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6篇(完整)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6篇(完整)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摘要]本文通过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总体要求、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6篇,供大家参考。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6篇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篇1

[摘要] 本文通过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总体要求、基本途径。

[关键词] 和谐社会;社会主义;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白话文·》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1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2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因此,公平正义就是要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别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3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德的要求。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2.4 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激发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需要激发。尊重创造,就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不同社会阶层都把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产要素优势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2.5 安定有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社会不稳定现象要比社会不和谐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时仅仅用调和的方法不能奏效。因此还要强化斗争、打击这一手段,但是不能将其转变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而必须依法治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现安定有序。要求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自治,让公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务,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2.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以提出,目的在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3.1 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解除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3.2 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3.3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应当尊重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均衡发展。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4、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地位重要。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所谓“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党政机关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决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教育、文化、卫生、就业、住房、尤其是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5、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因此,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现阶段社会上许多矛盾与不和谐现象恰恰来源于党与社会、党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篇2

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和”的概念,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例如,《易传》高度赞扬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孔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孔子及其学生所说的“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治理的标准,其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差异。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并认为阴阳二气虽然处于不停的冲撞之中,但它们始终能够在“道”的统一下和谐相处。王阳明指出“天理亦有个中和处”。

先哲们的这些经典论,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观念成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理想。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武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有意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篇重要著作,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这些正确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200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有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又被具体化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今,我们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篇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新世纪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需要,符合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客观形势的要求,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深化和拓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概括起来为三个符合: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中指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人的充分的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条件和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求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唯物辩证法,从物质的存在——商品开始,进而到货币、资本、生产、流通,最后发现剩余价值,形成贫富两极分化,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直至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胡锦涛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改革社会不合理现象,发展生产力,建立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建成富裕、和谐、幸福的社会。

(二)符合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

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改革开放、提高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根本目的,不只是振兴中华民族,洗雪一百多年的殖民史给予中华民族的痛苦和屈辱的记忆,更不是以牙还牙,对中华民族曾经带来沉重灾难的西方国家实施报复。我国近代史确实是血和泪、悲愤、痛苦的历史,但历史承载的是民族的过去,时代在前进,国际社会百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历史是个大舞台,即使中华民族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实现了现代化,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大国,她也应该以社会和谐发展充满亲和力为宗旨。首先惠及的是十五亿中国人民,其次惠及的是全世界人民。如果没有这样的理念,社会发展并不等于人民幸福。

(三) 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全世界必须面对的课题。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生活资源的无序开发,人类为了生存大量开垦荒地,滥伐树木,森林逐渐消失,森林、草原、湿地“自然之肺”功能减弱,致使空气污染、水污染、天气变暖,水土大量流失。人类为了改善生活,肆意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能承受得起吗?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将遭受自然的报复,有时这种报复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南亚的海啸和我国西南洪灾就是现实例证。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篇4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丰富内涵

论文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为了适应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局而的新发展,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做好建设一个既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又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凋,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刊、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凋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总体说来至少包括以下份个层面的内涵: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体现在把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水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协凋统一;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和谐等;人自身的和谐即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索质、科学文化索质和健康索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格能够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和谐社会状态的显著特征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元索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扶贫济困、和睦融洽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乖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乖要基础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乖要体现,对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得到充分涌流、人们能够各尽其能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全社会创造活力涌动的社会。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体现法制理念、法律乎段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社会主义民主史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史加健全,全民法律索质不断提高,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得以恢复和发扬,各种欺诈行为逐渐得以消除,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得到净化。

二、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索,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既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要不断增强强社会的创造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贯彻尊乖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调整各项政策,努力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二要妥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党和政府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高度乖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铭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Jal机制;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后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乎段,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三、要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建立完备的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和紧急状态法律法规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要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后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四、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深人基层,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工作乖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不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

总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为了适应改革发展进人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就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做好建设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各项工作。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篇5

[摘要] 本文通过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总体要求、基本途径。

[关键词] 和谐社会;社会主义;途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1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2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因此,公平正义就是要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别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3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德的要求。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2.4 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激发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需要激发。尊重创造,就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不同社会阶层都把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产要素优势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2.5 安定有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社会不稳定现象要比社会不和谐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时仅仅用调和的方法不能奏效。因此还要强化斗争、打击这一手段,但是不能将其转变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而必须依法治国,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现安定有序。要求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自治,让公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务,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2.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以提出,目的在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3.1 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3.2 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3.3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应当尊重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均衡发展。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4、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地位重要。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所谓“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党政机关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决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教育、文化、卫生、就业、住房、尤其是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5、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因此,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现阶段社会上许多矛盾与不和谐现象恰恰来源于党与社会、党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和谐社会篇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路径探索

[摘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撑。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路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因而,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来看,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最直接的原因。虽然一个富裕的社会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贫困肯定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减轻贫困,才能有效医治社会诟病和消除社会裂痕,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要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视角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只有加快发展,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解决各种矛盾创造条件。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从当代社会面临问题的视角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由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所引起的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了矛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方面。

这些都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无论是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地区间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还是发展教育解决教育不公、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都需要以发展经济为基础。只有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才能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正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现代化建设,发展经济,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

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从社会历史的视角来看,稳定是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盛世”,虽然其特征不完全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社会稳定,而这都与当时的统治者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分不开。同样,这些盛世王朝的衰落,也大都从社会动荡开始。邦乱则国衰,心乱则事废。一个稳定的社会不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来看,稳定压倒一切这一深刻道理应铭刻于心。保持社会稳定是大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保持社会稳定,这是我们完成各项改革和建设任务的基本保证。”这不仅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充分证明,也是广大干部群众从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人民的共同心声。

从国际局势的视角来看,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相当复杂,维护稳定是国际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此新形势下,我国既面临难得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只有保持稳定,我们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只有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美国著名学者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一书中第一次把正义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中的首要价值一样。”。从古到今,尽管不同时代对公平正义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人们都有一个共同而不变的追求,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真正的“公正”必须出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理性判断和选择,应当是人类社会理性的充分体现。

社会公正包括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权利和同等发展机会,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问能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能得到与其贡献相对等的有所差别但恰如其分的回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生活质量能不断提高,等等。从社会公正的含义可以看出,社会公正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社会公正体现着“每个人所应得”,体现着“资源共享,普遍受益”的原则。

公正日益成为诸多社会价值的核心,成为人们强烈追求的目标,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和谐本身就意味着社会无矛盾或能较好地化解纠纷和矛盾。和谐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公正,没有公正作为基础实现不了和谐。因此,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坚持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维护社会公正为基点,下大力气消除影响社会不和谐的因素,这样才能使社会达到和谐。

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撑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构成人的行为准则。

如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一样,文化对社会也发挥着方向导引、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的作用。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通过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来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和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境界,让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胡锦涛曾强调要“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

和谐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它对制度、法律、道德的建构发挥着灵魂和指导作用,约束和规范着社会生活的秩序,促进各种制度机制的优化,保障现实社会在愈益和谐的轨道上运行。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它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

其次,它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指导发展实践。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还有利于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炼新的思想元素,进而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

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促进以和谐为旨归的道德评判体系的建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如道德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等作用十分重要。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等现代观念,汲取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成分,能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评判体系。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和谐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或文化产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它不仅可以给人们美的享受,而且能用和谐之美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最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