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泉州有戏,华彩万般

泉州有戏,华彩万般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9-22 16:32:01 推荐访问: 华彩 有戏 泉州

木叶

泉州有戏,华彩万般。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资金资助项目——“泉州有戏”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于4月29日至7月27日在泉州举行。

在4月29日至5月5日“五一”黄金周7天的重磅艺术展演活动中,共有19个极为珍稀的宋元南戏及古老剧种集中亮相,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为观众和游客们呈现了近30场、荟萃70多个经典折子戏的剧目展演。这期间,还举行了6场研讨会与艺术分享会,由业内专家讲述宋元南戏的发展变迁和表演异同,对中国南戏及古老剧种的传承保护和交流互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五一”集中展演结束后,活动将持续到7月27日。5-6月期间“海丝戏剧新空间孵化”活动继续进行,将于7月进行孵化作品的正式演出,并举行本届海丝泉州戏剧周的闭幕式。

60后戏曲表演艺术沙龙

4月30日晚,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开幕式在梨园古典剧院举行,19个剧种、18位“梅花奖”和“牡丹奖”得主聚泉演出。

开幕式后,“60后戏曲表演艺术沙龙”在梨园古典剧院曾静萍工作室举行。文旅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董伟对此次展演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曾静萍团队用心、用情、用力的精神予以赞扬,希望展演可以继续举办并且扩大影响。曾静萍表示:“只要努力过,在跋涉到终点的时候,一切都会显得不那么重要,当我们回过头,看见留下的那些点点滴滴,那些才是最温馨也是最值得关心的事,让我们重新获得继续往下走的那种自信和力量。”

在场的艺术家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梅花奖”得主们对现场梨园团最年轻一代小演员的提问,纷纷给出了自己宝贵的学艺经验和鼓励。崔光丽对小演员们现在的坚持感到高兴,并且希望他们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够沉下心来努力努力再努力,攻克艺术上的难关,争取更大的进步。苏燕容以大姐姐的角度与小演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学艺感受:“学艺遇到瓶颈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每个人都会哭,特别是我们学戏的人,特别苦,但只要你唱过戏,把唱戏的苦吃下来,你什么苦都能吃。”周虹说:“做艺术创作要耐得住寂寞,练到一定的时候,你看不出来,上天一定能看到你的成长,你要相信。”任跟心希望青年演员对艺术要虔诚一点,不要急于求成,要静下心来。谢涛更是以自己前20年和后20年的表演艺术经历为例鼓励小演员们,因为他们才是戏曲的未来。

“戏话泉州”海丝戏剧研讨会

5月1日,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重要活动“戏话泉州”——海丝戏剧研讨会,于泉州南戏发源古迹即南外宗正司遗址陈列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南戏专家学者、戏剧界人士与各南戏剧种传承代表、“梅花奖”演员们共襄盛会。

首先,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吕秀家为本次研讨会致辞,她从会场所在地——南外宗正司的考古工作娓娓而谈,讲述在这“梨园戏的发源地,也是梨园戏的发祥地”,泉州市包括梨园剧团在内的各界人士为保留地方传统所做的不懈努力及获得的成果。

随后,五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从戏曲音乐研究的角度,细致分析和总结泉州地方剧种声腔、音乐、乐队等特点,感慨于泉州古老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戏曲音乐,“尽管偏居于东南,但是却弥足珍贵地保留了唐宋的中原遗韵”。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葵作了关于“南戏的价值和泉州的贡献”的主题演讲,总结了南戏两个价值:一是学术价值,南戏形成以后它奠定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特点,形成了虚实相生、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的美学特点,同时南戏是在民间产生流传,形成雅俗共赏的特点,这些美学特点被现有的戏曲延续至今;
另一个价值是通过舞台上的演出使这些传统的剧目流传下来,用南戏的精神美学特点创作很多新的剧目,通过王仁杰的创作和曾静萍的表演让我们看到新的剧目的创作和表演。

