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燕 星海音乐学院
提起李德礼先生,凡是客家文化的研究者或是爱好者对其都不陌生。尤其他在广东汉乐的传播、传承与研究方面所作的成就和贡献是有口皆碑。近年来,笔者在参加广东汉乐的多次田野调研工作中,以及查阅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过程中,也都深深感受到李德礼先生对广东汉乐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笔者也数次与李德礼先生的女儿李栩薇女士有过交流和探讨,对其也有了较为立体、全面的认识。故而写下此文,不仅表达对李德礼先生的怀念与致敬,同时,借助字里行间对李德礼在广东汉乐传承和发展方面所做贡献的梳理、叙述,也提出了广东汉乐乃至岭南音乐当下和未来发展的思考,目的是以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家为窗口,眺望、推动岭南音乐文化未来高质量的发展。
李德礼先生(1928—2015),广东大埔县双溪镇人,自幼在大埔客家民间音乐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迷上了汉乐。早期主要学习拉弦乐器与弹拨乐器,曾师从大埔民间琵琶圣手饶碧初(1887—1964),同时也跟随大埔民间名艺人李蓝田(生卒年不详)学吹唢呐,之后偏重琵琶与古筝的学习,对古筝的兴趣尤为浓厚,曾师从客家筝一代宗师罗九香先生(1902—1978),曾用古筝演奏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中的《文姬归汉》。可见,李德礼是一位乐器多面手,多才多艺。
1940年,李德礼入读大埔百侯中学读初中,后辍学,1947年在大埔高陂中学就读高中一年,1948年,任教于大埔萃群小学,1949年进入韩江干校,从事革命工作,1956年9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肄业);
1958年起,先后在大埔县东方汉剧团、广东汉剧院二团、大埔县白玉歌剧团担任琵琶、古筝演奏员,由此进入高手林立的另一番天地,这一经历也为其日后的研究和传承打下了前期基础。1957—1961年,李德礼任职于大埔县民间音乐研究会,期间于1960年10月调到大埔县文化馆工作;
1961—1964年,主持大埔县文化馆主办的“周末音乐演奏会”,并全力以赴投入策划、演奏、演出等诸项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三年间培养了一批民间汉乐乐手。
在努力探索古筝演奏技艺的同时,李德礼也积极创作汉乐乐曲,除了前述的《向阳花》,《鱼跃平湖》《梅河船夫曲》和《宝塔山下新一代》等也是其代表作。
1962年3月,“首届羊城音乐花会”在广州举行,李德礼作为领队,带领当时的汕头专区广东汉乐代表队参加了汇演,他也是此次汉乐队的琵琶乐手。1973年,李德礼曾在大埔县图书馆工作。1975年,在广东省举办的独奏·重奏演奏会上,李德礼独奏了自己创作的古筝曲《向阳花》。正是通过多次汇演,他的古筝演奏技艺声名渐起,并成为其晚年主攻的乐器,常奏客家传统筝曲达80多首。在中央音乐学院袁静芳教授撰写的《民族器乐》①一书中,列举有“客家筝”代表人物6位,其中便包括了李德礼。客家音乐界曾评价他的古筝演奏技艺:“古朴淳厚,着力润度,回味无穷。”②
在努力探索古筝演奏技艺的同时,李德礼也积极创作汉乐乐曲,除了前述的《向阳花》,《鱼跃平湖》《梅河船夫曲》和《宝塔山下新一代》等也是其代表作。随着演奏与创作的日益增多,李德礼在汉乐界的影响越来越大,1981年成为大埔县文化局汉乐研究组骨干成员,1988年被聘为广东省广东汉乐研究会副会长,紧接着1989年又被聘为大埔县汉乐研究会艺术顾问等。他常常在大埔汉乐研究会编印出版的内部刊物《汉乐研究》上以木子为笔名写作发表相关文论,特别是在1986年退休后,更加专注于广东汉乐的研究和弘扬,曾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广东卷》的特约编辑,同时他还对宣传客家的文学、历史颇感兴趣,曾为大埔文学艺术刊物、报纸等撰写各类稿件共一百六十多万字,被盛赞为客家文化的“文献家”。
由上可见,作为土生土长的客家人,李德礼的一生醉心于客家文化,在客家音乐的海洋里上下求索,对广东汉乐了如指掌、应用自如,其一生与广东汉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还是在自由开放的时代,他都积极致力于广东汉乐的传承、研究与发展,集演奏、创作、教学、研究于一身,为广东汉乐艺术做出的历史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被普遍认可与赞同的。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文化馆曾授予李德礼先生“岭南音乐名家”荣誉称号,李德礼先生的事迹和艺术成就个案,如今也被陈列于星海音乐学院博物馆内,供世人和学子们参观、学习。
李德礼先生在客家文化、广东汉乐领域博学多才,既身体力行收集、编纂、研究广东汉乐的乐谱、理论,又积极参与、组织传播广东汉乐的演出、录音和宣传,更在汉乐音乐创作领域勇于开拓创新实践,同时又将传承技艺、培养汉乐人才作为首要工作。
