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震 李慕帆
收稿日期:
2024-01-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20);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3WSKZD02-4)
作者简介:
关震,男,辽宁营口人,温州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李慕帆,男,浙江台州人,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究。
摘 要: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带领俄共(布)针对长期执政面临的问题,开展以坚定党的领导和团结统一、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党员党性修养与工作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自我革命,引领苏维埃俄国社会革命,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应从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执政党自我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启示。
关键词:列宁;新经济政策;执政党;自我革命
中图分类号:A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24)03-0011-08
列宁带领俄共(布)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依靠自我革命巩固执政基础,这一时期的自我革命与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推行紧密相连,坚持问题导向,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出发点,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线,以锤炼党员党性、提高工作本领为落脚点,坚决贯彻执行列宁提出的“先锋队要不怕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要不怕公开承认自己素养不够,本领不大”[1]137的革命宗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2]64。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应充分汲取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执政党自我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启示,在自我革命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趋势,实现自我革命制度化、体系化,不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一、直面问题、克服困难是列宁执政党自我革命理论的价值导向
俄共(布)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自我革命,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改正自身错误。这些问题表现在执政环境变化出现的执政难题、过渡方式转变面临的建设问题和国际局势发展衍生的战略问题。
(一)解决俄共(布)长期执政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就党的使命而言,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的使命就是带领人民完成过渡任务,即使知道这一任务“是多么艰难”[3]276。俄共(布)在保卫政权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工农不满,使得俄共(布)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调整这一“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4]24。
就党的团结而言,国内战争胜利后,俄共(布)内部出现了工团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倾向,“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派别不仅有自己的政纲,而且还有其内部的集团纪律和派别活动,“使混进执政党内来的敌人不断加紧活动来加深党的分裂”[4]78,并企图利用这种分裂来达到反革命的目的。俄共(布)面临着通过消灭派别活动来加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领导,进而抵制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无产阶级的种种行会狭隘性与恶习的重大问题。
就党的作风而言,俄共(布)面临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在推行新经济政策过程中,党员表现出的拖拉作风和官僚主义;二是在执政过程中,党员必须打败“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文盲、贪污受贿”[5]210三大敌人;三是党员不敢也不善于吸收大批非党人员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四是出现党委做出的决定影响司法公正的倾向。
就党员能力而言,列宁指出“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1]67,大多数做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文化低、不会管理。列宁认识到执政的共产党人能不能领导好经济工作,成为同私人资本主义竞赛的一场考试,成为俄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一场考试,这场考试的结果“决定俄国共产主义政权的命运”[1]81。
(二)正视“间接过渡”国内建设的困境与问题
在经济建设方面,经过四年帝国主义战争和三年国内战争的消耗,苏维埃俄国经济遭受灾难性破坏,“1920年同1913年相比,俄国的产业工人减少一半,大工业的产值几乎减少七分之六……田地荒芜,农业产量仅为1913的三分之二”[6]I。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和探索社会主义过渡道路成为俄共(布)执政的主要任务,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5]186。
在执政基础方面,因在和平时期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及工人的不满,列宁意识到和平时期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破坏了工业和农业的联系,小农必须有与他们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和动因”[4]55,使得俄共(布)面對化解工农不满、巩固工农联盟的问题。
在新经济政策完善方面,新经济政策作为应对和平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执政危机而临时提出的应对方法,提出之时并非就是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以实行粮食税为核心,随着实践不断完善的过渡方式。因此,俄共(布)面临着统一党内思想认识,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使全体劳动人民理解并贯彻实施这一政策,并解决商业和工业国有化“在禁止地方流转方面走得太远了”[4]56的问题。
在间接过渡过程中,随着粮食税的开展,地方流转也发展起来,并逐步由商品交换变成商品买卖,而贸易自由必然助推资本主义的增长。如何保持理论清醒、思想统一,在现实中找出正确的方法,把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并积极探索“怎样保证在不久的将来把国家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4]211,成为俄共(布)面临的问题。
(三)统筹“两制并存”国际局势的发展与机遇
在利用资本主义方面,维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某种均势”[5]1的根本途径是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往来,俄共(布)面临着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和国际市场发展苏维埃俄国,实现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使得苏维埃政权存在下去并实现对小私有者自发势力进行改造的问题。