温州大学教授、著名南戏研究专家俞为民的演讲主题为“南戏的产生及在戏剧史的地位”。他从“南戏”和“北戏”的区别切入,分析南戏为什么是活化石,流传下来是依靠成熟的角色体制,并从南戏生旦的爱情和婚姻故事剧情结构入手,总结南戏的普遍性特征。国家京剧院原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发表“珍惜爱惜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的演讲主题,高屋建瓴地直言当前戏曲存在的问题,如舞美过多的大制作,现场用伴奏带而没有乐队,并呼吁保有“中国戏曲艺术一片生命绿洲”,守住戏曲艺术的本体。

《剧本》原主编、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以“梦圆泉州”为题,肯定了此次泉州南戏展演圆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在中国能有一个古老剧种的文化圈”,并提出呼吁培养古老剧种的编剧、表演和评论人才,将参演剧种的范围扩大至北方甚至国外等建议。

在“南戏及古老剧种的青年传承”主题对话环节中,请出了数朵“梅花奖”演员:晋剧谢涛、梨园戏曾静萍、闽剧周虹、高甲戏陈娟娟、歌仔戏苏燕容、莆仙戏黄艳艳,她们热忱地讲述了自己从艺和剧目创造的经验和心得。值得一提的是,特邀专家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福建省剧协副主席王评章,现场应邀分享了他对传承问题的一些思考:是否以“新”“旧”来区分程式;
如何“守旧”,以莆仙戏“留伞”为例讨论今天能否真的“守得住旧”;
“守正创新”中对“正”的把握和选择没有绝对性,不同剧种要有自己的坚持,更要十分认真地对待创新的问题。

“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

在泉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千年的历史沉淀着无数戏曲传奇,每一座院落、每一处古迹,都是一幅幅戏剧舞台的缩影。海丝戏剧研讨会上,梨园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曾静萍、爱丁堡前沿剧展艺术总监水晶,和恺英网络监事、首席社责官付丽娜一起宣布“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正式启动,并畅想戏曲未来。

“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旨在挖掘、培育、孵化创新形态的中国戏曲及跨界作品新人新作;
为优秀的创作方案及计划提供创作辅导、场地使用及资金支持,为青年艺术家在戏曲领域及含戏曲元素的跨界作品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作品展演向行业专业人士、观众、媒体及社会各界展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力与想象力。

孵化计划邀请了表演艺术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组成评委会,就作品的艺术性、创新性及国际视野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及甄选扶持对象,并以自身的专业经验拓展青年艺术家的潜能及提供创作建议。据悉,孵化计划将于6月上旬公布入围作品名单,主办方将对入围作品进行落地泉州的考察及为期3天的创作营培训,并且后期将对创作团队进行观察、拍摄纪录、创作扶持等其他专业帮助,最后甄选出5部作品,于7月25日至7月27日在泉州进行所有孵化作品的成果展示。

孵化期间,创作者有机会深度融入泉州的文化底蕴,与当地艺术家共同创作,通过传统戏曲的魅力,将其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更有机会在泉州这片土地上,与专业团队合作,将作品沉浸式地呈现在独具魅力的古城舞台上。

在这一大型戏曲节展中官宣启动全新的戏曲创作孵化计划,也喻意着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这一重要的中国戏曲展演和孵化平台,将在中国戏曲传承及创新方向上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并像爱丁堡、阿维尼翁戏剧节一样,年复一年,越走越远,成为泉州乃至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地标。

“海丝新空间”评委对谈

“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正式启动后,主办方特别邀约6位评委进行了深度的对谈,他们分别是:梨园戏表演艺术家曾静萍,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金融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爱丁堡艺穗节国际产业专家水晶,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副主任、副教授宋之歌,著名编剧、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教授、系主任陈恬。

