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互动仪式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情感维度研究

互动仪式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情感维度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9-24 18:32:01 推荐访问: 互动 共同体 维度

李康 张含松 张雅菡

摘 要:
互动仪式链从情感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明确了互动仪式的组成要素和仪式的结果。从微观的个体互动到宏观的社会群体,贯穿其中的“情感能量”是重要的因素,影响着仪式的效果,持续的时间和后续互动的开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要通过知识学习,强化情感认同,付诸实际行动,即形成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知和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集聚、对中华文化符号的维护传承,以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行动自觉,达到最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的,增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
互动仪式链;
教育评价;
情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9052(2024)06-0022-03

引言

在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当前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融入思政课等相关课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考查。本文认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的评价不仅要对知识层面进行考查,还应从情感、意志和行动等方面进行。互动仪式链因加入了情感因素来探讨微观社会学中人们交往的结果(自然仪式下的仪式结果),对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效果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一、互动仪式链模型

《互动仪式链》由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941— )所著,于2004年首次出版。在《互动仪式链》中,柯林斯结合社会学理论,在综合借鉴社会学家涂尔干、欧文·戈夫曼对仪式的概念和社会功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情感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互动仪式(IR)的作用机制,正式提出和系统诠释了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理论[2]。并构建了互动仪式链模型(见图1)

(一)仪式的组成要素

柯林斯指出,人们之间的每一次面对面互动,都是一种由参与者在共有信仰下所实践的仪式,分为正式仪式和自然仪式。互动仪式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第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不管他们是否会特别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3],例如学校、班级教室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论是柯林斯所强调的“身体共在”的现实空间,还是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互动,都能实现群体的身份认同。第二是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例如班级、群体、临时组成的小组等。第三是互动者的注意力聚焦于同一事件或对象(焦点),并通过互动传达对焦点的关注,强化文化符号与情感符号的表达,以形成反馈。通过反复地反馈,互动者之间达成节奏同步,形成“群体团结”并达到峰值。例如对某一教学内容,活动主题或实践对象的学习和互动。第四是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互动仪式链以其过程性的四个要素,对微观课堂教学的过程、场景、内容和评价都能有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例如,对参与者要做到身体共在,排斥局外人,有共同关注的焦点,形成并反复反馈强化以形成的共享情感状态,可以与课堂教学身处同一地点(例如教室、实习实践基地、同一网络平台(房间)等),自然排斥其他不在场者,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而有了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互动,达到共享的情感状态或学习目的,并反馈强化不断加强,反复运行,从而产生了仪式结果。

(二)仪式的结果

互动仪式可产生的结果,称仪式的结果。其中主要包括:

1. 群体团结:个体对自身作为群体成员的身份的自我认同,是集体意识通过仪式的参与而内化于心的感受。

2.个体的情感能量 (EE) :
引发参与者主动投入和维持的积极情感。“情感能量”既是发动行为的“驱力”,又是互动的结果之一。

3.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 (形象化图标、文字、姿势),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相关。

4. 道德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符号防止受到违背者的侵害。与此相伴随的是由于违背了群体团结及其符号标志所带来的道德罪恶或不得体的感觉[4]。

柯林斯强调,互动仪式链是由若干互动仪式链接而成的链状结构,随着交往的增多,互动仪式链成为中观甚至宏观的社会结构。而每一次互动仪式的结果,都对下一次互动仪式的触发和维持有着影响,即每一次互动所形成的短期情感状态,都将对“情感能量”能否集聚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互动的结果。柯林斯特别关注“情感能量”对互动仪式链的影响。如果说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是互动的过程要素,在特定的互动场景中比较短暂,那么二者是否在互动过程中有良好的反馈和强化,是“情感能量”能否集聚,能否驱动下一次互动,以及有关情感的正面或负面评价,持续时间等形成的直接因素。在互动仪式链模型中,“情感能量”是贯穿仪式链和结果产出中的关键因素。

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评价的启示

互动仪式链模型中无论是组成要素,还是结果,都蕴含着对个体认知和情感建立的两个主要方面。

从仪式组成要素看,群体聚集,排斥局外人,是对“我者”与“他者”界限的划定,强调的是自我对其归属于某一群体成员的身份的认同,从而引发其认知、思维、文化、行为、规则的认同和遵从。将自身从“他者”中区分开来,更增强了对“我们”这一群体归属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增进群体的团结,树立起维护群体团结和群体利益的道德感。在与群体成员的互动过程中,共同关注的焦点是形成相互关注,产生“情感连带”,蓄积情感能量,形成群体团结的重要媒介。“共享的情感状态”要通过“节奏连带”的反馈强化得以实现。

