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在充分的言语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审美意识,积淀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文言文 言语实践 课程标准 语文素养
回顾我参加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课评选的赛课之路,欢乐与辛苦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从十一月份的淮安市选拔赛到省赛,历经四个月的紧张备赛过程,就好像一部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电影,在我的脑海里一帧帧闪过。淮安市教研室杨红梅书记和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让我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下面结合此次课堂执教的课例《司马光》,谈谈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是如何落实对语文课标的理解的。
如果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喻为教学的方向盘,那么语言实践就是发动机。学生只有在充分的言语实践中,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审美意识,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核心素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认为,小学的文言文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文言文只有“读百遍”,才会“义自见”。学生诵读的过程,是语感形成的过程,也是积累语言的过程。
杨红梅书记在我试教的时候指出:文言文教学应该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知意、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既是方法,也是目标,总之就是“读”占鳌头。
1.对比读,发现文体不同之处。
【学习镜头一】
师:今天要学的课文,讲的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自由读读看,跟其他课文相比,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它是一篇文言文。
师:是呀,这是我们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课文中多了几个序号。
师:你观察到这篇课文的左下角有注释,这是和其他课文很不一样的地方。
生: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
生:这篇课文的字数很少,只有两句话。
师:咱们班的孩子真会读书,发现了这篇课文的不同之处,它是一篇文言文,字数少,篇幅短,语言很简练。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古今文字对比朗读的形式,初步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感受文言文语言简练、富有节奏的特点。
2.听读,发现文言文节奏。与现代文相比,学生在朗读文言文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读好文言文呢?教材中的课后习题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那就是“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学习镜头二】
师:读文言文,不仅要读正确,还要像读古诗一样,读好句子的停顿。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你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生:在“群儿、一儿、足跌、众、光、儿”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有一双特别灵的耳朵。学习语言,听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出示画有停顿线的句子)让我们借助停顿线,自己练一练,注意读好句子的停顿。
师:借助停顿线读课文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群儿、一儿、众、光”都是人。
师:你特别善于发现,读文言文,可以在表示人物的词语后面稍作停顿。谁能做小老师,带着同学们读?
(小老师领读)
师:你不仅自己读好了句子的停顿,还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小老师呢!
根据课后练习第一题的要求,围绕“跟着老师读”做好朗读的层次推进: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关注句子的停顿,发现规律;
学着老师的样子,借助停顿线自己练读,体会文言文的节奏;
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读好句子的停顿,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3.合作读,读出趣味、韵味。
【学习镜头三】
师:同学们已经读懂了第二句话,我们现在来合作读一读。众皆弃去——
生:光持石击瓮破之——
合:水迸,儿得活。
师:面对落水的儿童,众人的表现是——
生:众皆弃去。
师:司马光的表现却是——
生: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最终的结果真是有惊无险!
生:水迸,儿得活。
师:我们再合作读一遍。女生读众人的表现,男生读司马光的表现,最后的结果一起读。
文言文短小精悍、言简意丰,具有特殊的韵律和美感。整节课中,我力图把握“读”这一核心要素,跟读之后,综合运用个体练读(学着样子自己读)、集中展读(我也能这样读)、合作探读(想想为什么这样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贯穿课堂,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朗读的节奏、韵律,体会文言文的趣味性,初步获得读懂文言文的能力,落实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语文课堂应立足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读好、读通,课后习题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我在本课教学中一共设计了三次讲故事的言语实践活动。
1.勾连旧知,激活文本。
【学习镜头四】
师:咱们班有那么多爱听故事的同学,看看,这是什么故事?(出示图片)
生:第一幅图是《孔融让梨》。
生:第二幅图是《曹冲称象》。
生:第三幅图是《司马光砸缸》。
师:大家听过《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吗?谁给我们讲讲?
(学生讲故事)
师:你真厉害,看来你对这个故事特别熟悉,掌声送给你。
《司马光砸缸》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以学生熟悉的故事为依托,立足于架构从“旧知”到“新学”的有效链接,为文言文的学习进行了预热。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差异,让文言文变得亲切,趣味盎然。
2.借助支架,读懂文本。
(1)借助注释,激活言语思维。
【学习镜头五】
师:我们已经读好了句子的停顿。文言文的意思你读懂了吗?借助注释,自己试着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生:第一句话是说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
师:你是怎么读懂这句话的?
