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摘 要:鄉村旅游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风民俗及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满足观光休闲、娱乐度假、购物体验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正在走向现代化,可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在逐渐消失。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认识及国内乡村旅游现状的反思,提出回归乡村性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
关键词:乡村;
乡村性;
乡村旅游;
保护;
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3)02-0079-05
乡村(Rural,又称Country),被解释为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又称农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乡村正在走向现代化、数字化,可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在逐渐消失。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认识及国内乡村旅游现状的反思,提出回归乡村性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
一、国内外对乡村性的认识
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高度关注,成果也不少。学者Bernard Lane(1994)首次将乡村性与旅游结合在一起,采用地理学科理论对乡村性的相关变量进行评估,剖析乡村性在乡村旅游领域中的独特应用,特别强调乡村性重点是应用于乡村旅游领域中的自然、人文以及社会景观,要避免“飞地化”,并提出其关键在于本地人经营旅游企业、小规模进行旅游管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早期的功能主义学者重点关注“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水平和土地利用以及传统的社会和社会结构”四大领域的研究。在现代乡村经济和社会功能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学者们依然通过强调农业来理解乡村性的有效性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独特性。乡村性体现的是独特性,代表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二是差异性。地域文化存在差异性,乡村旅游隐含的是一种本土游,也正是因为其包含的本土性,使乡村性中的本土文化成为乡村游的独特内容;
三是休闲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本能,希望度过美好时光;
四是社会性。乡村性也代表着社会大众对于乡村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这种观点把乡村性和人们原始最美好的生活时光一起比较,体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良好社会的和谐氛围。
国内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乡村性的研究,但对于乡村性的本质含义、界定和特点等众说纷纭。国内学者何景明教授首次将乡村性与乡村旅游二者结合,他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开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其主要特点是:地理面积较大、人口密度较低,且居住点人口规模较小;
乡村建筑占地面积比较小,有丰富的乡村性自然景观;
乡村的经营内容受益活动类型较少,且有季节性强等特点。李开宇教授提出可以从乡村性空间以及乡村性景观意识来认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乡村性本质集中体现为乡村农业、生态以及规模本质。邹统钎教授认为,乡村旅游存在的基础是乡村性或乡村地格,而客源地与目的地或者都市与乡村之间的级差或梯度则是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的动力。暴向平、张学波等专家学者通过对国内乡村以及乡村性等文献的梳理,对乡村性的内涵作出理解和界定,并从乡村旅游的资源、产品市场及效益方面的“乡村性”提出见解。熊凯教授首次把乡村旅游与乡村意象相结合,同时提出乡村旅游中乡村意象的概念,指出乡村意象是人们在乡村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图像”。尤海涛等教授受熊凯“乡村意象”的概念的启发,认为乡村意象可以分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它们会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让其产生认同和归属的心理效应。有学者认为,乡村当地风土人情是乡村旅游中体现乡村性的重中之重,包括风土(特色的地理环境)、风物(地方特色景观)、风俗(地方风俗)、风景(可以欣赏的景观)等主要内容。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地文化和环境的组合,意味着乡村性是事先“被定义的”。
通过研究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我们不难发现,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性。国内外学者在开展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内涵与表征研究之外,为了对旅游实践活动开展具体指导,通过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开展对乡村旅游乡村性测评与应用的研究。目前,中国乡村性研究主要关注乡村性指标及其模型建构,对于各级政府全面地了解现存的乡村问题并合理地制定乡村发展、复兴政策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西方乡村研究中的乡村性指标由于暗含线性发展观、无法解读乡村变迁的机制和过程而饱受批判。但传统视角研究都忽视了乡村的混杂性。工业时代对乡村性的认识是平面化和单维度的,乡村性被理解成一种乡村本身不证自明的、既定的和绝对的性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乡村的去农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手工业、零售业、旅游和文化产业等相继兴起,乡村经历了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从生产空间到消费空间的转变,乡村由此成为一个多主体、多功能、多维度的空间。同时,社会科学领域出现文化转向,社会建构主义兴起,乡村研究进入了“最让人振奋的时期”。乡村不再是僵化的地理实体,也不再是城市的附庸,而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建构和重构得以复兴的空间。中西方许多学者呼吁用“后乡村”来重新理解快速重构语境中的乡村性。“后乡村”开拓了更具开放性的研究前景,为了更好地理解乡村性的复杂性,在认识论上联系化、在方法论上多元化成为了近年来学者们的普遍共识,混杂性视角正是在这种语境中被引入乡村研究。混杂性(hybridity)从哲学层面来看,既是创造性的,又是辩证性的,所谓的创造性,是指它在融合异质性要素的基础上生成崭新的事物;
所谓辩证性,是指对固定边界的不断反抗决定了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仅是结果。聚焦“后乡村”语境中的混杂性理论,重新解读有关乡村性的认识,主要从主体混杂与再物质化、网络混杂与关系乡村、意义混杂与融入现代性等视角。现代化乡村发展话语在中国乡村急剧变迁的今天,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一过程中不公平的权力关系和霸权话语对部分农村、农民的边缘化基本没有提及。在这种社会环境与学术研究背景下,乡村性社会建构研究的流派对于解构乡村性主导话语权、揭示乡村变迁过程中的权力配置关系及不同利益社会群体间的冲突与协商具有特别意义。
二、乡村旅游“乡村性”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与国外乡村旅游相比,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有些问题甚至非常严重,“乡村性”体现和其保护问题较为突出。
(一)认识不到位
乡村旅游是一块“大蛋糕”,既是拓展农民增收创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振兴乡村经济的一大支柱,深刻地改变着乡村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对乡村旅游的硬核要素“乡村性”认识不到位、关注度不够,导致对未来乡村旅游可能面临的问题挑战把握不准,如乡村如何给城市消费群体提供一个安全、有吸引力的空间问题;
如何破除乡村旅游的同质性,提升“乡村性”,不断研发旅游新产品,持续保持乡村旅游鲜活的生命力问题等。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导致发展思路不清。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了解不够全面;
