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靖楠,周 黎
乙状结肠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饮食、慢性炎症、遗传、癌前病变等因素有关,发病部位多在左半结肠的降结肠与直肠之间[1]。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常引起腹痛、排便异常、腹部肿块等症状。目前,乙状结肠癌治疗多采用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预后较好,5年生存期可达90%以上。乙状结肠癌根治的手术方式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肿瘤的具体位置而定,术式可分为腹腔镜和传统开腹两种。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彻底,操作视野好等优势,但由于切口较大,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腹腔镜手术虽然切口微创、术后恢复快,但由于操作灵活性较差,故手术时间较长,还存在发生气腹相关并发症的风险[2,3]。本研究通过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的效果,旨在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依据。
1.1 对象 选取2016-06至2023-06在我中心特勤急救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0例乙状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18岁;(2)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乙状结肠癌的诊断标准[4];(3)既往无腹部手术病史;(4)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排除标准:(1)患者或患者家属拒绝参加本临床研究;(2)患者原发肿瘤为非乙状结肠癌;(3)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无法耐受手术;(4)肿瘤分期较晚,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按患者选择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武警特色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准文号:2023-0021)。
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饮酒史、吸烟史、贫血情况、肿瘤分期及癌胚抗原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乙状结肠癌患者入院时基本临床资料对比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3 d给予流食,术前 24 h口服硫酸镁或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术前12 h禁食水,并进行清洁灌肠。
1.2.2 手术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左下腹旁正中作10~15 cm纵切口,切开腹壁、腹膜,钝性分离结肠系膜,探查肿瘤位置、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扎并切断乙状结肠动静脉,于沿降结肠旁沟剪开腹膜,完整游离乙状结肠,上至降结肠,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完整切除包含肿瘤在内的乙状结肠及其系膜,清扫肠系膜及血管根部淋巴结,将降结肠断端拉至盆腔,与直肠上端进行吻合。冲洗腹腔,缝合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常规抗感染、补液及对症治疗。(2)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体位和麻醉方法同对照组,于脐部下缘作1cm 切口,建立气腹,压力12 mmHg,置入1 cm的 Trocar 作为观察孔。于肚脐右侧腹直肌外缘作1 cm 切口为主操作孔,于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交叉点处分别戳孔作为辅助操作孔,置入Trocar和手术相关器械。经观察孔置入腹腔镜探查肝脾、盆腔有无肿瘤转移,然后探查肿瘤位置、大小及浸润情况。病灶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范围同对照组,去除气腹,扩大左侧操作孔至4 cm,将切除的肠段套入标本袋,经此切口取出,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吻合。冲洗腹腔,逐层缝合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治疗同常规开腹手术。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1)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2)采用VSA评分对两组术后疼痛进行评估。①1~3分:患者轻微的疼痛,在不影响睡眠的情况下可进行日常生活;②4~6分:疼痛程度明显,无法忍受,影响生活及睡眠,需服用镇痛药物;③7~10分: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睡眠、需要使用镇痛药物进行治疗[5]。(3)按“中国胃肠肿瘤外科术后并发症诊断登记规范专家共识(2018版)”比较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腹腔出血、肠梗阻、切口感染等[6-10]。(4)两组患者术后24 h抽取腹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 (IL-1β) ,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的数量(ANC)等检测。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下地时间、排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乙状结肠癌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腹腔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发生4例切口感染,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乙状结肠癌患者术后24 h相关指标对比
表3 两组乙状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3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术后 24 h观察组TNF-α、IL-6及IL-1β水平, 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 (ANC)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乙状结肠癌早期诊出率高,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11]。常规开腹手术虽可彻底切除肿瘤,但由于创伤较大,出血量也会明显增多,再加上手术区域视野受限,因此易损伤盆腔植物神经,也易出现术后肠梗阻、吻合口瘘、伤口感染等并发症[12,13]。临床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损伤小,术中视野清晰,可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以及植物神经受损的风险,因而对机体损伤较小,更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14]。因此,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下地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腹腔镜手术可明显降低对患者的损伤,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4例),表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患者切口的愈合。
细胞因子是机体受到刺激后,体内的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15],主要包括促炎因子及抑炎因子。正常情况下促炎因子及抑炎因子的分泌量保持平衡,在感染、创伤等因素的刺激下,促炎因子会大量分泌,过度分泌会导致炎症发生。主要的早期促炎因子有IL-1α、IL-1β、IL-6 、IL-18和TNF-α等。促炎因子水平越高,炎症反应越重,患者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16]。当机体发生感染时,会导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17]。手术应激也会引起机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增多[18]。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后24 h行IL-1β、IL-6和TNF-α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促炎因子水平明显减低;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的白细胞数量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减少创伤及相关的应激反应,降低炎性指标水平,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腹腔镜可将手术视野放大,使手术区域更加清晰可见,能降低肠道梗阻、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使腹腔内脏器、血管、神经受损的风险较小[19]。另外,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肠道黏膜损伤小,患者术后可更早恢复经口进食[20]。但本研究仅评估了患者术后24 h促炎因子IL-6、IL-1β及TNF-α的变化,下一步还需对术后炎症发展期变化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患者较开腹手术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炎性因子的水平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猜你喜欢 开腹腹腔切口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传染病信息(2022年6期)2023-01-12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人大建设(2019年10期)2019-12-27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1期)2019-04-25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4期)2016-11-11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12期)2016-06-01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10期)2016-06-01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7期)2016-01-15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5期)2016-01-15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5期)2015-06-10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9期)2014-03-20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