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静雅 李淑慧
摘要:一站式多元解纷是一站式、多元和协同化解决矛盾纠纷及构建和谐社会、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安徽省近几年致力于构建、推进和完善有地区特色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安徽桐城形成了有地区特色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它与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从该工作法中汲取经验对完善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纠纷化解;
一站式多元解纷;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
中图分类号:D9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4)02-0105-04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将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作为亮点工程确立下来。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基本建成,进入到整体推进和落实的新阶段。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推动源头化解纠纷、构建和谐社会上取得了明显成效[1]。安徽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经验做法,其中的典型是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本文尝试以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为视角对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的发展与构建进行探讨。
一、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在安徽省的发展
一站式多元解纷是由“多元解纷”发展完善而来,它本质上属于“多元解纷”体系,二者在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只是“一站式多元解纷”更强调“一站式”“全过程”。一站式多元解纷的侧重点在于:一是一站式,即老百姓能一步到位解决全部诉求,不需要辗转于多个地方,化解纠纷更加快捷、高效和便利;
二是多元,即解纷的方式和主体多元化;
三是协同机制,各种解纷方式有关联、有衔接,而非独立存在。
2019年以来,安徽法院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要求,围绕“一站、多元、集成、在线”等关键词,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建设。2020年,“安徽法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入选安徽省2020年度“十大法治事件”,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倡导的18项一站式建设具体举措受到长三角地区法院广泛认同。2021年度安徽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位于全国法院第一方阵前列。2022年,安徽法院持续推动一站式建设向基层、向网上延伸,与省总工会、省工商联、省人社厅等12家省直单位建立在线调解机制,有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建设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欢庆党的二十大”全国十二项亮点工作。2023年5月,安徽省司法厅印发《全面构建“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试点工作方案》,旨在整合各种调解资源建立一套多层面、全方位化解纠纷的循环系统,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矛盾纠纷的预防调处化解枢纽,形成非诉讼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在该试点方案中,合肥市、淮南市、马鞍山市、宣城市和池州市五市司法局被列入首批试点单位,将持续提升安徽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助力社会基层治理。
安徽在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典型做法,例如孵化于徽文化的黟县“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濉溪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桐城市“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等。桐城市人民法院“创新‘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构建多元解纷新机制”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法院 “十大最具品质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其成功典型为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价值。
二、“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与安徽省一站式解纷体系的逻辑联系
(一)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研究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5年,桐城市人民法院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设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并于2017年在全市推行。虽然创设并全面推行该工作方法时,还未提出一站式多元解纷,但“多元解纷”很早就提出,上文已经阐述了二者的关联性。“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就是在多元解纷到一站式解纷延申过程中发展起来并走向成熟的。纠纷发生之前,以和谐文化育人,厚植和谐底蕴;