生:群儿就是一群儿童,我通过看注释知道“庭”是“庭院”,“戏”可以组词为“游戏”,因为玩耍是游戏的近义词,还能生动地说出儿童玩游戏的快乐,所以可以理解为“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
师:你真是善于学习的好孩子,不仅会借助注释,还可以通过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读懂第一句。
文言文在教材中虽首次出现,但学生的学习并非零起点。他们有古诗词学习的经历,可以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迁移学习文言文,降低学习难度。借助注释、找近义词的方法读懂“群儿戏于庭”,结合组词法理解“登”,结合字理识字法理解“跌”,通过板画瓮的水位线想象当时情况的危急。教师通过抓住关键字词理解,渗透借助注释、组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品味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进而读懂文言文。这是一个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表达的能动性。
(2)创设情境,搭建生活支架。
【学习镜头六】
师:刚才我们通过看注释、找近义词和想象画面的方法读懂了第一句,你能运用这些方法学习第二句吗?跟你的同桌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同桌练说)
师:“众皆弃去”的意思是——
生:大家都吓跑了。
师:对啊,当时情况危急!想象一下画面,大家都吓跑了,有的孩子可能——
生:他们一边跑一边喊:“不好啦!不好啦!有人掉到瓮里啦!”
师:多危险啊,他们赶紧寻求帮助。
生:他们可能会往家里跑,求助大人。
生:还有人可能都吓哭了。
师:我们想象了这么多画面,而课文只用了四个字——“众皆弃去”。文言文语言简练,但表达的意思却很丰富。
语文课标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倡导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并了解社会。这些情境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场景,以便学生能沉浸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知识、完成任务并提升自身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还原“众皆弃去”等历史场景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和表演来体验文言文所描述的情境。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极精简的文字中读出丰富的内容,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激发想象,丰富故事画面。
【学习镜头七】
师:如此危急的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谁来给我们演一演持石击瓮的动作?(生演示动作)小小的司马光,这么轻轻一扔,那么大的瓮,能砸破吗?说说看,那应该怎么砸?
生:两只手搬石头,举起来砸。(生第二次演示动作)
师:这样的力度,可能一次还砸不破。再用点力。(生第三次演示动作)瓮已经裂了一点缝,再使点劲,使出浑身的力气。来,请你读出这样的力量。
生:光持石击瓮破之。
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司马光》一文虽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境。我借助表演动作、想象画面等学习方式,让书本上的故事变得立体起来,拉近了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学生发挥想象,揣摩故事情境,走进丰满灵动的叙事情境中。
3.传承文化,丰富文本。
【学习镜头八】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先讲给你的同桌听,提提建议,互相补充。
(同桌互相讲故事)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讲得绘声绘色,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还不少呢!来,推荐一位故事大王到台上讲给大家听。
(生上台,看图,想象画面,加上表情、动作,故事讲得更生动。)
师:他讲得绘声绘色,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个被救的孩子,你会对司马光说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千言万语,都汇聚成了“谢谢”两个字。据说被救的孩子将这份感激之情一直记在心间。为了报恩,他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他就是上官尚光。他还专门建了一个亭子,叫“感恩亭”。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司马光。小小年纪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让人敬佩、赞叹的智慧呢?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就记录在《宋史·司马光传》这本书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找一找、读一读关于司马光的其他小故事,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新的启迪。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在充分的言语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爱上文言文,爱上语文,提升文化自信。※
葛艳青,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课评选特等奖获得者、淮安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淮安市学科带头人、淮安市优秀班主任,她的课堂教学曾获“一师一优课”部优,在市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比中均获一等奖,先后五次获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江苏教育》等省级刊物。她追求心灵共振、情智共长的语文教育教学境界。
猜你喜欢 言语实践语文素养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5期)2021-08-06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5期)2021-08-06探寻思维训练的最佳路径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1期)2017-01-19立足言语实践,培养语感能力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教育界·中旬(2016年11期)2017-01-03言语实践:语用视野下阅读教学的应然选择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10期)2016-11-01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9期)2016-10-08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