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奥运冠军张娜:让女排精神永远闪耀

奥运冠军张娜:让女排精神永远闪耀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8-30 13:00:04 推荐访问: 奥运冠军 女排 女排2023赛程

陈希琳 翟晓汀

在不久前结束的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上,中国女排3∶1力克巴西队、3∶0完胜波兰队,挺进总决赛。尽管最终以1∶3遗憾告负土耳其队,获得亚军,但中国女排仍创造了自东京奥运会以来参加国际比赛的最佳战绩。

作为世界排球的霸主,中国女排自1981年起,屡次拿下多项世界冠军和奥运会金牌。但近年来,中国女排成绩起起伏伏,2022年的世界女排联赛以及世锦赛,中国女排都只获得了第六,且无一人入选世锦赛的最佳阵容。不少人开始唱衰中国女排,称“黄金一代已经过去”。今年的世联赛,这支既稚嫩又“不被看好”的队伍不仅夺得了亚军,更有刁琳宇、袁心玥、李盈莹三名队员获得最佳称号。姑娘们用实力回应了质疑,也向世界宣告:女排精神不死,拼搏精神永存。

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女排人,也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在接受《经济》杂志记者专访时,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冠军、现任中国排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娜讲述了她与女排精神的故事。

从竹棚里打出来的红色队伍

尽管已经过去40多年,人们还是对1981年11月16日那场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决赛现场记忆犹新,中国女排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为我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女子排球冠军。以此为起点,中国女排开启前无古人的“五连冠”伟业。

辉煌历史的背后,与国家长期建设发展体育事业紧密相关。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很早就认识到,体育事业对构建健康中国将起到积极作用。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为刚刚起步的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走进《国家荣誉——中国女排精神展》(以下简称“女排精神展”),展柜中一个竹棚搭建的场馆模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张娜告诉记者,这便是20世纪70年代位于福建漳州的女排训练基地。

漳州基地的缘起与国家大战略密切相关。据袁伟民主编的《中国排球运动史》记载,1972年,为发展排球事业,国家体委决定在我国南方建立一个排球训练基地,以进行排球集训大会战。时任国家体委调研组专家张然在南下考察,最后选中福建漳州后,他向时任国家体委排球处处长、中国排球协会秘书长钱家祥汇报了漳州作为排球训练基地有4个优势:领导重视体育、群众喜爱排球、冬季气候宜人、物质产品丰富。钱家祥决定亲赴漳州查看,回到北京,就将选点的情况和自己及专家的看法向领导做了汇报。国家体委经过认真研究,正式批准了在漳州建立排球训练基地的计划。于是,1972年冬天,漳州军分区原司令员兼体委主任于克钊接下这个特殊的任务,利用闽南盛产的毛竹,仅用了28天就盖起一座平整场地的“竹棚馆”。

如今,50多年前的竹棚馆早已不在,但老一辈排球人都记得墙上张贴的口号:“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苦练技战功,立志攀高峰。”张娜的讲述把记者拉回了那段青葱的岁月:没有刷漆的毛竹地板毛刺丛生,女排姑娘们苦中作乐,训练后相互拔刺,比谁的刺多;
土地里混着血水和泪水,像浸了油一样……诸如曹慧英、陈招娣、杨希、张蓉芳、孙晋芳、陈亚琼等女排名将以此为家、艰苦训练,竹棚训练馆也被称为“女排娘家”“冠军摇篮”。

女排精神是什么?老女排说,女排精神是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但人生总有高光时刻,也会经历低谷时期,不可能永远是常胜将军。

奋斗40余载,中国女排经历了浮浮沉沉。郎平曾对新时代女排精神有新的解读:“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能赢,也会竭尽全力。哪怕一路走来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神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拼到底。”这是郎平在中国女排巅峰时的表达,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员们的士气和热情。

更关键的是,女排精神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

从竹棚训练馆这片血与泪的土地中走出来的队伍都带有红色基因。张娜说,中国女排所有队员都是共产党员。就是这样一支红色的队伍,在2019年再次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这是中国女排赢得的第10个世界大赛冠军,也是他们为新中国百年华诞送上的生日礼物。2021年9月,“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作为中华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不死鸟”的低调人生

在中国排球学院见到张娜时,她刚参加完兰洽会回来不久。承接培训、组织竞赛、带研究生……一一处理完工作后,张娜才有工夫坐下来。“学院内所有工作都要我来协调。不过也还好,当时在队里打自由人,协调各方的能力都锻炼出来了。”

排球赛场上,自由人的任务是替换场上队员的后排一传和防守。这要求自由人要有极强的控场能力和快速的应变能力,更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也需要球员有更高的心理素質。

尽管已经退役多年,但张娜仍被称为是中国女排最佳自由人。比赛中,张娜面对压力,面不改色,救起一个又一个在外人看来根本不能救成的球。因为沉着稳定的优异表现,球迷亲切地给她取了“不死鸟”的外号。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女排队员是球迷口中的“黄金一代”。在这场比赛中,张娜以74.48%的一传到位率荣获本次大赛的最佳一传,成为了中国女排进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助力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

15岁进天津女排,19岁入选国家青年女排,21岁入选中国女排,23岁赢得世界冠军……一路的成长磨砺让张娜在人生经历中也成为了一只“不死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张娜超强的适应性和出色的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2007年10月,张娜进行了人工颈间盘置换的大手术。当时,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张娜为了能上场,甚至在术后病床上也球不离手地练习。最终,张娜只用了6个月的恢复训练时间,就再次站上了奥运赛场,助力中国女排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铜牌,自由人位列第三,荣获本次大赛的最佳防守。“只要队伍需要,哪怕不能跟随国家队出征,能伴随她们一起备战,我就算成功。”这也许正是当时身处逆境的张娜理解并践行的女排精神,并一直影响着她未来每一步的人生抉择。

