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自媒体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现状及路径研究

自媒体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现状及路径研究

程小龙 倪海宁 水寅萍

摘 要:自媒体新时代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是维护自身利益、应对网络风险的基础。为了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现状,本研究选择皖南医学院51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自媒体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有关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过于依赖学校,未形成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联合式培养;
培养内容不完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法律法规教育较为欠缺;
培养方式单一传统;
培养效果欠佳。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建立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并优化家庭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自媒体新时代;
网络安全;
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4)05-0030-04

“自媒体”这一概念是由美国作家丹·吉尔默首次提出,其出现时携带着“公民新闻”“草根新闻”等色彩[1]。自媒体是一种利用数字科技和知识体系相结合的方式为大众提供分享个人事实的途径,具有自主化和大众化等特点,通过网络客户端可以表达自身对事物的看法或诉说自身的故事[2]。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4.4%,互联网用户数量占比位居全球首位[3]。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事物的不断涌现,现已逐渐遗弃传统的互联网模式,继而形成更为新颖的社会关系网,通过网络手段构建的新领域,促使群众持续更新自媒体新视野[4,5]。对于生长在自媒体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自媒体是大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以及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然根深蒂固[6]。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体人群,自媒体新时代促使网络空间更为多元化,并真正实现了网络生活化,但与此同时网络诈骗、网络暴力以及网络谣言等不良事件频发。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不仅是自媒体的参与者,更是肩负网络安全责任及义务的践行者,因此,有关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7,8]。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强调,加强自媒体网络的安全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9]。说明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势在必行[10,11]。基于此,本研究选择皖南医学院51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育人培养路径,以期为自媒体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现阶段,为提高自媒体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众多学者对网络相关问题开展了多种研究。截至2022年11月25日,在中国知网以“自媒体大学生”为关键词共计检索学术期刊183篇,硕士论文77篇,博士论文3篇;
以“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现状和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为关键词检索,仅检索10余篇文献,说明尽管自媒体大学生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有关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现状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有关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探究仍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在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现状的相关研究中,学者施旋认为大学生信息获取辨识能力薄弱、网络自我发展意愿较差、网络道德责任意识个体差异明显[12]。谭玉认为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社会缺乏网络安全教育战略思维、网络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缺乏丰富的网络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13]。在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相关研究中,张梦认为新时代大学生角色不清造成责任担当定位模糊、主客观环境变化削弱责任担当意识、履行能力偏弱无法保证责任担当成果落实、教育实效性和感染力不强[14]。由上述可知,我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可归结为:信息获取辨识能力薄弱、网络安全教育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责任担当意识较弱等。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需完善大学生的意识培养、提高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视度及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学者刘丽萍也提出针对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感培养现状,可以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舆论及通过实践体验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着手[15]。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就对互联网信息以及责任意识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并于80年代相继出版了网络伦理学和计算机伦理学等相关著作。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中提出,随着网络计算机的诞生,道德政策也出现了真空区,因而需要探究网络道德与网络责任。国外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计算机伦理学等方面,缺乏对网络使用者思想教育探究。虽然有关责任意识培养研究较少,但国外有关计算机的法律法规等论述对高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

2.1 调查对象

对皖南医学院在校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现存问题及原因。本研究于2022年5―7月发放问卷调查表,于2022年8月1日回收完毕。共计发放550份调查问卷表,回收531份,剔除漏项超过10%和规律作答问卷,有效回收514份,回收率为93.45%。

2.2 调查问卷方法及设计

调查问卷采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16],该问卷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5道题,第一部分了解大学生个体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了解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频率及范围;
第三部分了解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行为及态度;
第四部分了解不同培养主体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现状;
第五部分了解大学生提出对自媒体时代的意识培养建议与意见。

2.3 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发现,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问题如下:(1)有关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过于依赖学校,未形成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联合式培养;
(2)培养内容不完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法律法规教育较为欠缺;
(3)培养方式单一传统;
(4)培养效果欠佳,大学生未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网络行为。

2.3.1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现存问题

在自媒体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协助配合,包括家庭、学校、个人、运营商等方面。本研究调查显示,当前在培养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方面存在培养主体相对单一,培养内容不完善、缺乏新颖的培养方式,导致培养效果欠佳。(1)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过于依赖学校。在“您父母是否关注您的上网内容和上网行为”的问卷内容中,70.04%的大学生表示父母并未关注,21.98%的大学生表示父母偶尔关注,仅有7.98%的大学生表示父母经常关注。说明父母未充分了解子女的上网内容和上网行为,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在“您是否收到您家人向您发送的不正确信息?”的调查中,有31.52%的大学生表示经常收到,有45.53%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收到,有22.95%的大学生表示未收到。说明部分家长缺乏这方面的意识。网络责任意识淡薄,随意传播或评论未证实的网络热点话题。由此提示,家庭网络责任意识培养欠缺。在“您认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主体有哪些?”中,有93.58%的大学生表示培养主体为老师,有26.26%的大学生表示培养主体为政府相关部门,有12.26%的大学生表示培养主体为家庭,有6.42%的大学生表示培养主体为自媒体平台。说明无论在生活中或是在大学生潜意识中均以学校作为网络责任意识培养主体,并未形成多方联合的培养方案。(2)培养内容不完善。在“您是否接受过网络责任意识方面教育?”中,仅有35.41%的大学生表示接受过相关教育,由此说明目前有关网络责任意识方面的教育内容较为欠缺。在“您是否了解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办法?”中,仅有7.20%的大学生表示了解,有17.90%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了解。74.90%大学生表示不了解。说明相关教育内容仍需进一步完善。(3)培养方式缺乏创新。在“您的学校多久开展一次与网络责任意识教育相关的活动或课程?”中,有41.44%的大学生表示未接受相关教育,有58.56%的大学生虽然表示接受过相关教育,但其中有36.54%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固定的相关培养课程,也未定期开展相关讲座与课外活动,仅在思政课程中接受过教育。说明高校针对这方面的培养方式单一,无针对性,影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效果,网络责任意识缺乏。(4)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效果欠佳。在“您曾经在自媒体平台中是否转发过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中,有16.73%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说明部分大学生针对未核实的信息能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75.88%的大学生表示“基本没有”或“偶尔有”,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未核实的信息存在不确定态度。7.39%的大学生表示“经常有”,说明仍有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并且未能认识到网络谣言对他人造成的危害,反而成为谣言的传播者。由上述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目前多数大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网络责任意识。

