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浅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9-07 19:48:01 推荐访问: 思想政冶工作总结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

李时莹 游春明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事关民族和国家的未来[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2],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重视并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不仅能够系统地回答“新时代下高校如何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一问题,还能够回答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关键问题[3]。不可否认的是,处于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阶段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将迎来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培养教育青年学生时也会面临新概念、新思潮、新理念的冲击与挑战。推动新时代高校“入脑入心”,能够让教育的实效直达人心,将理想信念之“种”直接播撒到青年学生心底,帮助学生在求真理、明大德中守好公德,律严私德,引导学生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一)高扬理想旗帜,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随着我国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全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4],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越发需要高质量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知识和优秀创新人才的支撑。高校作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责任主体,能够通过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5],帮助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生理想信念的基石,顺应时代之势,更好地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之中。

(二)培根铸魂育英才,笃行致远担大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年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机遇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在于培根铸魂、久久为功,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格,涵养道德品质,筑牢“能吃苦、肯奋斗”的思想道德根基,塑造“有理想、敢担当”的民族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绝不是一路坦途,在面临大挑战、大风险和大矛盾时,青年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才能拒绝外界的诱惑,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甘于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新时代的爱国行。

(三)提升高校组织力,坚守育人初心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的使命任务是培养能巩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为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这决定了高校必须坚守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也必须更加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组织力,团结凝聚坚定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学生,切实解决好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问题,号召青年学生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始终作为培养可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一)时代之困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精神生产及其与受教育者进行精神交往的活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思想传播有了更多的渠道和途径,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多元的思想传播。通过互联网的社交媒体,个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分享意见和信息,带来了思想的多样性和言论自由,但也使得信息泛滥和非主流思想的甚嚣尘上。第二,媒体的影响力很大。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其在塑造公众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学生在大学时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缺乏批判性思维,被动接受较多,导致电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媒体的影响非常巨大。第三,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ChatGPT)等使得“碎片化学习”“即时教育”“随时学习”的概念深入人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往往会由于时空的限制而错失教育先机。

(二)形式之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常是以显性的“灌输式”说教为主,通过教学课堂(第一课堂)及日常事务管理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直截了当地传递给受教育者。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贯彻党的教育理论、凝聚共识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单一、单向的说教教育方式和匮乏的交流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容易造成学生的抗拒心理。除此以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常常过于抽象化、理论化,非常缺乏具体实践和案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简单地使用的“高大空”的文本话语、学术话语难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内容之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入脑入心”的另一方面是囿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递与接受。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态势。但受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不匹配、教育实践形式的匮乏、实践教学“泛而无界”等因素的制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往往放在理论课的教学中。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存在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中,其他非思政类课程中也都内含大量可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若以叠加重复、生搬硬套、强拉硬扯等方式强行传递给学生。学生的直接反应是难以接受、缺乏兴致、不愿主动地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无法实现“入脑入心”。

除此以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身就是兼具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要通过理论教育教学,更要通过实践使学生加深、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可是在现实中,第一课堂未能同第二课堂展开系统联动,学生所学的大量理论教育缺乏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感悟与思考,教育内容同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学生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不能内化成为支撑青年学生发展成长的核心内在动力,也无法在青年学生追求理想信念时提供指引。

(一)实行教育过程动态调整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动态调整机制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这种机制的目的是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的时代困境,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应性。第一,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事关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强国的建设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等使命的完成。高校在承担着思政教育强基固本的工作,培养认知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应始终牢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并将其真正外化为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的行动指南。第二,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守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教育和引导。因此,无论是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还是辅导员在日常事务的管理,应当始终考虑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对象。用大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大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例如,关注社会、文娱和科技的变化,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三,提供定制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部分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会存在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情况,难以引发受教育者内心的共鸣和认同。基于此,可以对教师进行分群体精准培训,提升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业性,而对学生群体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让思想教育“入眼入耳”,从而“入脑入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健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机制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常利用“第一课堂”完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认同和接受科学理论,利用“第二课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能力和素养的实践。通过健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机制,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首先,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梳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内容,挖掘校内外资源,以课程内容为出发点,以教学实践为课程形式,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向“课下”,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社会调研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次,强化学生参与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让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将深刻的道理内化于心,从“听进去”到“讲出来”。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参与决策和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最后,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为了保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记录。

(三)构建网络思想政治育人机制

新时代,在信息传播速度快、承载内容多、接受时间短的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高校不应当仅仅将目光聚焦在线下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应该关注互联网平台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打破“形式之困”的坚冰。高校可以通过利用学校新媒体平台上的优质内容锁定学生群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网络热点问题,通过结合理论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首先,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结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制作精品的在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以视频、音频、PPT 等形式呈现,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好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将思想政治理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融入学生的脑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其次,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建专门的网络平台,提供在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学习交流的空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和推广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定期发布思政教育文章、专题讨论、名人演讲录像等,吸引青年人关注和参与,潜移默化地在思辨过程中实现思想觉悟的深化。同时,邀请教师和专家参与其中,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