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西亚诺·卡诺瓦
世界是复杂的,每一个事件、事物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系统。所谓复杂系统,有三个要素:元素、元素的相互关系以及目标。如果我们仅仅从数学的或常规二元方式的角度看待系统,可能会犯一个错误:脱离花朵整体,只是看到单独的花瓣。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述了一头大象来到一个印度的村庄。在那个村庄里住着一些盲人智者,他们并不认识大象。由于每个人只能摸到大象的一部分,他们对大象的认识就被局限在自己所接触到的那部分。因此,大象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把扇子、一支矛、一条蛇、一面墙,或者是一根柱子,这完全取决于他们所触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象牙、尾巴、身体还是一条腿。
这是个很好的隐喻故事,解释了系统思维或心理学中的格式塔概念,即整体总是大于部分之和。而事实是,如果你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将很难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线性数学非常简单,就像通过故事将两个遥远的地点连接起来一样。然而,问题在于,生活中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通常不是线性的。只有了解其中的非线性特征,我们才能真正揭示其因果关系;
只有意识到非线性,我们才能打破舒适圈,实现飞跃。换言之,通过非二元的视角,我们才能解构其不确定性,建立结构性的认知,从而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只有通过这种非二元的方式,我们才能建立长远思维,构建长远眼光。
人类的大脑结构是由短期思维方式塑造出来的。在狩猎采集型社会中,穴居人最关心的根本问题就是找到食物果腹以活到第二天。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作长远的打算,只能专注于当下的生存需求。即使数百万年过去,我们仍然受到这种原始本能的影响。我们对眼前的事物能够敏锐地作出反应,但是对于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未来的事情,我们就很难有所行动。比如,我们很难拒绝高热量的奶油甜品,因为我们无法预见吃下去会导致体重增加,也看不到我们第二天早上需要做更多的运动来消耗多余的脂肪。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存钱?因为他们只看到手头的钱,而没有看到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存下哪怕一点点钱的好处。
我们的大脑更容易立刻察觉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远方的利益。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每天要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场面变得越发混乱。我们要利用一切可用的空间来进行长远的预测,而不只是处于冲动满足当下的需求。然而,预测未来需要训练。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替代”进行训练,即奖励自己去完成不想做的事情;
我们也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来培养长远思维;
此外,通过对比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让我们在享受眼前利益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到长远利益的重要性。
认知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以色列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认为:“人们常认为偶然性是一种自动修正的机制,它会让一个方向上的偏差引起另一个方向上的偏差,从而达到平衡。但实际上,偏差并不会像随机变化那样被 ‘修正,而只会被淡化。”修正何其重要,淡化何其悲惨。我们没有在修正,而只是在淡化,所以我们还是在经常犯错误。认知陷阱阻碍了我们作出正确决策,面对不确定时,即使是再专业的人也会犯错误。如何避免犯错,作出正确而长期的决定?
首先是避免小数定律。小数定律是指人们把从大样本中得到的结论错误地移植到小样本中的倾向。比如,人们知道掷硬币的概率是两面各50% ,因此在连续掷出5个正面之后就倾向于判断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较大。将观念从大环境转移到小环境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更大的世界,但在小环境中,我们往往感觉囿于“泥潭”之中。
其次是避免可得性启发。可得性启发指判别者根据一个事件容易回忆的程度来评估该事件的发生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判断,也是我们经常犯错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常常希望从已有的认知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不可得性启发”的角度考虑。这会导致我们永远停留在淡化,而无法进行认知修正。
再次是避免锚定启发。当我们面对一些不确定的估算类问题时,我们的答案会受到与之相关的信息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有时候会被一些与问题无关的数字所左右。我们很难摆脱它们,它们甚至会影响推断。
最后是避免过度自信偏差。过度自信与锚定不同,它是一种行动偏差,反映人类在做一些能带来积极影响或结果的事情时的自然倾向。这些事情能给个人带来更高的效用或满足感,以及更强的外部认同感。这种自然倾向可能会让决策者在考虑某个选择的直接影响时,更重视其潜在的好处,从而忽视了决策的一切负面影响。当潜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被忽略时,决策者可能会表现出乐观的偏差。在诺贝尔奖得主、以色列裔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看来,过度自信是影响决策最严重的偏差。
不确定管理是构建长远思维的重要方面。“黑天鹅”广为人知,纳西姆·塔勒布用这个词来描述那些不确定、可能是低概率的事件,这些事件在发生之前无法预测,但一旦发生,其影响便会显现。米歇尔·渥克提出了“灰犀牛”的概念。“灰犀牛”指那些明显存在但常常被忽视的事件,就像灰犀牛这种庞然大物一样。比如,一场疫情的暴发是“灰犀牛”事件,但人们常常对它们视而不见。
不管是大概率还是小概率,都是概率推理问题。我们不应只沉溺于概率之中,更应寻求长远思维的指引。我们的情绪和感知倾向于概率,容易忽略长远利益。我们大脑也想通过概率的分辨得出一个不是“小”就是“大”的解决方式。但如果我们能通过学会概率推理,建立一种长远思维,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决策的远见性。
我们如何才能克服无用感的困扰,培养一种自发形成的社群意识和对人类的归属感?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所谓的 “理性的我们”。
“理性的我们”一词最早是由哲学家马丁·霍利斯(Martin Hollis)提出的,它旨在建立一种超越单纯功利主义的理性概念,有效地把互惠性和关系性纳入行为分析。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即从功利主义的后果论 “这个行为对我有好处”,变成 “这是我参与的集体行为,对我们有好处”。
“理性的我们”概念框架的构建基于两种横向方法,它们能帮助我们解决上述疑问。一方面,“思考的我们”(we thinking)概念强调,在囚徒困境中,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几乎会本能地感受到可能的合作所带来的结果(回报),也就是集体利益的优势和好处;
另一方面,理性的“思考的我们”在决策问题的分析中引入了互惠的概念,也就是说,团队推理(team reasoning)只有在群体中的每个人都相信其他成员也会采取合作行动时才能起作用。简单来说,当人们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个个体的总和来行动时,有一种理性的保证,这是一种“相信群体观点的公共理性”。
大象块头很大,但你却看不见!当本质难以用肉眼看见时,我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切都取决于如何理解一个词——理性。理性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算是“理性”的?
