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密码”:榫卯相扣,十方圆满

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密码”:榫卯相扣,十方圆满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9-04 10:32:02 推荐访问: 传承 传承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100字(9篇)

张诗蕊

《黄帝宅经》云:“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

竹木一身坚胜铁

“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1965年,年逾古稀的郭沫若为程阳永济桥提笔赋诗,世人由此“传唱”广西有个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有座负砥强似灵龟、承梁胜于螭龙的风雨桥。

1989年,法国摄影师阎雷寻着线索,取道三江一睹其风采。他用细腻的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活在一种永恒而仁厚的安宁之中”的侗族人和他们的木建寨子,他称赞道:那简直是对心灵各种元素之和谐共生的一首赞歌。国际社会也对这遗世独立的一方之美俗反响不绝。

正如一对对子所说:“琼楼玉宇,皆得天地灵气;
雕梁画栋,都为鬼斧神工”,中国古建筑的精构妙筑及所包涵的人文意蕴之美,历来叫人心向往之。

数度春秋后,三江的镇子上,一位戴着窄檐遮阳帽的女士在一座估摸两三百岁的侗族干栏式木屋前驻足,她将工作之余从附近商铺买的牛奶递到一对老夫妻手上并说:“非常感激你们住在这里。”

两位老人循声抬眼,帽檐藏不住她的喜悦,他们不解地问道:“你是在感谢我们住在自己家里吗?这真是第一次听说啊。”

“谢谢你们住在这里,房子是有生命力的,只要有人住着,它就不会倒。”她带着敬意对已然佝偻的二老说。二老身后的木屋,不费一钉一铆,却伫立得稳健从容。

她叫周涛,是古建筑营造技艺匠师。正是有了像她一样的人,我国古建筑经风霜、历更迭、观沧桑,容颜“依旧”。而那一天,只是她开展古建筑修缮工作的寻常一日。

半亩方塘一鉴开

何为“匠人”?功夫深是第一位,难能可贵的是对所执之事如活水般的热忱。而这两则,周涛的确兼而有之。

出生于建筑世家的周涛,从记事起,生活便与“建筑”紧密相连。从太爷周锡祯在清朝光绪年间在南宁以建筑兴业开始,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便代代相传,在往后岁月里,落成南洋的木材厂 、唐山建筑工坊;
化作广西北部湾沿海村民的房子、大木船和实木家具;
也在周涛的童年里,以一张小木椅的模样,深深着迹。

还在读二三年级的时候,周涛便习惯反复打量课本里的建筑图画,不论是庄严肃穆的天坛,还是素雅恬静的苏州园林,一砖一瓦之下,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似乎有更多的奥秘,牵引她再多看两眼,临摹下来。

画画时,周涛喜欢坐在自己专属的小椅子上——周家每位小孩一出生,便会拥有父亲制作的小木椅。一人一式,方寸之间,天地自在。虽然父亲嘴上说的是怕他们兄弟姊妹之间围坐吃饭时发生争抢,但后来的她愈加明白,这是奔忙在建筑工地勘察、施工的父亲,对孩子的如一疼爱,对手艺的质朴坚守,对“家”的一份承诺。曾经在她童年的绘本上不断相扣、咬合的榫卯,凝淀的则是几千年来,中国各地对“家”的深刻理解。

建筑是“凿户牖以为室”,讲究中空,而有室之用。对建筑艺术“挖空心思”的周涛,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起于心驰神往,精于守正出新,周涛与古建筑相伴而行的一路,她亦说是修行、寻根。

2000年前后,周涛在广州念建筑专业。彼时,她已在青少年时期给父亲“打下手”的经历里,稳扎稳打地掌握了对土与木、泥与沙、砖与石如何相濡相融的判断,脚踏实地走过了从测绘、设计、取材到施工的工序实践。加之对时下行业新知和新颖技术的进修,心手相合则榫卯相接,很快,她的名字前便多了设计师的称谓,有了独立的办公桌和电脑——在毕业实习的转正期,她以实习生的身份,用4天时间为客户制作了满意的方案。

那一张桌卡,由她对建筑事业的耐心、虚心和专心磨制而成,而这“三心”也将她指引到了师父程茂澄身边。程茂澄是“中国当代艺匠”、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功勋人物”,他们结缘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程茂澄看她只身一人从南方来到北京,只因对建筑的巨大热情,便收她为徒。于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周涛跟随师父行走于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一边考察一边欣赏;
在荒地上建起一座座仿古建筑,一边修缮一边学习。

程茂澄曾说,任何一个古建学徒经历了工期的磨练,到工程结束都可以满师了。这段经历也让周涛的古建筑营造技艺臻于纯熟、多元,更让她沉淀下了对古建筑文化更深的追求:“行走于大江南北,我看遍了京派、皖派、徽派、闽派、晋派、川派等建筑,很多人问我广西有什么,我也在问自己广西有什么,突然间,我想回来寻找我的‘根。”

2009年,周涛辞别恩师,回广西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并注册了“大墨榜样”这一商标。“‘大墨在古时候指修大房子、大桥,做大工程的人。我想壮大建筑行业的队伍,希望新人看着我们的今天,可以想到他们的明天。”周涛开始带着她的团队,以“榜样”的精神开垦广西建筑这片“园地”。

为了解广西的古建文化和民俗“密码”,周涛走访了很多父辈老工匠,细心地了解和记录他们擅长的工艺方法,乃至个人的施工习惯;
她深入古建村落,了解人們关于房屋兴建的仪式、公共建筑的使用情况等。她说,“广西古建有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占天不占地的特点,体现了世居民族共荣共生、共建共享的精神。”触摸屋壁上的纹理,尽数是人们和脚下土地世世代代以来相互“较真”的痕迹,人们因此充满智慧,也由此落地生根。

