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全球发展倡议视角下欧亚地区国家生物经济合作现状与路径研究

全球发展倡议视角下欧亚地区国家生物经济合作现状与路径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4-07 12:00:02 推荐访问: 倡议 倡议书 倡议书(七篇)

李睿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2445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与肆虐表明,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根本利益,也对维护全球生物安全有重大意义,发展生物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当前,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并且已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先锋力量,随之发展起来的生物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也为解决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和粮食供应等全人类共同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

随着生物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世界多国基于自身生物经济发展水平,出台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其中部分国家通过前瞻性布局和科学施策,在该领域获得显著治理成效。

(一)生物经济的概念

1.概念的提出与形成。生物经济的首次提出,学界普遍认为在21 世纪之交。有学者认为,胡安·恩里克斯是最早尝试对现代生物经济概念进行诠释的学者之一。他在《遗传学与世界经济》中,提到了“Biotech”和“Economy”的结合发展。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总统令中提出,应发展“以生物为基础的经济”。同年,美国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委员会提出,生物技术的进步能够为经济生产提供原料保障,维护生态安全,并且促进农村的发展[1]。美国学者斯坦·戴维斯和克里斯托弗·迈耶首次发表文章提出“Bio-economy”概念,指出人类将于21 世纪20 年代左右步入生物经济时代[2]。上述观点可见,在世纪之交,生物经济尚未形成确切的定义。

哈佛大学公布的《新生物经济》研究报告是国际上最早的生物经济的专门研究成果。中国学者邓心安首次提出生物经济的规范定义,认为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基础的经济,以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为发展基础[3];
王宏广认为,生物经济是建立在生物资源、生物技术基础之上,以生物技术产品、服务的生产、流通、使用为基础的经济,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资源、生物安全、生物服务等领域[4]。除学界外,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也纷纷提出生物经济定义。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三次调整生物经济定义,认为生物经济是建立在利用生物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生态产品和提供服务基础上的经济。欧盟分别从食品、健康、工业和能源等角度诠释生物经济定义。《芬兰生物经济战略》提出,生物经济发展主要利用可再生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美国和德国则重在强调创新对生物经济的引领作用。

目前,在我国获得广泛共识的概念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关于生物经济的表述,即“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动力,以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为基础,以广泛深度融合医药、健康、农业、林业、能源、环保、材料等产业为特征”的经济形态。

2.关于生物经济的几点共识。关于生物经济的概念存在多种表述,国际上未形成统一表述,以下观点较具代表性。一是生物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推动。生物经济的技术进步与革新是生物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推动力[5]。目前对生物经济发展有支撑作用的技术广泛应用医药、食品、农业、环保、海洋、工业等领域。二是生物经济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其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信息经济一样,可以划分为四个明显的阶段,即孕育、成长、成熟和衰退。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生物经济开始进入孕育阶段。2000年左右,生物经济步入成长阶段,当时预计到21 世纪30 年代前,生物经济进入成熟阶段[6]。三是生物经济概念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不断进化,生物经济涉及领域也随之发生改变。全面而准确地理解生物经济需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先是“生物经济”概念的由来及内涵,其次是生物经济涉及的领域范围。就现阶段而言,生命科技和生物技术主要涉及医药和人类健康、食品与营养、环保、农业、海洋、工业生物制品生产、沙漠及干旱地区的生物技术应用、纳米和生物信息学、知识产权和专利等领域。四是生物经济基本特质是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大力发展生物经济有利于实现产业升级,有助于提高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卫生健康等问题上的治理水平。

(二)生物经济的他国实践和主要发展趋势

目前,全世界有超过60 个国家制定了专门的生物经济发展战略或治理办法,都试图尽快速适应形势变化和要求,尽早步入生物经济高速发展轨道。现阶段,生物产业发展已经进入相对发达的阶段,在其带动下,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欧盟国家中的瑞典和德国等,欧盟国家的生物经济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并成为主要经济形态,这是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还有部分国家逐渐找到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特点、特色鲜明的发展方向。例如,法国强调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结合发展。日本认为应当以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为立国基础;
韩国倡导应由政府全面主导生物产业布局与发展[7];
马来西亚重视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泰国和新加坡强调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其中新加坡还着重强调生物技术对国防的重要意义[8]。

