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露 编辑/南溪
中国人常说“看脸色”,对家人来说,家庭成员的脸色好不好对家庭气氛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力。比如说,有些表情对婚姻十分不利,例如丈夫或者妻子整天一副藐视、愁苦或者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那么,对另外一半来说,这是很有杀伤力的,甚至是婚姻破裂的征兆。而孩子如果天天对着父母不愉快的表情,又怎么可能不被影响呢?
一个母亲告诉我,她每天去接儿子放学,孩子都会很着急地看她脸色。她说:“如果我心情愉快,孩子也就安心地去做自己的事;
如果我有什么心事,孩子就会问,‘妈妈!你今天怎么不开心了?’”
可见,母亲的脸色就是孩子的情绪表,决定了孩子的安全感。有位爸爸说,孩子妈妈小小的情绪,就会成为孩子大大的情绪反应。
长期忧虑或悲哀的母亲,孩子的眼睛就会离不开她的面孔。这些孩子经常为父母担心,他们最容易出毛病。很多拒学的孩子,都有这种眼睛老是往家里看的习惯,因此不能发展家庭以外的兴趣。
有一个14岁的少年说他不想去上学,学校里没有朋友,功课总是做不完,而更大的压力来自家里。他说:“我爸总是出差在外面,主要是我妈负责我的学习。我爸说全家就他一个人挣钱,觉得很累;
而我妈说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也觉得很累。爸妈两个相互不理解,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大事小事积累,几乎天天吵,关键是他俩吵完之后,还要让我评判谁对谁错。”
当夫妻两人没有办法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就会拉第三个人进来,通常是把孩子拉进来,孩子的加入,会缓解夫妻之间的焦虑和张力,但是被卷入的孩子就被卡在夫妻的矛盾中间了,成为被三角化了的孩子。
孩子说:“他们让我评理,这让人咋说呢,咋说都不是。这种事情就会给我压力。尤其是我妈,吵完之后总是跟我发牢骚。虽然我能理解,妈妈是家庭主妇,交际圈比较小,只能和孩子发泄情绪。关键有的时候,妈妈自己也会莫名其妙地生气,然后冲我发一顿火之后,也不知道咋的,她就没事了。她是没事了,我可惨了,我可烦了,我去和谁说?”
妈妈说:“什么叫作莫名其妙地生气?你看你写个作业,我不去催你,你能放下手机不打游戏吗?我真的是不想说你!我都是被你气的!”
当妈妈跟孩子发火,妈妈的情绪就转移到孩子身上了,这样就可以暂时缓解妈妈的情绪。但是,孩子有情绪了,就可能出现各种失功能(失去正常的学习或者人际交往的功能)的表现。比如说,一个父亲对妻子与儿子关于写作业的问题,曾经作过生动的描述:名义上是母亲陪孩子写作业,实际上是打仗。一个越急,一个越不急。一个字擦了重写,写了重擦。拉牛上树,叫骂声不停。周而复始,让人不堪忍受。辅导作业变成了一场场战争。
表面上看是孩子不听话、叛逆、难管,事实上,那是母子互相拉扯,角色混淆,不知道是孩子在做功课,还是母亲在做功课。
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次断乳期,此阶段需要跟母亲完成精神上的分离,所以,反叛是青少年必须经历的过程,“你越要我听你的,我就越不要听你的,我要听我自己的”。家长如果能够不过激地处理好孩子叛逆的问题,或者还能有一些小小的应对措施,就可以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暴风骤雨期。
但是,还是有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有一个18岁的女孩说:“爸妈分居两地,我一直跟妈妈住在一起,我做很多事都必须看妈妈的脸色,不能随心所欲,在妈妈面前,我必须要伪装成很乖的样子,她想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总是在想怎么做才可以避免矛盾、才可以让妈妈开心一点。我把重心放在爸妈身上太久了,但是他们一直不知道。”