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度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主要表现为农产经营理念陈旧落后,地方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将乡村旅游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农户缺乏有力支持。
(二)理论研究不足
梳理国内外文献对乡村性的认识,每个区域都可以看作城市性和乡村性的统一体,之间不存在断裂点,城乡是连续的。目前,从我国学者研究现状来看,不管从宏观层面的理论体系构建,还是微观层面实践体系构建,研究体系都不够完善。如,从乡村性的角度研究,乡村旅游内涵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主要要素又有什么,有什么特点等重要理论及实践问题并未涉及。
(三)乡村旅游存在问题所致“乡村性”耗损
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快,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第一,统筹规划不科学,盲目开发现象严重。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盲目性和无序性客观存在,不少旅游点没有根据村庄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缺乏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导致乡村旅游核心资源“乡村性”迅速耗损。第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发展乡村旅游涉及部门多,部门之间虽有共识,但统筹协调不到位,如规划制定上还未形成多规合一,不便于项目前期论证工作;
项目配套投入上對接不充分,整体效应发挥不出效益最大化等。第三,基础设施短板明显。目前,乡村旅游点与骨干交通网络的连接线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部分乡村地区用水问题、通讯信号覆盖有待完善等,已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第四,才智资源十分缺乏。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项目的力度不足,乡村旅游项目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经营管理能力有限,违规建设情况时有发生。第五,文化含量不高。旅游产品忽视了对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服务项目往往只停留在提供食宿的低层次服务上,游览方式主要停留在观光,文化性、知识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普遍缺乏,甚至没有。与此同时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也缺乏相应的行业法律知识。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乡村性”体验和保护,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是影响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三、对于乡村旅游“乡村性”的未来发展思考
针对乡村旅游来讲,其“乡村性”是最根本的特性,也是最独特的特性。也正因为其“乡村性”的特征,对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进行全面的评测,以了解当前乡村旅游“乡村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优化整个乡村旅游“乡村性”的开发过程,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认识到位:全面树立保护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发展环境
我国乡村旅游整体的发展较为滞后,相关经验较为欠缺。各级政府要对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塑造给予大力支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营造好的发展环境;
旅游地相关部门要完善和健全乡村旅游的功能设施体系建设和出台规范发展相关制度。乡村旅游地发展的过程中,对整个“乡村性”建设发展过程加以监督,以保障发展的有序性规范。当地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强化对当地乡村性文化的保护观念和认知,融合发挥好当地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有利于塑造乡村性的旅游产品的市场价值。旅游地居民的参与也很重要,提升居民文化素养。
(二)规划先行: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带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
国家对发展乡村旅游是大力支持的,然而我国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仍然需要用政策法规作为支撑。当地政府要对乡村旅游地进行整体规划,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全面优化“乡村性”的建设及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根据乡村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对有优势旅游资源的乡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防止出现一轰而上、产品雷同、布局混乱、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乡村旅游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视乡村旅游规划力度,项目建设要规划先行,避免盲目、急功近利的项目开发和同质竞争。充分调动起村民主动参与村庄建设治理的积极性,尤其要利用现状条件,在保留村庄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场地,根据需要及不同地形的“乡村性”特点可适当进行改造升级。乡村旅游发展要坚持经济型原则,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的领导,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给予土地、资金及政策扶持。项目在满足舒适的同时,立足于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利用村庄现特有的景观资源发展主题产业链,同时结合周边景观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带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要坚持乡村性与本土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对乡村特色文化和景观以及地方民族特色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
(三)突出特点:注重乡土文化的挖掘,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
乡村旅游开发要注重对乡村乡土文化的挖掘,突出乡村旅游的乡土特色:一要在“土味”上下功夫。乡村特有的原真性就是那些原真的、古拙的、独特的民居建筑、小桥流水、古道孤藤、存庄原貌等。譬如江西婺源县的理坑村,村内街巷相连,溪水环绕;
高低错落的徽派古民居,粉墙黛瓦、飞檐戗角;
明代崇祯年间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和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等众多古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
行走在青石板小路,穿行于老街小巷,潺潺的溪水声不绝于耳,一座座上百年间的官宦大宅尽收眼底,就是这份质朴的山水古文化使这个偏远的小村落成为人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二要在“野味”上下功夫。越是自然的,越是美丽的,越是游客内心最为期望的。如乡村人曾用的家什用具、自然原始的运输工具、小孩子的游戏场景及设施等。运营中可强化那些“野味十足”的活动策划,用野味还原本真,用野味呼唤游客内心的需求。素有“中国雪乡”美誉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双峰林场,以其独特的雪景吸引着大批游客。由于气候寒冷,当地村民夜间都是睡“火炕”,相对于部分民宿推出的高科技恒温炕,游客们更青睐于自然的烧火土炕。农家院子里的木栅栏、柴火垛、大酱缸和木梯子,悬挂在屋檐下闪烁着金色光芒的玉米棒子,糖葫芦串插在稻草扎成的柱子上,木栏杆上搭着野鸡、野兔,摆放在墙角里孩子们的冰嘎和小鞭子,欢快地奔跑在雪地里的狗拉爬犁等等,这些流淌着浓郁东北乡情的真实生活场景是猎奇游客内心的真实渴望。