调解纠纷后,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法对调解程序进行规范和完善,真正做到就地化解矛盾。此外,桐城市还设立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中心内设有家事调解委员会、婚姻纠纷调解室、综合调解室、心理咨询室、专业行业性调委会等,常驻15家单位,速裁团队和特邀调解员都入驻该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只要是受理的案件,都会进行诉前调解,调解不成的,由速裁团队“接单”,实现诉调有效对接,形成“一站式”服务、“全覆盖”解纷的工作格局。“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具有化解社会解纷、整合社会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功能,形成了一套体系成熟、结构规范、流程完整,基层矛盾能够有效化解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
(二)“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为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筑牢了实践根基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从诞生到日臻成熟的过程,是面对多元矛盾、不断满足多元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到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该工作法建立之初,主要是运用六步法来规范完善调处程序,高效、低成本化解纠纷。
以黄某诉李某、天恒置业公司、太平洋保险合肥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一案为例,承办法官受理案件后,第一时间查阅案情,充分运用六步工作法进行调解。一是听,认真听取原告方的诉求,对其所受伤害表示慰问,承诺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二是释法、明理、辨是非,对原告损失中不合理的部分予以说明,引导当事人充分举证;
三是劝,利用六尺巷的故事进行劝导,让其减少对诉求中不合理部分的期望值;
四是借,借古喻今,借力说情,利用被告太平洋保险合肥公司代理人对桐城熟悉的情况,让其拿出合理的调解方案,充分弥合双方的分歧;
五是让,对标先贤,强者先让,互谅互让,由于保险公司不认可原告的误工标准,故迟迟没有拿出调解方案,承办法官先主动联系到保险公司,把原告是菜市场小摊贩的情况表明,希望能主动让一步;
六是和,化解纷争,握手言和,最终原告和保险公司在承办人的主持下各让一步,调解结案。这就是六步工作法在纠纷化解中的的具体操作流程,由法院牵头,善用调解,围绕“诉讼前-庭审中-审判后”开展全流程、全方位调解工作,贯穿案件纠纷解决的全过程,形成调解合力,高效低成本化解纠纷,体现了一站式解纷的精髓。
(三)“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挖掘的新方法新元素
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化解纠纷已经不再仅局限于以法院牵头的六步工作法,而是扩展到一站式、全流程,为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提供了实践经验。具体表现为:一是分层化解,逐级消化。按照纠纷性质、严重态度、影响度,将纠纷总量的六成化解在村级,三成化解在镇级,一成疑难复杂矛盾化解在市级,形成“631”分级化解机制。二是通过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有力协调整合各种资源。整合公安、法院、检察院、行业协会等各种资源,与人民调解组织联动,让调解发挥更强的效能,形成“五调联动”模式,即警民联调、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行业调解。还畅通与工会、妇联、村委会、居委会的对接渠道,抓好源头治理。三是不同的解纷方式有机结合,形成有效互动、功能互补、互相衔接的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在纠纷发生前端、纠纷发生时、纠纷发生后端,采取疏堵结合,通过事前预防、事中解纷、事后完善,全方位、全过程推动纠纷的化解,依靠行政资源、司法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协同配合,共同助力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的构建。四是不断突出新方法新元素。将共建共享、高效服务、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等新元素融入到解纷过程中。
三、“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对构建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的启发
目前,“六尺巷调解工作法” 已成为桐城基层社会治理品牌,由此延伸出来的社会治理方法从乡村走向城镇、社区、行业,对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一)注重诉源预防,着重事前预防,强调源头治理
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并不仅仅在纠纷出现时才发挥作用,它是事前预防、事中积极有效干预、事后处理跟踪的综合应对机制。“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从产生到发展到成熟,始终坚持把新时期枫桥经验落实到实处,坚持疏堵结合,着重将矛盾纠纷的化解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实行全流程一站式推进,确保矛盾纠纷在哪里发生,一站式解纷体系即延伸到哪里。
事前阶段,一方面根植文化认同,扩大六尺巷文化的覆盖面,培养现代解纷理念,提升人民群众对一站式多元解纷的认可度。“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充分挖掘并传承桐城文化的精髓、将六尺巷蕴含的和合文化、乡贤文化、法治文化发扬光大,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另一方面,打造智慧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智能化科技手段,助力社会基层治理。该平台可集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于一体,将辖区内所涉人物、地理、事务、环境、组织等各种治理要素和资源进行整合,有纠纷及时上报,层层处理,源头上化解纠纷。桐城地区利用开发的“文都e家”治理平台实现了治理方式的新突破。事中阶段,主要运用调解六步工作法,实现调解规范化,有效做到案结、事了、人和。通过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全方位全流程动态管理,多元共治。事后阶段,及时跟踪,按照“631”分级化解机制,构建自上而下、逐级消化、有效衔接的调处化解格局,确保所有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能有效化解[2]。