近年来,随着各国实践的不断深入,生物经济在全球开始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在世界多国高度重视和全面部署背景下,生物经济迎来发展机遇期。预计生物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的拉动效应将越发突出,增长幅度可能呈指数级。二是生物经济已经超出单一范畴,其影响力将逐渐向其他领域发展与渗透,并有望成为大国参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三是生物技术快速革新带来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容易被恶意和违法利用,成为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潜在威胁。四是生物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特别在确立行为规范与准则、联合监督与执法、信息安全与信息共享、打击生物恐怖主义等方面,急需各主要经济体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统一协调行动,共同维护公正和平的国际环境。

(三)生物经济在中国的实践

目前,生物经济在我国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受限于原创理论匮乏和生物技术落后,我国生物经济实践基础薄弱,关于生物经济研究也多关注其处于哪一发展阶段以及如何评估,还有农业和食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党的十八大之后,生物经济产业快速增长,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农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生物医药有望成为生物经济的支柱产业。

1.中国生物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2022年5月颁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作为我国首部生物经济顶层设计方案,为中国的生物经济发展确定了重点领域和原则,体现了现阶段国家对生物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即到2035 年,形成体系完备、技术领先、安全可靠、产业成熟的现代化生物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规划》,未来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着重在四大领域实现转型:在医疗领域,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在农业领域,从保障国民温饱向实现营养多元化转变;
在能源领域,从侧重产能发展向实现绿色生态发展转变;
在生物安全领域,从被动防御生物风险向主动治理和防控转变。确定四大重点发展领域,是充分结合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和国际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的重要判断。

《规划》提出,生物经济发展应遵循五大发展原则,即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合作共赢、造福人民、风险可控[9]。坚持创新驱动,就是高度肯定科学技术在推动生物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将生物技术的革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坚持科技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运用科技力量助推生物经济产业向前发展。坚持系统推进,就是要科学统筹、全面规划,将市场和政府调控有机结合,遵循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客观发展规律,有步骤有重点地将生物经济各领域发展进行协调统一,推动生物经济有序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就是坚持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准绳,倡导开展开放、包容、平等的国际合作,汲取世界各国在新冠疫情期间维护全球生物安全中的经验和教训,推动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互利平等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坚持造福人民,是号召国际社会通过发展生物经济,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挥生物经济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枯竭、疫病传播等全球治理难题中的积极作用。坚持风险可控,是指大力推进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倡导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生物安全形势时,发挥现代化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在有效应对突发生物安全威胁事件的同时,具备提前预警和管控风险的治理能力,筑牢国家生物安全防线。

2.中国生物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挑战。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引领,同时也需要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完备的人才队伍,以及坚实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等,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高,涉及的生物技术种类繁多。目前我国在发展生物经济方面具备显著的发展优势,同时也面临来自国际和国内多重严峻挑战。

关于优势,一是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物遗传资源。我国具备丰富的生物样本资源库,优渥的资源条件为生物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加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10]。二是我国在人才培养、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发展潜力。现阶段国内生物技术领域的教学和培养计划特色鲜明,课程体系相对完备,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培养方式突出,如部分学校尝试理工医相结合,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的同时,打造跨领域综合型人才。在部分学科领域,特别是生命科学、纳米生物、智能医学等,跨学科人才在科技研发和成果市场化应用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三是部分生物经济领域的产业基础较好,具备升级发展的基本条件。

当前,生物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机遇期。我国的生物经济发展在具有诸多优势条件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多重挑战。例如,国内因素方面,相关法律政策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对生物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监管;
生物技术研发上仍与先进国家差距较大,特别是部分重点和核心技术环节尚未实现完全自主,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国际因素方面,生物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大规模疫病快速传播的风险仍然较高,生物遗传资源的海外流失现象较严重等。此外,近些年国际政治形势出现深刻变化,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科技博弈已经逐渐对生物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且影响力正在扩大。在科技领域出现的集团式恶意竞争和战略博弈,使生物经济已经突破经济范畴,成为塑造新时期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欧亚地区国家转型发展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地区形势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兴起,使欧亚地区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生物技术对生物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但是普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融合发展水平低、科技转化和支撑力弱等问题,制约了新时期生物经济的大规模兴起。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大国科技竞争与博弈日益加剧、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进行重塑、疫后经济复苏压力增大,多数欧亚地区国家表现出对发展生物经济的强烈意愿,纷纷出台发展战略和规划细则,使该地区生物经济市场焕发出巨大发展潜力。

