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刘文祥 薛莹

[摘 要]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遗产是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国家记忆、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手段。信阳大别山地区作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其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保护等级高且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目前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存在部分文化遗产开发力度不足、品牌化程度不高、当地公共基础设施较薄弱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性整理和挖掘,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搭建红色文化产业平台,进行品牌化营销推广,提升当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信阳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大别山地区;
红色文化;
遗产保护;
整体性保护

[作者简介]刘文祥,信阳农林学院助教;

薛莹,信阳农林学院助教。

[基金项目]信阳市软科学项目“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20220071);
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研究”(QN202203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析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2022BYS038)

信阳大别山地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发祥地之一,作为“苏区首府、将军故乡”,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和革命建设,促进了信阳大别山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孕育了独特且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珍贵见证。

一、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溯源

信阳大别山地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和湖北省北部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1°26′—32°19′,东经113°34′—114°33′之间,该地区位于大别山中段。在大别山地区革命史中,信阳大别山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鄂豫皖苏区的核心地带之一。

(一)信阳大别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信阳大别山地区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核心区域。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信阳大别山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战略区域之一,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了以新集(今信阳新县)为首府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夺取政权等活动,建立了革命政权,打下了群众基础。信阳大别山地区更是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的重要发源地、会师地、长征决策地和出发地,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根据地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这为全国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基础。

(二)信阳大别山是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共地方武装的主要行动区域之一

信阳大别山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开展了多次重要战役的地方,比如商城起义、长岭岗战斗、李家寨中原突围第一仗、麻将战役等,这些战役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在大别山地区完成了历史性的第一次转移,成功地脱离了国民党的包围和追击,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和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三)信阳大别山涌现了大批革命英雄和群众斗士

信阳大别山地区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涌现了大批的革命英雄,其中信阳籍将军有100多位,更有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开国将军,他们用自己的革命实践和英勇事迹为中国革命事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革命英雄中,有些是著名的军事将领,如李先念、张自忠、杨尚昆、李卓然、李立三等著名革命将领,有些是英勇的革命先烈,如吴焕先、高敬亭、叶成焕等著名英烈,以及其他许多无名的群众英雄,比如不足10万人的信阳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牺牲,书写了“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传奇。他们共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一直激励着信阳大别山地区的人们。

(四)信阳大别山是中国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创作的重要源头

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许多革命将领和群众斗士在这里诞生和牺牲,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和传奇。这些故事和传奇,成为了许多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的重要题材,比如,著名的小说家萧红就在大别山地区经历过苦难生活,创作了不少反映农民斗争和红军战斗的文学作品,如《呐喊》《生死场》等。电影《五更寒》《风雪大别山》等,也是以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为题材,展现了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此外,大别山地区的音乐创作也极具特色和代表性,如红色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八月桂花遍地开》等,都是以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和英雄事迹为主题,表现了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崇高理想。

二、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类型及分布

信阳大别山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孕育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留下了特色鲜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河南省红色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为准确把握信阳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遗产的类型及其分布状况,以信阳市八县二区为研究范围,对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河南省省级和信阳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遴选,其遴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
第二,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含抗日战争)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
第三,与近代以来著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这些遴选标准主要考虑了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保证了革命文物名录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也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遗产。

(一)革命旧址

革命旧址是指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留下的历史遗存物,包括重要机构、会议和活动的发生地原址,以及伟人和革命英烈的诞生地、居住地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址和场所[1]。

(二)抗战与事件遗址

抗战与事件遗址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或其他重大历史事件中发生过重要战斗、事件或纪念活动的地点,遗址中保存的建筑物、物品或遗迹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是人们反思历史、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示作用。

(三)历史人物故居、旧居

历史人物故居、旧居是指历史名人、文化名人、政治人物等在其生前居住过、留下过足迹的房屋,也可以是他们经常光顾、活动的场所[2]。这些故居、旧居一般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人们了解历史人物生平和思想成就、感受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革命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陵园是用来纪念为革命事业献身、牺牲的革命烈士的一种场所。它是一座集合烈士墓、纪念碑、陵园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性建筑群体。陵园内通常建有烈士墓地、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等设施,供人缅怀烈士、悼念英灵、瞻仰红色文化遗产。

(五)革命纪念地

革命纪念地是为了纪念和缅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或重要历史事件而设立的场所,通常包括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纪念园等建筑和设施。这些地方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和先烈事迹,也展示了革命者的精神风貌和奋斗精神。

(六)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广泛分布在信阳的八县二区,包括:新县、息县、光山县、浉河区、罗山县、商城县、固始县、平桥区、潢川县、淮滨县。信阳的八县二区全部被纳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通过筛选、甄别、整理,截至2022年底,与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直接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3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2处。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新县、光山县与罗山县,占总数的69%,其中以新县数量最多,多达88处。息县与淮滨县最少,各占总数的2.6%与2.2%(见表1)。

综上所述,信阳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遗产具有分布地域广泛,区域相对集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以新县为核心,向周边区域逐渐扩散分布的特征。首先,从分布地域来看,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集中在新县、光山县与罗山县等地,尤以新县数量最多,主要集中在信阳大别山地区中南部;
其次,从红色文化遗产级别来看,国保以及省保单位主要分布在新县、光山县、罗山县。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对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在信阳大别山地区的行军路线和革命活动轨迹、活动范围的真实写照。

