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张艳 史英 裴静

1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滕州 277599;
2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急诊,滕州 277599;
3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产科,滕州 27759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可损伤新生儿系统,阻滞神经系统发育,严重时可引发核黄疸,严重危及患儿的机体健康〔1〕。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致病原因也较多,一般认为与胎粪排泄延迟、羊水污染、宫内窘迫、感染等因素有密切关联〔2〕。目前,治疗该疾病多采用蓝光照射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但仍存在一定隐患,如眼罩脱落、皮肤受损、红臀等,加上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看似简单的护理干预仍需要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来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3〕。风险管理是指针对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护理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弥补护理工作中的缺陷,规避风险,进而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4〕。新生儿每天70%~80%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进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患儿易出现睡眠问题。

保护性睡眠护理是一种以睡眠、唤醒为核心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评估患儿的睡眠障碍,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有效改善患儿睡眠质量〔6〕。本文拟探讨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纳入标准:①确诊高胆红素血症〔7〕的新生儿;
②足月单胎;
③无其他并发症;
④新生儿家属知情本研究并同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者;
②合并低氧血症、感染等者;
③先天畸形者;
④中途转院或出院者。对照组男68例,女32例;日龄3~11 d,平均(6.31±0.26)d;体重2.8~4.2 kg,平均(3.16±0.17)kg;
分娩方式:顺产56例,剖宫产44例。观察组男66例,女34例;
日龄2~12 d,平均(6.35±0.21)d;
体重2.7~4.3 kg,平均(3.15±0.18)kg;
分娩方式:顺产58例,剖宫产42例。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号为2020-14。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使用双面蓝光保暖箱。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主要包括患儿入院后置保温箱保暖,温箱每天清洁,一旦被呕吐物、大小便污染立即擦拭干净,保持其通透度,以免妨碍光线透过,影响治疗效果;
使用一次性遮光眼罩保护眼睛,定时翻身,保持清洁皮肤,穿纸尿裤保护会阴部;
予灯蓝光治疗,记录光疗时间,每1小时记录1次温箱温度,患儿体温、呼吸、脉搏及血氧饱和度,保证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2℃,可根据患儿体温适量调整温箱温度,若体温不正常及时上报医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具体如下。

1.2.1成立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小组 选取科室护士长1名及责任护士4名组成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长,负责统筹护理工作。首先对小组成员进行风险管理、保护性睡眠护理的学习和培训,提升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使护理人员学会鉴别风险的方法,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并通过考核上岗。小组成员收集有效风险管理和保护性睡眠干预素材,对患儿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评估和归类,制定出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有效风险管理的方案和保护性睡眠干预方案,并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小组开会讨论的形式,不断完善该方案。

1.2.2风险干预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 (1)风险管理: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情况,总结出三方面风险因素:分别为护理人员因素、患儿家属因素及客观存在的风险因素。其中针对护理人员风险因素,主要通过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提升护理操作技能,正确使用蓝光箱,增强其责任心,并加强监督检查来减少护理风险;
针对患儿家属方面的风险因素,详细地向患儿家属进行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危害性、治疗安全性、预后等方面健康教育提高其认知,消除存在的顾虑来减少风险,对其存在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做好有效沟通,避免护患之间产生矛盾和纠纷;
针对客观存在的风险因素方面,从保温箱、皮肤、眼罩、喂养等方面对患儿进行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保温箱护理 :做好通风,并将保温箱放置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区域,保温箱之间的距离保持在90 cm以上,将其温度控制在30~33℃,湿化器内的水保持在2/3以上,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光源使用1 000 h以上需进行更换,同时保持灯光清洁干净,定时清扫灯光上的灰尘,检查LED灯的亮度。②皮肤护理:为患儿穿戴护手手套和胶套,避免自己抓伤及双脚摩擦引起皮肤损伤,每2 h进行一次翻身,用温水擦拭身体并涂抹软膏,预防红臀。③眼罩护理:选用棉布特制的全黑眼罩,使用轻薄弹力带作为固定带,将其调整合适松紧度,避免眼罩脱落的同时有效覆盖患儿双眼,且不遮盖鼻孔,提升患儿的舒适度。④喂养护理:患儿易哭闹,反射能力较差,喂养易发生误吸,喂养时保持45℃,且喂食速度不宜过快,喂养后抬高患儿头部,预防呕吐、窒息等〔8〕。(2)保护性睡眠:采用PAQ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9〕对患儿进行睡眠障碍评估,护理人员采用专业标准指导语指导患儿家属进行填写,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教,着重强调治疗的重要性和该疾病的预后转归情况;
对患儿进行睡眠指导,逐步引导患儿采取正确的睡眠方法,详细记录患儿睡眠周期,根据患儿睡眠周期安排治疗和护理操作,采取适合患儿的体位减少觉醒时间,增加有效睡眠;
通过按摩、抚摸、沐浴等方式,提高患儿睡眠质量;
患儿出院后可采用睡袋,将安全睡眠延续到院后护理中。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对两组新生儿干预后的护理质量情况进行比较,主要指标为风险发生情况,包括皮肤损伤、呕吐、针头脱落、体温异常等。②症状改善:对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主要包括黄疸消失时间、首次胎便排出时间以及首次排黄时间等。③睡眠质量:对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睡眠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主要包括睡眠时间和哭闹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1 两组新生儿干预后的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后,观察组皮肤损伤、呕吐、针头脱落、体温异常等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干预后的护理质量情况比较(n),〔n(%)〕

2.2 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后,观察组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胎便排出时间及首次排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3 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睡眠情况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睡眠情况比较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产生增加、胆红素排泄减少所导致,是新生儿科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可引发患儿脑神经损伤、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10〕。现阶段蓝光照射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无创、简单易行,且安全性高。然而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难以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极易哭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甚至对患儿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1〕。同时,蓝光治疗过程中,新生儿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通过哭闹行为来表达需求和舒适度,但患儿家属面对患儿的哭闹,往往会表现的不知所措,甚至质疑蓝光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易引发护患矛盾〔12〕。风险管理主要是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积极处理和有效预防,达到护患之间互利的结果〔13〕。同时,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患儿因各种因素影响,往往出现睡眠问题,科学、有效的睡眠护理干预对提升睡眠质量、促进患儿生长发育都具有重要意义〔14-15〕。

本研究将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应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通过成立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小组,从风险管理和保护性睡眠两个方面对患儿进行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后,观察组皮肤损伤、呕吐、针头脱落、体温异常等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通过风险管理,把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评估,通过开展护理人员培训、制定相关方案并落实到具体护理过程中,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保证蓝光治疗的顺利开展,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同时,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观察组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胎便排出时间及首次排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指数低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风险管理避免了患儿护理出现各种风险因素,同时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能力的提高,使患儿接受更科学、更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大大促进了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改善症状;
观察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保护性睡眠护理干预,对患儿的睡眠评估和睡眠周期记录,在患儿苏醒期间可有效安排患儿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此外,通过各种按摩、抚触等有效安抚患儿情绪,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这与王芳侠等〔16〕在相关研究中取得的结果一致。由此可以看出,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可显著提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改善症状和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可显著提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改善症状和睡眠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保护性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19期)2022-11-04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认识高氨血症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年9期)2019-10-12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9年2期)2019-04-13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7期)2017-01-31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1期)2017-01-31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新农业(2016年15期)2016-08-16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6期)2016-01-20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瓜氨酸血症II型1例疑难病杂志(2014年12期)2014-04-16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