(一)现状

1.从国别情况看。苏联的生物经济发展水平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当时以生物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主要业务的工厂有几十家之多。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在经历了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剧烈变化与动荡后,多数工厂因资金断裂和市场形势的变化,经营状况急剧恶化。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时期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如在海洋、农业、森林等领域保有一定生产研发能力,但在生物技术市场化发展、投资环境建设、制度和政策保障等方面仍较为落后。

近年来,俄罗斯生物技术快速发展。根据俄罗斯咨询网站BusinesStat 的数据,2015—2019 年间,俄罗斯生物技术市场规模增长30%,从2015 年的1 950 亿卢布增至2019 年的2 540 亿卢布。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国生物技术市场规模为2 530 亿卢布,较2019 年缩减0.4%。根据该网站预测,2024年该国生物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3 120亿卢布。以2019年为例,生物技术市场收入最高的俄罗斯生物制药行业,全年营收达1 079 亿卢布,占该市场总营收的42.5%;
其次是农业生物技术行业,总营收为398亿卢布,占该市场总营收的15.7%;
位列第三的是生物医药行业,总营收356 亿卢布,占比为14%[11]。根据俄罗斯市场调研公司Innopraktika 和Abercade 分析预测,到2025年,俄罗斯生物技术市场规模将增至3 250 亿卢布[12]。俄罗斯现已形成三个生物技术发展平台,分别为“未来的医学”“生物工业和生物资源——生物技术2030”和“生物能源”。依托上述技术平台,俄罗斯在生物技术领域已经形成国家级战略发展规划,建成由生物科学技术委员会、其他研究机构和行业参与者共同组成的联盟,实现了有效的交流和协调机制,为实施复杂的全周期项目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生物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生物制药、生物医学、生物农业和生物能源。在新冠疫情暴发后,俄罗斯曾多次尝试重启专项科技政策,用于支持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科技项目研发,如建立国家遗传信息中心、支持发展世界级研究中心和研究教育中心等。为抗击疫情,俄罗斯还重点支持疫苗和抗疫药品研发工作。鉴于大规模传染病与基因研究的高度相关性,俄罗斯还计划拨款约100亿卢布,用于在2024年前建立俄罗斯国家基因组中心。得益于生物制药和生物医学行业的快速发展,医学领域的生物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俄罗斯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生物制药和生物医学外,生物农业也需要借助先进的生物技术实现产业革新。俄罗斯通过制定国家专项计划、引入商业投资、开展国内和国际项目等方式,推广农业领域的高新生物技术。此外,依靠生物能源的新型工业项目也迎来发展关键期。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弗拉基米尔州和别尔哥罗德州的农工综合体都开始建造生物能源装置,这类装置可以实现废物现场处理,最终实现发电发热。在俄罗斯的木材行业中,用于处理木材废料的小型热电厂已经建成并开始投入应用。

俄罗斯政府对生物能源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2012 年,第1853p-P8 号俄政府令批准了《2020 年前俄罗斯联邦生物技术发展综合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俄罗斯在全球生物技术发展中抢占领先地位,并依靠先进技术创建具有强大全球竞争力的生物经济部门,与纳米以及信息技术共同成为现代化工业的坚实发展基础。2017 年,第Pr-140GS 号俄罗斯总统令的附件清单中明确提出,俄罗斯将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迈进,俄政府应“为提升主要部门的能源使用效率制定发展时间表,切实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研发和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发展运用可再生能源的微型发电厂”。此外,生物能源发展还被列入《俄罗斯联邦2017—2025年及2050 年前国家发展优先领域清单》。《2035年前俄罗斯联邦科技发展战略》对俄罗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产生了推动作用。该战略指出,应优先确立具有强烈个性化特征和预警功能的现代化医疗体系,发挥生物医药在建立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生物经济在中亚国家中尚处于原始发展阶段,受限于技术、人员、资金等因素,生物技术市场难以得到有效发展。1993 年,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令,哈萨克斯坦“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正式成立。该中心负责开展与生物技术、生物安全和生态学领域相关的研究和发展项目。此后,哈萨克斯坦政府根据国内生物技术发展情况,确定了四个优先发展领域,分别为生物制药、生物农业、生物工业和生物环保,生物技术领域革新则由国家生物技术中心负责。此外,哈萨克斯坦重视通过国际合作推动生物制药和生物医学行业快速发展。该国目前正在与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研究机构共同研发新的生物医学技术。由于该国的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作物生产、农业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生物燃料等行业对生物技术需求较高,本土生产商在该国生物技术产品市场份额中仅占10%~20%[13]。目前,来自海外的生物制药和食品工业的生物技术逐渐在哈萨克斯坦开拓出市场空间。