奥运会结束后,张娜选择了从国家队退役,回到了天津女排队伍。2009年,怀孕3个月的张娜依旧活跃在球场之上,为天津女排获得了中国排球联赛的冠军。

家庭并没有禁锢住这只“不死鸟”,2010年9月,孩子还不到一岁,张娜就选择进入北京体育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冠军班),抓紧一切机会“多读书、多学习”,36个学分就能通过的学业任务,张娜硬是拿到了56个学分。

尽管过程艰苦不易,但回想起过去激情燃烧的岁月,张娜津津乐道。“别看我现在特别能说,但我也有静的时候。作为一个自由人,必须得静下来去分析对手。”

回顾过去的女排采访视频,我们鲜能找到张娜的身影。当时的张娜摒弃一切外界干扰,专注于对对手的分析,对每一名对手的姓名、身高、進攻特点,这个身材瘦小的自由人都了如指掌、应对自如。“打比赛最主要的是有学习能力、总结能力和运用能力,这几个能力提高了,你不就厉害了吗?”她说。

为青少年种下一颗排球种子

张娜认为,学习能力就是今后的竞争力。体育人才培养,学习能力是第一位的。她自己也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奉为圭臬,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提高超越自我,如当年那个自由人一样,在新的领域仍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成绩。

2011年她调入天津市南开中学执教,后升任天津南开中学副校长,这一待就是8年,这期间的南开中学在体育方面继续传承了南开传统。

担任副校长期间,张娜还承担了一项“又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任务——建设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在学校的施工建设牌上,张娜的名字位列第一位,是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从“三通一平”到造价招标,从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张娜再次发挥优秀的协调能力,带领团队建成了这所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的学校,并获评天津市建设工程“海河杯”奖,其中金奖海河杯1项。

2019年,这位“跨界”教育者从南开中学离开后,继续发扬女排精神与南开精神,毅然接下中国排球学院常务副院长的担子,承担起为中国排球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基于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张娜越来越感受到了体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天津女排是天津的城市名片,天津也正在建设排球之城。中国排球学院就坐落于天津体育学院内。张娜告诉记者,天津体育学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科学研究,助力中国女排夺冠军创辉煌,国家体委多次写感谢信给学校。这些距今40余年的手稿完好收录保存在女排精神展中。

服务中国排球事业,服务人民群众,是张娜设想学院的目标和宗旨。手握服务中国排球事业的接力棒,张娜接到的第一项艰巨任务就是首办《国家荣誉——中国女排精神展》。她认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作为官方教育科研机构,更要利用好高校这个大课堂,宣传弘扬女排精神,为建设排球事业作出表率。

干一行爱一行、更要钻一行。2020年,张娜和团队把展览办得有声有色,她带领的筹备组,仅用了一个月多的时间,收集珍贵照片、手稿、奥运金牌等资料物品,就完成了2000平方米的展台设计搭建,并在天津市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吸引了上百万人参观游览。她又被委以重任,成功举办了天津市大学生学习女排精神演讲比赛,掀起了青年学生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

名气打出去了,但张娜觉得还不够。“体育科普也要‘下基层,把展览办成国内流动展!”展览又办到西藏昌都、内蒙古巴彦淖尔,借助“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为孩子们讲述女排故事。“在巴彦淖尔,好多孩子都围着我,完全走不动了。”

也许张娜身上有着冠军、校长、院长各种光环,但在孩子们的眼里,她只是一名朴素的好教师、开朗的大姐姐。无论是过去的南开中学副校长还是现在的中国排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娜从没有落过一节课,兢兢业业地完成好教学任务。即便是选修课,她的课堂也总是座无虚席。张娜坚信,体育锻炼能力已经逐渐成为选择尖子生的一个标准,这与学习成绩不是相互消减的,而是相互促进的过程。为此,她一直努力做一名因材施教的老师。

说到这,张娜有些动容。“我就想把我的经历分享给他们,哪怕他们能知道一点点,在困难的时候给他们以激励,就足够了。”

排球事业建设,科普工作与人才培养要“两手抓”。张娜谨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带研究生、搞科研,为国家培养输送具有实践能力的排球优秀人才。张娜带领的中国排球学院持续举办多届全国排球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练员、教师,以及全国省区市成年队、青年队、少年队主教练、大学队主教练等,聘请国内外知名排球教练,紧跟国际排球项目发展形势,陆续为国家输送培养了200余名教练员。

对于运动员培养,张娜认为,运动员学历教育至关重要。中国排球学院应该担负起中国排球运动员本硕连读的工作。结合自己蹚过的路,张娜主动思考如何为现在的运动员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下一步,张娜准备和学校商讨学院“本硕博”贯通培养方案,让那些真正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排球健将们得到更好的教育。

对于未来,张娜信心十足、语气铿锵:“作为国家唯一一所排球专项学院,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把排球工作做深做实,继续发扬女排精神和南开精神,推动排球事业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张娜南开中国女排 动作不可少(下)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22年16期)2022-05-07动作不能少(上)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22年12期)2022-03-19中国女排《夺冠》之路环球人物(2020年19期)2020-10-10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4期)2020-08-24松树梢意林(绘英语)(2016年6期)2016-04-09“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5年2期)2015-06-27辉煌的起点:论南开新剧团早期剧作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2010-12-09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