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阳
【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及政治智慧等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媒这一强大力量不可缺乏。当前,各广播电视台纷纷推出了各种传统文化类节目,聚焦经典诗词、篇目的诵读类节目就是其中的重要构成。本文分析了诵读类电视节目在优秀传统文化上的传承和创新之处,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诵读类电视节目;
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近年来,多档传统文化类节目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诵读类节目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诗与歌》等诵读类节目不仅运用声音和表演对经典诗词、文章进行演绎,还对作品的内涵、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这种创新使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也让越来越多的观众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诵读类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一)传承
1.文化传承:挖掘优秀文化作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母题的电视节目蓬勃发展,诵读类电视节目就是其中的一个大类,这类节目以经典诗词、篇目、书籍的诵读、吟唱和演绎为主要形式,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积累了数量庞大的优秀文学作品,而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接触到的极少,很多内容丰富、意蕴深远的经典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大多数人淡忘。诵读类节目精心挖掘和筛选优秀的文化作品,通过声音、画面等形式的演绎,传承和发扬着中华传统文化[1]。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应当遵循三大原则:第一,文化性原则。节目所选的诵读内容通常具备较强的文化性,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描写日常生活内容,而是具备较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同时还具备文学上的艺术性和可阐释性。第二,代表性原则。诗词是诵读的最重要的选题之一,尽管古代诗词数量多,但从中心主旨上可以分为若干大类,如边塞诗、田园诗、送别诗等。在进行选择时,同一类中不同诗歌文学价值不一,因此应当选择最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时代风貌和内涵特征的作品。第三,共鸣性原则。每个作品都具有自己的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思想和精神上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当代人未必能够对每部作品都产生情感共鸣,而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观众的共鸣是核心和关键。
诵读是一项融汇了情感和技巧的活动,中国古代很多作品都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展现情感和美感,因为古代的诗词是用吟唱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诵读类电视节目中,不同作品通过不同的声音来诵读,往往能够还原传统文化的本身韵味,让当代的观众感受古典之美。
2.思想传承:剖析经典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思想精神
诵读类电视节目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以物质的形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保护,更重要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精神挖掘出来,通过与大众的同频共振激活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认同和人文情怀。大部分的传统文化都是某种思想或情感的反映,通过叙事、写景、咏物等方式进行呈现,而诵读类电视节目首先用声音来展现经典作品的内容,然后通过分析、表演等形式对其中的思想和精神进行阐释[2]。
思想阐释。诸如《经典咏流传》《中华经典诵读会》等节目均安排了作品解析的环节,这是为了帮助观众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内涵大意,从而以更丰富多元的视角来对作品的中心思想进行分析和解释。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往往学识、背景均不相同,对部分用词生僻、内容文雅、含义隐晦的作品理解不够透彻,导致无法准确了解其思想内涵。在作品解析环节,受众能够在专家学者的细致解读和分析中准确地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进而对作品所反映的情感、精神有更加深入的感悟。
精神映射。诵读类电视节目之所以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这类展现优秀传统文化风貌的节目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与当今时代的需求是相一致的。当前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压力越来越大,饱含正向情感、反映真善美的诵读类节目往往能够激发观众内心对于愉快性情感的真实诉求,从而感动观众、治愈心灵[3]。
(二)创新
1.形式创新:融入多元表现形式,展现文化时代风貌
在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时,各方主体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而诵读类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受到关注和青睐,与其在形式上的创新密切关联。将传统文化以时尚化、时代感的方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当代观众提升对其的接受度,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
诵读类电视节目的形式创新是古为今用,多元融合,并不彻底改变传统文化的骨和魂,而是用民族化、现代化的形式赋予其皮肉和外形。抛开形式后,观众能够领悟到的仍然是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这才是创新的关键。
随着我国传媒行业进入到融媒体时代,各类新兴的新媒体技术、信息技术、视觉技术赋予了各大媒体创新的资本和动力,只要有想法,技术上必能实现。考虑到诵读类节目的形式特点,广播电视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形式创新往往从声音的角度入手,例如将经典作品与音乐旋律相融合,或者用流行唱法对诗词作品进行改编和创造,又比如用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烘托作品的情感和氛围等,均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以及广播电视媒体的丰富创意[4]。
2.美学创新:深入分析审美特征,实现古典审美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融入了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精神气,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的含蓄和内敛。因此诵读类电视节目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时,美学创新也是一个重要思路。广播电视媒体在传播上的突出特征在于其实现了声、画、文等多种传播元素的融合,能够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视听享受,因此其美育价值十分突出。
诵读类电视节目尽管聚焦的是文学类作品,但文字并非不具备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享受。事实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赏析重点就在于画面美和韵律美,而这二者恰恰指向了视觉和听觉上的感知。因此,广播电视媒体要做的就是将文学作品中的视听美感挖掘出来,以符号提炼、表演美学和声音美学的方式最大化呈现出文化的典雅和东方审美的独特韵味。
在符号提炼上,诵读类电视节目会根据不同文学作品的题眼和中心主旨,选择最有代表性和象征意味的意象,实现舞美、妆发等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