在乌兹别克斯坦,尽管生物技术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动力不足问题比较突出。目前,该国所需生物技术产品逾90%依赖进口,且与其他国家相比,该国生物技术产品的消费总量仍处于低水平。乌兹别克斯坦在生物技术产品研发方面具有一定潜力,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心、先进技术中心、人类免疫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所在DNA 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开发领域经验较丰富。同时,该国生物有机化学和植物化学研究所,微生物学、遗传学和实验植物生物学研究所,普通和无机化学研究所也在相应的生物技术领域常有优秀成果问世。但乌兹别克斯坦生物产业缺失导致生物技术的商业化困难,生物技术产品主要依靠实验室小规模生产,离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有很长距离。此外,该国还未建立起生物技术产品注册和认证机制,相应的法律监管体系也亟须修订。

2.从地区合作情况看。欧亚经济联盟目前是欧亚地区推动生物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2015 年初,欧亚经济联盟批准《欧亚经济联盟内工业合作基本方向》[14]以及《欧亚经济联盟条约》[15]。文件除确定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在工业领域合作的优先事项之外,还明确了在欧亚地区发展生物技术的四个重要领域,即生物医药、农业、工业、生态。欧亚经济联盟关于“四个重要发展领域”的判断高度符合生物技术目前的全球发展趋势。根据文件,生物技术在该联盟的现代工业技术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生物技术成果的利用和可再生生物资源在生产中的使用,将成为今后联盟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在生物技术、医疗卫生和制药产业发展等领域,俄罗斯的优先发展方向为生物医学、生物制药和微生物行业;
白俄罗斯为生物医学、生物制药和微生物行业;
亚美尼亚为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2020 年,在新冠疫情暴发的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制药行业都实现了增长,特别是生物制药和生物医学两个行业出现大规模增长,国际合作也十分活跃,如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在生物经济领域展开合作,对接行业就是生物制药和生物医学。

(二)前景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波波夫曾指出,未来生物技术将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2021年,俄罗斯生物技术市场规模为1万亿美元,到2028年,预计有望增长至2.5万亿美元,市场平均增长16%[16]。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市场需求巨大,各国推动生物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的意愿强烈。预计今后欧亚地区将在绿色、低碳、卫生健康、农业、能源等领域发掘增长潜力,争取把握生物技术革新和生物经济快速发展时机,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

对俄罗斯而言,远东在生物资源储备方面有明显发展优势。远东联邦区拥有启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必要条件,如海洋资源、待开发农作物区和多样且丰富的能源储备等。远东联邦区在海洋、农林、渔业等领域还有相对完善的技术发展平台。亚太市场向来对食品生物技术项目关注度高,远东地区的农业原材料和海洋资源深加工项目对亚太市场有较大吸引力,此类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可观。除食品生物技术外,远东地区与饲料、化妆品和药物生产相关的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也有望瞄准亚太国家需求,通过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搭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便车。

生物能源或将成为中亚各国未来探索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中亚地区拥有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但开发程度较低。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关系到经济、民生的紧迫任务。在满足本国巨大能源需求的同时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是该地区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亚国家在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法律监管框架过时、基础设施落后、资金不足、专业知识缺乏、数据和信息支持不足等。在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在政策制定和监督落实方面效率较高,治理能力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出台一系列法案和监管细则,乌兹别克斯坦也通过立法方式,肯定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国际小水电中心(ICSHP)的数据,乌兹别克斯坦的生物能源潜力约为800 兆瓦,哈萨克斯坦预计达到300 兆瓦,塔吉克斯坦为300 兆瓦,吉尔吉斯斯坦为200兆瓦。土库曼斯坦由于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在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并不积极[17]。

2021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第七十六届大会时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指出为使全球发展进入包容、平衡、协调的发展新阶段,国际社会应共同坚持六大基本发展原则,即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2022 年11 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再次号召全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倡议中提出的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18]。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在如何实现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上,作出了极富建设性的有益尝试,为新时期的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一)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合作的背景