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对戏剧创作、对孵化计划的理解和建议。

曾静萍:我们的动机和愿望是想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一个机会。泉州这座城市孕育了多个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而且它们还活在舞台上。在这里做戏曲的实验,也像一种古老和当代的平行时空,能让更多的人发现泉州、发现戏曲。一部戏能传承几百年,是历代有智慧的演员在不断变化、更新、完善,以符合他们所处时代审美的追求,才能走到今天。我希望青年创作者不要把我们当成评委或者导师,我们也不要带着身份去跟他们交流,互相认识、互相启发,共同完成艺术品创作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青年人的创作应该是充满遐想和憧憬的,将自身经历结合当下所处的文化语境和空间环境,让创作的内容能够真诚地传递内心的声音、反映他们的思考。他们能够搜索到契合表达的元素和工具切入,呈现出一部有思想、有灵魂的作品,用他们自己的能量告诉我们、告诉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王珮瑜 :创新和传承如何平衡、创新的动力和目的是什么,是当代所有戏曲演员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对此,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创新是因为我们的艺术储备和积累到了一定阶段,水到渠成地很想去做新的尝试,而有时是有别的原因。我们还需要平衡市场和政策的关系,把握好戏曲创新的度。我们不能闭门造车,不能挑战和轻视观众。因为观众都很敏感,都很有智慧。另外,还要尊重传统、返本开新,这是我一直主张和倡导的。尽管我们鼓励大家开放、不设限,但还是希望他们先要尊重传统,因为中国戏曲值得被关注和了解的东西太多了。如果只是一味地鼓励创新,创作者的思路可能会乱掉。所以我们不妨给他们一些抓手,就是传统戏曲的根。

水  晶:第一,戏曲的创作者、表演者,我们希望有艺术家思维,不要被原有的程式或者说规则捆绑住和束缚住,不要有一种“刻舟求剑”的心态。第二,创作者需要在原有的“工具箱”里面去选取一些艺术手段,我们希望创作者在做任何创作时是去选取最想用、最好用的手段,而不是全部。第三,我们希望创作者出于他的本心和他想要表达的内容,去选取一些关于戏曲的、舞蹈的、影像的工具,用创作者的思维模式把不同的工具组合起来,最终为他想表达的内容服务。我们希望创作者回到一个“活的”、艺术家的状态,而不是一个被定义的状态,这是我们在这个孵化过程中,特别希望看到的。

宋之歌:“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这个创意很有价值,搭建了一个能够吸引全国创作者齐聚一堂的平台。希望这个平台可以激励创作者们突破“禁锢的心”,勇于拓开、拓宽、拓展创作思路。希望看到很多优质的、有创意的跨界作品,能够依托这个平台脱颖而出。

曹路生:这次戏剧孵化项目提供的场所,可以让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环境本身的创造力是非常大的,创作者应该利用这样的创造空间发挥想象力,先去思考戏剧与空间的关系,再去挑战或者改造这种关系。不要按照自然主义去利用空间,而是要在表演中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进去。我更期待跨界作品,因为这是很难的。除了传统的唱腔和方言不能改变,其他的创新我都期待并肯定。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结合,形式要适用于内容的表现,内容要融入形式的层次。这次孵化计划的方向之一就是要超越所有的戏曲界限,可以让不同的戏曲背景、艺术背景的创作者参与进来。

陈  恬:我理解的“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就是要大胆创新,这可能是戏曲在当代社会的另一种生存方式。如果说传承古典艺术相当于旧瓶装旧酒,那么像新能剧或者王仁杰所做的创新,可能是旧瓶装新酒。此次戏剧孵化计划就是要“打碎了酒瓶做创作”,酒瓶的碎片可以拼贴出全新的作品,既不是原汁原味的传承,也不同于过去的新编戏,它不再能被归类,而只是一个当代剧场作品。孵化计划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扩展自己的机会,如果是戏曲演员,他可能会接触到更多不同的艺术门类,与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合作。而对于没有戏曲背景的创作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重新认识古典艺术、认识传统的机会,回望过去才能创造未来。

(对谈内容摘编自“北青艺评”“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南戏海丝泉州 泉州幼儿画刊(2022年8期)2022-10-18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中国音乐学(2022年1期)2022-05-05——泉州宋船">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奇妙博物馆(2022年3期)2022-03-23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中国音乐学(2020年2期)2020-12-14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1期)2020-05-28“南戏遗响”莆仙戏:从“草台”到课堂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海丝泉州 20余项科技成果在这里对接纺织科学研究(2017年7期)2017-07-25海丝源头——泉州纺织科学研究(2017年6期)2017-07-03“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研究的专门化戏曲研究(2017年4期)2017-05-31海丝海博会四月启幕纺织科学研究(2017年4期)2017-05-17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