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湖,莘庄岸。
虹桥半月,绿水渡船。
洛神税驾台,大禹疏流堑。
…………
“粼粼碎片,浮光潋滟,辉映苍山。”
当读了这首描写山河口的诗时,其画境一定会令你心驰神往。
山河口位于豫西卢氏县范蠡镇东,素以雄、奇、秀、险、幽而著称,相传为大禹治水时疏导范蠡盆地汪洋般的积水而凿开的山口而得名,并因大禹得洛书而导洛,范蠡隐居此地经商,创造灿烂文化,留下众多遗迹景观而闻名遐迩。上个世纪末在这里建造的北方地区首座箱型单拱公路大桥和五年前通车的浩吉铁路单拱钢构大桥横跨洛河两岸,故县水库淹没区形成的泱泱范蠡湖四季荡漾的波光,常使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生态画卷
山河口被誉为北国小三峡,为国家七五重点工程项目故县水库的主要水淹区。这个面积34平方公里的湖据说比西湖还大,犹如镶嵌在熊耳和崤山之间一颗耀眼的明珠。范蠡湖秀美的湖光山色,充满诗意和浪漫的波光艳影,使人如临仙园,心旷神怡。
峡谷两岸是动植物的王国。陡峭的山崖上生长着耐旱且钻透力极强的小灌木、山枣树、连翘、苦楝树等,间或生长着枝繁叶茂的松树、柏树、榆树,平缓的台地有核桃树和柿子树,岩石上的爬山虎、野菊花、稗草等草本植物也见缝插针,占领脚下每一寸土地,它们年年月月迎风而生,沐雨而长,顽强地诠释着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不变法则。
值得赞叹的是,在陡峭的岩石上,一棵棵,一簇簇冬青树昂首挺胸,一年四季翠色可人,以它顽强的生命力陪伴着光阴,正如古诗所赞:“枝繁叶茂季葱茏,傲霜耐寒不亚松。甘做绿叶衬红花,内生傲骨面青容。”大自然赐予每一种生命的生存能力在这里得到检验,特别是那些缺土少水的顽石缝隙间,这些植物依然顽强地生存,恰似生活在豫西这块土地上的子民,他们骨子里拥有的是百折不挠的大禹精神。
春夏之交,各种色彩鲜艳的山花引来嗡嗡采蜜的黄蜂、蜜蜂;
蜥蜴、壁虎等各种爬行小动物都赶集似的聚拢来,它们在岩壁穿梭,在藤蔓上觅食,与飞鸟等天敌捉迷藏,还有终日叽叽喳喳的麻雀把山河口渲染得十分热闹。
彩虹桥下,一艘艘游船、一叶叶扁舟来往穿梭。船上,红男绿女欢腾雀跃,不停地拍抖音,留靓影,歌声笑声响彻山涧。
秋日夕阳西下时,明镜似的湖面上,金鳞跳跃,水鸟翔集。岸边的红叶点燃了夕阳,杨柳落叶后似毛发般的枝条给人带来苍茫的诗意,水中沉落日,肃静与热闹轮番上演,尽情展示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冬季,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的白天鹅,成群结队地在湖面上悠闲地戏水,游弋,自由地觅食,飞翔,这些充满灵性的生命与周边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笔酣墨饱的生态油画。
在这片花草树木围成的生态画卷上,水的清澈,鱼类的繁多,潋滟的波光,每一寸景色都会刷新人的视觉。可谓“坝锁清波琉璃面,斜阳暮落照斑斓”。
大禹导洛
大禹导洛的“图纸”是洛书,这张图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脉源,而洛书出书处恰在洛河卢氏段的山河口水域。
《尚书·洪范》里说:“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大禹导洛,困惑重重,或许是天意,一只神龟及时献瑞。禹根据龟背纹理制成洛书九宫,其口诀曰:“戴九履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以五居中。”禹受洛书的启迪,划全国为九州,又吸取其父鲧以堵为主治水失败的惨痛教训,变以导为主而刊九山,导九河,水患渐除。神龟完成使命后化作一块巨石卧于山河口南的洛水中,人们叫它龟背石,它年年岁岁在那里感受洛河的浪涛和波光,向人们讲述久远的传奇与中华文明的脉源证据。当地老百姓说,无论洪水再大,那龟背从未被淹没,其神奇被洛河洪峰屡屡印证。
“神禹导洛处”摩崖题记是名贯神州的圣迹。《尚书·禹贡》载:“神禹导洛自熊耳,东经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在山河口公路大桥西北的峭壁上,修桥时镶有一处“神禹导洛处摩崖题记迁移碑记”,是20世纪80年代末故县水库修建时,为了保护山河口大峡谷中段高庙的文化圣迹,使后人能窥其全貌,卢氏县文物部门把那处圣迹精心复原于此。碑记有这样一段话:“史传尧舜间洪水泛滥,万民忧患,禹受禅后决心治理洪水,奔波十三年,历尽辛劳,三过家门而不入。时因洛水至范蠡,山石堵塞,聚集成湖,禹率领群勇劈山开石,导洛水东流,遂挥械于峭壁上留一古‘雒"字。”
据考证,此‘雒"为全国唯一的大禹手书真迹,被《尚书·禹贡》载‘导洛自熊耳予以确认。《史记·夏本纪》亦有“導雒自熊耳”记载。《卢氏县志》记载,“大禹导洛驻此,手迹、石盆、石灶犹存。”故历代先贤凡涉足于此者,多有箴言题记。
清代道光年间,卢氏知县刘应元等到高庙附近览赏此遗迹,并在古“雒”字下方镌刻“神禹导洛处”五个双道空心隶体大字和题记三篇,使崖壁刻字面积达60平方米。
清代文人李宣义过山河口,曾作《舟行山河口号》一诗,其中说:“两山环抱如锁口,洛水从中直奔走……悬崖之上留禹迹,蝌蚪仿露剑锋芒。”山河口在历代文人游历的足迹中,泛着诗意的光芒,留下文化的馨香。