一是科技博弈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欧亚地区开展大国博弈的重要手段。俄乌冲突爆发后,欧亚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出现深刻变化。当前,美国在欧亚地区的战略布局理念主要基于2020年的《美国中亚战略2019—2025:促进主权和经济繁荣》和2022 年美国的最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战略理念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方面美国在欧亚地区战略目标的延续,即遏制中俄的战略目标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继续试图将中亚整合到西方自由主义秩序之中,根据自身利益诉求,重新塑造中亚的发展方向和地缘政治取向。战略目标的高度延续性还体现在继续推动零和博弈、“文明冲突论”和“民主和平论”。另一方面,战略目标体现出来的对抗性正在不断加强。中亚地区已经成为美国在俄乌问题上对抗俄的“第二战场”和开展对华全面竞争的重点区域。战略对抗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政治对抗、经济对抗、军事对抗和技术对抗。其中,技术对抗的主要方式是,由于欧亚地区面临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缺少高尖端专家和人才队伍的突出问题,美国借机以协助欧亚地区国家进行技术装备革新和人才培养等为名,利用地区内各国的发展诉求将其变为美国开展科技博弈的重要平台。

二是维护欧亚地区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前所未有。欧亚地区因独特的地理属性,在疫病传播方面一直存在高风险,例如鼠疫等大规模流行疾病常年多发,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在新形势下,欧亚地区生物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微生物的安全威胁正在不断升高,其中,部分微生物有高致病危险,在安全治理方面存在较高技术难度,依靠单一欧亚地区国家的科技能力无法完成保障生物安全的重任。第二,生物安全泛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并且已经开始与其他领域的安全问题叠加,形成新的安全风险问题,难于防范和治理。例如,生物安全已经与资本、网络、地缘政治冲突等要素相结合,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健康的安全危害更大。第三,包括实验室在内的部分研究机构存在材料和设备严重老化、运营和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存在极高的生物安全隐患。特别是部分国家依靠美国的资本和技术支持,在从事生物技术实验和推广市场应用时,由于缺乏监管自主权,存在极大安全风险[19]。

三是欧亚地区有强烈的依靠生物经济复苏经济的愿望。新冠疫情带来的隔离和限制措施对欧亚地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强烈冲击,借助疫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良好势头,欧亚地区经济有向好的发展趋势,部分经济出现衰退的国家经济也开始出现正增长。但是欧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发展弊端,始终没有得到改善。随着绿色、低碳、环保等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欧亚地区国家也开始进行有益尝试,并将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和经济转型发展相结合。以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为例,哈萨克斯坦为完成在2060 年前成为“碳中和”国家的发展目标,政府推出《2050 年前低碳发展愿景》。2021 年1 月,新版《生态法典》在哈萨克斯坦通过。根据《生态法典》,气候变化、废物处理和清洁空气将是哈萨克斯坦未来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根据规定,哈萨克斯坦将免除对企业征收的环境污染税费,企业节省下来的费用将用于绿色科技的研发投入。2019年10月,乌兹别克斯坦通过《2019—2030年乌兹别克斯坦绿色经济过渡战略》(下称《战略》)。根据《战略》,乌兹别克斯坦将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发展电气化交通出行方式和先进农业滴灌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在2030 年前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20]。

四是新背景下的能源危机正在不断加剧,提升全球和地区能源治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发的大规模疫病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交织跌宕,使世界能源格局也出现剧烈变化。新冠疫情急剧改变全球能源供需关系,导致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快速减少,波动的国际市场价格给供求双方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能源在俄乌冲突中也成为争夺地缘政治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俄罗斯应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的反击措施。俄罗斯向欧洲减少能源供应而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影响2022 年国际能源市场稳定的最主要因素。面对能源危机,清洁能源尚无法满足国际市场上大量的能源需求,而且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绿色发电方式因受温度、降水、风量的影响较大,短时间内尚无法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欧亚地区多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大部分财政收入均依赖能源的出口,为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欧亚国家急需依靠绿色技术实现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