妈妈说:“我与丈夫之间有些问题一直没解决,相互不理解,他逃离在外。”
爸爸说:“我们在很多方面很难一致……”
女儿说:“家里缺个角,妈妈一直不愉快,是我在撑着这个家,现在撑不住了……”
这个女孩已经考上了大学,现在因为情绪障碍休学回家。她现在了解到自己的情绪失控与母亲的焦虑有着很深远的牵连,才知道需要与母亲建立一定的界线。但是,她很快就发觉,要不看妈妈的脸色,放下对母亲的牵挂,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因为从小她的眼睛就习惯了看母亲的脸色,母亲的心态她了如指掌;
她的耳朵也习惯了接收母亲的声音,即使隔了几层墙壁,也能接收到对方的气息。一个从孩童时代养成的习惯,让她一时之间很难改变。
实际上,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其实不是两个人的关系,而是父母子三个人的共舞。
那位14岁的少年表面上说是母亲给他压力,但是当父亲对孩子说“你妈就是脾气有点急,她还是很关心你的”,即当父亲让孩子不要对母亲的情绪反应那么介意的时候,孩子却对父亲吼道:“你没有资格说我妈,你以为你挣点破钱多厉害?你一回来就各种矛盾,各种问题,我们不是你的佣人,天天都必须包容你、忍受你。”
原来母子两人的冲突背后,是孩子对父亲更大的不满意。孩子的情绪与母亲的情绪长久以来共生共存,难分彼此。母亲的焦虑变成了孩子的不安全感。他说父亲的话,句句都是母亲对父亲的不满。
所以,要让母亲不要把情绪带给孩子,首先夫妻之间要能够处理他们的焦虑,要学会修复他们的婚姻冲突,要成为一对有效的搭档,不要把孩子拉进来。否则,孩子会被与谁结盟的内心冲突撕扯着,也会被要平衡父母婚姻危机的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不能只从母子关系着手。那个老是埋怨妻子与孩子在写作业问题上不停角力的爸爸,才是关键人物。在这些重要时刻,丈夫如果及时向妻子伸出橄榄枝,夫妻俩一起离开一会儿,找个茶室喝茶去,让孩子自己面对作业,收拾残局,是最好的方法。
问题是,在这些关键时刻,父亲往往只感到烦不胜烦,避之大吉。有的时候,即使会帮着妈妈去骂孩子,其实内心也是多半责怪老婆的,所以,要陪伴的话也宁愿陪伴孩子,结果让母亲更加感到孤独无援。心中不痛快的母亲,自然就没有好脸色,孩子一看到那一股苦涩,自然地又会继续与母亲周旋。
家庭的关系就是那样地藤连瓜、瓜连藤。
如果父母明白这个道理,自己也能为这个三角关系的系统解码,方程式就是缩短夫妻的距离,拉长母亲与孩子的距离。父母需要站在同一阵线上,而不是母子连得很紧,父亲反而离得很远的结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各安其位,各尽其职,角色分明,天下就会太平。
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是知易行难。
父亲如果想帮助孩子完成和母亲的情绪分离,不再被母亲的脸色牵绊,那么,作为丈夫,他就得每天学会看妻子的脸色,遇到雨天阴霾时,不要逃开,要学会安抚妻子,为妻子打气,那么孩子就自由了。因为当孩子知道,母亲的情绪有人在替他关心,甚至母亲的情绪根本不用他操心,他就可以慢慢放下母亲,选择转向关注自己,能够安心地聚焦在自己的学业和自己的社交上。
猜你喜欢 脸色妻子情绪 脸色暗黄用桂花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你有没有发现父母开始看你脸色了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小情绪风流一代·青春(2018年2期)2018-02-26小情绪风流一代·青春(2017年6期)2018-02-14小情绪风流一代·青春(2017年5期)2018-02-14杞人忧天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4期)2016-11-19看脸色农家科技中旬版(2014年11期)2015-03-11情绪认同商业评论(2014年6期)2015-02-28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