乐谱资料是乐种传承的重要载体,乐谱承载着乐种的技法风格、指法特点、审美思想和所继承的经典乐曲。在客家大埔民间,一直有整理乐谱文献的传统,如在20世纪20年代,汉乐大师何育斋(1886—1943)便整理有《中州古调》《汉皋旧谱》两份重要乐谱。李德礼也十分注重汉乐乐谱资料的搜集、整理。如1946年收集整理的64首《琵琶谱》,手抄工尺谱,便录自清嘉庆戊寅年公元1818年锡山华灿手本;
1956年收集整理68首《宴乐·喜乐·舞乐·哀乐·神乐》,手抄工尺谱和简谱,每首均有唱词;
1960年收集整理250首汉乐调骨,手抄简谱(《广东汉乐三百首》大部分曲目即源于此手抄本);
1960年收集整理广东汉剧传统音乐《唢呐牌》120首,工尺谱;
1962—1964年收集整理《大埔民间音乐》(1、2、3集),共收入乐谱150首;
1962年收集整理广东汉剧音乐《锣鼓经》,1976年被列入梅县地区戏剧学校教材,后又辑入《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中国;
1964年整理《汉剧唢呐曲牌》126首;
1982年参与大埔县文化局组织的《广东汉乐三百首》整理编印;
1995年参与大埔县文联和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组织的《广东汉乐新三百首》整理出版;
等等。这些出版或未正式出版的乐谱资料一直是广东汉乐音乐人研习的重要文献。
李德礼在坚守传承广东汉乐传统的同时,也关注广东汉乐在新时代的发展。他认为,为了更好地传播广东汉乐,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汉乐,应该多方面发展广东汉乐,如创作、改编广东汉乐,从岭南传统音乐中吸收养分,创作出真正具有客家风格的汉乐新作品,在这方面他也身体力行,积极做出尝试。例如从70年代起,相继创作、改编了新汉乐作品《向阳花》《鱼跃平湖》《梅河船夫曲》《宝塔山下新一代》《雨夜话今昔》等,其中前4首于1979年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梅县进行录制后向海内外播放,央视“海峡之声”栏目、汕头人民广播电台、梅县广播台当年曾同时播送;
1996—2005年间,整理改编《西厢词》《凤求凰》等共计23首客家筝曲。李德礼在汉乐新作品创作方面属于早期具有代表的人物,这与其长期的汉乐演奏实践以及对汉乐的深厚理解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新创作品自然也较能展示汉乐的艺术表现力,获得广大汉乐演奏者的认同,亦被广泛传播。
李德礼对广东汉乐的理论分析与研究颇有意识和眼光。他撰写的广东汉乐的各类型文章,已经从称谓、历史、风格、演奏等方面进行了颇具体系化的分析与总结,对于构建广东汉乐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引领意义。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李德礼举办录音讲座,连续6个晚上在黄金时段向海内外听众介绍广东汉乐,每讲20分钟,包括有:广东汉乐名称的由来和流行状况;
广东汉乐的风格特点和历史渊源;
广东汉乐的类别和演奏形式(丝弦乐曲);
中军班音乐;
民间大锣鼓、八音和庙堂音乐;
广东汉乐的现状以及它与台湾客家音乐的渊源关系等。虽为录音讲座,但实际已经不限于对广东汉乐的介绍宣传,而是带有对广东汉乐艺术体系的梳理与总结。从中可见到,李德礼根据演奏形式,将广东汉乐分为:丝弦乐曲、中军班、民间大锣鼓、八音和庙堂音乐等类别,这也是目前对广东汉乐的分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③。1996年,李德礼在为《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撰写的四万余字《广东汉乐述略》中,又涉及:文化沿革方面,包括广东汉乐与广东客家民系的历史关联,广东汉乐与中原音乐、明清戏曲音乐、宗教音乐和民歌等的渊源,乐社、艺人概况;
艺术风格方面,包括丝弦乐、中军班音乐的乐种特色,乐曲的标题性,广东汉乐的“板”与“线”,曲式结构和变奏手法;
乐器形制方面,包括分文乐类乐器,武乐类乐器,丝弦乐合奏曲和筝曲,中军班乐曲(喜庆乐、礼仪乐、宴乐、军乐、舞乐、祭祀乐)。可谓对广东汉乐的历史渊源、艺术体系和乐曲分类又做了一次全面、完整的梳理与分析,这些内容也成了后续者研究和普及广东汉乐的参考范本。
据李德礼先生的女儿李栩薇老师的介绍及提供的资料,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2010年,李德礼陆续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农民报》《新加坡客属总会会刊》《梅江报》以及《汉乐研究》《广东汉乐》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广东汉乐、汉剧方面的文章约80余篇,共计160余万字,代表性的有《广东汉乐历史沿革》《广东汉乐——古朴典雅的民族音乐之花》《本世纪汉乐在大埔的活动梗概》《广东汉乐称谓种种》《客家音乐构成古朴典雅的基本因素》《传统乐曲及其演奏》《广东汉乐与广东汉剧音乐关系谈》《罗九香小传》《汉乐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古筝及岭南派》《提胡》《头弦及其由来》以及59首传统汉乐乐曲的介绍等,基本涵盖了汉乐的历史、称谓、风格、乐曲、乐器。值得提及的,李德礼和另一位汉乐名家罗德栽是最早使用“古朴典雅”来形容描述广东汉乐艺术风格的代表人物。李德礼认为“古朴典雅”是客家音乐固有的风格,除了与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地理环境的客观因素有关外,还与汉乐使用的音律、乐曲、乐器等相关。“古朴典雅”的风格定位也成为汉乐界一贯和统一的说法④,如居文郁、陈天国、张高徊等音乐专家和汉乐专家都在相关文论中描述或认为广东汉乐典雅优美、朴实大方,“古朴典雅”也成了广东汉乐的风格化标签,更成为大众对汉乐的风格认知。