“大禹导洛,披肝沥胆,左准绳,右规矩,声为律,身为度,三过家门而不入,八年于外不辞苦。”这些耳熟能详的歌谣诉说着华夏民族的历史沧桑和治理水患的伟大壮举,彰显了中华民族矢志不移、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已成为这一方山水的人民的精神内核。
站在山河口独孔桥桥头,凝视着那个苍劲雄健的“雒”字,遥望两岸的悬崖峭壁,一股豪气在胸中激荡。好像穿越时空,与数千年前开山导洛的禹王及众多勇士在对话交流,他们点火烧石,提水浇石,开山凿石,山崩石裂的壮观场面就在眼前,那种精神意志延续至今,赓续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
古道雄关
古道“十八盘”位于山河口南岸,是解放前卢氏通往洛、汴方向唯一的官道商道。在徒峭险峻的山上逶迤蛇行,经九曲十八弯的绵延盘旋方可登顶,故称十八盘。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元代设虎豹关,因其山势状如猛虎雄视东方而得名,常派重兵把守。
清光绪版《卢氏县志》艺文卷载:雍正年进士、曾任曹州府的卢氏人王尔鉴《登十八盘古阁》序中载:“卢氏邑城东偏五十里许,有十八盘者,壁立千仞,一道贯通,盖卢氏之门户也。古阁翼然峰顶,径曲而峭,无异蜀栈道峻而危亦无殊于剑阁也。漪漪洛水环如巴字之江,隐隐嵩山矗若峨眉之岭,而马无并迹,车不容尘。登斯阁也,危栏窈窕,幽涧潺潺,群峰一碧,万籁嘘鸣,纵目摅怀,悄然肃然,真绝景也。”其诗亦有“野樵沿鸟道,老树抱禅关”“一丸真可塞,万力讶难开。始信当关险,扶摇上九垓”之句。此关之高,道路之险,我们从文字中可见一斑。
而今,昔日的古道雄关早已湮没于时间的长河,替而换之,高标准的盘山公路似蛇形光带,闪耀在青山绿水间,成为一处俯瞰河山的大美景致。
史料记载,清雍正年间河南太守张汉赴卢巡察,行至十八盘,险路又遇猛雨,惊魂不定,待登临关楼回望山下,但见洛水湍急,白云飘飞,似在九天之上,曾感而赋诗一首:面壁疑无路,凭高十八盘。龙蛇随婉转,猿猴亦蹒跚。避雨崤陵固,登天蜀道难。九垓游汗漫,身耸入云端。今天,这首诗已刻碑立于虎豹关前,命名为“张汉诗碑”,诗书双美,为古关再添色彩。
一代宗师曹靖华年少时外出求学多次经过这段险要的路程。他给洛宁烈士李翔梧的碑文开头写到:“卢氏人去洛阳要走九岭十八坡,三关四洛河,要得走平路,下去双崖坡。”说的就是十八盘。古往今来,岁月悠悠,多少仁人志士在这里留下足迹,已不得而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的全景式发展,人们在建设新家园时不忘寻觅文脉古迹,使这处早已淡出视野的名胜古迹重新回到了世人面前。昔日的泥胎,塑成了金身,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仍然保留着蜿蜒曲折的十八弯的韵味,周末或假期游人如织,车辆不断,山河青春再现。
站立于古关残垣之上,低头沉思,往事如烟,唏嘘感叹。再观碧波万顷,鱼跃水面的高峡平湖上隆隆作响的钢铁巨龙穿山过桥,滚滚向前,追古思今,不由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虹桥卧波
最令人震撼的是山河口湖面上屹立的三座大桥。
其一是位于山河口神禹导洛处的洛河公路大桥,是故县水库上游蓄水区出口洛河峡谷首端。20个世纪80年代末由洛阳水利设计院负责设计,国家水利部所属的第十一工程局二分局中标承建的一座单跨空腹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桥高40多米,独孔跨度百余米,厚实的桥墩深入洛河两岸基岩近20米,把两岸山崖铸为一体。这种设计类型在当时为全国同类桥梁的第三座,是我国北方地区绝无仅有的一座。它恢复和改善了因故县水库蓄水而阻隔两岸交通状况,成为范蠡湖环库公路的亮丽风景。蓝天碧水间,大桥如一道绚丽的彩虹,连接着天际与大地,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映射出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幸福。
其二是横卧于山河口大峡谷中段的浩吉铁路洛河大桥,三百多米长的桥身似一条座钢铁巨龙跨越水库,蔚为壮观。大桥为单跨200多米长的上承式混凝土钢管拱梁,据说该桥的设计施工技术大部分属于首创,是我国重载铁路桥梁建设的创新典范。它与古道“十八盘”毗邻,宛如一道亮丽的彩带,将两岸的风光串联在一起,使千年天堑变通途,成为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从十八盘望去,大桥蓝色钢拱架如一道长虹,纵贯南北,连接起了黄柏岭隧道和庙坪隧道,桥下波光粼粼,两岸层峦叠嶂,草绿花艳,山水辉映。虹影入水,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恰似进入童话世界,使人醉入梦中,忘记归途。
其三是四年前修建的位于范蠡湖南畔的范蠡大桥。该大桥为卢氏县“十三五”交通运输扶贫“建养一体化”建设项目,采用预应力砼组合箱梁结构,这座长近四百米的富民工程飞架于龙岗山与虎头山之间,雄跨范蠡河,北接范蠡湖,优美的曲线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犹如风姿绰约的仙子飘落在绿波之上,为自然山水平添了无尽的灵动气息。
移步易景
山河口范蠡湖两岸散布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村庄,犹如两排不规则的变色纽扣,牢牢地钉在山湾水畔,装点着视野,演绎着古老的生命烟火。