(二)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合作的主要路径

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合作源于广泛的地区合作与发展共识。现阶段,欧亚地区存在多个涉及经贸领域的多边合作组织和发展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虽然上述合作组织和发展倡议在成员组成、组织使命和重点合作领域上存在差异,但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和合理地调动地区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相互配合与协作提升地区发展水平,是在不同合作机制框架和发展倡议下,参与各方已经达成的广泛共识。在生物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欧亚地区国家发展生物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有利于将广泛的发展共识转化为经济增长,改善地区人民福祉。

欧亚地区国家有开展生物经济合作的现实可能和必要性。该地区许多国家因历史传统等因素,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发展弊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复苏和现代化转型发展。开展地区生物经济合作有助于欧亚地区国家实现优势互补,盘活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领域的市场活力,激发生物经济发展潜能,促进优化经济结构,激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潜力。此外,欧亚地区存在诸多生态领域问题,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其中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不合理、大规模流行疫病多发、能源开采与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尤为突出,部分国家还因为水资源的分配不均常年面对各类国际纠纷。开展生物经济合作有助于通过提升产业和行业生产效率,提高地区国家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推动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合作,有助于通过发展高质量国际合作,实现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有助于实现地区人民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诉求,提升各国在粮食安全、生命健康、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治理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发展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合作,需要地区各国共同坚持全球发展倡议中的六项基本原则,将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合作融入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当中。

为加强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合作,该地国家应共同致力于打造公正、平等、开放、包容的科技研发和市场环境,反对科技霸权主义,反对恶性竞争,反对运用政治手段制造科技发展与合作壁垒,努力打造和谐健康的生物技术发展氛围。欧亚地区各国应在双边和多边合作框架下,对在生物技术市场化方面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加强沟通、对话与合作,特别是在现代化农业技术交流、低碳环保材料的研究与生产、节能与节水技术等方面,促进人员、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合理和有效流动。上海合作组织是我国在欧亚地区开展多边合作的主要舞台,安全、经济和人文合作历来是其进行对外交往的三大核心方向。作为新兴经济发展形态,生物经济有望成为新的地区合作增长点,开启以生物技术为引领、产业合作基础为支撑的新型地区经济合作模式,助力地区各国以务实合作,构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新型国家关系。

加强地区各国在健康、医疗援助、康养治疗、药品研发等方面的合作,是推动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国际合作的重要路径。2016 年6 月,习近平主席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提出建设健康丝绸之路,首次将“健康丝绸之路”纳入“一带一路”的发展框架中[21]。2021年7月,时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塔什干出席“中亚和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挑战和机遇”高级别国际会议。他提出未来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工作主线,拓展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与地区国家共同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2022年9月,我国绿叶生命科学集团与乌兹别克斯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建立“乌兹别克斯坦创新疫苗中心项目”,专注疫苗领域的全方位合作[22]。2022 年11 月,中国—中亚健康产业联盟在上海成立。预计未来,“健康丝绸之路”将在其四大发展主题上,即卫生安全、研发创新、公共卫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助力我国与欧亚地区国家共同挖掘地区合作潜能。

推动交通、生态、农业和能源领域的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发展水平,还能够提升欧亚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2022 年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23]。《意见》指出,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依靠政府引领,由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重点在绿色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海运和空运的低碳运营、绿色农产品贸易合作等方面,统筹推进海外项目的绿色发展。在《意见》的指导下,我国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对外合作平台,不断推进绿色领域的高质量地区合作。例如,2023 年2 月17日,上海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发展联盟正式启动,联盟致力于塑造国际农业合作新场景,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农业基地建设、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力和企业的积极性,打造开展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公益性联盟[24]。今后,以产业联盟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欧亚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有望在其他领域复制和推广。

生物技术具有极强的突破性,是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在生物技术的引领下,生物经济将飞速发展并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展生物经济不仅是我国落实《“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也是欧亚地区国家抓住时代机遇,实现疫后国民经济复苏,乃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方向。欧亚地区有较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但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欧亚地区生物经济国际合作,需要地区各国通力合作,以全球发展倡议为合作原则,坚持互利、平等、共赢,通过加强在优势领域的重点项目合作,实现资源禀赋的优势互补,为保障欧亚地区的粮食安全、生命健康安全、能源安全、生物安全贡献集体智慧,进而推动在欧亚地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欧亚生物经济“林下经济”助农增收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生物多样性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生物多样性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上上生物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21年8期)2021-11-22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第12话 完美生物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2期)2019-08-24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食品与机械(2019年1期)2019-03-30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