在保卫政权方面,俄共(布)面临的问题是敌人在战争失败后,已经不指望公开打着白卫旗帜进行反革命活动,而是竭力抓住俄共内部的意见分歧,“设法使政权转到表面上最像承认苏维埃政权的那些政治派别手中,用这种办法来推进反革命”[4]81。
在争取和平力量方面,由苏维埃政府倡议并积极参加的热那亚会议,俄共(布)为自己制定了双重政治任务:一是把资产阶级和平主义的一翼从资本主义阵营中划出来,并努力帮助其增加在竞选中的胜利希望;二是分化在会议上联合起来对付苏维埃俄国的资产阶级国家。俄共(布)在艰难的国际局势中,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加深国际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阵营同暴虐的资产阶级、侵略的资产阶级、反动的资产阶级的阵营之间的裂痕”[5]449。
在共产国际运动方面,俄共(布)面临的自我革命经验国际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面对国际局势不稳定的“均势”和各国共产党革命处于低潮时,如何借鉴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始終不渝地、有步骤地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5]13,尤其是不能忽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运动;二是地理位置邻近、国情相似的高加索地区各苏维埃共和国,面对过渡形势的不同,如何参考运用新经济政策;三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波兰等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问题,如何从共性的角度建立“优秀的、真正无产阶级的、真正群众性的共产党”[5]101,同时“制定出愈来愈正确、愈来愈切合实际的策略和战略”[5]114。
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是列宁执政党自我革命理论的主要任务
俄共(布)针对党内、国内及国际问题,不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将维护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提升党员政治觉悟和工作本领作为主要任务,在推行新经济政策过程中奋力完成。
(一)坚定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团结一致
面对小资产阶级居民在政治立场方面动摇的危险、“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派别分裂党的问题,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党内决不允许出现派别活动并立即解散各种派别,在发生违反纪律、恢复或进行派别活动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党内一切处分办法,直到开除出党。列宁晚年在思考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时,提出中央监察委员会要有一定数量的委员必须出席政治局每次会议,并形成一个不畏惧任何人以威信来妨碍他们的工作集体,“以至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1]381。
面对各个机关在新经济政策时期需要解决的新生矛盾,“必须有一个相当权威的上级机关及时地解决这类问题”[5]384,这个机关就是共产党。因此,白卫分子将分裂的“赌注押在党内最严重的意见分歧上”[1]342。针对这种情况列宁始终坚持集体领导,并推行民主集中制,一是评价各位主要领导人的工作能力与个人性格,希望能够合理安排“每个人适合做哪一级的工作和什么性质的工作”[5]169;二是建议增加中央委员人数,“防止中央委员会一小部分人的冲突对党的整个前途产生过分大的影响”[1]341。同时,俄共(布)针对“工人反对派”及同他们类似分子的错误观点,“必须同这些主张进行坚持不懈的思想斗争”[4]87。针对党内工人存在的官僚主义脓疮,必须同它作有效的斗争;针对地主和资本家这些妄图通过各种手段进攻和打垮苏维埃俄国的反革命势力,必须密切注视他们的主要意图、策略手段和派别;针对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并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资本主义,需要共产党员增强本领,与其进行最后的斗争,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等方式进行掌控。
(二)永葆党的先进性,带领人民完成过渡任务
俄共(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苏维埃俄国实际结合。在革命阶段问题上,列宁批判考茨基、希法亭等人,以及“第二半”马克思主义的“其他英雄们”[5]183,没有看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副产品顺便解决了”[5]183。在革命发生的条件上,俄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第二国际“全体英雄们”[1]373死守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一般进程的规律,无法相信这一规律“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374。在过渡措施上,一是不断完善新经济政策,持续推动新经济政策深入实施;二是在新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下,具体到各机关部门、党员干部工作方式的调整与改变,尤其是拟定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按部就班地落实各项政策;三是不断提升苏维埃俄国整体文化水平,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并自觉贯彻落实新经济政策,避免“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5]195而没有促成生产力提高的情况再次出现。
保持俄共(布)的先进性,要求俄共(布)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列宁指出,共产党员人数少,只有正确表达人民想法,才能管理整个国家,防止“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5]383,没有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联系。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战胜困难挑战最终依靠的就是工农群众的“自觉性”和“组织性”[5]199。在联系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一是“要始终不渝地教育群众树立革命的世界观和采取革命的行动”[5]465;二是要积极吸纳非党人员到党组织工作,监督党的工作并锻炼自身工作能力。同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自我革命经验,一方面,收集并研究“地方上的实际经验”[1]134;另一方面,挑选所需的人才,检查自我革命实际执行情况。
(三)注重党的纯洁性,改善党的领导方式与工作作风
从入党源头抓起,并将不合格党员从党内清除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方式。在入党条件方面,列宁将入党人员的身份、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非党人员的反映等作为基本考察内容;在入党推荐人方面,不仅规定推荐人自身入党的年限要求,同时要求必须同被推荐人在某一党组织内一起工作、亲自观察其工作一年以上;在新党员预备期方面,列宁对不同工作年限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其他新党员的预备期给出建议时长;在清党工作人员方面,办理登记的中心组应当由一批党龄不少于5~7年的俄共老党员组成,将“一切可疑的、不可靠的和不坚定的俄共党员都必须清除出党”[4]360,规定重点需要审查的党员类型,并征询与审核对象有过接触的党员和非党劳动者意见;在党员纯洁性培养过程中,列宁强调针对共产党员的违法惩办要比非党人员加倍严厉,并规定党组织不得干预法院审判工作,对于包庇共产党员、试图对法庭施加影响以减轻共产党员罪责的人给予严重警告直至开除出党处分。对于中央委员会下达的指示应当无条件执行,这是党组织最基本的纪律要求,而党委做出的“结论”需要上报中央机关,并由中央监察委员会审查。俄共(布)的纯洁性建设坚持“共产主义的原则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在过渡时期使用国家强制手段”[5]33,因此必须与无政府主义、机会主义等错误主张一刀两断,以免玷污党的健康肌体。