范蠡湖北岸,由西向东,一连串特色迥异的省级传统村落向世人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仿佛一个个文化星座散发着各自璀璨的光芒。
站在范蠡盆地二级台地的涧底村,山河口盛景尽收眼底,“高村不高,涧底不低”的卢氏俗语在此印证。行走在涧底河两岸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不经意间会随手捡拾到石斧、骨针、尖底瓶、釜形鼎等仰韶文化残件,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文化符号,每一块陶片都隐藏着先民智慧的密码,抚摸陶片仿佛与先民对话,这里有他们的体温与指尖的纹路,有血脉与呼吸在纹路间行走呢。
范蠡湖南岸,由东向西,景点遍布,美不胜收。
里铺村的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以“里铺起义,统战典范”为主题,集中展示了70多年前发生在古村里铺,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那段风雨如磐的历史。
西子庄园生态农庄坐落在西庄村,背靠大山,三面环湖,在这世外桃源,住窑洞,采瓜果,品野味,赏湖景,可一绝凡尘。
走进位于山河口独空桥西南侧莘庄村的西施主题公园,感受范蠡和西施爱情的浪漫真挚和自然山水的惬意,品味农家饭菜的原始醇香,在这里可放飞自我,沉醉自然。
来到范蠡新村,“千年古镇,商旅江湖”的韵味十分浓郁,这里曾被誉为“卢氏四十八镇第一镇”。洛书广场精致玲珑,与横卧在洛水中的神龟相映生辉,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光芒。村文化广场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庄严肃穆,诉说着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和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悲壮。
范蠡古镇东转弯处的商周文化遗址,西窑骷垛河东岸台地花园寨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骷垛村的龙山文化及商周文化遗址,东寨村的仰韶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犹如一个巨大的考古遗址公园,点缀在山河口周围,古老的河洛文化精深而悠远,璀璨而耀眼,徜徉其间,豪情万丈。
秘境山河口,旖旎范蠡湖。身临湖光山色,诗意和浪漫情愫油然而生。踏进大遗址,历史的深邃和文化的厚重扑面而来。
山河口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经卷,愈读愈厚,愈读愈深。
清代学者涨潮云:“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是啊,那奥妙无穷的洛书,大禹导洛撼天动地的场面,精美绝伦的彩陶,如花园般漂亮的移民新村,不就是一篇篇大气磅礴的锦绣诗文和一幅幅创意独特的巨型画作吗?
置身山河口,寻古,探幽,乐山,乐水,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品生活真味,悟生命真谛。
作者简介:
王春生,河南省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范蠡河口 范蠡卖牛故事会(2022年2期)2022-01-19A New Species of Cyrtodactylus (Squamata:Gekkonidae) from the Karst Forests of Dawe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Yunnan,China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2021年3期)2021-09-27范蠡还钱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20年15期)2020-04-24“知止”的天堂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9年47期)2019-12-30范蠡故里疏议——从三十里屯遗址的发现看范蠡籍里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2018年11期)2018-12-05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幸福·悦读(2016年8期)2016-10-21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11期)2015-12-17河口,我们的家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11期)2015-12-17特殊的河口水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11期)2015-12-17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