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四肢活动情况的影响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四肢活动情况的影响

夏继平? 郑亚松

【摘要】目的 分析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共纳入的80例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划分为两组,锁定加压钢板组(40例,行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与带锁髓内钉组(40例,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均于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手术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骨代谢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与锁定加压钢板组比,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术后3个月手术治疗总优良率更高;
与锁定加压钢板组比,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7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降低;
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及术后3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均升高,且带锁髓内钉组均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均P<0.05)。结论 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长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同时改善患者手术效果,提高骨代谢与生活能力,且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关键词】四肢骨创伤骨折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 肢体运动功能 ; 骨代谢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0.0064.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0.021

四肢骨创伤骨折作为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通常源于交通事故和各类意外所造成的外伤,这类伤害不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会削弱肢体的正常功能,从而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以内固定手术为四肢骨创伤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简便的手术操作流程,其稳定性主要借助螺、钉、钢板间的界面维持,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采用[1]。但由于固定方式对骨皮质的依赖性较强,可能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供,延缓骨折愈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确保固定物牢固的同时,还避免了应力遮挡影响骨折愈合速度,该手术是通过在骨髓腔内置入锁定钉,不仅提供了稳定的机械支撑,而且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有助于保持骨折部位的血供,从而促进骨折愈合[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共纳入的80例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划分为两组。锁定加压钢板组(4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
年龄23~70岁,平均(38.62±5.18)岁;
其中肱骨骨折15例、股骨骨折12例、胫骨骨折9例、桡骨骨折4例。带锁髓内钉组(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
年龄22~70岁,平均(38.94±5.33)岁;
其中肱骨骨折16例、股骨骨折13例、胫骨骨折9例、桡骨骨折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骨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 [3]中四肢骨创伤骨折的诊断标准,具体表现为骨折部位明显疼痛、肿胀,并出现明显的肢体畸形;
⑵经X光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确认为四肢骨创伤骨折,包括肱骨、股骨、胫骨及桡骨骨折;
⑶可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排除标准:⑴合并神经或血管损伤;
⑵具有慢性骨病变或骨质疏松症;
⑶有严重全身性疾病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影响手术治疗和骨折愈合。本研究经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方法 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行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于骨折端作一10 cm切口,逐层切开骨折端周围皮肤组织,暴露骨折端,清除骨折处的游离坏死组织,复位、矫正骨折两端,使用克氏针或持骨钳进行暂时固定。在骨折处骨膜表层安置钢板,并在X线透视下调节钢板的位置。使用3~5枚螺钉固定钢板,并利用X线透视确保骨折复位效果良好。在确认骨折复位达到预期效果后,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常规引流处理。带锁髓内钉组患者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麻醉、体位选择同锁定加压钢板组,于患肢病灶区域作一8 cm切口,逐层分离患者的皮肤组织,直至骨折端充分暴露。清理掉原本存在的内固定物和纤维瘢痕,使用骨刀去除硬化骨质,并进行扩髓处理。随后将骨折端打磨成梯形截面。对骨折端进行复位,确认骨折端复位无异常,应用影像学技术明确髓内钉的钉点和钉道方向。使用空心钻开槽,然后置入髓内钉(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型号:340 mmKJGD)。确保位置正确后,再进行远、近端的锁定操作。应用锁定钉在髓内钉的远、近端实施锁定,完成固定处理。确认固定正确无误后,进行常规的清洗、缝合及引流工作。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手术治疗效果。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其中骨折没有导致畸形,并且关节功能保持正常为优;
骨折端已经愈合,但日常活动轻微受限为良;
骨折处发生畸形,并伴随严重限制关节功能为差[3]。总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⑵临床指标。记录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4]评估患者术后2周疼痛情况,总分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成正比。⑶骨代谢指标。采集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15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型号:TBA-120FR)],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⑷患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5]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患肢运动功能,包括上肢与下肢,满分为100分,得分与运动功能成正比。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6]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包含涉及穿衣、洗澡、行走等,满分为100分,分数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级资料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术后3个月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总优良率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与锁定加压钢板组比,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术后7 d的VAS疼痛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ALP、OPG、BGP、EGF水平均升高,且带锁髓内钉组均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FMA、ADL评分均升高,且带锁髓内钉组均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四肢骨创伤骨折是指因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于肢体导致的骨骼完整性损失,涵盖手臂、前臂、大腿及小腿等部位的骨折。临床表现多样,患者通常会经历剧烈疼痛、肿胀、局部变形、活动受限及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能伴有血管或神经损伤症状。其发生原因常由交通事故、跌落、直接撞击或过度旋转等机械性因素引起,也可能由病理性因素如骨质疏松、肿瘤侵蚀等内在条件导致。治疗四肢骨折的主要目的是恢复骨骼的解剖位置、维持骨折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并恢复肢体功能。临床中有内固定与外固定两种方式,内固定术通过更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促进治疗进程,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并加速受伤肢体功能的恢复,其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是通过加压为骨折端提供一个有利于生长的环境,固定效果良好,但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术中引流液较多,且在操作过程中易产生强烈的弯曲应力,对患者骨骼位置正常生物力产生影响[7]。

