村干部进行交谈, 了解家乡种养殖业发展状况以及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建设情况, 以此更清晰地了解家乡经济发展趋向,真正了解和认同乡土。二是传承乡土文化。乡土文化作为乡村发展的灵魂所在,不能丢失原本特色,为此有必要重视乡土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乡脉传承的重任。
如清华大学曾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就随赠了《乡土中国》,以使学生能厚植乡土情怀,自觉担当乡村振兴大任。同时要打开想象空间, 将原本碎片化的乡土文化实施系统梳理和创新, 通过动静结合、 线上线下混合,音视交融、图文并茂,实现新表达,再经由抖音、微博、豆瓣等多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以吸引更多学生群体关注, 使乡土文化学习成为校园流行趋向,引导更多大学生重新拾起乡情乡爱。
4.2.2 完善创业教育
以往各专业、各地籍学生所研修的创业课程都大同小异,没有明显差异,对于具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学生缺乏重视,导致学生普遍对“三农”认识不深,尤其是对农产品特性、“三农”问题产生等知识认知不足。
为此,这就需要组织开展广泛的下乡调研,在认知农村,找寻农村市场需求的同时,选出最适合的创业项目。同时,基于调研结果针对性制定创业课程体系, 开展创业项目培训,利用精确化辅导、导师帮扶等手段带领学生深入掌握知识产权交易、农副产业营销、现代养殖畜牧等,提升大学生返乡创业项目的存活率[5]。也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学者、成功创业者、企业经营者等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特征,深入探讨企业创立、经营管理、资金运作、持续发展等要素,最终将成果编撰成专项创业教材,更多地触发学生创业灵感,夯实创业知识。此外,校方还需定期举办各类涉农创业竞赛,如农产品营销比赛、涉农企业运营和融资比赛等,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或鼓励学生和创业导师共同创建公司以及实践基地,以为后续实际落实积累经验。
大学生创业能力基本体现自身的经管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而要想实现综合发展,就必须建立良好心态,展开针对性学习,及时弥补自身不足。
4.3.1 关注家乡发展
作为一名生长在新时代的大学生,社会发展给予了追逐梦想的机会,也给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坚实后盾。而今面对乡村振兴的重大历史任务,理应心系家乡,关心国家发展,关注各类涉农政策,了解乡村发展的最新动态,明确可利用的各项资源和将来会面对的相关问题,做好记录和总结,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创业规划完善,最终积极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在家乡的土地上奉献自己,反哺家乡。
4.3.2 构建创业意识
在部分学生认知中, 创业仅是一种就业方式,并且是被逼无奈才做出的选择,但实际上创业除了是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还是一种进行自我锻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
为此,这就必须建立正确的创业观和择业观,意识到创业不仅是解决就业的重要出路,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展现自我才华、取得社会认可的途径。具体可以从学校开展的创业课以及心理辅导课中加强学习, 重点思考自己返乡创业的原因、是否适合创业、可以选择的创业方向等,真正从多方面权衡,同时摒弃一夜暴富的心态,在遇到问题时不放弃,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解决。
4.3.3 提升创业能力
对于返乡创业者来说, 必须充分掌握市场运行规律、企业经管知识、有关政策规范、熟悉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方式,同时具备沟通协调、人际交往等必要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刻苦钻研,不断学习和研究适合家乡发展的专业技能,增强创业本领,不断提高适应能力、自立能力和竞争能力,加大对政府政策的关注度。同时,多去与自身创业方向一致的企业学习考察, 从中了解具体的项目运营经验、熟悉创业环境,交流创业经验,获得政策扶持。此外,也要注意维护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基本关系,厚植合作情感,及时告知自己的创业意愿,主动寻求帮助,畅通创业渠道,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勇于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注重对社会资源的应用,以此提升创业成功率。
学生创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也因此会受到一定社会影响。
只有社会层面真正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持以宽容、鼓励的态度,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帮助,最终才会成功,进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作用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大学生返乡创业社会支持体系
4.4.1 鼓励创新创业
一方面,社会面应注重对返乡成功创业的人物和事迹展开宣传,利用电视台、政府政务平台、新媒体等实施舆论引导,以使全社会都建立起正确创业观念,并在学生心中埋下返乡创业和回报家乡的种子。
另一方面,对社会大众思想实施进一步革新,倡导创业精神,建立良好的创业环境,使公众普遍对大学生返乡发展持以支持的态度。具体应带领全体公众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成长成才的论述进行学习,全面宣传返乡创业对于乡村振兴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意义,普遍形成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此外,有关部门还需积极打击市场环境中的各项不良之风,引导各大社会企业相互监督,逐步提升自身素质,共同建立一个向上的市场发展环境。
4.4.2 注重社会参与
一是引导企业摆脱刻板印象,要公正和信任对待大学生创业企业;
校企联手打造学生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等;
针对学生项目状况降低办公和生产场所的租金,为其申请技术专利、产品专利,尽可能多地提供产品销售渠道。二是村镇干部应帮助学生重点了解风土人情, 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人脉关系网,融入集体。
同时,做好村镇内部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宣传, 改变村民一直以来“城市就业”的传统观念,迅速建立大学生在乡村的社会支持系统, 以深化其社会融入程度。
三是亲人朋友应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做好后盾工作。对于经济状况允许的,可以适当为孩子创业项目投入一定资产, 避免资金不足引起的项目流产;
对于经济状况不允许的,则要从精神方面进行鼓励, 尤其在创业过程中加强对心理层面的关注度,针对遇到的问题及时疏导、疏通,始终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和孩子共同渡过难关。
乡村振兴首先在“人”,主要在“情”。
大学生作为其中的核心力量,能为乡村建设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乡土情怀是推进乡土重建和维系人才的情感要素,也是落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前提。
目前,全社会正处在乡村人才流向城市的单一模式下,导致大学生和家乡的紧密度降低,返乡热情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乡村人才建设。
对此, 这就需要从高校层面加强乡村乡情教育、创业技能培养;
社会层面改变传统固有认知,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进来;
个人层面关注家乡发展,重视自身综合素养提升;
政府层面深化资金支持、服务支持、基础设施支持,真正从根本上引导学生珍视建设家乡的机遇, 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助力乡村振兴。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