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

“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

童怡霏

“双减”并不是让教师减少对学生的管束,而是要求教师基于减负增效理念的指导,将重点放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之上,让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其余时间达成协调,以保证学生的高效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相较以往更加明显,但这一时期的学生并未形成抽象和逻辑思维,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目前仍然有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手段比较落后,主要就是机械地传达理论知识,让学生反复记忆,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难以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必须要对当前新的政策本质和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及目标有充分的理解,重视教学过程的优化,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探寻更加高效的教学路径。

(一)着眼于立德树人

实施“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位,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回归课堂,并且教育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尽管在新的政策和课程标准的引领下,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但依然存在部分数学教师无法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之上,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仍旧为知识灌输,对学生的思维认知、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不足,抑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个性被抹杀,与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要求相悖。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对“双减”政策的本质和内涵有切实的把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来进行教学创新,始终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重在减少作业负担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之下,很多教师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绩,不仅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较多的学习任务,在课后也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这些数学作业内容机械重复,容易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处在青春期心理情感发展尚不稳定的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阻碍其健康成长。“双减”政策的出台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初中数学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尽量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并且要对作业形式进行创新,对作业内容进行优化,以充分展现作业应有的价值。

(三)聚焦课堂教学创新

从“双减”政策的本质来看,其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校园和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优势。初中数学教师要构建高效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应当全面革新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教育理念的革新这一角度来看,要求数学教师深入理解并贯彻落实减负增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数学学科特点来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从教学方法这一角度来看,要求数学教师立足新的教育环境,积极探索多元、新颖、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为单调的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活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创设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氛围,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对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

(一)趣味性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有着众多复杂知识且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学科,如果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虽然能够记住知识,但并不能够深入全面地理解,而且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这对学生今后进行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下帮助学生释放潜能,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知识理解,夯实基础,数学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和过程的趣味性,广泛利用各种要素来达成吸引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主动投入各种学习活动的目的,避免让学生“被迫”学习。

(二)主体性

初中数学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注重对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推动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将学生放在教学设计的首要位置,教学过程的推进应当始终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为前提。过去很多数学教师往往会依托于自身的主观经验来展开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很少会对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行考虑。因此,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双减”政策的落实,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所要坚持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既要通过课前观察和师生互动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要求,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聆听学生的感受和建议,对教学活动和内容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应用性

数学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做出了强调要求,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数学课程本身应用性极强,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其今后展开更加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应用做好铺垫,从而成为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大部分数学教师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主要通过考试体现,实践应用不足。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必须要紧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理解迁移应用到对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当中,从而深化学生认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创新精神。

(一)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师调控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指导。教学目标的明确和清楚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对“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的把握来合理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功能价值。

首先,“双减”要求要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那么数学教师就必须要从多个层面,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这几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是层次递进的关系,数学教师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刻意地忽视某一层面的目标,而是要将其作为自身学科教学的总目标,统筹规划教学方案与设计。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在把握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细化教学目标,围绕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来对每一节课、每一单元的教学制定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目标,从而顺利推进教学活动,选择合适教学办法,清楚呈现教学过程。再次,初中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基本学情,包括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分层制定教学目标,以匹配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和提升需求。比如对学困生,初中数学教师就要制定基础性学习目标,也就是强调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的掌握,重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对高水平的学生,数学教师就要适当制定超前性的学习目标,使其能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当然,面向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度来进行动态调整。

(二)重视课前预习设计反馈

一般情况下,初中数学一节课的时长在40~45分钟左右,而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几十分钟的教学时间,就必须要做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准备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但这也是以往教学过程中最容易被师生忽视的地方。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提高对课前预习设计的重视。在正式上课之前,数学教师需要做好对教材内容的研读,确定教学目标,制订预习大纲和任务。预习大纲应当能够清楚呈现所要讲授的课程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提高其预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数学教师的科学指导。对预习大纲和任务的发布,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手段实现,通过班级群这一平台来将其分享给学生,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师生沟通的效率。在预习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组建学习小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对方的预习情况,展开交流互动,并做好对各自预习成果的评价,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学习能力。在正式上课时,学生一一描述和展示自身预习成果的时间会与课堂教学时间产生冲突,那么通过小组代表来向全班呈现小组的预习成果,简要描述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依靠教师的抽查,可以让初中数学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与成果,了解学生的集中难题,进而对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方向进行调整。