李德礼的汉乐理论研究,是其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广东汉乐的深厚积累整理出来的宝贵经验,是一代资深汉乐艺术家演奏、教学、研究及创造的亲身经历之理论结晶,是前辈用一生心血凝结的解读广东汉乐艺术的独家之言⑤。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广东汉乐、客家音乐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意义。
李德礼对广东汉乐的宣传十分热心。他认为,应借助各种演出机会宣传广东汉乐,传播客家音乐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汉乐,喜欢客家音乐。在他的一生中,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县的各级音乐展演与宣传活动。1962年3月,他作为领队和琵琶手率领汕头地区广东汉乐代表队参加首届“羊城音乐花会”汇演,代表队共16人,在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以中军班乐曲和丝弦乐曲做了专场演奏。据李德礼在《广东汉乐历史沿革》⑥一文中的记录,时任中央首长林默涵,知名音乐专家吕骥、赵沨、李焕之、李劫夫、贺绿汀和各省市音乐界代表聆听了此次专场演奏。在这之后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来自客家地区的这种器乐源远流长,乐曲丰富,形式多样,艺术深厚,具有典雅优美、淳朴大方等诸多特点,堪称“岭南一枝花”,最后一致同意命名为“广东汉乐”。林默涵还提议在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培养汉乐人才,当年广州音专便成立了“汉乐班”(高中部)⑦。正是此次“羊城音乐花会”汇演,给予了这种来自客家地区的器乐音乐以“广东汉乐”的名称,可谓“羊城汇演,终获‘大名’”。其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重要报刊以及多个省、市广播电台对此次汇演进行了报道和评价。这次汇演之后,代表队又陆续做了5场专场汇报演出,可谓扩大了广东汉乐的影响力,意义深远。由此可见,在历史和当代的发展过程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乐社无疑对宣传民间音乐有持续的、可靠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广东汉乐欲走出原乡,走向更广大的范围,则需要通过加强演出活动以及广泛的交流来扩大影响,尤其在新时代,公开性的演出活动会带来有别于民间乐社的影响力乃至产生蝴蝶效应。
随着录音技术和唱片工业的兴起,“收集并保存星散于民间艺人们手上宝贵的音乐迫在眉睫”⑧。从七八十年代起,李德礼与大埔地区的汉乐演奏能手积极投身于广东汉乐的唱片录制。最具代表性的是1981年和1982年,中国唱片(广州)有限公司把从国外购置的第一批立体声录音设备直接运到广东大埔县,录制了68首共8集汉乐卡带,并正式出版发行,这也是广东汉乐历史上录制的第一批立体声录音磁带。李德礼作为古筝和琵琶演奏员均参加了这两次重要录音。这两次录音在客家地区广受欢迎,“被誉为近代汉乐最具代表性、最高水准的音响范本”⑨。的确,音响可以突破现场演出的时空局限,可以更广泛地推进广东汉乐跨地域、跨文化的传播与流动。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广东汉乐一直是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仅仅停留在乐谱整理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尽一切可能把汉乐艺人的演奏绝活、和弦索合乐的音响记录下来。”⑩因为很多活态特征保存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所以,对于能够搜集到的音声资料进行整理、复原和研究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早在20世纪60年代,李德礼就意识到培养民间乐手和传承人的重要性。因为乐种的活态技艺都掌握在一个个乐手和传承人的身上,离开了这些身怀绝技的乐手和传承人的创造和传播,乐种的生命力也就难以为继,甚至于失传。因而李德礼很注重指导和培养年轻一辈的汉乐人才。