三、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一)红色文化遗产亟待进行系统性、全面性整理挖掘

信阳大别山地区涵盖了许多革命文物、革命旧址、革命遗址等,其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国家级、省级等级别较高的红色资源的保护和维修得到了一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比较好地保持了其历史风貌和原始面貌[3]。但一些散落在山区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其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整理,资源开发的力度不足。一方面,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重要的革命文物和革命旧址等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没有被及时发掘和整理。另一方面,一些已被发现的红色文化遗产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修缮,使得这些宝贵的遗产处于丧失、流失、腐化的状态,有些遗产甚至已经消失了[4]。这样一来,许多革命文物的重要历史价值得不到充分挖掘,也无法有效地传承给后代。另外,由于缺少有效的资源开发和推广,进而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革命文物和革命旧址的价值,使它们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最大化发挥。

(二)红色文化遗产缺少有效的资源开发和推广

虽然信阳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遗产等级高、影响大,但由于缺少有效的资源开发和推广,导致红色文化品牌化程度不高,对外吸引力不足。首先,大部分红色文化遗产缺乏品牌形象的营造,缺乏对遗产的深入挖掘和开发,导致其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足。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许多优秀的红色文化遗产很少被外界知晓,无法很好地展示其价值,无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5]。最后,由于缺乏开发经验和手段,很多红色文化遗产的资源开发方式单一,很难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影响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三)红色文化遗产所在地公共基础设施较薄弱

信阳大别山地区较大部分红色文化遗产所在地位于偏远山区,所在地交通可达性较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道路交通相对落后,甚至缺乏公共交通工具,使得游客难以到达。另一方面,一些红色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公路和铁路条件较差,交通线路相对单一,运营水平不高,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和质量。交通不便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无法挖掘的情况。此外,即便是一些红色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好,也存在着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和游客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例如餐饮、住宿、导游等服务质量有限,旅游设施不完善,游客参观游览难以得到良好的体验等。

四、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一)系统性、全面性整理和挖掘红色文化遗产

系统性和全面性整理和挖掘红色文化遗产是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而言,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实现:首先,要加强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摸底工作,了解各地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情况、保存状况和文化价值,为后续的整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6]。其次,要对红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性整理和分类。这包括对革命文物、革命旧址、革命遗址等进行分类整理,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资源采用不同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机制,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7]。第三,要加强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这包括对革命文物、革命舊址等进行抢救性发掘和系统性挖掘,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展示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价值。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红色旅游景点、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将这些文化遗产资源更好地呈现给公众。最后,要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包括建立完善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机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制定保护规划和保护标准等。同时,还需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提高公众对红色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二)融合发展信阳大别山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业

目前,我国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使旅游业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形式。消费者不仅注重使用价值,而且注重文化背景。应该加强对信阳大别山地区独特且稀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增加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建设以信阳大别山地区文化资源为核心的信阳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村,结合其文化、历史、和传统自然景观。开展一些民间文化节活动,举办红色传统歌剧、音乐、舞蹈,将其发展成为沉浸式旅游活动。融合挖掘信阳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与地方深厚的茶文化,为游客提供观山水、品毛尖、体革命的一体式深度旅游,增加信阳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的附加值。

(三)全面推进信阳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平台建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日益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为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也为实现保护和发展红色文化遗产的目标,全面推进信阳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加强红色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建设,明确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和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打造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红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大对红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鼓励和支持有创新创业意愿的青年投身红色文化产业,提供相关创新创业支持和政策保障,增加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产业园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开发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信阳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遗产才能实现创造性的保护和发展。

(四)对红色文化遗产进行品牌化营销推广

为提高红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需要进行品牌化和营销推广。这可以通过制定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开发红色文化主题景区,推出红色文化主题产品和纪念品等方式来实现。根据信阳大别山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革命历史、红色文化故事等,创造出富有时代感和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和特色。此外,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展览等方式[8],将红色文化遗产呈现给更多人群。同时,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推广[9],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红色文化遗产。为更好地进行资源开发和推广,需要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保护和修缮红色文化遗产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可以提高红色文化遗产的观赏性和可游性,进一步促进其资源开发和推广。品牌化营销推广可以将红色文化遗产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红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进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五)提升信阳大别山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信阳大别山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也是国际交通技术发展的基础产业。加大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建设力度,提高交通网络的覆盖率和便捷性,方便游客前往红色文化遗产地旅游观光。其次,要加强城乡规划建设,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同时,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文化名城,增加文化娱乐活动,提高游客的文化体验感和满意度[10]。此外,要注重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整治,保护大别山地区的自然生态,避免环境污染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损害。最后,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加大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信阳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遗产公共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多重效益。

[参考文献]

[1]梁莉莉,秦凤伶.红色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综述及视角新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

[2]王兆峰,李琴.长征沿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高质量发展[J].山地学报,2022,(4).

[3]杨书娟,沈利成,潘彬彬.南京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质效提升探析[J].南京学研究,2022,(1).

[4]张文馨,李姗姗,张睿,任世晴.社会记忆视域下数字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建构与开发[J].北京档案,2021,(6).

[5]闫伊默,吴帆.以“可沟通城市”理念推动红色文化传播[J].人民论坛,2023,(1).

[6]蒋欢宜.黔东红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22,(6).

[7]谭娜,万金城,程振强.红色文化资源、旅游吸引与地区经济发展[J].中国软科学,2022,(1).

[8]刘慧娟.胶东乡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1.

[9]彭正德,江桑榆.論红色基因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J].湖南社会科学,2021,(1).

[10]周成,周霖,吕炯彦,赵亚玲,任敏敏.山西省红色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异特征与要素关联分析——以不可移动革命文保单位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12).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遗产保护红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初探青年时代(2017年2期)2017-02-16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12期)2016-12-30“老字号”川菜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方略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28期)2016-12-27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科学与财富(2016年29期)2016-12-27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若干问题分析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科学与财富(2016年26期)2016-12-0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求知导刊(2016年9期)2016-05-0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