俄共(布)在推行新经济政策过程中,深感自身受到拖拉作风、官僚主义、贪污受贿、怠惰习气等不良作风影响,表现为工作效率低下、隨意发号指令、没完没了开会、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等情况。因此,列宁提出通过发挥工农检查院作用,落实人民委员会和劳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责,加强党员与劳动群众联系,吸纳足够数量非党人员参加工作,仔细检查地方执行中央法令和指示情况,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等方式改善党的工作作风。列宁始终直面错误并及时纠正,在和平时期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招致工农反对时,列宁指出,我们犯了“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5]193的错误。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时,列宁指出,主要是源于“我们是个落后国家;我国的教育程度极低;我们得不到外援;我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过错”[1]288这四个方面原因。针对这些原因,俄共(布)“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5]186。
(四)提高党员政治性,练就与过渡任务匹配的工作能力
运用新经济政策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俄共(布)共产党员,面临着狂妄自大、文盲、贪污受贿三个敌人。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表现在以执政党的名义发号施令,谈论政治教育成就的大小,列宁指出这些未被清洗出党的党员,完全不知道自己对从事的工作并不了解,需要从头学起。“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5]210,共产党员不仅要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也要帮助群众学习文化,首先从教他们识字做起。共产党员的贪污受贿,使得政治工作无法开展,因为“一切措施都会落空”[5]211。这既需要提高群众文化水平,能够理解并执行监督共产党员的政治任务,也需要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意识。同时,列宁指出经过过渡路线的调整,俄共(布)全体党员更应坚定理想信念,转变自身工作职能,这些要求统一体现在“使党和苏维埃的全体人员充分领会和确切执行新经济政策”[4]333。俄共(布)认为,这是一个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全体党员的思想要统一到新经济政策上来,“发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始终如一的精神”[5]211,紧随新经济政策的深入实施,及时调整共产党员工作重点和内容,在全体共产党员的努力下,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时期俄共(布)党员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从争取政权、保卫政权到长期执政、平稳过渡。列宁指出这一时期我们要什么有什么,许多共产党员“就是缺本领”[1]87,这就要求共产党员及时更新工作理念,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积累地方首创的工作经验。尤其是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即使是最忠诚、负责的共产党员在经济建设方面、同资本主义企业竞赛方面,本领比任何一个旧店员都差。要想赢得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最后的斗争”[1]86胜利,共产党员必须做好经济工作,奠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
三、俄共(布)通过自我革命引领苏维埃俄国社会革命
俄共(布)自我革命与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实施、推进相伴而行,在实现自身长期执政的同时,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深化向社会主义过渡举措,引领了苏维埃俄国深刻的社会革命。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发展
第一,促进了马克思、恩格斯执政党建设理论新发展。新经济政策时期,俄共(布)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通过执政党自身建设与从严治党,应对俄共(布)长期执政面临的挑战困难;通过执政党领导理念和工作内容的转变,寻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通过执政党国际视野的开阔与斗争方式的调整,稳固两制并存这种均势的存在,指导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使得“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5]186。
第二,创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革命问题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革命问题的研究,置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广阔视域之下,在众多论述中强调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以及与东方落后国家革命之间的联动关系。但在现实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欧各国并未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来支持俄国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带领俄共(布)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与践行“一国胜利论”,并在实践中寻找到通过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随着自我革命和新经济政策的深入实施,支持、鼓舞西欧国家和东方相对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
第三,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过渡时期”理论新内容。列宁进一步明确“过渡时期”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尤其是列宁提出的工作重心“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1]371。通过文化革命,一是巩固政治变革成果,完成国家机关改造和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的两个划时代任务;二是推动经济变革,使广大农民通过参加合作社的方式实现改造,凑齐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后一张拼图;三是实现社会转型,将社会主义生产生活方式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思想和行动。
第四,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发展生产力理论新突破。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苏维埃俄国,先进生产力的外化表现就是大工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实现电气化。但受到发展历史及国内外战争等因素影响,苏维埃俄国大工业基础薄弱,国家淹没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想要发展工业就必须先发展农业,想要改善工人生活就必须先改善农民生活的实际,使列宁转向了以粮食税为核心内容的新经济政策,实现工业、农业经济良好互动,以此实现发展大工业,“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7]421。