丹尼尔·卡尼曼将我们作决策时的思维方式分为“系统1”和“系统2”,前者是更加自发和本能的选择,如面对危险时逃跑,后者则需要我们的认知能力参与作出选择。在情绪与认知之间作出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或数学问题。
我们作出选择绝大部分是出于自发和本能的反应,只有极少数是程序化(理性)的反应。简单来说,我们先行动,再找理由来合理化我们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房间里明明有一头大象,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因为它太大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拖延和沉迷于当下,冲动行事,生活在今天和明天永无休止的张力中。我们会对所谓的精神入侵感到困惑,由于受控选择和本能选择的相互影响,它成了一个在我们大脑中作祟的恶魔。
所以,我们要让理性的思维和冲动的思维共同发挥作用,帮助我们作出更好、更明智的选择。
什么是消极的陷阱?罗斯林在《事实》(Factfulness)中认为,消极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它使我们把未来视为一件危险的东西。潜在的负罪感也有可能导致消极本能,因为当事情出了差错时,否定或肯定一些积极的方面似乎都是不公平且残酷的。
消极本能可以被克服,就像冲浪者在享受了冲浪的乐趣后,摇身一变成为潜水员,潜入深海,探索海洋的奥秘。我们需要像潜水员一样冷静,因为潜水员知道海洋的深度,会努力通过适应不断增加的水压,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到水面上。避开消极陷阱,是构建长远思维、作出正确决策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塑造所处的语境,并构建论点来说服与我们对话的人。我们应耐心地教导人们如何准确地沟通,而只依靠制裁机制来惩罚偏差行为绝非最佳策略。通过对社交平台进行行为设计、鼓励甚至引导以建设性交流为目标的沟通,奖励正向行为的方法可能会更有效。
助推是选择架构中的任一方面,它不强制人们作出某种选择,也不改变他们的经济动机及行为,而是通过可预见的方式去改变他们的选择。助推是一种简单、经济实惠的方法,可以避免副作用。与命令不同,助推是一种生态学思维方法。
助推可以自然地改变我们选择的信息环境,对大脑遇到的认知陷阱产生影响。想想被你收拾过的办公桌,桌上有笔筒、本子、日历、笔记本电脑、台灯、一些文件或散落的纸张、打印机、几个小摆设和一串钥匙。这些信息集可以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让你在需要执行某项操作时轻松找到所需的物品,节省时间。助推能帮助我们摆脱书桌的混乱,让我们更快、更好地作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物品(可用信息)保持不变,我们处理它们的方式发生改变,让信息为我们的目标服务,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行动质量,优化我们的生活。利用思维的不完美之处,助推还能引导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进行助推呢?
首先,设计背景。在选择助推前,有必要了解决策过程的几个关键方面。这包括决策的特征,例如激励结构、默认选项和注意力的作用;
信息来源,即如何收集和处理作决策所需的信息;
个体思维过程的特征,包括情绪在特定选择中的作用;
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例如决策过程所持续的时间长度或我们面对的同伴压力,这些都在我们作决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选择助推。绘制好参考背景地图后,一名优秀的助推设计师还必须在自己的日程表上记下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受助推者是否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却无法实现?是否需要激活所期望的社会行为?受助推者是否有足够的动机和公民意识来进行自我助推?要采取的行动是否更依赖于较高的认知水平,需要增加向公民提供的信息量,还是需要进行“大脑清理”以克服信息过载?是因为其他选择还是因为惰性,导致所期望的行动没有付诸实践?
再次,确定能够触发助推的正确的激励因素。这包括实施已经设计好的干预方案的自动执行计划;
提供或修改默认选项;
修改个人现有的选择方案;
以及利用技术降低成本或利用可能的规模经济。
最后,进行实验、测试与重复。实施助推时,除了要控制成本外,还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解决助推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
确定能够覆盖的特定人群;
确保基于默认选项的干预措施可以覆盖尽可能多的人,并使每个人都满意;
并通过测量和实证研究,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估,在中长期内持续改进或开发新的干预措施。
“耐心资本”作为一种关键策略,强调了对长期投资的重视,而非短期的即时回报。这种耐心的投资态度就如同“看不见的大象”,虽然它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却在潜移默化中占据着整个空间,对决策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只有通过长远思维,我们才能意识到这头大象的存在,才能将其纳入决策的考量范围,并在投资过程中保持耐心,等待投资的潜在价值逐渐显现。
猜你喜欢 助推大象偏差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上海人大月刊(2022年5期)2022-05-19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两矩形上的全偏差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2020年2期)2020-07-25“五大融合”助推物畅其流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大象无形中华奇石(2017年4期)2017-06-23认真的大象环球人物(2017年7期)2017-04-17大象幼儿园(2016年10期)2016-06-22关于均数与偏差系统医学(2016年8期)2016-02-20抓好三结合助推中国梦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