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丽 王昆鹏 奚 奇 刘 妍 张博涵 陶学恕 宋 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沈阳 110001)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常伴有或遗留明显的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上常根据病人患病时间,将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associated pain, ZAP)进行分期:患病时间 < 1 个月为急性期;
疱疹愈合后疼痛时间 > 3 个月称为后遗神经痛期;
患病时间处于两者之间称为亚急性期[1]。在我国,带状疱疹发病率在1.90‰~6.42‰,好发于老年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期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发病率在2.4%~40.2%[2]。随着病程延长,治疗也更加困难。
针对ZAP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选择性神经阻滞、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等。目前,药物及神经阻滞疗效不佳时,常选择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脉冲射频术及SCS 治疗,而后者疗效更好[3]。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在SCS 治疗中存在使非治疗区域产生异感、电流覆盖区域随体位改变、肢体远端等区域电流覆盖不佳、长期疗效减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究者们探索了更多的刺激模式:周围神经电刺激可以弥补SCS 对肢体远端、头面部等电流覆盖不佳的问题;
在高频SCS 及爆发式SCS 下病人不会出现感觉异常,减少了体位改变引起的电流变化;
DRG 电刺激可以减少非治疗区域的异感、使刺激电流更稳定、并对肢体远端实现良好的电流覆盖[4]。
近10 年,DRG 已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热点。在欧美国家,DRG 电刺激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研究表明DRG 电刺激作为下肢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首选治疗,疗效明显优于SCS[5,6]。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腹股沟区疼痛[8]、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9]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DRG 电刺激也体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已有研究支持DRG 电刺激在ZAP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且疗效优于SCS[9,10]。ZAP 在年龄≥50 岁的人群中具有高发病率和难治性[2],国内专家一直在探索更完善的治疗方式,但尚缺少DRG 电刺激的相关临床研究。本研究将对短时程DRG 电刺激在ZAP 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观察分析,以进一步探索适用于临床的神经调控技术。
本研究通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科伦审[2022] 2021-493-4 号),选取我院疼痛科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4 月诊断为ZAP病人15 例,行短时程DRG 电刺激。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ZAP,起疹时间≤5个月;
②起疹部位为胸、腰、骶段(T1~S3);
③日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早、中、晚、睡前测定VAS 评分)≥5;
④规律服用镇痛药物治疗效果差或不良反应严重,病人抵触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①身体条件差无法耐受微创手术;
②凝血功能严重异常;
③体内或皮肤穿刺点感染;
④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或智力障碍,无法正确进行疼痛评分;
⑤失访。
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人详细资料见表1。所有病人术前均充分交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由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实行手术。术前根据病人皮损区及疼痛区判断受累的神经节段,若无法确定神经节段,则在CT 引导下进行感觉测试。测试过程如下:病人俯卧位,CT 引导下定位皮肤进针点,消毒、局部麻醉后使用射频针穿刺,CT 扫描确认针尖到达目标位置后连接射频仪和射频电极,给予电流刺激,根据局部异感分布及刺激强度调整针尖位置,使异感覆盖原有疼痛区域。测试多个DRG,以选择最佳治疗靶点。
表1 病人一般资料