经其培养的学生在参加省、市级别的音乐类考级、考试或者表演中均有优异的表现,不少学生如今也成为汉乐界的骨干力量。最典型的是对自己女儿李栩薇的培养。李栩薇老师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琵琶演奏,1977年考入梅县地区戏剧学校音乐班琵琶专业,1979年毕业后进入大埔县汉剧团担任琵琶演奏员,曾参加1982年中国唱片(广州)有限公司录制第一批广东汉乐立体声唱片。虽然后来到了广州工作,但李栩薇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入羊城广东汉乐乐团⑪的演奏、排练和演出。受父亲影响和出于汉乐情怀,近年来,李栩薇老师深入分析广东汉乐的精髓和编配方式,还整理父亲的汉乐理论文稿,热情参与羊城广东汉乐团的节目策划、乐曲编配、辅导排练和演出活动,如今已是羊城广东汉乐乐团的资深成员,近两年,李栩薇老师和羊城乐团的骨干成员们常被邀请至星海音乐学院传授广东汉乐。真可谓女承师业、女承父业,传承创新,青出于蓝。
李德礼也经常指导各地汉乐组织的排练与演出。2010年11月,举世瞩目的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受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的推荐,深圳客家乐团参加了亚运会赛事期间的多场文艺演出。为了在世界客人面前更好地展示广东汉乐,深圳客家乐团可谓精心准备,积极排练,更专程请教李德礼先生指导节目排练。此次“汉乐亚运行”演出最终也获得了极大成功,不仅提升了广东汉乐的国际形象,亚运演出视频如今也在网络广为流传,并被作为新时代广东汉乐演奏的样板而被称赞、效仿。
综上可见,李德礼为广东汉乐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收集、编撰乐谱,使其成为乐人研习汉乐的主要教材;
创作、改编新作品,在促进广东汉乐的创新与提升方面做出表率;
组织、参与相关的宣传、演奏和录音,推动汉乐的薪火得以延续;
对汉乐地方性知识的梳理和理论性升华,为系统化、整体性的学术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培养、指导汉乐演奏人才,让广东汉乐后继有人。可以说,民间音乐的生存与发展,优秀代表传人是关键因素。李德礼与汉乐的交互,极为生动地呈现出广东汉乐传承、发展的缩影。
可以说,民间音乐的生存与发展,优秀代表传人是关键因素。李德礼与汉乐的交互,极为生动地呈现出广东汉乐传承、发展的缩影。
对李德礼在广东汉乐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所作贡献和成就进行梳理,看起来只是对其个体有关事实内容的叙述和展示,但这背后也隐含着超越这些事实本身的深意。这就是在研究岭南音乐文化的过程中,积极贯彻实践“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和持续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研究。岭南音乐文化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也应聚焦于“人”的因素考察。
回溯岭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有着太多像李德礼一样的民间艺术精英,他们以“自身的生命经历、理解方式及艺术演绎”⑫参与了岭南音乐文化的构建与传承,岭南音乐文化能够代代相传,与历代民间艺术精英乃至许多无名氏的辛勤耕耘创造和积极传播密切相关。正是有着这些民间艺术家的引领、开拓和奠基,岭南地方音乐知识的库容、体系才得以生长、创造及发展。因而,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重要的任务是善于保护创造这些遗产的民间艺术家,继承和发扬这些民间艺术家的优良精神。正如高尔基名言:“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为了避免“一座座小型博物馆”的破坏、消失,我们应该充分展现民间艺术精英们的辉煌成就,无论他们在世抑或不在世,都应该及时记录、研究他们的成才过程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在这方面,不得不提及二十年前由民族音乐学专家周凯模教授策划、客家文化研究专家胡希张先生撰写的四卷本《客家山歌人物传略》,包括《山歌大师周天和传》《山歌大师汤明哲传》《山歌大师余耀南传》《山歌大师陈贤英传》等。这四卷本著作可谓岭南音乐研究领域对民间艺术家进行传记式研究的极有代表性的成果,“这些传记不仅显示了这些民间艺术家的卓越艺术才华和高超的歌唱水平,而且提供了在客家音乐千余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民间音乐家作为客家山歌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鲜活事例。⑬”笔者非常赞同周凯模教授谈及策划这项民间音乐家人物传略的理念:
即通过对每一个真正承载着客家音乐历史、真正肩负着文化传承功能的音乐主体进行较为深入的具体研究,通过记录、描述他们个体的人生历程和艺术实践,去折射客家音乐的观念、活动及行为方式,去解析客家音乐的形态、风格,从而反映客家民系整体文化的历史、民俗及社群特色。⑭
