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聚焦专精特新企业需求,提升职业本科高校适应性

聚焦专精特新企业需求,提升职业本科高校适应性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9-20 12:32:01 推荐访问: 本科 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实践报告总结

李怀伦,陈春英,朱梦渊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福建 泉州 362400)

为扭转中小微企业小而不精、多而不强的局面,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在2021 年7 月30 日第二季度会议上首次强调,要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助力中小企业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延链,培育一批细分行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龙头企业。据统计,当时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4000 万家,全国范围内省级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只有2.6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仅有1832 家。国家实施推动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战略,是我国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业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是提升传统行业高端化、培养高端新兴产业的需要;
是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
是发展新业态、新技术、创新新模式的需要。职业本科高校建设如何在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上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以贡献求得自身发展,在思想观念、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科技服务等方面都应当做出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思考。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文件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这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区域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要用新技术赋能中小微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源和产品开发中心,并且要承担振兴社区教育、服务终身教育的功能。这是新时代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职业本科高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端,理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早在201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3〕264 号)文件,以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集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成长。2019年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两办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2021 年7 月,将“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列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季度会议,可见其战略意义。几年来,引导、培育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和重点工作任务。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仅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能力匹配、技术更新、产品升级、资金运转、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引领着行业和企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岗位的发展方向,这无疑给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本科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合格制造到优质制造的必然要求。“专”是指引导中小微企业专注核心业务,选准主业方向,集聚要素资源,提高专业化生产能力,与大企业、大项目、产业链建立稳定的生产、供应、研发等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精”是指引导中小微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以美誉度高、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特”是指引导中小微企业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生产具有地域特点、企业特色的产品。“新”是指引导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德国和日本在这方面已为世界做出了表率。

面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求,职业本科高校要打破在专科层次时已形成的惯性思维,即职业技术教育是技能教育、是成熟技术规范流程再现、是跟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等理念。在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迅猛发展态势下,职业本科高校应充分认识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总要求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求是相适应的,应聚焦本区域“专精特新”企业的各自特征,针对其专、精、特、新特点,优化学校人才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匹配度;
深刻理解把握职业本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高于专科的技术技能,而且迫切需要具有知识与技能迁移能力;
不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更要富有创新精神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以及注重诚信、遵守契约的文明素养。只有树立这样的“新职教”理念,才能使职业本科高校适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需求,为其培养和打造一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团队与不断创造、创新的主力军。

“专精特新”企业,绝大部分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该类企业是区域经济、各产业领域的优质中小企业,不仅设备新、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而且其劳动岗位、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技术技能、体力智力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面对这些企业,职业本科高校应对产业发展具有极高灵敏度和极强反应力,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实习实训条件和考核标准出发,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角度入手进行设置或优化,建立教育链、人才链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新体系,实现专业与“专精特新”企业生产同步、教师数智化(数字化、智能化)素养与信息化技术发展同步、实验实训与“专精特新”企业生产流程同步、人文素养与社会发展同步,从而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

一是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专业与“专精特新”企业生产同步。职业本科高校应按照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思路,对标“专精特新”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岗位、新能力,优化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课程体系要以职业岗位作为逻辑起点,以适应“互联网+”、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等生产条件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重新对岗位内容、技能、岗位能力、课程设置进行梳理,调整计算机公共课传统内容,增加电商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为基础课,让学生提前接触数字化、智能化等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改进、反求、创新能力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以真实项目和案例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引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把职业本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目标落实、落地,让学生不仅成为“八级工的倪志福”,而且成为“发明家的倪志福”。

二是打造数智化“双师”队伍,使教师数智化素养与信息化技术发展同步。面对“专精特新”企业,提升教师数智化素养与新技术应用能力是必然要求,也是打破职业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堵点、难点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选择与信息化技术发展要同步。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2020 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加快了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展的步伐,广大教师逐渐适应了新的教学生态,推进了数智化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教师对“专精特新”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的应用,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应用更要同步。“专精特新”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什么程度,哪些岗位应用了新设备,工艺与流程改变了多少,需要哪些新技术、新技能支撑,岗位能力做了哪些调整,很多教师知之甚少甚至茫然未知,这对教师在新技术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项目上很难有发言权与决策权。对此,可采用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专项技术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委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促使教师熟悉并掌握“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态势和新技术、新技能,真正成为具备数智化素养的“双师”型教师。

三是重新搭建实习实训平台,让实习实训设备与“专精特新”企业生产流程同步。首先,瞄准“专精特新”企业生产流程和特点,了解把握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动专业实习实训设备的更新换代,确保实习实训条件与企业设备、技术、管理匹配与同步。其次,重新对企业新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管理流程和销售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教学案例,使之不仅能满足以考证为目标的技能训练要求,而且能与增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技术训练要求相适应。再次,为降低学校实验实训投入成本,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引进虚拟工厂、虚拟仿真项目,以展示最新的生产流程和最新的生产技术手段。

坚持走科教融汇、校企科合作之路,激活职业本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脉络,提升校企科综合效能。一是按照“企业出题、协同答题”模式,与“专精特新”企业联合组建产业学院、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成为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发明创新链中的重要一环,推进与“专精特新”企业深度融合,使之成为破解行业、产业、企业难题的攻关基地;
成为相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发、推广基地;
成为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反求、转移、再创新基地。二是实施“校企双聘”制度,遴选专家教授、企业总工、技能大师、技术骨干、生产能手等,组建校企共同攻关团队,不仅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指导等支持,而且能及时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反哺教学,为教学服务,提升专业内涵。三是抓住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创造力迸发的“黄金”时段,抓住“专精特新”企业的创业历程,产品、技术的研发过程,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积极投入到创造、创新、创意等活动中,着力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之初步具备一定的技术改造、工艺改造和举一反三的技术应用能力。

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契机,提升职业本科高校的适应性,既是职业本科高校落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稳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专精实训技能 高级技能故事作文·高年级(2023年10期)2023-10-23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现代经济信息(2022年26期)2022-11-18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科学导报(2022年43期)2022-07-23“专精特新”轴承企业之检测与试验初探哈尔滨轴承(2022年1期)2022-05-23一图读懂“专精特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21年9期)2021-10-06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装备制造技术(2020年12期)2020-05-22秣马厉兵强技能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拼技能,享丰收学苑创造·A版(2017年6期)2017-06-23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信息记录材料(2016年4期)2016-03-1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