在国外已有的文献报道中,DRG 电刺激术常在DSA 机X 光引导下操作,包括从尾侧椎体向目标DRG 穿刺[11]、从头侧椎体向目标DRG 穿刺[12]及经椎间孔穿刺置入电极的技术[10]。本研究中改进了穿刺方法,即在CT 引导下经椎间孔穿刺置入电极(见图1)。操作如下:病人入室后取俯卧位,常规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行CT 扫描定位目标椎间孔,测量穿刺距离、标记皮肤进针点后消毒铺单,局部麻醉后在CT 引导下穿刺,扫描定位针尖位置,到达目标椎间孔后从外口向内口置入电极(雅培公司8 触点电极,型号3189),调整穿刺针及电极的位置,使电极2~4 触点靠近DRG,根据病人反馈调整合适的刺激参数和刺激模式,确保术中电流可以覆盖病人疼痛区域后拔除穿刺针,固定电极,连接延长线及体外刺激器,治疗10~14天后拔出电极。
图1 DRG 电刺激术中图
利用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健康调查12 条简表中心理功能评分(mental component score, MCS)与生理功能评分 (physical component score, PCS) 评估病人治疗前后特定时间点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记录病人治疗前(基线期)及治疗后1 天、7 天、30 天、90 天、180 天的VAS 评分,治疗前(基线期)及治疗后7 天、30 天、90 天、180 天的PSQI、MCS 及PCS[13]评分、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呈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非参数检验方法采用Wilcoxon 符号秩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病人15 例。与治疗前比较术后各评价指标变化如下:①疼痛程度:病人VAS 评分在术后1 天、7 天、30 天、90 天、180 天时明显降低(P< 0.05);
②睡眠质量:病人PSQI 评分在术后7 天、30 天、90 天和180 天时明显降低(P< 0.05);
③生存质量:病人MCS 及PCS评分在术后7 天、30 天、90 天和180 天时明显升高(P< 0.05);
④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治疗前药物基础用量记录为10,基础量减少10%时记录为9,以此类推。病人治疗后7 天、30 天、90 天和180 天时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 0.05,见图2)。
图2 病人治疗前后各时间点VAS(A)、PSQI (B)、PCS (C)、MCS 评分(D)及药物用量(E)变化情况
术后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包括:在15 例行DRG电刺激治疗的病人中,4 例胸段(T2~T6) DRG 电刺激的病人因患侧上肢过度活动牵拉电极导致电极移位(移位率26.67%)。重新置入电极后电流覆盖良好,限制病人患侧上肢活动,未再次出现移位现象。1例病人置入电极后因电极头端触点靠近脊髓前角,使用2、4 触点治疗时出现运动刺激,自觉有“跳动感”,减小刺激电流时可使跳动感消失,随后调整为3、4 触点进行电刺激治疗,电流覆盖良好且无运动刺激。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目前,针对ZAP 的治疗方法因病程长短而异,疾病早期以抗病毒及镇痛治疗为主,药物及介入治疗多为了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尚无可以根治的方法。常用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普瑞巴林、加巴喷丁、阿片类镇痛药、5%利多卡因贴剂等。口服镇痛药物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因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明显,使得部分病人无法耐受单纯的药物治疗。Derry 等[14]认为高浓度(8%)的局部辣椒素贴可以缓解PHN 病人的疼痛,但国内缺少相关临床研究。
介入治疗包括神经阻滞、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电刺激等。神经阻滞主要包括椎旁阻滞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Makharita 等[15]认为在ZAP 的急性期时,尽早使用重复椎旁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每周2~3 次)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其弊端是重复治疗会使病人承受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激素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而在亚急性期及PHN 形成时,神经阻滞的疗效大大降低。与DRG 脉冲射频治疗相比,DRG 电刺激虽然与其治疗靶点一致,但可以对责任DRG 进行更长时间、更多模式的治疗。