(二)以法治为依托,坚持德法并举,完善体系构建
化解矛盾、调处纠纷、促进和谐作为新时代“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的主要内容,其体系、机制与方式一直随着桐城社会经济情势以及矛盾、纠纷性质的变化而变化。基层公共性消解、市场逻辑和个人自我属性占据社会生活主导位置的情况下,许多矛盾不再是从村庄人际关系中生发出来的单一矛盾,而是向复杂多元发展,即便是发生在村庄中的诸如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家庭纠纷等传统型纠纷,也难以再仅仅依靠传统的调解方式予以解决。一站式多元解纷强调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矛盾化解体系予以完善,且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各种纠纷处理的结果才更易为人所接受。纠纷处理过程中,要切实把解决群众诉求最迫切的问题作为该工作法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抓住各种契机,提升工作效能,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是重要依托,“德”提供关键支撑。“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的生命力就在于将六尺巷文化中蕴含的和谐礼让精神与社会主义法治相结合,具体实行过程中的举措都是围绕德法并举来展开的。因此,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这一优势,在实施过程中坚定法治和德治协同发力的信心,构建多方多力多角度协同治理的有效局面。
(三)调解先行,司法赋能,加强不同部门的协同配合
一方面,“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是对“大调解工作体系和格局”的实践创新,其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形成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律师调解、仲裁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多种调解资源有机结合、多调联动、聚力共创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将人民调解作为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其他类型调解协同配合。非诉调解挺在前面,落实“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不仅需要承担调解职责的各类组织充分意识到责任所在,不推诿,敢担当,更需要司法赋能,让诉前调解在与诉讼对接中接收到更多的司法强制力。《民事诉讼法》第149条和最高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方案》第3条对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和优化司法确认程序作了具体的规定,即让司法赋能,加强不同解纷方式之间的配合联动和衔接,增强一站式解纷体系的系统性、连贯性、整体性。该工作法在桐城地区的成功实践及在安庆地区乃至安徽省以及周边省份的推广,说明一站式解纷体系的构建必然能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多元协同,技术加持,全方位、多角度完善解纷体系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打通了不同种类调解之间的脉络,畅通了人民调解组织与法院、公安、检察院、信访等多部门的联动,加强了人民调解组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行政机关、公证机构、行业协会的对接,有利于数据协同共享。它构建了矛盾化解的联合调处、一站式多元解纷的工作格局,强调多元主体有序协同参与社会治理,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纷机制。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的纵向深入发展,不仅需要文化引领、理论支撑,更需要有技术加持,未来需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多元化解纷工作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协同合作、上下联动、有机配合的一站式解纷体系。
四、构建安徽省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的反思
(一)文化宣传限制
六尺巷文化是“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的立身之本。推行该工作法,必须筑牢六尺巷文化的根基。当前,在实践中宣传弘扬六尺巷文化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如有关六尺巷文化的宣传过于依赖传统媒体,在宣传方式与方法上创新性不足,虽主流价值十足,但宣传效果乏善可陈,特色不明显。再如,官方媒体没有很好地运用新兴媒介资源进行无差别、多层次、立体式宣传,从而导致宣传的引导性、针对性和互动性不强。这些问题有可能会影响“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治理效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加以重视。
(二)理论研究限制和地域限制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形成时间较晚,传播范围受人们地认知、社会各方面支持力度等因素影响,仅仅只是在一定区域内被人们熟知,很难在学术界形成理论研究热点,容易导致“实践中热理论中冷”的现象发生。对于该工作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理论界研究成果少,与实务部门未形成良好互动,所以理论界需要增强该工作法的理论研究热度并持续深挖细研,将实践经验提炼为理论,使之系统化、全面化。另外,该工作法是将六尺巷的精神融入纠纷化解中,它根植孵化于桐城本地传统文化,所以与地域特色联系紧密,如何突破地域限制,扩大辐射范围也亟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蒋春艳.“一站式多元解纷”社会治理功能[D].南宁:广西大学,2022:2.
[2]张晨.范天娇.创新“六尺巷工作法”推进社会基层治理[N].法制日报,2023-5-26(0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