找到“根”文化的周涛,自觉地在保护和发展广西古建筑文化的道路上担起了更多责任,成为自治区级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她围绕红色历史和乡村振兴主题的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修缮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印刷机关旧址、修缮防城港白龙炮台、设计与兴建丰村新农村文化广场……从历史文化街区到特色村寨,周涛在保护中传承和创新,做一个工程,树一个榜样。

稚时的她,以爱“家”之名扬帆;
出师的她,则怀着更宽广的能量,默默为国献礼。

唯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女建筑师,很多人会立刻把她和林徽因联系起来,出乎其外,“上房揭瓦”;
入乎其内,能言载道。她也总是笑眯眯地对来向她学习、取经的人说:“你们也是‘林徽因。”

在她看来,无论是学习了解、记录传播,还是躬亲打理,都让古建筑得以名存实固,接力的路上,大家都可以是“林徽因”。而她也“交出”了信步可取的“接力棒”,以便“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为了更好地促进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和推广,除了一如既往地以师带徒的形式将手艺在年轻建筑设计师群体上延续下去,周涛还亲自研发了广西建筑全榫卯微缩模型,让任何人都有机会动手制作一幢精巧的广西传统民族建筑,同时学习和了解其建筑技艺、美学表现等。

将微缩模型精准还原,周涛必须实地勘察古建筑、设计模型效果、分析原材料,再花上数月的时间打磨构件、拼制成型。无论背朝天,手拿黄纸、尺子和笔;
还是夜未央,游走于电脑、激光切割机和雕刻机之间,她一如既往地乐在其中。2021年,她的代表作品《独柱鼓楼(带灯光)全榫卯微缩模型》拿下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如今,走进周涛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忠良村景区的广西区级非遗南宁古建筑营造技巧传承基地、南宁市工艺美术协会研创基地,可以看到侗族独柱鼓楼、壮乡吊脚楼等广西世居民族传统建筑的榫卯模型;
冬泳亭、真武阁等在广西建筑史上极具历史意义和工艺成就的榫卯模型;
更有许多由小学生亲自动手制成、颇具色彩新意的独栋房屋模型、建筑群落沙盘等。

整个基地像极了一本立体的“广西建筑史书”,每一个角落,都是匠人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荟萃;
每一个建筑,匠心别具,就连木门、窗户都可以打开,甚至带上了声光系统,充满玩味;
而在周涛给孩子们带来的课堂上,认真的脸庞、爽朗的求知声、娴熟的小手,则更彰显了这本“书”的文化意涵,满载时代新趣。

令周涛欣慰的是,这本“书”在孩子们的身上发生了美好的“化学反应”,“以前小朋友看到亭子只会说,‘这是一个亭子;
现在我的学生们还会告诉大家,哪里是挂落、美人靠、底座、宝顶、滴水和封檐板等,一座亭子,构件多而巧,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取意,孩子们也能说出一二。”

在周涛的讲授下,学生们对建筑构件及作用的了解,就像对自己喜欢的卡通片角色那样熟稔于心。而这也回应了周涛将古建技艺带进校园的初衷之一:建筑是多元知识汇聚的领域,了解建筑,也将同时了解文学、艺术、历史和民俗等,从而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2020年,周涛主创的富有广西民族特色的系列古建筑榫卯微缩模型被列入外宾接待礼物,在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为远道而来的东盟外宾“接风”,一展广西特色民族风情。如今,她的建筑模型不仅用于研学,也发挥了博物收藏、设计参考、居家装饰、礼品赠送等作用,逐步形成产业化。

“南宁市残联为促进残障人士可持续就业,来到我们基地考察,负责人发现用材安全、上手简单的古建筑模型组装工作对于残障人士来说是非常‘友好的一份工作,于是决定和我们展开合作。如今,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加入了我们,若有古建筑模型采购大单,就由他们进行纯手工组装。”周涛很开心能助力残疾人发展事业,她也希望,有更多这样“跨界”合作,继续为各方带来精彩。

十方圆满,表示建筑在其空间营构上设计周全,具有稳健、圆融之美;
亦有五德、五行兼具之意。漫漫一路走来,周涛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也已“十方圆满”。

(除特别标注外,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1/ 以侗族鼓楼为原型的独柱鼓楼全榫卯微缩模型

02/ 1989年,阎雷来到三江,拍下当时所见的程阳风雨桥(修复后)(图源:后浪出版公司;
摄影:阎雷)

03/ 2020年8月,周涛带学生到柳州三江高友村村寨开展测量保护工作

01/ 周涛与父亲周仕根一起在工坊

02/ 周涛指导工人砌青砖台阶

03/ 周涛带工人开展古建筑测量工作

04/ 周涛在南宁安吉潘氏祠堂修缮工地进行彩绘

01/ 周涛和团队赴承德避暑山庄进行考察

02/ 周涛带领团队开展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宣传及广西建筑全榫卯微缩模型推介活动

03/ 周涛指导学生做的建筑群落沙盘(摄影:韦世宏)

04/ 周涛在南宁市鲁班路小學给学生们讲授《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艺术课程

猜你喜欢 周涛榫卯古建筑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玩具世界(2022年3期)2022-09-20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现代装饰(2019年10期)2019-10-17五月礼赞阅读(低年级)(2019年5期)2019-07-18中国古建筑视野(2018年18期)2018-09-26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文物季刊(2017年1期)2017-02-10《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测试题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9期)2016-12-10普陀山古建筑之美大众考古(2015年10期)2015-06-26《榫卯》中华手工(2015年5期)2015-05-11周涛小小说欣赏小说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