从仪式的结果看,群体团结和个体情感能量都是互动仪式对个体情感影响的结果。代表群体的符号实际上是对群体团结、群体规则、文化、尊严的符号化或抽象化,可以视为群体团结和群体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对群体内部成员具有重要的情感影响力。道德标准是对违背群体团结的行为的情绪表现和行为表现,仍然受情感的驱动和影响[5]。

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进行剖析,从认知层面上看,是要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宗教政策,参与活动,从而在知识层面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由来,民族文化符号的寓意,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民族宗教政策等。这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关注,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和载体。从情感层面看,通过知识学习和活动参与,树立认同感,培养情怀,建立意识,属于意识情感的层面,是教育的重点。从行为层面看,是要达到对民族团结的自觉践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能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这是建立在牢固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基础上所实现的行为外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对人的思想和情感高度关注。从互动仪式链模型的结果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更离不开情感这一维度[6]。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评价的情感维度

(一)形成群体团结——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知和认同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首先要达到对中华民族身份的清晰认知和高度认同。一是通过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学习,把握历次民族大融合的脉络,准确把握各民族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轨迹。通过对中国地理的学习,知道由于中华大地多样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华文化五彩斑斓、和合共生。二是学习和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体悟到无论其个人是哪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统一实体,不仅是漫长形成的历史结果,也是当代中国的客观存在。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身份的高度认同,通过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强化,从而不断增进民族团结。

(二)集聚情感能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集聚

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能否有效集聚关键在于教育教学手段是否科学恰当,内容选取是否合适,在互动中是否形成有效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以维持对“共同事件”有效关注,过程中和完成后获得情感能量,积极反馈(即“奖励”)。

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达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塑造。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反馈”,学生对中华民族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命运与共的情感能够及时唤起,且在互动中持续保持,进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形成积极关注和互动,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二是通过体系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生形成有效的“链接”,牢固树立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做到“五个认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7]。

(三)认同社会关系符号——对中华文化符号的维护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符号是各民族集体意识的汇集和表达,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代表性,又具有深刻的意义、丰富的内涵、深厚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练和表达。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共同交流交往交融中生产、创造的,完全孤立于其他民族而产生的民族文化及其符号。柯林斯认为,符号能在未来情境中唤起群体团结,并影响群体互动和个人的认同性。据此,中华文化符号能快速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感、团结意识,自动形成群体聚集和情感连接,即使是身处于不同情境的中华民族,也能因符号的出现而自发形成群体认同和共同情感。

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生能否做到维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符号,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对中华文化符号所代表的群体记忆是否理解和掌握。例如长城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事,修筑了两千多年,横贯中国北部和中部,是各民族共同修建的,是集体创造的结果。二是对中华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抽象含义有准确理解。例如长城作为中国历史上各时期民族融合交流的见证,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典型符号,传达自强不息、团结奋斗、保家卫国的精神。三是能结合当代现实对中华文化符号保护、传承和宣传。例如能够继续挖掘弘扬长城这一符号及其文化含义,将长城这一符号转化为文化产品,提升作为文化符号的传播力,传播中华文化。

(四)道德标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行动自觉

柯林斯认为道德标准是存在于个体心中维护群体的正义的感受。当群体道德被深刻内化,便足以促使群体内部成员对外设置清晰边界。表现为一方面对符号高度尊敬和重视,另一方面严防群体遭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侵犯,对于敢于冒犯的人或行为,将会愤怒。

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层内化和高度统一。一是要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二是要维护祖国统一。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的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三是要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深刻理解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国家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语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要做到开拓思维、守正创新、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 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EB/OL].2014-05-30.

[2]邓昕.被遮蔽的情感之维: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诠释[J].新闻界,2020(08):40-47+95.

[3]袁佩媛,靳玉军.沉浸式赋能: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逻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1):52-61.

[4]苌庆辉.德育互动的重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大学德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07):5-7.

[5]邓昕.被遮蔽的情感之维: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诠释[J].新闻界,2020(08):40-47+95.

[6]王丽霞,钟静静.新时代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制度化建设审思[J].高教学刊,2023,9(14):79-82.

[7]《求是》杂志编辑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J].求是,2023(17).

作者简介:李 康(1983.10— ),女,汉族,云南省保山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

张含松(1997.07— ),男,汉族,河南省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雅菡(1997.01— ),女,藏族,云南省迪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2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高职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J2002)。

猜你喜欢 互动仪式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现代交际(2018年9期)2018-08-31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广西民族研究(2018年3期)2018-08-06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1期)2018-03-19“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少先队仪式教育的启示中小学德育(2016年10期)2017-03-0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政务直播中的互动思考今传媒(2017年1期)2017-02-27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6年20期)2016-12-01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2期)2016-11-19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新西部·中旬刊(2016年9期)2016-11-16警察形象互动仪式链要素构成及其运行结果分析戏剧之家(2016年16期)2016-09-28初探教育评价的改革考试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