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民国时期私立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民国时期私立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9-27 15:00:03 推荐访问: 民国时期 私立 私立学校

王睿

摘 要 中国的私立院校诞生于清朝晚期,随着中西交流日益密切,具有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先后在大江南北出现。中华三育研究社将培育职业技术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方向,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育人体系,确立了半工半读的教学制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发挥出重要的历史作用,如向社会输送了技术型人才、普及了平民教育、推动了社会发展。其为当前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参照,要促进中高职协同育人、推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大力培养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华三育研究社;
职业教育;
工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18-0075-06

1866年,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办乃近代中国职业教育之肇始。在随后的数十年里,各类具有职业指向性的高等学校在华夏大地出现。辛亥革命后,教育体制的变化和办学章程的颁布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中华三育研究社诞生于民国初年,与其他私立院校不同的是,该校的办学模式以工读教育为主,此举一方面是鼓励学生勤工俭学,养成自立品行;
另一方面是期望学生掌握劳作本领,在毕业后能有效服务国家、融入社会。纵观学界,诸位学者多关注近代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等问题,而针对私立院校的个案研究则触及不多。故本文在梳理档案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再现民国时期私立院校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生活场景,探寻其特点、作用与启示,以期弥补研究之疏漏。

一、中华三育研究社的发展历程

清宣统二年(1910年),西方人米勒耳(Harry Miller)在河南周家口传教时发现当地文盲居多且生活难以为继,为“栽培一般学生,能以准备为完全的生计”[1],故创办名为“道医官话学校”的小型教学机构。学校初期未建立专门校舍,平日授课主要在临时租住的屋内进行,课程包括国文、罗马字、算数、医学、卫生等。经过招募,陆续有来自湖广、豫皖等地的20多名学生进入学校学习,这些学生从冲龄幼儿到古稀老者皆有之。学校不以考试成绩评判学生优劣,主要看他们离校后的实践成效(如销售书刊、帮助邻人、将习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等)[2]。学校运营主要靠售卖书报和教职工捐赠,学生在校花费集中在饮食方面,据学生吴从善回忆,一日三餐,诸如稀饭、米饭、蔬菜、面条等只有一百三十文,饭量大者消费一百五十文,一年伙食费用不过数元而已[3]。

辛亥之时,中原祸乱四起,学校为躲避战争退居上海。1912年秋,该校在南京四条巷开学,校名如故。相对周家口,四条巷的教学环境大有改善,据负责人韩尚理(Orrin Hall)回忆:“学校楼上有学生宿舍,一间工作室;
楼下有三间教室,两间办公室,一间会客室;
另外还有一座可容纳100人的礼堂,还有两栋各有二间房间供本国教职员之用。在主楼近旁有厨房和饭厅,学校多需用的一切床铺、桌椅等设备都从上海运来,足够50名学生之用。”[4]

1913年,学校搬迁至上海宁国路,更名上海三育学校。同时,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转变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学校教育改为工读教育,并在学校创办工厂和农舍,陆续增设助教、木工、农事、排字、绘图、书记、家务等勤工岗位。学校这一举措源于西教士在华活动时,发现近代中国社会因教育缺失、政治腐败、民众愚昧等问题致社会“吃人”现象屡见不鲜,加之前清的实业教育与现实社会脱节,遂有意将在美国推行的“三育”教育理念引介东方,提出了“中国前途的光明或黑暗就在于我们对三育教育之能否努力”[5]的观点。曾担任该校负责人的李博(Denton Rebok)十分看重“三育”所发挥的作用,认为它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具体而言,“智育”教育是通过知识教育启迪民智,“灵性”教育意在培育克己自制、服务牺牲的精神,而“体育”教育则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者掌握求生之道。在“三育”教育理念里,“体育”与职业教育相连,其宗旨就是培育学生实践能力,使其具备精熟技能,助其自食其力。故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职业技能课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19年,为提高办学层次,学校董事会决议将校名改为上海三育大学,自此试办初级大学。学校共设14个年级,即在原来小学(7年)和中学(4年)的基础上增办大学专业(3年)。1922年,考虑到校园院落过小、噪声严重等问题,校方决定选址南京市东郊的桥头镇兴建校区。在江苏省政府、当地民众以及民间机构的协助下,新校区很快投入使用。然好景不长,1927年北伐战争推进至长江下游,学校由于临近战场不得不暂时回迁上海。广大师生幸于及时撤离未受波及,不过桥头校区内的“仪器图书及教员未搬走的家中衣服用具多已被匪人窃去,农场鸡鸭及工厂零件,多已掳掠一空”[6],“礼堂课室之门窗及中西教员住宿之墙与地板,多有穿通破坏”[7]。据校方统计,损失高达6.5万元[8]。翌年秋,学校返迁桥头,师门携手重建满目疮痍的校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相继添建男生食堂、浴室、第二男生宿舍和教员宿舍,又为农场增修泉井、添种果蔬,至1929年学校一切重返正轨。1931年,学校因“立案”问题再度更名为“中华三育研究社”(简称三育社)。

