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的认知调查

中国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的认知调查

贾旭晨 , 宋智观 , 刘 波 , 马艳荣 , 善 刚 , 庹世友 , 朱怡平 , 李 靖

[1.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北京 海淀 100193 ;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0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畜牧研究中心(安格斯牛研究中心) , 新疆 喀什 844099]

应激是指动物感觉到对体内平衡受到威胁时发生的适应性防御反应[1],主要体现在环境或管理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迫使动物的生理功能或行为发生变化。在现代肉牛业中,异地育肥、屠宰和种牛引进等过程使运输成为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长期运输是牛主要的应激来源之一[2],牛的死亡率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3],即使在短期运输过程中,应激也会引起牛血液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浓度显著升高,增加免疫抑制和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2],损害动物福利,影响肉类质量,增加生产成本,造成巨大经济损失[4]。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也被称为运输热,是北美肉牛致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全世界肉牛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5]。一般来说,BRDC是影响呼吸道的多因素病理过程,其中,运输应激是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养殖人员可以在运输前对犊牛进行断奶、接种疫苗、去角和阉割等预处理,在运输后给予抗生素、提供清洁垫料和适当通风等措施来预防BRDC。

北牛南调和异地育肥是我国肉牛业的典型生产模式。北方因气候、地域和饲草等优势,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牛源基地,南方对牛肉的巨大消费需求使肉牛运输成为我国大动物运输的主体。尽管牲畜运输在我国非常普遍,但我国肉牛运输设备、运输时长和装车要求等仍缺乏规章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尚无针对肉牛运输细节的规定,且多数运输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对我国肉牛运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动物运输规范十分必要。本试验针对我国各地肉牛养殖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运输应激认知的调查,旨在了解我国肉牛运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并为今后该行业相关规范的建立提供更多信息。

通过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公司平台向其各个省份的客户微信群和各类养牛交流微信群发布1份题为《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应激的认知》的调查问卷,涉及37个问题,包括参与者信息、对应激的认识、运输前处理(包括装卸等)、运输中处理(包括运输工具、运输时长、司机背景和中途休息情况等)、运输后处理、对运输热的理解和防治等方面。参与调查的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问卷,题目均为单选题或多选题,并提供了“其他”选项,补充回答。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对大部分问题的回答进行描述性分析,对车厢中肉牛的平均占地面积、休息率和休息频率等进行计算分析。

从2021年4月14日开始,截至4月28日,共收到160份有效答卷。

2.1 调查对象及其所在牛场情况 参与调查者的职业大部分为肉牛场管理人员(62.50%,100/160)、驻场兽医(16.88%,27/160)或其他技术相关职业,少数是饲养员(3.75%,6/160);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35.00%,56/160)是含1 000头以上肉牛的大型牛场相关人员,其余被调查者来自含100~1 000头肉牛的中型肉牛场(38.75%,62/160)和含100头以下肉牛的小型肉牛场(26.25%,42/160)。

本调查涉及肉牛场分布于我国24个省份(图1),其中大部分肉牛场位于河北(13%,20/160)、内蒙古(11%,18/160)、山东(9%,15/160)和湖北(9%,15/160)这4个省份。

图1 调查对象所在牛场的省份分布

各收牛途径占比差异不大,其中包括交易市场购牛(48.75%,78/160)、牛贩子购牛(33.75%,54/160)、犊牛场购牛(30.63%,49/160)和农户收牛(33.75%,54/160)等。

2.2 对运输应激的了解 参与调查者中有67.50%(108/160)比较了解运输应激导致的呼吸道疾病,32.50%(52/160)不清楚应激的真正含义;93.13%(149/160)对高温和低温都会导致应激有较为明确和全面的认识;81.25%(130/160)认为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应激可以通过一些防控措施来减轻。

2.3 运输前的处理 如表1所示,在运输前,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48.75%,78/160)会给予牛维生素,少数被调查者(37.50%,60/160)在出发前对牛禁食,30%左右的被调查者会为牛进行预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约20%的被调查者会为牛接种运输热相关疫苗、提前使用长效非甾体抗炎药和饲喂高能量食物。

表1 运输前预处理

几乎所有养殖人员(86.88%,139/160)都表示装卸牛时应避免粗暴、动作轻柔,65%左右养殖人员可以在装卸时保持群体装载、光线充足、避免叫喊,但仅有57.50%(92/160)养殖人员做到了不使用电刺激。

运输过程中,75%左右养殖人员会对装卸台的防滑、侧栏、坡度和缝隙等项目进行考察,约有62.50%(100/160)养殖人员会考虑到车辆后续的维修维护,保证运输过程中牛和运输人员的安全(表2)。此外,几乎所有养殖人员(91.88%,147/160)都会在运输车辆上准备垫料来保护牛蹄,并起到防滑和吸收排泄物的作用。

表2 装卸台所满足的项目

2.4 运输中的处理 80%以上养殖人员会雇佣具有相关经验的司机进行运输,避免急停和急转,部分司机(60.63%,97/160)可以应对各种突发道路状况,约58.13%(93/160)司机表示熟悉牛的行为。