髓内钉固定术是通过髓内钉沿骨髓腔内插入,提供轴向、旋转及弯曲负荷下的稳定性,符合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原则。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髓内钉固定手术创伤小,减少了对周围软组织和血供的破坏,促进术后恢复并减轻了术后疼痛[8]。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通过在骨折部位植入特制的带锁功能的髓内钉,来实现骨折的稳定固定,该方法结合了髓内钉的传统优势和锁定技术的创新,通过骨髓腔内的最小创路径插入带有横向固定螺钉孔的钉杆,利用锁定螺钉穿过骨皮质与钉杆锁紧,形成一种既有弹性又极其稳定的内部支架,以支撑和固定骨折段[9]。这种固定方式不仅提供了超强的稳定性,还允许骨折片之间进行轻微的压缩,有助于骨折愈合的同时还减轻了对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促进血液循环和骨质重建。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锁定加压钢板组比,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更短,VAS疼痛评分更低,这提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在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过程中,选择轴性材料作为固定材料,因为轴性材料本身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强化固定效果;
同时该材料具有更加贴合骨骼自身的生物应力[10]。在长期固定治疗过程中,可持续发挥生物应力的作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利用其内固定系统直接作用于骨髓腔内,减少了骨折治疗对肢体外部形态的影响,同时通过锁定机制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骨折段的移位和旋转,为骨折愈合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支持早期活动和负重,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11]。此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锁定机制提供了稳定的骨折固定,减少了骨折片的移动,为骨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并且带锁髓内钉的应用允许早期活动,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锁定加压钢板组比,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总优良率及FMA、ADL评分均更高,这提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可提高生活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骨代谢指标的改善对于促进骨折愈合起到积极作用,其中ALP、OPG、BGP、EGF作为骨形成标志物,其水平与骨质重建和细胞增殖有关,当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成骨细胞破坏后,会降低骨形成速度,抑制新骨质重建,降低ALP、OPG、BGP、EGF等骨代谢水平,影响骨折愈合[13]。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通过在骨髓腔内放置带锁定螺钉的钉子来固定骨折,这种技术能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效果,并减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骨周软组织的损伤,减少了骨折部位的微动,从而更能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和骨桥的形成;
此外,减少软组织损伤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供,这对于骨折愈合和骨代谢活性的增强尤为重要[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锁定加压钢板组比,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术后血清ALP、OPG、BGP、EGF水平均升高,这提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可提高患者骨代谢水平,调整患者机体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的表达,促进患者术后骨折愈合。

综上,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长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同时改善患者手术效果,提高骨代谢与生活能力,且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王志勇, 庄林波, 许运强, 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药, 2023, 36(6):
1392-1395.

关鑫, 王振田. 分析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J]. 中国伤残医学, 2022, 30(4):
2-3.

陈安民, 李锋. 骨科疾病诊疗指南[M]. 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42-48.

李飞, 宋娇. 运动疗法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 20(5):
706-708.

胡国金, 孙秀丽, 张义发, 等. Fugl-Meyer量表在脑卒中镜像治疗中应用及与FIM量表相关性分析[J]. 临床荟萃, 2019, 34(2):
116-119.

朱娟, 陈丽斐, 卢向莉, 等. 基于ADL评分对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实施生活能力训练的护理研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4(3):
293-295.

罗军, 匡萃琳. 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26(31):
116-119.

王福顺, 李星.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 2023, 40(8):
1179-1182.

王延鹤, 成金磊, 吕飞飞, 等. 微创钢板接骨术与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 22(14):
1515-1519.

闫孝明, 纪方成, 仙跃华. 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及对四肢活动情况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 17(16):
60-63.

芦虎, 徐巧力, 陈伟练, 等. 带锁髓内钉固定对胫骨下段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23, 30(6):
71-74.

黄玉鹏. 不同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 2024, 33(3):
493-496.

王灏, 妙定坤, 田锋. 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骨代谢与表皮生长因子、管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 26(17):
63-66.

李智伟, 刘宏建. 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及对四肢活动情况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24):
62-64.

作者简介:夏继平,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相关疾病的诊疗。

猜你喜欢 骨代谢 阿仑膦酸钠肠溶片配合PTH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及对其骨代谢的影响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33期)2017-12-12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24期)2017-11-20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患儿临床效果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25期)2017-09-1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部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20期)2017-09-07托珠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改善作用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19期)2017-08-12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年2期)2017-05-1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激素治疗方案对骨代谢的影响分析今日健康(2016年8期)2017-04-19阿仑膦酸钠与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疗效及骨代谢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6年34期)2017-02-28中医药治疗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抗骨质疏松药物在31例老年陈旧性OVCF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上海医药(2016年1期)2016-02-22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