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秋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等新思想、新论断,号召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形成了新时代历史借鉴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历史借鉴观;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3)03-0015-11
一、“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所蕴含的古今观
如何认识古今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古今之间的变化,即古今观问题,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中以联系的观点看待古今变化在中国古代史学思想中颇具代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等多个场合和讲话中,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并提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1], “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2],并多次引用“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等古语,也同样体现着对古今联系问题的思考,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维,传达着极具洞见、以联系性观点看待古今变化的历史观。“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31日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的讲话内容,他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3]这一重要表述,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古今观在认识中共党史中的重要体现。
(一)古今联系的根本所系:“不忘初心”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殊性,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特殊使命,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目标、宗旨和最终理想等原则不会改变,即使在面临古今之变时,也一定要得到延续。毛泽东曾将中共一大会址比喻为中国共产党的“产床”,习近平总书记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党的根脉,都是联系性认识党成立之后历史进程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将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建立伊始的“初心”“使命”与“奋斗”,继承党的一大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与为实现十九大目标任务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联系在一起,将“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二十大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联系在一起,既申明了中国共产党永葆本色的坚定信念,也传递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长期不懈奋斗的宣言。
事实上,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提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4]345而在党的十九大后,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习近平总书记同样指出“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5]。可以说,新时代有新征程,但在时代的变动中,仍有根本宗旨、目标和原则等的不变与坚守;
虽然“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事业是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着的,但初心和最终理想始终是指导前进方向的根本原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这些表述无不传递着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其发展历程虽有“古今之变化”,但存在内在联系性和一致性的认识,表现出一种重视事物联系的文化历史观。“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告诉我们,无论路走得多远,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中国共产党,其立党的初心——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不变。
(二)古今联系的理论源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中国历史
对古今变动的联系性认识,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探索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特别是在强调社会发展运行具有规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对这个理论问题不断进行深入探索。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曾明确提出联系性的马克思主义古今观,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6]。毛泽东同样秉持这种联系性的古今观念,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7]
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同样体现着这种古今联系的历史观,他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着以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看待历史,始终有着以发展、联系的观念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优良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8],“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9],这些都体现着这种联系的历史观点。对于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8], “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0]等观点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11],这些都是以这一方法论为指导的表述。
以联系性的观念看待古與今,不仅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同样说明,必须以此看待历史、把握规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1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13]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理论内涵无不传递着这种联系性看待历史和现实的观念,实践的历史印证了这一认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三)古今联系的理论方法:以长时段的思维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对这种规律的探寻必须立足于对长时段的历史进行考察才能得出。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必须联系性地看待历史,因为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否则,不仅无法探讨规律,更存在割裂历史、脱离现实、流于空想的危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14]这可谓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联系性认识古今变动的最好注释,表现出一种宏大的历史思维,强调把现实放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长时段中去思考,去考察。而要深刻认识、把握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同样需要进行长时段的历史考察。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且深厚的思想资源,其中以“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古事既察,且复以今验之”等为代表的认识都揭示出古今之间的可借鉴性,也启示我们进行长时段历史考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今天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等,也揭示出进行长时段历史考察的必要性。
当然,回顾历史,进行长时段历史考察,是有着明确现实指向性目的的,并不是盲目地崇古、复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历史学习重要性时所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还是要学一些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特别要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深入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15]认识历史,将现实问题放到长时段历史中进行考察,根本目的是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发展的需要,是指导我们今天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长时段历史考察,探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根本理论方法。这种理论方法的根本着眼点是科学地探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以指导现实的发展与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探索和实践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之间的联系都说明,新时代、新征程不仅需要我们立足当代,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以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同样需要我们以联系的观点“通古今之变化”来指导实践。“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凸显了在把握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联系性关系基础上认识规律和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其间所蕴含的“古今观”的内涵与实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不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临许多难题,仍然需要借鉴人类历史积累的丰富经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素有重视记录历史、学习历史、借鉴历史的传统。唐代史家刘知幾评论史学的价值时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 [1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传承下来重视历史、借鉴历史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一)重视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重视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以史为鉴”思维持久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国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尚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借鉴思想,周公在总结夏、殷灭亡的教训时提出:“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17]。司马迁著《史记》总结了前人留下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18]。宋代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更是为了“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19],从而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20]。汉初,汉高祖刘邦命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贾“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刘邦命名曰《新语》[21]。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及时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国策,影响了汉初的施政方针。“文景之治”盛世的出现,与刘邦君臣以史为鉴的历史观念和政治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唐太宗提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22];
他还说:“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23]。“贞观之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极其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
历史不但记录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也给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数千年来,中国历代先贤探求社会万象和宇宙万物的通变之理,从兴衰存亡中吸取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很早就提出了“彰往察来”的思想,早已认识到历史中蕴含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这为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治国安邦、资政育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与运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重视历史、借鉴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马克思、恩格斯曾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24]恩格斯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25]。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历史提供了科学指南。正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26]。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重现。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一贯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在党的历史上,作出了三次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经验总结,一次是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次是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次是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些决议对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和更好开拓未来具有重大意义。
毛泽东经常讲“古为今用”,说的也是要重视历史,注重借鉴历史、运用历史。邓小平反复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十分重视学习历史和借鉴历史,多次强调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读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他说:“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
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
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7]胡锦涛对于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也有过很多阐述。他指出:“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28],“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2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等一系列有关以史为鉴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新时代历史借鉴观,不仅赋予了中国史学以新的内涵,也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发展。