我国卡车宽度通常在2.3 m左右,本试验通过调查卡车车厢的长度计算出卡车车厢的面积,结合每辆车运输牛的数量,计算每头牛在车内所占的面积。结果如图2所示,我国每头牛运输过程中占据的平均面积大多介于0.45~0.65 m2。国外建议每头牛(203~255 kg)至少占据面积为0.678 m2[6],否则空间拥挤可能导致瘀伤。因此,本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每头牛的运输空间相对较小。

图2 车厢中每头牛所占面积

长时间运输对于司机和牛群来说均十分消耗精力,不但会增加牛群应激程度,也会增加疲劳驾驶风险。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运输时间从2 h以下~30 h以上均匀分布,无明显差异;随着运输时间增长,休息率也逐渐增加;即便是2 h以下的短途运输,也有近40%司机会选择休息;但有一小部分司机在30 h以上长途运输中仍选择不休息。

表3 各个运输时长的休息率

有87份问卷显示在运输中会让牛休息,绝大部分的休息时间在1 h以内,可能是由于运输时间紧迫或是休息环境条件有限。选取其中数据明确的50份问卷估算休息频率,结果如表4所示,80.00%牛的休息间隔都在6 h及以下。目前,国内尚无关于最长运输时间、休息时间和频率的具体规定,司机主要根据经验来决定何时休息。

表4 运输中休息频率估算

2.5 运输后的处理 在牛群抵达目的地后,牛场人员通常会对牛群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到场肉牛恢复体力、补充营养,以避免疾病发生。大部分被调查者会选择通过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维生素、补充饲料和饮水、让牛群单独休息等措施帮助牛群恢复,小部分被调查者会使用中草药、抗生素、运输热相关疫苗和长效非甾体抗炎药。由于国内尚无针对牛群风险等级进行运输后处理的指南,因此对牛群到场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来源于经验,缺乏科学规范。

2.6 对运输热的了解 绝大多数养殖人员(77.50%,124/160)已经开始关注运输热,并认为该病带来了一定损失。然而,只有约一半养殖人员(55.00%,88/160)仅听说过运输热,对于烂肺病和BRDC等概念尚无明确认知。

对于运输热治疗方法的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大部分养殖人员(76.25%,122/160)会选择抗生素治疗,但仍有部分养殖人员(26.25%,42/160)尚不清楚抗生素和抗炎药的区别;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补液、调整酸碱平衡以及使用中草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平喘药和类固醇类药物等,这可能与兽医经验、药物价格和对不同药物的了解程度等有关。

表5 运输热的治疗方法

国内大部分被调查者是通过与兽医(78.13%,125/160)或同行交流(70.63%,113/160)、参与讲座(61.88%,99/160)、阅读书籍文献(56.88%,91/160)和阅读公众号(45.00%,72/160)等方式了解运输热的相关知识。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普遍应用,动物福利与现代饲养管理方式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动物自然生存方式被剥夺、高饲养密度损害动物健康、运输应激增加患病风险、环境污染影响生存质量等方面。提高动物福利不仅有利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减少疾病发生,还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于肉牛产业而言,肉牛运输福利是影响肉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规范的运输方式会引起肉牛发生应激反应,增加患病风险[7]。本调查发现了肉牛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提供现实依据,希望能够引起该行业对肉牛运输福利的重视。

分析调查结果可看出,由于肉牛来源多样且每次收牛数量不一,导致运输所需时间和所用方法有所差别,这对于牛运输前后的处理和流程的制订提出了更高的个性化要求。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运输应激都有一定认识,这为建立更好的肉牛运输管理制度、降低肉牛应激打下了良好基础。运输前的装卸过程可能比运输本身带给牛的应激更大,因此,科学装卸不仅可以降低肉牛应激水平,还能减少肉牛擦伤和跛行等意外情况的发生[8]。目前,国内尚无关于如何对牛进行预处理、正确装卸牛群、运输车辆选用、牛群密度和休息频率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使得肉牛运输处理主要凭借经验,缺乏科学指导。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牲畜运输制度进行具体规定,并组织相关培训,以增加运输人员素质,提高肉牛运输效率,改善肉牛运输福利[9]。

目前,国内运输热的治疗仍以抗生素为主,并无明确高效的治疗指导。有研究发现,维生素E配合硒或混合维生素A、D、E能够降低与牛长期运输应激相关的氧化应激反应[10]。美洛昔康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通过降低牛体内应激生物标志物和炎症水平来降低长时间运输带来的影响[11]。在美国,用于治疗牛呼吸道疾病的抗生素和抗炎药必须严格按照药物标签规定进行使用。在我国,由于大多数药物没有严格的标签规定,导致对食品动物过度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造成的药物残留仍是一个巨大问题。

综上,本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国肉牛运输现状和存在问题,认识到许多肉牛养殖人员对运输热和应激对肉牛潜在影响的了解尚不全面,在运输过程前、中、后期的动物管理缺乏科学指导。因此,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肉牛运输相关规范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牛群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肉牛口炎咋防治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21年4期)2021-10-14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与牛共眠中国慈善家(2020年3期)2020-09-10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9期)2015-03-30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年6期)2014-02-27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年5期)2013-06-30牛牛阿卡意林·少年版(2009年10期)2009-08-06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