1931-1937年间,三育社的学生逐年增加,至抗战全面爆发前达400余人。七七事变后,江南形势日趋严峻,学校被迫搬迁,其中大部分师生辗转香港沙田与华南三育研究社合并办学,还有少部分驻守桥头看护学校。随后几年,校内建筑先后被毁,设备、教具皆被洗劫。1939年,三育社在香港九龙置地新建学校。1941年底,日军侵占香港,师生再次踏上迁徙之路。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学校西迁重庆松堡与华西三育研究社合署办学。在渝期间,师生生活十分贫苦,据校长王震辉回忆:“教职员中有穿草鞋的,衣服多是上下不配,亦中亦西,饮食方面,营养不足,锅中无米,巧妇难为,教职员的小孩子赤着脚片,到处找松针草枝作为燃料”[9]。教学情况亦不乐观,由于学校难以聘请到合适教员,迫不得已只能邀请友人相助,或是鼓励学生尽快毕业来辅助教学。学生们自习时,只能在饭厅长桌学习,用煤油灯、乙炔灯照明。

抗战胜利后,师生着手学校重建工作。1947年学校迁回桥头,但因校舍尚未建成,只能暂借蚕桑学校复学。1951年学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接收后与江阴农学院合并,改为句容农业技术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故址为今日南京财经大学桥头校区[10]。

二、中华三育研究社的教学特点

(一)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育人体系

三育社为满足社会各界需要,建立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育人体系。不同阶段的毕业生只要满足升学条件或达到入学标准即可开展更高阶段的学习。三育社之所以选择此种体系,与当时的中国社会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学校早期苦于师资短缺,不得不让仅有的几位教职工身兼数职。尽管后来又陆续聘用国内外专职教师,奈何求学者众多,有限的教学资源依然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另外,因社会动荡、吏治腐败以及学习周期长、见效慢等因素,不少父母无力负担或不愿长期负担子女学习的费用。故学校董事为整合学校资源、直面学生实际,最终选用了贯通小学至大学的体系。

小学部的生源一部分是居住在学校周边的百姓子女,还有部分为学校教职工子女。开设小学部的目的之一是扫盲,提升年轻一代的智识,其次是为学校发展储备生源。中学部分为初中和高中,其中,三育社的初中教育是为升入高中作准备。除增设实践课外,其他课程与公立初中无异,采用国家通用的部编教材。高中实行两种培养方向:其一是为升入大学做预备,这一部分学生称之为升学组,课程安排与初中类似。其二是为走上社会打基础,此类学生共分为三组:中级训导组专门为小学培养师资;
中级事务组主要负责培植中级财务人员;
还有一组为中级传道组,为宗教团体输送可用之才。此三组的课程设置与高校的课业相似,包括以国文、英语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和根据各组培养目标而设的专业核心课。大学部设有师范、商科、文史、工科、农业、财务、医学等专业,就医科而言,三育社是民国时期为数不多能够提供医学专业的私立学校之一。医科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可保送或报考国内的圣约翰大学、国立湘雅医学院等高校,学习成绩优秀者有机会前往美国的医科大学深造。