2.3.2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现存问题分析

(1)网络责任心理成熟度不足。大学生作为使用自媒体的主要群体,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故而需明确自身职责[17]。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半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且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导致学生在判断网络信息时多以感性层面为主,而在责任方面更倾向于自我感觉,因而更易受到虚假信息欺骗,加之许多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责任教育,同时部分家长的一些网络行为也会对子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5,18]。(2)高校重视度不够高。学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教育方式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网络责任状态。目前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仍较为欠缺,且尚未形成与自媒体时代相结合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模式。这可能与学校尚未意识到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对大学生乃至社会的重要性,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不够重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有关。(3)网络环境会对大学生形成负面影响。网络世界中呈现的人或事真实性较低,多以虚拟化、数字化等方式呈现,误导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一方面,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另一方面,网络监管者无法实现网络社会的全方位监管。

3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育人培养路径

3.1 传播者的责任与要求

自媒体时代是以“内容为王”的时代,自媒体平台的内容质量与传播者相关[20]。大学生作为传播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虚假信息和谣言层出不穷,因而需要具备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确保传播的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大学生在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相关信息时,应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导向,引导公众理性思考和正确判断,通过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提供专业知识和观点来引导公众。此外,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不仅要珍惜自身的言论自由权利,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作为传播者的道德修养。大学生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的相关准则,规范自我行为。

3.2 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引导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主要阵地,需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在自媒体时代,高校需建立更为全面的教育体系,才能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还需要加强深化大学生的网络法律知识和网络责任意识教育。这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网络自媒体平台展示相关法律法规,如依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处理的真实案例,以此对大学生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同时也要教育大学生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3 建立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以及自律和他律评价。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是评价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因素,学习效果包括学生对网络责任意识的理解程度、实际行动中的表现以及对网络风险和安全的认知能力等。而教学质量则包括教师对网络责任意识的引导和培养能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等。此外,自律和他律评价也是评价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方面,自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遵守网络使用规范、主动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等。他律评价则强调学生对他人网络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包括不侵犯他人隐私、不传播虚假信息等。评价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方式应该综合考虑长期性和阶段性评价。长期性评价可以通过对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了解培养效果的趋势和变化。阶段性评价则可以针对不同学年或学期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活动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自律和他律评价以及长期性和阶段性评价,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效果,继而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网络责任意识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3.4 优化家庭对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养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网络责任意识的形成发挥着间接作用,在培养网络责任意识的过程中,家庭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变化,尤其是在上大学之后学生接触自媒体的时间明显增加,网络文化也逐渐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因此,家长需要根据孩子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来调整教育方式。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心理变化较大,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立想法,但部分家长并未考虑该方面,仍采用传统的告诫式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不愿与家人沟通、交流。继而导致网络平台逐渐成为多数大学生倾诉和发泄情绪的首选。因此,家长需要积极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网络责任意识,加强与子女的语言沟通,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认知,并针对性地引导教育,以降低子女在网络平台上犯错的可能性。

4 结束语

在自媒体新时代,网络平台具有信息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交互方便、内容丰富以及信用度低等特点,这些特点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轨迹,因此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成为培养优秀人才和保护国家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在此过程中高校承担着重要责任。但目前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效果不理想,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将家庭、高校、社会等各方力量相结合,共同完善培养体系,建立良好的网络安全培养环境,以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明平,潘利敏.自媒体背景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价值、困境与创新[J].江苏高教,2020,36(11):96-99.

〔2〕耿中华,丁三青.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培育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21,37(07):93-97.

〔3〕李晓丹.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 38(04):74-75.

〔4〕王超,张红霞.自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6(06):48-50.

〔5〕周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研究——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20(02):790.

〔6〕李林.网络微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25(11):156-159.

〔7〕李楠.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 28(22):88-90.

〔8〕冯莉莉.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能力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08):79-82.

〔9〕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60(03):2.

〔10〕段立.全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培育对策探讨——评《大学生安全预防与应对教育》[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1,21(05):2352.

〔11〕雷育胜,周恒洋.系统论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谫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40(12):67-69.

〔12〕施旋,徐天啸.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J].文教资料,2022,65(06):65-68.

〔13〕谭玉,王子瑶,秦丽璇.大学生网络安全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选择——基于北京5所高校的实证调研[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9,21(01):105-112.

〔14〕张梦,成传雄.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5):35-37.

〔15〕刘丽萍,邓琼莉.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22,43(04):117-120+125.

〔16〕王欣磊.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培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

〔17〕陈琦,熊回香,代沁泉,等.平台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2,66(07):75-87.

〔18〕张本青,李红革.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39(05):38-40.

〔19〕付秋静.大学生危机意识与安全教育研究——评《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能力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17):2.

猜你喜欢 意识培养网络安全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网络安全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10期)2019-01-07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信息安全研究(2018年12期)2018-12-29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2018年4期)2018-07-05大学生之歌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博览群书·教育(2016年9期)2016-12-12试析安全生产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2期)2016-10-27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6期)2016-04-26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声屏世界(2015年7期)2015-02-28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