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逦丽 唐红斌 袁海军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 100101)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初显。但当前体育课程思政仍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为了更好地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体育课程目标,上好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需要对体育课程思政进行整体规划。
2018 年6 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新时代高等学校应当以本科教育为根本,推进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1]专业思政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了理论界和各高校教师的视野中。2020 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更是明确指出,各学科结合专业建设要求,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提升专业育人效能[2]。至此,专业思政建设在我国高校全面铺开。
国内普通高校没有设立体育专业,由体育教学部或体育教研室,对全校学生开展大学生体育课程教学或组织体育活动。在开展体育专业思政建设时,普遍面临体育课程开课内容宽泛,同一专项人员数量较少的困境[3]。体育专项大类思政正是基于专业思政理念的发展背景,立足体育项群理论和高校实际教学情况,划分思政建设小组。例如,将武术类和体操类结合,划分出操武类思政建设小组。
专业思政是为更好地统筹发展课程思政,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教授研究指出,专业思政是从课程的视角转向专业的视角,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开展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实现教学队伍联合、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目标融合、教学资源聚合[4]。体育专项大类思政正是立足于国内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围绕专业思政理念,在普通高校体育工作体系框架下,提出关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思路和方式。
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重在明确专项大类的育人目标,运用教学队伍、教学资源,提炼专项运动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学生发展的核心体育素养,是对体育课程思政的统筹设计,引领其发展。体育课程思政是实现育体铸魂的载体,在建设过程中,要将专项大类育人目标、建设重点、建设方向,贯穿于课程教学方案和结构体系中。通过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完善体育课程思政的整体化、纵深化和立体化。
目前,国内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呈现散发性的特征,缺乏系统性,有一定的重复性和盲目性,不同专项的课程思政方案和思政内容易出现同质化[5]。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正是在普通高校体育工作体系框架下,集合优势资源,加强体育课程思政顶层设计的全过程,有助于体育教师厘清课程思政概念,重塑课程思政认知,明确课程育人价值,形成课程思政资源池,提升体育课程的育人实效。因而,以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为抓手,开展学校体育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迫切性。
国内体育课程思政研究始于2018 年[6],历经4 年的发展,我国学者结合体育学科育人特色、育人优势以及教学规律,进行了不同视角、不同维度的研究。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深度,影响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体育专项大类思政是对体育运动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高屋建瓴,重在制定体育专项大类的育人目标、建设方向、建设重点。从统筹全局的角度出发,统一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方向、教育目标、教育价值,帮助体育教师厘清课程思政理念发展脉络,指引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
课程思政是一个多维度、多学科交互的教学理念,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7]。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具备思想政治理论,创新教学思维,拓宽教学视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呈现散发性的研究状态,多位专家学者也明确指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存在“单兵作战”现象。
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是在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组织与管理下,将弥散在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中具体的思政元素进行整合衔接,在教学内容上既可以防止内容重复,也能避免重要育人价值观念的遗漏,有效集合学校体育师资力量,群策群力,分享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形成体育专项大类思政池。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能够更全面考量体育课程的授课规律及不同专项体育课程之间的差异,提高德育内容供给的针对性和多样性,防止千篇一律、简单机械的价值塑造与引导;
能够很好地发挥团队力量,打造包含思政元素的体育“金课”,助力我国体育课程思政的发展。
赵富学教授研究指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如何立足“质量”导向,秉持“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开展质量督导与评测工作,如何以质量督导规范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以质量评测更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形式是现阶段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8]。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可以将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组织起来,组建体育课程思政督导组,并将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和职称评聘中。此项制度的建立能够保障体育思政教育内容的质量及育人效能的持续输出,形成激励机制,实现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成功习得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树立体育品德。督导小组也应秉承“以人为本”“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革新督导理念。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表明体育运动具备天然的育人元素。体育课程就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而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正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场所。目前已有学者关注到大思政教育理念对校园体育文化提升的意义,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可以有计划地开展红色体育主题活动。例如,北京大学将太极拳和书法相结合,举办了蕴含太极思想的书法比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举行校园啦啦操比赛时,同样可以结合红色主题日设计开展活动。以专项大类思政建设为抓手,构建校园体育大思政格局,实现引领和教导大学生将个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践行与国家“体育强国梦”“民族复兴梦”串联起来。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从体育课程思政出发,是完成“点”(某一体育课程思政)到“线”(专项课程思政群)的过程,更是实现高校体育“立德树人”立体化的纽带。
产出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最早由美国学者威廉姆·斯帕蒂,于1981年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提出。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9],反向设计正是OBE教育理念的特点。
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是立足于国内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围绕专业思政建设理念,提出的体育课程思政顶层建设的概念和思路,其明确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类课程思政教育总目标,延伸到学校培养目标,再到体育专项大类育人目标,最终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层级过程,与OBE教育理念的设计思路不谋而合,因此,运用OBE教育理念的优势,进行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再依据建设产出成效,持续改进建设思路,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构建专项思政时,应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育建设意见为方针,以学校办学定位为指导,以落实“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上好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为目标,加强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10]。根据目前国内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提出“五位一体”的操武类专项思政建设举措,再根据督导小组的指导意见,持续改进操武类思政建设举措(见图1)。
图1 操武类专项思政运行机制路径图
目前国内高校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怎么教、如何教,还存有诸多疑问,这是由于普通高校缺乏对体育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是在体育项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按专项运动特点及教学规律,划分思政建设小组。以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为抓手,融入OBE教学理念,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进行顶层设计,具有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体育专项大类思政建设包含了体育课堂教学、制度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3个维度的思考,是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立体化过程,能够指引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保障体育课程思政的输出质量、为学校体育文化铸魂,是实现体育“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大类普通高校专项基于CiteSpace 的中医软坚散结法的可视化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22年35期)2022-02-16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北方音乐(2018年8期)2018-05-14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5期)2017-03-06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2期)2014-04-16“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2009年6期)2009-07-27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