学校招生不受阶层、地域限制,对于任何申请入学者皆持欢迎态度,为保证质量,校方要经过筛选审查确定就学对象。得益于区位优势,大学部和中学部的历年新生以江浙皖一带最多,闽粤、鲁豫等省次之,其他省份及来自南洋的学生亦有之,只不过人数远不及前者。这些学生有的来自普通百姓家庭,有的是教会信徒子女。从民族分布来看,除汉族外,还有藏族、蒙古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

(二)确立了半工半读的教学制度

三育社的教学制度以半工半读为主,即半日行课半日开展实践教学。在课程安排上,除各专业必修课以及常见的国语、英文、历史、算数、公民、地理、生理、体育等基础课程外,诸如医药、生物、护理、化学、农科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亦在所学之列。

上午授课时,“诸经验丰富之导师,均善运用其高深之学理,与夫兴趣动人之言辞,以层层开导,节节解析。同时各社友亦皆聚精会神,专心聆诲。每遇疑难之处,则相互讨论,以求得相当之解决”[11]。到期末之时,各科目会以考试形式检测学生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分为五等,93~100分为超等、85~92分为上等、77~84分为中等、70~76分为下等,70分以下为不及格。不及格或缺考者需参加补考,否则重新修学该门课程。补考一般在新学期开学之初进行,学生若迟到十日,一小学期(一学期共3个小学期,两学期组成一学年)不得参加考试,需预备课本重修课程,还要缴纳补考费后方能参考。对于毕业生来说,必须将必修和选修课程读完才能准备相关事宜[12]。

下午是职业技能培训时间。目的是帮助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通过劳动所得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养成自立品格。学校提供有农工、铁工、清洁、印刷、洗衣、制罐、木工、油漆、园艺、文秘、助教、环卫、校务助理等岗位。据学生沈天然回忆:“一到工作时间,大家脱下长衫,大褂,或西装,有的穿着工衣往工厂里去,有的露着大腿戴着凉帽下到田间。洗衣和清洁,这是女社友的工作。”[13]学生每日工作1~4个小时左右,暑假时一天工作最长可达8小时,工资按照小时计算,多劳多得,分等付酬。工种不同,工值相异,同一工种,按工作效率划分,“代课学生的工值比干体力劳动的高些;
在工厂,技术性高的就比一般杂工的工值高;
同是排字,按排字的数量计算工值。每周结算工值,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交会计室记账,并不给学生现金”[14]。学校规定:每天工作2个小时的学生和自费生一样上课6节,修业年限与后者相同;
每日工作4个小时的学生上课4节,修业年限延长一年,若不想延长可在学校认定的函授学校获取学分。教师也需要和学生一起工作,这不仅在于他们肩负指导与监督学生之责,也是师生同心合作、共同担负责任的平等体现[15]。另外,学生工作时长可抵部分学费,如1929-1930年,大学年级的自费生全年学费为144元,与之相对应的工读生每周工作十六点数只需缴纳114元,若是工作二十四点数,学费为90元[16]。

学校附属的工厂是学生“工作”的主要场所,该厂所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如铁床、铁质书架、桌椅、板凳等,深受社会欢迎。学生们利用机器制造的铁床“颇为精致”,具有可拆可合、皮实耐用、价格低廉的优点,曾广泛用在桥头校区校舍中。该厂在满足内部需求的同时还面向社会销售,上海惠灵英文大学、沪江大学、上海疗养卫生院、苏州医院、南京大学、南京铁道部、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机构都曾定制相关器具,以至于学校“几乎有应接不暇之势力”[17]。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学校为提升生产效率采取增加工厂面积、增聘学生、开夜班等措施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订单的骤增不仅增加学校收入,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发展,该厂负责人高立德表示:“工厂帮助五十位学生做工目的已达到,明年目的要设法容一百位学生做工。”[18]

农场是另一工作场所,学生在这里学习饲养家禽,种植菜蔬果品。每年五月正是草莓成熟之际,因草莓量多易腐,学生总会来此帮忙采收。“数千万个草莓,物色之下,或装入箱内,运到市场待沽,或运至制罐部,做成果酱出售。预料本年鲜果,果酱两项收入,定不在少数”[19]。至20世纪20年代后期,这些工农商品收入已可抵付学校支出,三育社成为可以自给的教育机构。