(三)创新课堂教学导入环节

结合对以往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所选择的导入方式都是平铺直叙,这样的教学导入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无法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快速集中,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进而影响其课堂学习效果。面对这一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创新课堂导入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采取形式多样的导入手段,从而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教师可以选择问题情境的导入方式。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应当具备一定的探究性,并且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有联系,这样才能够驱使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来展开对问题的思考,进而引出新知。在讲《正数和负数》这一节内容时,数学教师就可以这样对学生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使用数学知识的场景,比如对温度,我们会说17℃,-5℃,这代表着什么?看到高山,对其高度的描述,我们会说海拔,比如全世界海拔最高点为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而世界上陆地海拔最低点则是死海,其湖面海拔为-416米,对这些数字,在数学中应当如何理解?”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一些趣味课外知识,能够加深对正负数概念的印象,并对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充满期待。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不同的学段,数学知识之间关联紧密,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来引领学生复习一些旧知,进而引发对新知的思考,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式。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让信息技术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初中数学教师来讲,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应用对改善课堂教学成效非常必要。数学教师在课前导入阶段,可依托于信息工具来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知识情境和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满足新时代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数学教师要善用信息工具,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依赖信息化教学,而是要有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和风格。

(四)加强课堂教学有效互动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体现。师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是传达知识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品质、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提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时,教师要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学生准备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够过于复杂,而是要有层次、有指向,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来做好对问题的设计。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当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比如在课前导入阶段,数学教师就可以选择对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化问题,以起到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发散学生思维的效果。教学进行中,部分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又可以展开课堂提问,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再次集中。面对一些非常抽象和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师就需要注意对问题进行分解,保证这些问题的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和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过多的问题,问题的数量应该取决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来确定1~2个核心问题,围绕该核心问题来适当设计一些分支问题,利用这些问题来串联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

(五)积极组织小组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一直都是备受广大教师和学生认可的高效学习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强化,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精神,推动学生的良性竞争,这也是开放数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在实践中,一些数学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陷入了为了合作而合作的误区当中,对学生的合作学习,一些教师只是调换了学生的座位,但并没有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考虑,科学设计任务与目标,并加强对学生合作探究过程的调控,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合理制定小组合作学习方案和计划,动态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在分组环节,数学教师首要加强对班级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同时适当参考学生的分组意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通过民主选举来设置小组长,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和组员的义务,告知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即相互尊重,互相配合,友好沟通,和谐共处。

在小组展开学习探究的环节,数学教师要做好巡视观察的工作,动态把握各个小组的探究进度和成效,适时参与小组对话交流,针对学生小组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启发指导。在小组学习活动结束后,数学教师要引领小组成员开展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对其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还需要重视课内外数学实践活动的展开,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例如,在讲《轴对称》一节时,数学教师就可以给学习小组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组内合作绘制轴对称图形,或者制作轴对称物品,观察和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六)做好课后作业科学设计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实践中,不少教师倾向于采取题海战术,期望以量取胜,学生能够熟能生巧,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初中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不仅仅来自数学这一门课程,更有其他如语文、英语、历史等课程带来的压力,同时数学作业的难度较高,使得学生充满了对数学作业练习和课堂学习的厌恶与抵触。根据“双减”中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积极贯彻落实减负提质增效的原则,减少学生的数学作业总量,并且要对传统以书面作业为主的单一形式进行创新,作业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广泛地延伸。具体来讲,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知识重难点和学生的水平兴趣来确定作业内容和形式。例如,在讲完《图形的旋转》一课后,对低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为其适当安排一些考查其对概念知识掌握的书面作业;对其他学生,可为其安排绘制常见旋转图形的实践作业。低水平的学生可以和高水平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高水平的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可以就低水平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环节进行指导。数学教师还应当提高对学生课后作业批改工作的重视,不能只是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率和正确率,还应当对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步骤以及书面作业的书写等方面加强关注,细化对学生作业的批注内容,深入研究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失误的原因,从而明确学生在以往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改进。

(七)积极推动教学评一体化

评价工作是帮助师生反思自身教与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发挥对教师今后教学创新的导向作用,并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学习。“双减”之后,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形成良性教学循环。数学教师不仅要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和点评,更应当在每一单元课程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就自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掌握、能力表现、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展开自主点评和相互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每一次学习完成后,都有一定的思考和收获,能够清楚准确地把握自身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进度与变化。数学教师在学生自评和相互点评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数学教师对学生学习和自身教学的评价手段也不应当局限于沟通、测试、问卷调查,还可以借助信息工具来动态完整记录学生的学期内课堂学习行为和进步成果,就学生存在的问题在班级群中引领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调整。此外,数学教师在每一学期的开始,还可以帮助学生制作成长档案袋,引领学生自主规划数学学习目标,记录学习成就,反思学习不足。

初中数学教师还应当以包容和谦虚的态度,认真聆听学生针对自身教学设计和具体教学工作的建议和看法,吸收其中可取之处,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让师生的关系更融洽。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积极贯彻落实新的政策和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要深入解读并把握“双减”政策的内涵本质,对数学课程教学总目标、学期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单元教学目标有清楚的规划,对各个教学环节做合理的安排,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力的挖掘,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注重教学内容和内涵的丰富,重点对学生的作业练习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压力。最后,初中数学教师要大力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建设,构建合理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对教师教学创新的导向作用和对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激励性作用,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达成立德树人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数学教师双减目标“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7-21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中旬版(2019年2期)2019-05-08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中学英语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中学英语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