(三)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未来的走向。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在物质、制度与文化等不同层面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进步的成功经验,也包括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我国古代的民惟邦本、德主刑辅、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等思想,都给人以深刻启迪。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承有关。当今中国的道路,中国的发展方式,都是从中国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脱离了中国历史实际,脱离了中国的文化根基,就难以正确认识中国。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30]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毛泽东多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他指出:“研究中国党的历史,不仅要研究胜利的历史,也还要研究失败的历史。只有经过很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31]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32]272人类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若无视历史的教训和启迪,都将受到历史的惩罚。早在2011年,习近平就指出:“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
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可以说,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2]2015年9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无论是当年勇敢抗击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还是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无论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在那个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都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33]他要求用好党百年奋斗积累下来的历史经验,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34]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借鉴往昔,只有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开创未来。
三、“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不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壯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对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中华文明发展问题,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中华文明未来与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一)历史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造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随意选择,这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是一个客观历史进程的科学论断。历史的客观性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不能任意选择自己过往的历史,只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参与历史创造,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5],人们只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走向未来。
今天的中华文明是在五千多年文明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的。中华文明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并称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文明载体的延续和传承。几千年来,中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不仅有《史记》《汉书》等历代史书,还有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贤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学、艺术、哲学等典籍的历代传承,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产生重要影响。
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另一表现是“大一统”思想和社会秩序的延续与传承。经过春秋战国思想的激荡与争鸣,中国历史进入了秦汉大一统时期。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将“大一统”推向新的历史阶段,使国家权力运行、社会治理、行政建置、监督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奠定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因此,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不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对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成功与失败,不仅对于我们今天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也对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开创未来必须以史为鉴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说过,“我们是历史主义者,给大家讲讲历史,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邓小平深刻阐明要懂得中国历史的意义,他指出,懂得中国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中指出:“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32]272江泽民强调:“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今天的中国从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包含着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也揭示了今天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要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我们不仅应该懂得中国的今天,而且还应该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36]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37]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并将其具体化为“九个必须”。“九个必须”為我们指明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承认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联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他说:“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4]345“九个必须”使我们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更加增强了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决心。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还要求我们借鉴历史,以为今日之警钟长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38]。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复告诫,他说:“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39]但是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40]。他在为《复兴文库》撰写的序言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41]
(三)做好今天的事业必须延续民族文化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42]今天的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他因此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做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能做文化虚无主义者[8]。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8]。“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43]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他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44]。因此,要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8]。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总结发扬、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伟大智慧,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1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67.
[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1-09-05.
[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8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45.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0.
[6]李大钊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8]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8.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12]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13]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23.
[15]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N].学习时报,2008-05-26.
[16]刘知幾.史通[M].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7]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十四[M].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
[18]司马迁.史记:卷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9]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司马光.资治通鉴[M].胡三省,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1]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2]吴兢.贞观政要: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3]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五五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6.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20.
[26]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27]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1.
[28]胡锦涛.会见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09.
[29]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进一步认识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N].人民日报,2003-11-26.
[30]习近平.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11-18.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四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07.
[3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2.
[3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4.
[3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
[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471.
[36]江泽民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作序 高度重视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N].新华每日电讯,2012-07-31.
[37]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04.
[38]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党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9-06-26.
[39]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
[40]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
[41]习近平.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复兴文库》序言(2022年9月20日)[N].人民日报,2022-09-27.
[42]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人民日报,2013-09-27.
[4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44]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Creating the Future:
Research on Xi Jinping"s Conception of Historical References in the New Era
YANG Yanqiu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tanding at the height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been comb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in China a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e has creatively put forward new ideas and new theories, such as "no matter how far you go, you can never forget the way you came along", "the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and lessons are the common spiritual wealth of mankind", and "forge ahead from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bloodline", calling on us to "take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create the future", and formed the conception of historical references in the new era, enriched and developed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Key words:
Xi Jinping; the new era; the conception of historical references; 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creating the future
责任编辑:刘 暉
猜你喜欢新时代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博览群书·教育(2016年9期)2016-12-12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新课程·小学(2016年10期)2016-12-12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商(2016年33期)2016-11-24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46期)2016-11-22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