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日照市委组织部 吴志超
13 年前,作为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我考取了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从黄海滩头来到东南之滨,对我进行入校考察,第一次面对市委组织部同志时的那种自豪、欣喜又紧张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两位组工前辈风尘仆仆而又干练自然,行程满满且井井有条,对组工干部的初印象就此埋下。
去年是进入市委组织部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自己也成了一名光荣的组工干部。夏初,作为考察组成员参与了对选调生的入校政审工作。12 年后,回到校园,看到脸上洋溢着活力、自豪又略带生涩的学生,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时光流转,彼时之我与今日之他,似乎跨越时光进行了奇妙的握手,完成了一次充满力量的信念传递,感慨不已。“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人虽不再少年,但组织大厦恒在,这个考察的小窗口,恰是折射我心中组工干部形象的好角度。忖度良久,感觉“精致”一词最符合自己心中对组工干部的印象。这个“精致”,不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精致”,而是一种形象、一种标准和一种追求。这种精致,让我们精练于表、精诚于心、精通于业、精细于末,因精致而精进,由精进至前进,一代又一代组工人以精致做成极致,成就了别样的景致。
精练于表,内外兼修、自重自省是我们的形象。坊间常有评论,组织部的干部仿佛是筛过“形象关”,个个能力强不说,似乎形象都不错。干练得体确实是我13 年前见到组织部同志的第一印象。作为主要学生干部,我也不乏接待过各类机关、企业的入校政审,但组织部的政审格外不同。六月末的午后,两位同志倒了两站、行程三千多公里来到我所在城市,脸上掩不住倦色但衬衫西裤一丝不乱,跟我对接完日程旋即投入准备工作,并婉拒了游览就餐的邀请。对22 岁的我来说,这就是一种组工形象的初展示,对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给年轻人传递出一个信息,即便是外出考察、政审,仍代表着单位形象,象征着组织权威。部风教育中明确要求,组工干部必须注重仪容仪表、一言一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组工干部的声誉。因为在外界看来,你的观念、你的言论、你对人物事件的臧否,往往会被认为是组织的看法,你的随意会被解读为不重视。成为组工干部后,大家由内而外都变板正了、干练了,可能头发少了、白发多了,但习惯穿运动装的变衬衫长裤了,理发剃须勤了,衣物洁净熨帖了,插科打诨的话少了。虽然去年横跨半个国土,考察了三省五市的选调生,但不论旅途有多劳累,我们都以干净、干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选调生娘家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也给他们植入一个组工干部的良好初印象。
精诚于心,真诚坦荡、公道正派是我们的本色。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把“诚”作为治国、齐家、修身、正心的根本。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组工干部,直接与人打交道,更是把真诚坦荡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年考察组并没有“画饼”“许愿”,而是结合我个人的教育经历、性格特点和家庭状况等深入交流,坦率地帮我分析就业岗位应如何选择。作为职场“萌新”,听到有阅历、有担当的组工干部的分析,无疑吃到了定心丸,增添了信心和力量。谁说组工干部只有“沉闷”“死板”?那是对想探消息、传八卦的“沉闷”,对想走后门、抄近路的“死板”,对于充满干劲但略感迷茫的青年人才、对一腔热血却苦无良方的驻村干部、对工作兢兢业业但生活困难的老同志,我们都付出巨大的热忱和真情。我们的真诚坦荡,映射在多方协力终认定初始入党日期老党员的泪光里,流淌在青年优秀人才招引的成果里,印刻在我们挚爱亲朋的心底间。封建科举讲“门生故吏”,新时代只有“同志情谊”。当年考察我的前辈如今已成长为市管干部,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对被考察的晚辈,我们也尽可能地送书籍、传经验、讲政策,从工作技巧到沟通本领,给予方方面面的指导,真诚地希望他们方向更正确、步子更稳当,发硎新试,也希望他们更早真正了解世界的纷繁与复杂,被现实惊动,被质疑折磨,被岁月打磨,即便时有迷茫,如热锅煎豆,仍不放弃对信仰的坚守,依然坚定前行。一个刚入职学生给我发消息说,听说组织部的干部都很严肃,你们让我改变了这种印象。其实,真诚亲切就是我们的本色,甘为人梯刻在组工干部的内在基因里。
