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多元教学模式研究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多元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4-11 14:32:01 推荐访问: 教学模式 计算机 计算机专业

陈伟华 代颖

【摘  要】 大数据技术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信息基数的激增以及信息类型的多样,使计算机的相关技术更迭速度明显加快,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也能进一步促进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大数据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针对性地设计了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多元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搭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
高职院校;
计算机课程;
多元教学模式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类型与指标类型变化多样,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变计算机课程的侧重点与核心教学内容,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研究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多元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满足新时代社会的人才需求,有着较关键的现实意义。

一、大數据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产生的影响

教育层面上的大数据具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狭义的大数据指的是学习者行为模式的数据化,其主要以大数据平台系统为抓手,实现数据的传递;
广义的大数据泛指受教育群体与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行为数据,具有情境性与时效性的特征。

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遇到的挑战更加严峻,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受到了大数据技术的深刻影响,此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物联网技术下物质无线连接产生的多系统集成影响,主要涉及传感网、电子标签以及智能终端等;
2. 大数据计算的基本模式特性,导致计算机课程教育产生数据化转变,主要包括大数据高级分析、编程模型以及数据库技术等;
3. 云计算的高效数据存储功能影响,主要包括云服务、云安全以及云应用等技术内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产生了巨大冲击。与大数据时代特性的契合问题,则是当前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主要关注点。

二、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对象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涉及的学生人数较多,且学校招收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受过的计算机教育与大数据知识差异性明显: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较少使用计算机;
部分学生经常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由于不同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能力不同,如果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整体式教学方法,可能会产生教学进程与学生知识接收程度的不统一。例如计算机课程存在特殊性,使计算机考试总分相同的学生,在不同模块中的水平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A学生的电子表格应用能力较强,但是文字处理能力却不理想;
B学生的PowerPoint文稿制作能力较强,但表格处理的能力却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更新较快,课程容量大,学时不足

大数据时代,无论是计算机技术还是大数据理论都在快速更新,计算机软件也不断推陈出新,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已经上升到了方法论层面,可以预见此后的一段时间,必将有更多的内容被纳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需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课程内容。现有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Windows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Excel电子表格以及网络技术的使用等,这些内容知识点多、分散性较强,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的主要关注点。

(三)传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在本质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快,不同的计算机软件升级趋势明显。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教学模式较单一,往往是教师先进行操作演示与讲解,然后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练习。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极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由于课时限制,教师通常会严格遵循教学大纲,从整体上展现教学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具体性,但是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由于理论知识点的教学时间过多,导致学生的实际练习、操作时间较少,难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

三、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多元教学模式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工具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渠道。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与知识,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使用方法,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相关计算机问题。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目标:

其一,知识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文化与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基础功能与使用方法:1. 熟练掌握Windows 11/10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属性设置;
2. 熟练掌握文件操作、管理的流程;
3. 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知识;
4. 熟练掌握文档操作与编辑技能;
5. 基本掌握文稿演示软件的编辑、创建与插入图像等知识技能;
6. 了解计算机的基础安全知识与网络概念,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操作。

其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处理计算机日常事务的能力,并养成自学学习的习惯,以及合作学习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三,素质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敏锐度,自觉捕捉、收集、分析并判断信息,在最终时期,能够利用相关技术辅助学习生活。与此同时,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加强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主意识与基本技能。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通常是教师在计算机机房或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在此情况下,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解决学生在活动实施与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带领学生小组进行汇总与评估,从而灵活地布置后续的教学任务,确保教学活动的多元化开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处理问题能力,教师往往会通过组内外沟通的方式进行交流,以此为基础,实现师生的共同探讨,从整体上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针对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教师在整合了各小组的既往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后,布置教学前的单元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完成任务。高职学校从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着手,技术咨询人员负责技术方案的制订与网站整体规划,教师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小组联络人员负责小组人员与教师的联络,汇报任务完成情况。

课程资源整理阶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教案的设计。大数据时代,教师能够摆脱纸质教案的限制,利用线上平台编写电子教案,这需要教师体现出教学设计的思想与方法。二是视频教学的选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取与该课程相契合的计算机操作视频。三是教材以及各项参考资料的整合,主要包括计算机杂志、学术机构网址以及网站参考书籍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ASP技术省略客户端的安装,这能够节省教学的时间成本。

(三)课后教学活动设计

课后教学活动主要由学生的学习总结与教师的教学总结两部分构成。首先,教师需要整理学生完成课程后的作业,然后上传至大数据平台,向全班学生进行展示。这样大数据平台就会收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作品完成过程,教师通过大数据平台梳理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教学反思、实现教学总结。例如教师将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情况,通过文档形式保存至平台中,并以此为基础,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加强大数据技术的渗透性。学生在课程学习后,需要总结课程学习内容,借助微课堂、QQ群等以大数据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巩固所学的知识,做到知识的内化。

(四)学习支持体系的设计

第一,设计学习任务单。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前,学生需要完成学习任务单。任务单的设计需要体现内容的多元性,如计算机的学习方法、学习形式、问题设计与学习主体等,教师根据课程的总教学目标,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微单元,以微单元为着手点,设计任务单。计算机的课程内容是任务单的设计基础,即计算机基础理论、Word 2022、Excel 2022以及网络应用技术等,教师以上述内容作为单元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微单元。例如将Excel 2022再次细化为单元格操作、图表操作以及工作表窗口操作等方面的微单元。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学习任务单、制订完整的学习计划,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课前学习任务。教师要明确各方面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编制清单,从学生练习的强度层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创建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学习情境是在赋予学习者学习责任前提下的多元性教学方法,强调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与学习动机。教师应在教学之前的一周左右,为学生提供任务单与学习资源,确保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资源包括理论参考书籍、实践操作视频以及大数据媒体素材资料等,学生可以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明确学习目标、选择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在通过大数据平台观看教学视频时,可以记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并与同学、教师在线上平台保持交流。而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任务清单进行课前练习,以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还可以及时地反馈自己的意见,进一步促进任务清单的多元发展。通过视频学习与课前练习,学生夯实了后续学习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传输效率与整体规模优势更加明显,计算机技术与相关软、硬件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以大数据为基础,立足于课程的实际情况,全面发挥大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功能,打造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学观念与模式的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从课程目标、课堂教学过程、课后教学活动以及学习支持体系等几个方面优化教学设计,夯实教学基础,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羌玲玲.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 中国新通信,2022,24(20):164-166.

[2] 李忠怡,段辉军. 智慧校园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的价值研究[J]. 经济师,2022(09):219-220+256.

[3] 张笑. 大数据视域下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财富时代,2021(11):225-226.

[4] 蒲云. 高職计算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以《Python程序设计基础》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8):148-149.

[5] 陈涵,张宏钦. 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优化措施的若干思考[J]. 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0):111-112.

[6] 夏敏. 基于高职院校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6):99-100.

[7] 刘丰年.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67-72.

[8] 钟玲,柳丽红.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课程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探析——以泛雅平台的应用为例[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239.

猜你喜欢计算机课程大数据高职院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6期)2016-12-06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8期)2016-09-28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12期)2016-05-09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