第五,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新实践。新经济政策时期自我革命的推进是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带来新的挑战,尤其是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应对从商品交换中产生的资本主义,需要执政党创新工作理念和内容,工作重心紧随实际变化而变化;自我革命的深化是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持续实施带来的社会变革,商品、货币、市场等因素陆续活跃,需要执政党继续引领发展趋势,调整工作方式;自我革命的升华是新经济政策停止“退却”,重新部署力量继续发展,利用合作社实现对农民和小农经济的改造,需要执政党清除自身顽疾,带领人民完成过渡任务。
(二)创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方法
第一,及时转向新经济政策的间接过渡发展思路。和平时期想继续实施“战时共產主义”政策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引发了农民和工人不满。为了巩固工农联盟,夯实执政基础,俄共(布)调整工作思路,纠正自身错误,从俄国国情出发,及时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方式,实现党过渡时期工作路线的转变。
第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一是就资本主义的性质来说,在苏维埃政权存在的前提下,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不同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性质,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就现实需要来说,在实施粮食税后,化解在小农经济中产生的资本主义,需要运用国家资本主义;三是就经济发展来说,运用国家资本主义能够帮助苏维埃俄国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大工业,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第三,运用商品货币市场促进经济发展。面对商品贸易日益活跃的客观实际,列宁在“退却”到国家资本主义后,继续“退却”到国家掌握商业货币,活跃市场,把握这些经济形式运用的程度和范围,为停止“退却”转向“进攻”做好准备。尤其是对市场态度的转变,列宁要求“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8]285,标志着列宁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尝试的开始。
第四,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改造小农经济。在商品交换演变成商品贸易后,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将各种经济成分有机联系起来,合作社的作用与地位发生变化,成为改造小农经济、吸引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合适方式。因此,列宁指出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利用合作社建设社会主义的“这级台阶”[1]366,必须充分利用好这级台阶,以便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五,提出并践行国家治理思想。俄共(布)通过新经济政策推动苏维埃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变革,实现对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初步尝试。一是确立理顺党政关系,“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1]68,防止党政不分,切实发挥国家治理体系作用;二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列宁强调“党和苏维埃机关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培养和唤起各地方在经济建设事业中较大的主动性”[4]219,必须准确把握并处理好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等方式提升文化治理水平。
四、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执政党自我革命的历史回响
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领导俄共(布)进行的自我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创新,为新发展阶段党的自我革命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借鉴。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列宁带领俄共(布)进行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唯物论方面,俄共(布)根据当时国内、国际及党自身所面临的问题,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客观国情,在农村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将共产主义思想带到农村“可以说是致命的”[1]363。在辩证法方面,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先进性应保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列宁批评固守“战时共产主义”过渡方式的党员是在干蠢事和自杀,没有随着国情的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同时,列宁指出辩证地看待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之间的关系,对于当时急需活跃工农业间的流转,列宁主张用一切办法,甚至是没有变成国家资本主义的私人资本主义,也比只是“‘关心共产主义纯洁性”[4]221而不在实际上推动流转的人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益处大得多。在认识论方面,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及发展就是随着实践不断深入而日益完善起来。对于在“退却”过程中各项政策措施,列宁主张“不是现在,不在今年(1922年,笔者注)最后做出决定”[1]280,因为这些工作纲领“根本没有考虑过可能的退却和保障这一退却的问题”[1]281,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得出真知,在探索中开展工作。
(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形势发展
在“两制并存”时代背景下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必然引发俄共(布)自我革命新的变化。就国内情况而言,面对工农在和平时期继续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列宁及时调整过渡路线,不断完善新经济政策成为执政的当务之急,这要求俄共(布)变更执政思路,纠正“直接过渡”的错误尝试,加强党的团结,改善党的作风,转变党的工作重心。就国际情况而言,如何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生存下去,积极指导共产主义运动开展是对俄共(布)的严峻考验,这要求俄共(布)继续发挥先进性,灵活运用斗争策略,增强工作本领,将俄共(布)领导人民赢得十月革命胜利并通过新经济政策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国际化,结合各国实际进行革命和建设。就国内国际相互联系情况而言,列宁指出“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4]167,俄共(布)需要思考如何在保卫政权的前提下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联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要求俄共(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戳穿分裂党的阴谋,加强国法党纪建设,避免党政不分的情况,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三)努力构建自我革命制度化体系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从严治党的各方面展开论述,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着制度化方向努力。