DRG 电刺激可通过抑制DRG 中神经元的异位放电、调节离子通道、逆转异常的基因表达、减少神经周围炎症反应的产生及外周电信号传入来修复DRG 的病理状态,从而减轻病人疼痛[16]。本研究中纳入15 例病人,随访期为6 个月时9 例病人疼痛可缓解60%以上,2 例病人基本痊愈,余病人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4 例病人出现原皮损区域瘙痒感。经治疗后,病人的VAS、PSQI、PCS 及MCS 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随着疼痛程度的减轻,所有病人镇痛药用量逐渐减少。从睡眠质量来看,治疗7 天时疗效已逐渐稳定,病人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拔除电极后,睡眠质量仍然良好,疼痛对睡眠影响逐步减少。经治疗,病人的生理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明显升高,日常活动中的受限、消极及抑郁情绪减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说明DRG 电刺激是ZAP 的有效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随访期为3 个月时,病人疼痛程度平均缓解61%,这与Kurklinsky 等[17]的研究中短时程SCS 的疗效相当。由于样本数及病人个体差异的影响,未来仍需进一步探究两者疗效差异。大量文献表明,目前针对ZAP,最优治疗方法为SCS[18]。与传统的SCS 相比,本研究中采用的治疗方法存在以下优势:①由于SCS 的穿刺技术及电极置入部位的限制,某些脊柱解剖异常(如脊柱侧弯、驼背、压缩性骨折等)的病人,通常因难以置入电极而无法得到有效治疗,本研究在CT 引导下经椎间孔穿刺置入电极,为脊柱解剖异常的病人提供了备选的治疗方法。②治疗期间,所有病人均反映刺激部位较为精准,非疼痛区域未出现麻刺感,在弯腰、翻身等体位变化时刺激电流基本无变化。③对肢体远端实现良好的电流覆盖。但本研究中采用的DRG电刺激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国外行DRG电刺激时常置入多根电极以保证电流覆盖比例,但增加刺激电极数目会增加病人治疗费用。因此,本研究中病人疼痛区域通常为1~3 个神经根支配区。对于疼痛区域较广泛的病人,不适用行单根电极置入的DRG 电刺激。②电极置入后其刺激区域是固定的,调整刺激参数只能改变刺激强度,无法改变刺激部位。因此,术前对于刺激节段的测试与判断尤为重要,在病人疼痛区域累及多个神经节段或无法判断责任DRG 时,SCS 应为首选治疗。
国外DRG 电刺激常采用跨节段穿刺技术[16],在X 光引导下从椎间孔内口向外口置入电极,此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缺点:①穿刺难度较高,需要前端弯曲的护套配合操作,有刺破硬膜、损伤脊髓的风险。②因穿刺难度高,其刺激节段被限制在T10水平以下[10],因此适用人群比较局限。但正得益于穿刺路径及椎间孔周围解剖的限制,使电极置入后不易移位。考虑到在X 光引导下行椎间孔外口到内口的穿刺时,因无法直观测量穿刺距离,穿刺过深可能导致重要脏器损伤,且国内缺少国外特殊的穿刺套件,因此本研究采用在CT 引导下从椎间孔外口向内口置入电极的方法,可以直观测量穿刺距离,难度较低且安全性高,对胸、腰、骶段的穿刺无严格解剖限制,可实现T10水平以上的电刺激,适用范围更广泛,弥补了国外DRG 电刺激的不足。
移位概率高是此种治疗方法的主要问题,这与穿刺路径及椎间孔周围缺少解剖限制有关。另外,电极移位均发生于行上胸段(T2~T6)电刺激的病人,说明电极移位可能与病人患侧上肢过度活动牵拉电极有关。因此术前充分的宣教、穿刺时尽量避开肌肉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极移位的发生。在对病人的选择上,也可以减少上胸段的DRG 电刺激,以保证高效的治疗。虽然1 例病人在治疗期间出现运动刺激,但调整触点后运动刺激消失,在治疗期间以及随访期间,该病人均未出现与运动刺激相关的不良反应。所有病人均未报告除此之外的其他不良反应,说明该治疗方法是安全的。
近年来,DRG 电刺激已应用于多种慢性疼痛的治疗中,包括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腹股沟区疼痛等。本研究采用CT 引导下经椎间孔穿刺,从外孔置入电极行DRG 电刺激的方法,具有操作安全、适应节段广泛的优点;
且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少,刺激部位精准,可作为疼痛部位局限或脊柱解剖异常病人的首选治疗、无法行SCS 治疗时的备选方法。考虑到电极移位这一问题,DRG 电刺激不适用于行永久植入的病人,但短时程电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这一弊端对治疗的影响。本研究中样本数较少,未来仍然需要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获得更有力的结论。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带状疱疹移位电极带状疱疹诊治释疑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学物理学报(2020年2期)2020-06-02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9年4期)2019-07-24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数学物理学报(2018年3期)2018-07-17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三维电极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4期)2016-01-22三维镍@聚苯胺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4期)2015-12-23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实用手外科杂志(2015年1期)2015-08-27Ti/SnO2+Sb2O4+GF/MnOx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电源技术(2015年2期)2015-08-22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