(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除了日常教学,三育社还开展了种类丰富的课外活动,意在提升学生综合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校内,学校有关部门每周会举行数次“特别聚会”,主题涉及中外时政、社会服务、卫生宣传、艺术鉴赏等。每周五晚上会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如电影、演讲、音乐会等。每年还会外出郊游数次,此类活动一般安排在周末,学生们会前往学校邻近的镇江、南京、常州、扬州等地,观览祖国河山,增进爱国热情。同时,还有民间机构开展的善工运动、书报周等亦得到师生们的踊跃参与[20]。

学生也会自行开展社团活动,如组建篮球队、男生歌咏队、英文研究会、书报研究会、音乐会等供不同兴趣者加入。此外,校内还不定时举行运动会、毕业会、演讲会等。1934年,新生活运动开始后得到师生们的支持,期间学校不仅设立了新生活运动组织来指导日常工作,还出台《新生活目标条例》来规范师生的日常生活。校园里的“新生活”氛围十分浓厚,“在过道上,映在视线里的,有五花八门的标语;
在布告牌上,你会注意到的,有许多条规;
当你遇见每个社友导师,你更听得见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早‘好”[21]。

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义务教学方面,及时创办免费学习班。1923年2月,该校青年团在外出活动时发现上海引翔巷纱厂和厚生里附近有两百余孩童无学可上,随后校长李博、苏醒之等人经与东华纱厂及厚生纱厂商议,由学校派遣教员专为该地学童开办义务学校。不久,学校这一举措得到厚生纱厂总经理穆氏支持,他主动将厂内靠近河南路一侧的两层楼房给予学校使用。3月4日,引翔港义务学校开学,入学者近50人。学校初期仅授课半日,后在家长们的要求下改为全日授课[22]。在解放妇女工作方面,主动协助当地创办“母亲会”。该组织由在校教职工提出,意在借建设新式家庭之际帮助儿童健康成长。1935年,“母亲会”正式成立,每周四在三育社第十二研究室活动,由桥头镇各婚育女性自觉参与研究、自修、演讲、讨论等事务。在救困扶助方面,积极为难民募捐。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上海各学校学生发起为难民募捐一事,三育社也受邀在列。同年11月23日,170余位学生共分17支队伍分别到杨树浦、引翔港、提篮桥、虹口一带募捐,经过一日活动共募得320元。翌日,由社长梁思德(Samuel Frost)等人将款项送至中国银行[23]。此外,学生还会在周末下午外出服务,如1932年春季,一些社团成员曾带着衣物、药品和书册前往农民家中施以救济。学校辗转香港后仍继续开展服务,如在抗战初期,部分学生曾在校周边乡镇拜访街坊626次,照顾病患82次,分送药物及其他社会服务762次[24]。学生们通过积极热心的服务与乡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每当学生开展活动时都得到当地村民的接待[25]。

三、中华三育研究社的历史作用

(一)向社会输送了技术型人才

三育社在创办初期“搭乘”民国初年职教发展的“东风”,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办学策略,所推行的工读教学模式顺应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要求。经过多年发展,工读教学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国人的注意,一些国民政府官员和教育从业者多次前往该校参观学习。他们认为“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十分相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勤工俭学的目的,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试验”。而在教育行业深耕多年的杨卫玉对三育社有着“中国最完全之工读制大学矣”的赞誉[26]。学校教职工积极赴其他学校就工读制的意义和作用展开交流,而很多高校师生亦曾专程来校参观学习,留下了“设备完备,清洁异常”,师生“精神饱满,尤可钦佩”的良好印象[27]。此外,宋美龄亦对工读教育充满兴趣,在她的请求下,社长孔保罗(Paul Quimby)等人担任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顾问,负责协助学校建设与运营[28]。

总之,在工读制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会触及文、理、医、工、农等学科的常识,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各科目修学完毕后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考核,临到毕业之时还会再次接受综合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实践教育课程以及种类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习得技术的同时又养成了谨守自持、吃苦耐劳、勤恳工作的传统美德,这也使得他们毕业后能够快速投身岗位,利用自己所学所长参与到社会的改良活动中。