精通于业,业务精湛、胸有悬镜是我们的品牌。“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13 年前第一次接触组工干部,感觉不仅是“政策通”,还具备极强的洞察力。考察组的同志对各层级各地区的选调生政策熟稔于心,同时还问我,欣赏什么样的公务员?然后与我耐心进行交流。成为组工干部后,更体会到“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有“安专迷”的职业态度,成为业务层面的“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并不难,但“知事识人、序事辨材”的本领是难修的内功。每一次考察干部后的组内会商,资深的组工干部总会展现出独到的眼力和视野,总能因为那一点或者两点让干部的画像一下子鲜活完整,我想这就是一种高层次的业务精通。在考察一名本地农村籍选调生时,一看到他所在的村组,脑海中就出现了这个村的党员数、支部班子和集体经济情况,与他的叙述不自觉地进行比对印证,这或许也是一种组工职业病,但更带来一种精于此业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
精细于末,胸有猛虎、细嗅蔷薇是我们的做派。《中庸》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境界要博大,但功夫一定要下得细致,格局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这种精致,塑造了我们,也塑造着一批又一批的干部。自己走上组工干部岗位后,深刻体会到,大到党的二十大代表推选,小到一次人选考察,每项工作都有其要求和思路,只有把总要求细化为小思路、把总目标细分成小抓手,才能对重要步骤、关键环节的细节有所把控,用精细体现专业,用专业赢得信赖。为了一个标点符号、一个排序先后而死磕是常态,而群众一个期待的眼神、干部的欲言又止也是组工人不会放过的焦点。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在入校审档中,发现一名学生党员档案信息涂改达6 处之多,个人小结错别字频出,经多方印证确实是粗心所致,但这细节也传递出其并不适合人事岗位,这些都如实写入了考察意见,并当面与考察人选做了反馈提醒,体现了考察的严肃性、真实性和参考价值。
李干杰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组工干部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在部史部风上不断续写新的故事、留下新的佳话”。干部队伍的递进培养、组织根基的持续夯实、人才生态的涵养提升,都是系统性的长期工程,是一代又一代组工干部放长眼光、耐住性子,用“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恒心,把“高原”变成“高峰”,把“试点”变成“示范”,塑造出了组织工作的“好风景”。
掩卷沉思,似乎更明白“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真意,当年的组工干部影响了我,那种精致塑造了他们的风景,也点缀了年轻人的人生路和职业梦,而我们这代组工干部又会给别人留下什么影响和印记呢?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份组工干部经历,是一份独特的馈赠,一种难得的精致。岁月可以剥蚀大多的忙碌辛苦,但是,不能消融奋斗的足迹。组工干部的这种精致,让纷繁的工作干净且清晰起来,不经意间也让许多人生的景致由此而变得生动且充满深情。
篆刻作品欣赏
辉煌百年
高质量发展
执政为民
胡玉忠/篆刻
猜你喜欢 政审入校组织部 大大的熊抱雪豆月读·低年级(2024年1期)2024-03-10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发出关于组建村社万支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的通知浙江共产党员(2023年2期)2023-03-15第十五届全省党员教育作品观摩交流活动获奖作品名单党的生活(江苏)(2021年1期)2021-11-22高职院校学生入党考察政审现状及改进对策党史博采·理论版(2019年1期)2019-03-05从“政审”一词引发议论和担心谈起环球时报(2018-11-09)2018-11-09入校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期)2018-06-22村“两委”换届“十严禁”当代陕西(2018年7期)2018-04-26北京大学:“刷脸入校”闸机西南门试运行中国教育网络(2018年7期)2018-02-09公务员招录政审为啥要审这些农民文摘(2017年10期)2017-06-0750年前的高考变革齐鲁周刊(2016年23期)2016-07-25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