在政治建设上,列宁认为如果政党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待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不能维护党中央和党的领袖权威,不能实行彻底的集中制和坚决扩大党组织内的民主制。在思想建设上,列宁坚持布尔什维克在最坚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产生,确保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经济政策上来,重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在组织建设上,列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除了组织以外没有别的武器,消除党内派别之争,注重党员选拔和能力提升,反对借清党之机打击无辜党员。在纪律建设上,建立健全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工农自觉纪律,严格执行党规党纪,要求对新经济政策执行不力的党员给予严惩。在作风建设上,保持与群众紧密联系,不断满足人民利益诉求,改善破坏党的形象、妨碍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不良工作作风。在反腐败方面,明确将其列为党面临的敌人之一,主张运用法律的武器打击贪污受贿,并进行示范性审判,尤其是对共产党员腐败的惩办要比非党人员加倍严厉。在制度建设上,将制度建设贯穿自我革命始终,不断完善工农检查院监督职责,注重吸纳非党人员工作并发挥监督作用,党的各方面建设持续向制度化方向努力,将党的自我革命系统化、成型化。
(四)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列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现实、未来的多重视角审视和回答时代课题”[9],回应新经济政策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管党治党方式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俄共(布)保持自觉性和先进性,主动走在时代和人民的前面。面对“直接过渡”的失败,俄共(布)主动调整过渡方式,转向新经济政策,在党内统一思想,培养党员与新经济政策实施相匹配的工作能力,同时积极说服和带领人民落实新经济政策各项举措,将社会主义融进人民的日常生活。二是坚持运用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视角审视自我革命,对俄国历史走向做出科学预测。列宁在总结“直接过渡”失败的经验中,推进党的再次觉醒与变革,主张运用新经济政策的方式,在党的自我革命、国家建设的联动中,坚信“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1]306。三是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依靠群众完成过渡任务。列宁始终相信党的自我革命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持续开展下去。脱离群众必然使党容易骄傲自满,工作缺乏监督,执政失去基础和依靠力量。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恢复大工业基础和苏维埃俄国生产力,才会确保长期执政,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四是机动灵活把握过渡机遇,在克服自身问题基础上实现顺利过渡。俄共(布)的自我革命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在化解矛盾中推行,随着新经济政策深入实施,意识到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自我革命“新战役将按另一种方式进行”[5]239,持续丰富自我革命内容。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列寧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9] 房广顺,马洪顺.列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5):59-67.
Analysis of Self R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Ruling Party during
Lenins New Economic Policy
Guan Zhen1,2, Li Mufan1
(1.College of Marxism,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Zhejiang 325035;
2.Department of Philosophy,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08)
Abstract:During the new economic policy period, Lenin led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Bolshevik)to carry out self revolution with the main task of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and unity of the Party, maintaining the progressiveness and purity of the Party, and improving the party spirit cultivation and working ability of party members, leading the Soviet Russian social revolution, and innovating Marxist theory and the way of transition to socialism. We should Inspire the CPC to adhere to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process of self revolution, grasp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wo overall situations, realiz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of self revolution, and constantly carry forward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Key words:Lenin; new economic policies; the ruling party; self revolution
【责任编辑:刘北芦 责任校对:赵 践】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执政党列宁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1期)2018-04-18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人民论坛(2017年9期)2017-04-22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从国务院开始新民周刊(2017年12期)2017-04-05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4期)2015-03-0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有德者的培养山东青年(2014年9期)2014-11-03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3期)2014-03-01运营商“自我革命”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3期)2014-02-12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11期)2013-04-27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俄罗斯问题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列宁的赠言俄罗斯问题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