(二)普及了平民教育

辛亥以降,一些有识之士表达了“民国”须有新国民的憧憬。蔡元培认为科举制度“使受教育者皆富于服从保守之心,易受政府驾驭”,“须立于国民之地位,而体验其在世界、在社会有何等责任,应受何种教育”[29]。民国初年的共和政体虽以法律形式成为定制,但随着政府首脑的更迭,共和制度空有其表,作为主权在民的广大百姓因教育的缺失不知共和为何物,一些人士将这一状况归咎于“平民无智识”[30]。一时间,社会精英纷纷畅言要求通过社会教育“扫除天下文盲,育作共和新民”[31]。南北对峙、军阀混战、内外交困的民国政府难以推动普及全国的义务教育工作,这就给私立院校创办公益性质的教育机构提供了契机。三育社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办的义务学校、平民学校、暑期学校就属于此类。可以说,这些学校的出现使部分地区的教育机构得以“下沉”,让那些身居底层、迫于生计又无法奢求正规教育的广大百姓及其子女获得了接受新式教育的机会。公益教育的出现在提升国人知识水平的同时,还在修身养性方面发挥出一定作用,像公民课程让民众了解爱国爱民的要义,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三)推动了社会发展

受爱人如已、服务大众的办学精神影响,三育社的学生常年热心参与社会活动。在公益方面,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捐款捐物,救济贫民。如在1922年,俄灾赈济会上海部组织募捐,中华三育研究社募500余元,在数十所学校中位居前列;
又如江浙战争至江南百姓流离,该校又积极为难民筹措百元之资[32]。在社会改良方面,上海和南京作为华洋杂居之地,与西方列国保持着联系,其中既有政治经济的往来也有文化风俗的互通,这使得该地区的青年学子在接触到西式的教育后成为引介西方观念、改良社会的参与者。诸如知识普及、卫生宣传、现代家庭构建等活动以及国民政府推行的新生活运动都有他们的身影,时人对其有着“三育大学服务社会素称热心”的评价[33]。作为民国时期年轻的一代,这些学子接受新式教育时不忘自己中华国民之身份,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推动着传统文明的变革。尽管这不足以让中国的各项制度发生质的改变,但他们的行为给当地民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也让越来越多的华人愿意尝试新式教育。

四、中华三育研究社职业教育的当代启示

(一)为促进中高职协同育人提供思路

从历史经验来看,三育社的育人体系展现了学习层层递进、升学压力较小和整合教学信息资源等特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可在中职与高职协同育人模式下,遴选一些社会需求大、技能技术要求高、培训周期长、可衔接中职和高校教学目标的专业,通过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学习方法。此外,可建立协同育人教学研究机制、搭建联合教学平台,让不同院校的教师互鉴教学方法、互通教学信息和育人经验。对处于升学阶段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跟踪辅导,帮助他们实现从中职学历学习向本专科学习的平稳过渡。对于其他年级学生,应根据个体差异厘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必要时可通过对接帮扶襄助其成长。

(二)为推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提供借鉴

半个多世纪前,三育社开展的工读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该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互通,如农科、工科学生在上午学习理论知识,下午则统一穿着工装前往农场和工厂进行技能训练;
又如高年级的师范生在掌握了一定授课技巧后会主动前往夜校、民校和慈善小学开展义务服务;
另外,学校还内设各勤工岗位来锻炼学生能力。此种制度不仅助力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职业参与感。

时至今日,“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案之一,而三育社的相关教学经验或能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历史借鉴。学校在课程上应对专业核心课和文化课进行一体化设计,构建文理融通、智体兼修的课程体系。根据实际需求,采取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增设校内见习岗位、聘用校外“双师型”教师等有效途径为学生营造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校园氛围。教师在授课时要关注学习的时效性,尽可能缩短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时差”。教师应抓住学生“汲取养分”的黄金期,将专业理论与技术训练、学科知识与工程训练紧密结合,通过课上互动探讨、课下监督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及时将学习内容加以深化应用。