地域文化的传承,民间音乐风格的演化,与每一位民间艺术家一生的努力息息相关。没有民间音乐的主体(民间艺术家),哪来的民间音乐的传承?没有民间音乐主体终身的音乐活动,哪来的地域音乐历史的演变?没有民间音乐主体的创造,何谈民间音乐形态及其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要研究一个地域的音乐文化,首先要研究代表那个地域音乐文化的精英——研究那些常常被“主流文化”忽视甚至看不起的乡村文化人——那些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厚底蕴、也是最富有创造性才华的民间艺术家。⑮
这也是当代民族音乐学乃至岭南音乐学科为何要研究“人”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2021年11月30日,“李德礼先生手稿捐赠活动”在星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李德礼先生的女儿李栩薇女士亲手将父亲的全部手稿捐赠给了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相信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必将对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文化的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给予大力的支持,也必将对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袁静芳:《民族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第135页。
②李栩薇整理:《广东汉乐家、文献家、汉乐古筝家李德礼文集》(内部资料),2010年10月8日,第3页。
③目前对广东汉乐有四种分类意见:“四分法”(分典礼音乐、牌子曲、风俗小品和戏曲音乐,1962);
“三分法”之一(分丝弦乐、中军班和其他三类,1998);
“三分法”之二(分丝弦乐、中军班和锣鼓乐,2006);
“五分法”(分丝弦乐、中军班、八音、民间大锣鼓和庙堂音乐,2007)。
④相关论述,可参见郭小刚《“古朴典雅”与“内敛奋进”—广东汉乐艺术风格的定量研究》,载《中国音乐》2021年第2期。
⑤周凯模:《“岭南音乐文化阐释”的学术模式构建》,《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2期。
⑥同注2,第7页。
⑦关于汉乐班,据了解,招收了罗振武、罗树略、李檀恩、罗贻遐、丘怀礼、刘维臻、蓝经元、刘智忠、杨礼桐、陈佩瑜、陈纤、池他施等,他们跟随罗九香、饶从举、王光丕、罗琏、余敦昌等汉乐名家学习汉乐演奏,同时还要学习系统的西方音乐理论。(陈安华、罗德栽:《出水莲花 香飘九洲——中国客家筝一代宗师罗九香一百周年诞辰纪念论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第51页)。⑧胡娉:《乐与人和 艺德双馨——记罗德栽先生的音乐人生》,《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⑨⑩同注8。
⑪羊城广东汉乐乐团,成立于2005年6月,由广州市各区的汉乐爱好者共同倡议、联合组织而成。
⑫同注5。
⑬胡希张:《山歌大师汤明哲传·序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⑭胡希张:《山歌大师汤明哲传·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223-224页。
⑮同注14,第223页。
猜你喜欢 李德广东音乐 荡秋千红蜻蜓·低年级(2021年8期)2021-08-23Mobility matrix of a weakly coupled parallel multi-DIM isolator based on axial force solution①High Technology Letters(2020年3期)2020-10-09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生机盎然金秋(2019年14期)2019-10-23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速读·上旬(2019年4期)2019-09-10音乐东方艺术·大家(2016年6期)2016-09-05广东舆情大社会(2016年3期)2016-05-04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辽河(2011年3期)2011-08-15音乐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8期)2009-11-19秋夜的音乐中学生英语高中综合天地(2008年10期)2008-12-22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