在表演美学上,诵读类电视节目借助舞蹈、舞台剧等多种表演形式直观具象地呈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在声音美学上,一方面表演者根据作品的内涵用声音、声调和节奏来外化作者的思想和精神;
另一方面通过背景音乐、伴奏等方式烘托情感氛围,营造独特意蕴[5]。
优质的诵读类电视节目并不是将技术、技巧一味地堆砌,而是实现了真、善、美等情感元素的重建和深挖,将传统美学转变为人文精神和社会共情能力,引发受众对作品中特殊感情的共鸣。
3.传播创新:整合融媒传播渠道,强化受众双向互动
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借助媒体的力量是必由之路。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能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为人所知。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不仅运营着电视这一端口,还开通了官方网站、新媒体账号和社交平台账号,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多端运营,以多元化的方式创新诵读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满足不同观众在视听体验、接收方式上的需求。
一方面,融媒体的传播方式有效拓展了诵读类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在电视收视率下滑的当下,电视节目通过网络端的传播和覆盖保持着良好的竞争力,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传递给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另一方面,多端化的传播模式带来了节目形式的优化创新,在新媒体端,节目组将电视节目进行剪辑和二次编辑,形成一条条重点突出、内容精悍的短视频内容,轻量化的观看方式满足了年轻群体的需要,也提升了节目的曝光度。在社交媒体端,节目组开展话题讨论、喜爱度投票等多种互动形式,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欲望,还实现了节目在受众群体之间的二次传播,带来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的新热潮。
二、诵读类电视节目制作和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节目主题框架,合理选择经典作品
从节目体量上来考虑,一期诵读类电视节目会对多个文学作品进行演绎,因此在制作诵读类电视节目时,首先应当考虑的就是如何有机地串联起多个文学作品,解决每个小节目之间内容分散、逻辑单薄的问题。
首先,节目组应当确定每期节目的主题。主题是一期节目的灵魂,只有确定了主题,才能确保节目中心明确、结构紧凑。因此节目组在策划过程中,必须优先决定节目主题,再根据主题的特征进行架构设计和主线串联[6]。在大主题之下,可以设计若干个小主题,结构则以并列或层层递进为佳。
其次,要围绕主题精选诵读作品。在确定了大主题和小主题后,作品的选择就有了明确清晰的方向。必须选择紧扣主题,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并根据具体的作品设计诵读和表演的方式,思考舞台、背景音乐等元素的配合。
最后,要深入挖掘作品内核,真正做到古为今用。诵读是整个节目的中心环节,而对作品的阐释和解析也同样重要。如何开展精雕细琢,对作品内容进行丰富和二次创作,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是节目组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无论是用表演的方式进行演绎,还是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其根本在于挖掘作品中的正能量和家国情怀。
(二)利用艺术技术手段,营造精美舞台效果
近年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爆红,尽管其并非诵读类节目,但仍有值得借鉴之处。其中较为鲜明的一个特征在于这一系列节目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来复原、展现甚至升华传统美学,例如运用VR、AR技术搭建虚实结合的舞台布景,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又一个惟妙惟肖的中式美学场景,宛如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
诵读类电视节目承担着美育功能,因此在视觉表现上,必须加强艺术技巧和技术手段的利用,营造独特精美的舞台氛围。具体而言,要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中的审美意象,节目组首先要加强对各个作品的深入分析,挖掘作品中的意象元素和符号元素,将其融入到舞台设计之中[7]。例如在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词中的“明月”“宫阙”“清影”等意象就可以成为设计的元素,运用在舞台布景、演员服饰等之上。另外,为了表现节目的时代感,节目组可以加强古今元素的碰撞,将现代乐器、表演形式以及先进光电技术融合其中,给传统文化带来强烈的现代气息,提升观众的接受度。
(三)深入结合现实生活,打造独特品牌效果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热播,各大广播电视台纷纷效仿,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同质化现象。究其根源,文化内核融入不足和节目组能力素养匮乏是主因,常常是精髓没有学到,反而是东施效颦。要解决这一问题,广播电视媒体应当深入挖掘节目的鲜明特色,打造独树一帜的节目品牌,同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解决部分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曲高和寡的问题。
在挖掘节目特色上,广播电视媒体要避免一味地模仿,而是要从自身的优势角度进行思考。例如某地方台推出的诵读类节目,主要聚焦的是地域文化,节目中的选题取材均来自古代本地文人的作品以及描绘本地的优秀作品。在节目制作中,还通过视频短片、舞台表演等方式将当地的地理地貌、历史变迁以视觉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表现不仅加强了大众对于该地人文底蕴的认知,也提升了当地的文旅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8]。
在联系现实生活上,加强古今联系有助于强化观众的观看感受,引发共鸣。节目组要深入挖掘诵读作品的文化内核,并将其与现代生活相关联。例如在诵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时,诗中恬淡悠然的生活情趣恰好与当前高强度、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很容易激发观众对惬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结语
构思新颖、内涵丰富、制作精良的诵读类电视节目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贡献,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化生态。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诵读类以及其他电视节目也有很大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宝贵的资源,用现代化、时尚化的方式进行创新传播,让优秀传统文化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注释:
[1]苏礼晶,姚磊.地方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及传播价值研究——以《诗与歌》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6):89-94.
[2]张步中,牛超杰.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电视,2023(12):73-77.
[3]姚喜双.诗词诵读传承中华经典创新传播助力教育公平——《课本中的苏轼》系列电视节目创作谈[J].教育传媒研究,2023(05):99-100.
[4]姜燕,何雨师.听觉浸润:文化类综艺节目听觉审美探析[J].影视制作,2023,29(12):13-19.
[5]金彦彤.试析“经典诵读”的文化育人功能[J].大学,2021(45):56-58.
[6]孙新华,贺蕾.地方经典诵读电视节目的主题设置及表达探析[J].视听,2020(08):32-33.
[7]王晓雯,张东杰.打造人文类融媒产品的“匠心”策略[J].传媒评论,2020(10):93-94.
[8]杨红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媒介建构[J].文化产业,2023(25):106-108.
(作者单位:郑州广播电视台)
责编:刘纯友
猜你喜欢 传承传统文化创新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7期)2016-10-1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7期)2016-10-13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