(三)对培养综合型人才给予参照

与理论课程一样,三育社的课外教学活动也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正是因为有如此多样化的活动才能让诸生构建起涵盖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以他们为代表的“新青年”不仅能在民国社会推进改良,还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拥护中央,为广大群众提供医疗、农业、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转型升级需要人才驱动,而人才要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动能则需具备多元化的技能和优良的综合素养。因此,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一方面要不断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路径,另一方面可以三育社为参照,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以文艺、体育为主题的社团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特长、拓宽知识广度、缓解学习压力;
以科创为目标的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以慈善为宗旨的公益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民族传统,使学生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寻获职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

参 考 文 献

[1]梁思德.上海三育大学的宗旨与目的[J].基督教育,1924(1-2):7.

[2]苏醒.二十年前的老祖母[J].基督教育,1929(8):26-27.

[3]吴民生.周家口神学之回顾[J].基督教育,1929(8):29.

[4]杨健生.中华圣工史(上)[M].香港:中华圣工史编辑委员会,2002:310.

[5]李博,戴安乐.知识与进步[M].上海:时兆报馆,1936:48.

[6]从周家口到桥头镇[J].末世牧声,1936(2-3):16.

[7]中华神道大学消息[J].基督教育,1928(3):47.

[8]李博.1929-1930年中华三育神道学校的报告[J].末世牧声,1931(4):22.

[9][10]杨健生.中华圣工史(上)[M].香港:中华圣工史编辑委员会,2002:335.345.

[11]曹俊凯.社友生活写真[J].山光,1933(1):5.

[12]关于中华三育神学几个统计[J].基督教育,1930(4):20.

[13][20]沈天然.到桥头镇去[J].末世牧声,1935(15):22-23.23.

[14]张垂裕.中华三育研究社.镇江文史资料第17辑[M].镇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25.

[15]好威尔.基督教育之研究[J].基督教育,1928(9):9.

[16]李博.中华三育神学下学年缴纳办法[J].基督教育,1929(6):46-47.

[17]工厂赶制多批订货[J].山光,1933(1):8.

[18]上海三育大学消息[J].中华基督教育,1924(12):20.

[19]本年农场草莓大熟[J].山光,1933(1):8.

[21]林乐义.新生活在桥头[J].山光,1935(5):38.

[22]新闻[J].华东教育,1923(3):19.

[23]教育新闻[J].华东教育,1923(5):23.

[24]王荣耀.中华三育研究社青年义勇布道团近况[J].通音月刊,1932(4):4.

[25]孟昭义.三育社传道组报告书[J].末世牧声,1940(7):13.

[26]杨鄂联.三育大学之社会化[J].教育与职业,1926(77):429.

[27]杨伟文.本系师生参观三育大学[J].教育会刊,1929(1):263.

[28]HANDEL HIN-TAT LUKE.A history of seventh-day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hina mission,1888-1980[D],PhD dissertation of Andrews University,1983:76-77.

[29]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40.

[30]朱琴.基督教育与平民教育[J].中华基督教育,1924(11):3.

[31]周东华.民国浙江基督教教育研究-以“身份构建”与“本色之路”为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06.

[32]俄灾赈济会之结果[N]申报,1922-05-03;
上海学生救济难民会董事部会议[N].申报,1924-11-25.

[33]三育大学赞助卫生运动[J].医药杂志,1922(1):48.

Research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Private Institu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cused on China Training Institute

Wang Rui

Abstract  Private institutions in China originat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as Sino-Western exchanges became increasingly close, more and more such modernized schools had emerged in various regions of China. The China Training Institute has focused on cultivat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its educational mission. It has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system from elementary school to university, implemented a dual work-study teaching system, conducted divers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played a significant historical role by supplying technical talents to society, promoting universal education, and driving social development. It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rrent vocational schools, aiming to enhance coordinated educat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in education, and vigorously cultivate versatile talents.

Key words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Training Institute;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study education

Author  Wang Rui, lecturer of Party School of the Sichuan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Chengdu 610071)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11期)2017-01-05从民国社会环境看文官考试制度的产生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14期)2016-12-27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8期)2016-12-26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9期)2016-12-05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新闻爱好者(2016年10期)2016-11-18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