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学科专业一体化背景下“新生研讨课”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学科专业一体化背景下“新生研讨课”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崔惠颖

摘    要:在学科专业一体化背景下,为满足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和重构高校师生关系的需要,践行研究性实践教学对“新生研讨课”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师讲解、制定个性化专业研究选题、“分工—协作”形成研究成果、小组宣讲与研讨、教师总结与评价以及教学反思等环节来实现研究性实践教学。更需执行严格的授课团队遴选制度、优化授课方式和内容、鼓励优秀高年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及与学业导师制度相结合等保障措施。

关键词:学科专业一体化;
新生研讨课;
研究性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8-0042-03

“新生研讨课”最早可追溯至188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开设的新生教育课程,在随后的百余年里,逐渐由帮助新生实现“中学—大学”的顺利过渡,转变为兼顾“适应性”和“学术性”的多元化本科课程[1]。2003年清华大学首次将这一课程引入国内,并逐渐被国内各高校重视[2]。

2020年黑龙江大学发布《黑龍江大学关于开设新

生研讨课的指导意见》,并在同年首次对全校2020级新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以期在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能够做实做细学科专业一体化的专业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沟通能力。在学科专业协同发展背景下,突出“新生研讨课”的研究性实践教学,对尽早激发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提高本硕博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具有重要意义[3]。

一、“新生研讨课”突出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协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型国家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时期的发展重点,对创新实践类人才的迫切需要直接推动了高校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诉求。为紧扣国家创新发展需要,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部深化专业综合改革,通过“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和学位点评估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科、专业和学位点建设。

“新生研讨课”担负着“适应性”和“学术性”两大课程目标,而这两个目标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现有本科培养方案中的大一课程多数为公共基础课,这意味着学生从大二才开始深入了解本专业内容。“新生研讨课”可以帮助学生更早地接触本专业的教师和资源,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和本学科的认同感。如果能够在专业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则本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将远远不止于本科阶段,这一特点也十分符合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需要[4]。

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可以加强学科与专业的互联互动互促,整合相关优势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有助于提升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培养效果。基于学科专业一体化,研究性实践教学可以使“新生研讨课”的课程目标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需要

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和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打造一流本科教学,进一步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就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需要。2021年黑龙江大学制定了《关于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支撑,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

“新生研讨课”突出研究性实践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也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研究”。本科生的科研基础较薄弱,更需要有专门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研训练,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的研究氛围。本课程应该重点指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鼓励和支持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重构高校师生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本科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愈发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过,研究性实践教学融入本科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足。部分本科生依然处在“上课—考试—毕业”的传统学习模式中,甚至在读研究生时,仍不清楚如何将专业知识融入到科学研究中。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也以完成毕业要求为首要目标,未能充分考虑如何训练学生形成研究生所需的科研能力。在这种机械、短视的培养关系中,难以形成高水平科研成果。通过“新生研讨课”的研究性实践教学,师生可以形成“指导—合作”的良性培养模式,重构高校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平等、融洽的研究交流氛围。在基本的专业知识认同基础上,通过新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本专业和教师的情感认同。

二、基于研究性实践教学的“新生研讨课”课程设计

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性实践教学在“新生研讨课”中举足轻重,为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应将其贯穿整个课程设计,并落实一系列教学步骤[5]。

(一)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案例讲解

“新生研讨课”研究性实践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对本科阶段专业知识体系、水平预期和学习资源等核心要素的全面掌握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示范讲解要将理论和研究实践相结合,最好能将自身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融入课程,以增加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更重要的是,教师渊博的学术功底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可以增加学生对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兴趣和信任,更有利于学生主动融入教学和研究。通过具体实践,学生在逐渐掌握研究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增强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克服困难和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

此外,还要制定明确的研究性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考核标准和流程安排,让学生不仅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更要有清晰的学习方向。对于大一新生而言,研究性实践难度较大,需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探索活动。

(二)师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专业研究选题

在明确研究性实践教学计划之后,鼓励学生跨班级、跨寝室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人数适宜,既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要避免小组人数过多而出现“搭便车”现象。由于大一新生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对专业学术研究不甚了解,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选题范围。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兴趣,在自由探索的基础

上,与教师讨论确定符合小组个性化的专业研究选题。选题要兼顾理论深度和现实热点,引导学生在学术训练的过程中,关注中国问题、现实问题,这对今后批判性地思考书本中的成熟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学生以批判性、跨学科式的思维方式反思现有成果,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此外,选题也应具有一定的发散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拓展空间。如此,学生便逐渐具备了在后续自主研究中所需的研究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形成研究成果

学生小组成员根据选题情况,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通过利用图书馆、互联网和各种学习平

台,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小组成员共同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核心观点,并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为养成学术规范,教师可以对研究成果的主要框架和格式作出具体要求。譬如,要求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鼓励学生多阅读专业资料,突破语言障碍,不局限于中文文献。特别是,对学术道德的强调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指导学生规范地引用和借鉴已有学术资源,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勇于反思和质疑现有理