三要在“俗味”上下功夫。乡村多半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积淀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族风土人情和传统节庆是当地的独特文化特色,具有人文性、故事性、历史性和趣味性。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黄洛瑶寨,清一色地居住着红瑶族人,“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槽”的民间谚语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状态,正是这种祖祖辈辈居于群峦、劳作田野的半隔绝式的生活,形成了瑶寨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的绝非仅是观景赏舞,而恰恰是“俗味”十足的民风民俗:获得“吉尼斯群体长发之最”美誉的红瑶女们的长发保养之谜;
素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红瑶服饰之精妙之处;
极具特色的民族节庆背后的动人故事。人们在探究、感叹、欣赏和品味中身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四要在“古味”上下功夫。乡村拥有的古朴气息是最具有历史性的味道,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旅游产品的格调、品味和档次,增强乡村旅游的“古味”文化内涵。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凤凰古城,可谓是我国古城的杰出代表。古城文物众多,现有各类寺庙、祠堂58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5处,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明清时期特色民居120 多栋,明清红砂岩石板古街20多条。以丰富历史文化为底蕴的文化旅游使凤凰古城名声大振,追寻古迹的游客纷至沓来。就在人声鼎沸,经济繁荣的大好形势下,近年来的凤凰古城却屡屡遭到外界的诟病。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私下拆建、改建等的擅自行为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古城,当“古”味被现代化的气息所掩盖后,小城又将以何拴住游客的心。
五要在“管味”上下功夫。要将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景区来管理运营,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建立成立“乡村性”保护行业协会、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鼓励农民或经营管理者成立民间团体等,建立完善的乡村旅游及“乡村性”制度规范。协调好乡村旅游地发展与各利益主体的关系。首先要协调好当地居民的关系,他们是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构成的主要要素,他们的真正契合才能进一步维护乡村性的传承。游客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主体,主要以提高其整体旅游体验的满意度的同时,也要不断规范游客的整体行为,真正构建客主一家的乡村旅游新局面。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也影响到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乡村旅游企业应尽可能利用本地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突出本地化,协调好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效益。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
(四)强化素养: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政策法规学习培训,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要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端正其服务态度,规范其服务操作水平,使他们具备承担乡村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要采取多种方式,如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对村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
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制定和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检查,为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及规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运海,曹诗图.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及其景观表达[J].湖湘论坛,2020,33(6):134-143.
[2]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
[3]李开宇.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J]. 生产力研究,2005(6):107-108,169.
[4]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 2006,21(3):8-9.
[5]李红波,张小林.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人文地理, 2015,30(1):16-20.
[6]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 20(3):63-68.
[7]龙花楼,刘彦随,邹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9,64(4):
426-434.
[8]吕祖宜,林耿.混杂性:
关于乡村性的再认识[J].地理研究,2017,36(10):1873-1885.
[9]汪惠萍,章锦河,王玉玲.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301-305.
[10]郑文俊.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评价实证研究:以广西柳州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0(4):138-143.
[11]Barara Pini.Focus Groups.Feminist Research and Farm Women:Opportunities for Empowerment in Rural Social Research.[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2(18):339-351.
[12]Brohman J.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1):48-70.
[13] Arie Reichel,Oded Lowengart,Ady Milman.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n[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451-459.
[14]姜猛.鳳凰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10:15-18,28.
Some Reflection on the “Rural Nature” of Rural TourismWANG Fei
(College of Culture and Arts, Guangdo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00)
Abstract:
Rural tourism is a form of tourism that takes the unique rural folk customs and local culture as the carrier and aims to meet various tourism needs such as sightseeing, leisure, entertainment, vacation and shopping experience. The countryside is moving towards modernization, but the rural nature of rural tourism is gradually disappearing.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ural nature of rural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flection on the domestic status quo,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returning to the rural nature.
Key words:
the country, rurality, rural tourism , protection, innovation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