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分工—协作”,既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研究习惯,也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通过强化自己的研究优势,形成有竞争力的科研人力资本。当然,在整个“新生研讨课”研究性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尝试不同的小组分工角色,在全面掌握科研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研究优势。

(四)小组宣讲与研讨

研究性实践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将研究成果写出来,更要能够讲出来,直至能与他人进行熟练的学术交流,因此小组宣讲和组间研讨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应对学生的口头报告、学术交流、演讲与辩论等交流技能进行指导和训练。各组可以先在组内进行演练,特别注重演示材料的可读性、研究报告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正式的小组宣讲之后,也要预留一定的课堂时间用于组间研讨,培养学生接受和回应他人赞同和质疑的能力,并进一步完善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对于国内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讨论起来便是一个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如果研究成果比较扎实,学生便会更有信心。此外,也要设置合适的课程评价标准,激励学生加入到研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研究观点。

(五)教师总结与评价

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研究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详细记录,采取多元化、过程化的评价机制。在课堂上,应对各组的研究方法、数据选取、语言规范、小组宣讲和组间研讨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升,及时肯定学生的研究工作,并指出研究成果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研讨中提出的质疑,教师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些观点是否明晰,论述是否充分,进而如何以口头和书面方式予以回应。在课后,教师还可结合各位学生的特点和表现,进行单独指导,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入合适的研究课题。如此,便可将“新生研讨课”的研究性实践教学延续到整个本科阶段,乃至研究生阶段,助推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

(六)研究性实践教学反思

教师应跟踪每个年级的“新生研讨课”教学评价情况,结合学生在研究性实践教学每个步骤中的表现和感受,以及学生对研究性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反思研究性实践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新一届“新生研讨课”开课前,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更新,特别是专业研究选题应紧跟理论前沿和现实热点,持续激发各学年学生的研究兴趣。此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在后续其他专业课中延续“新生研讨

课”的教学模式和研究主题,加强培养方案的关联性,持续强化研究性实践教学的训练效果。

三、“新生研讨课”践行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执行高标准的授课团队遴选制度

首先,“新生研讨课”适宜采取团队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本学科专业的教师和研究情况。其次,应建立规范严谨的授课教师遴选标准。授课教师应由专业负责人、学位点负责人、教学名师、教授和具有突出学术潜力的青年教师组成,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本学科专业的核心力量,便于学生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和研究兴趣,尽早加入相应教师的项目团队。此外,授课教师之间应该及时沟通教学内容、进度和效果,保证各阶段课程内容既能体现主讲教师的教学和研究优势,又要密切相关。授课团队不能是一盘散沙,要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发挥“新生研讨课”研究性实践教学的价值。

(二)优化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

在授课方式上,尽量采用“小班”授課,保证每位学生有足够的机会锻炼和展现自己的研究能力与成果。此外,不宜采用集中授课方式,而应将有限的课时分散在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延长学生接受研究性训练的时间,逐渐形成本科生科研制度。后续可以通过讲

座、学术论坛等方式,提高研究性培养环节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学分比例。

在课程内容方面,在介绍本科相关资源和知识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晰本学科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研究素养和专业思维。

在培养方案方面,引入部分研究生课程,深入落实学科专业一体化培养。对于学有余力且有留校继续攻读研究生意愿的学生,可以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如

此,学生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免修部分课程,进而将时间集中到科研创新上。

(三)吸纳优秀高年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鼓励优秀本科高年级学生,乃至本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参与课程建设。在研究性实践教学的各环节,这些学生不仅可以协助主讲教师完成教学活动,还可以分享自己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的有益经验。相比于教师成熟的学术阅历,优秀同辈的成长经历会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这无疑也是一种学术训练,且符合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除加大对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之外,还应在制度上激励教师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纳入自己的科研项目,为学生形成研究团队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譬如,黑龙江大学在组织评审部分教师科研项目时,明确提出为支持学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鼓励吸纳优秀本科生、研究生进入研究团队,开展实质性研究。这一举措很好地激发了教师与本科生形成“指导—合作”的良性培养模式,值得在更多项目申报中推广。

(四)注重与学业导师制度相结合

实现“新生研讨课”的“适应性”和“学术性”两大课程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引导每位学生都能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还需要有导师进行持续、有针对性的学术指导。目前,很多高校均建立了学业导师制度或者本科生导师制度,可以通过结合现有制度,巩固“新生研讨课”的研究性实践教学成果,将研究性实践教學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此外,还应完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师生互选工作,充分考虑导师和学生已经形成的研究团队。提倡学生将以往的科研项目成果作为毕业论文基础,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这也有助于落实研究性实践教学对学科专业一体化培养的支撑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波.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现状、特点及启示——基

于三次全美高校新生研讨课调查结果的分析[J].现代大

学教育,2012(2).

[2]  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

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3]  李春源.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问题与

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

[4]  刘秋颖,苏彦捷.学习自传: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

题学术生涯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6).

[5]  王杨.基于能力培养导向的经管类实践教学策略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4).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