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
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人才必备的素质和过去有何不同?教育系统如何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人工智能人才?对此,本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近年来,周鸿祎活跃于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推出了多种人工智能产品,就人工智能的发展频繁发声。在他看来,创造力是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
《教育家》:目前,我国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周鸿祎:国家提出打造新质生产力,其中的重要抓手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传统行业的科技创新靠的是产业数字化,而数字化的高峰和本质指向智能化,只有通过智能化才能实现业务的自动化。当前大模型人工智能解决的就是自动化的部分问题,不少企业正在运用人工智能驱动和赋能业务流程,本质上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今年“两会”提出了“人工智能+”行动,这意味着国家非常认可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战略性技术的重要地位。我今年的提案之一就是建议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只有大模型赋能百行千业、进入千家万户,才能真正在各个应用场景与传统行业的“数转智改”结合,更好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工业互联网及现代制造业发展,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
《教育家》:您认为人工智能将和计算机、互联网一样,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进步。当人工智能的潜力被充分挖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将是什么样的?
周鸿祎: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今天在产业智能化的命题下,大模型也会成为数字化的标配而无处不在,这也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含义。我相信,人工智能作为一场工业革命级别的创新,它会重塑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会对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从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问世,我们可以总结出人工智能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工“智障”,机器能感知但不理解,且难以沟通;
第二阶段:人工智能入门,实现人与机器交互,机器拥有了“大脑”,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思维、逻辑;
第三阶段:通用人工智能,实现机器与世界交互,AI拥有“耳朵和眼睛”,通过观察了解世界运行规律;
第四阶段:强人工智能,例如附体汽车和机器人,拥有“手和脚”,感知物理世界的重力和阻力;
第五阶段:超级人工智能,可像科学家一样,发现、总结物理世界的规律和定律,拥有“悟性”和“灵性”。
当前,大模型人工智能的潜力尚未释放完毕,未来还将对人类生产生活与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机器人方面,最近的一项突破就是具身智能,有大模型做基础,机器人能理解80%的指令,人形机器人产业就可能出现较大的突破。再如自动驾驶方面,把大模型和自动驾驶相结合,汽车就会对世界有更准确的判断和理解,能够识别图像背后的含义。比如识别前面是婴儿车还是纸箱子。如果是纸箱子,车辆可以安全驶过;
如果是婴儿车或石头,车辆就要避开。最后在科学研究方面,大模型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各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令人震惊,可能会对基础科学研究产生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教育家》:ChatGPT、360AI搜索等应用平台,让人工智能与普通人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人工智能对哪些行业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它如何赋能人们的工作方式?
周鸿祎: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将对影视行业产生毁灭性打击。但在我看来,有了AI工具之后,将导致从业人员增多,更重要的是,最终一部作品好不好,还是取决于创作者的创造力。将一段简单的网文灌进AI大模型,所生成内容和一部精心拍摄的作品相比,观众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对电影工业来说,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有力的工具,人类可以把绘制布景效果、制作特效片段等烦琐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创作者则能聚焦于好的创意和脑洞。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无法抹杀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人工智能不会对影视行业产生毁灭性打击。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会带来行业的崩溃或颠覆,它实际上会给许多行业的发展带来正向的推动力,只有那些不善于使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或个体才可能被市场淘汰。
《教育家》:未来,人类不可被取代的能力是什么?人才必备的素质和过去有何不同?
周鸿祎: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机协作,大家都需要学习一些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掌握使用AI工具的能力,未来属于会正确使用大模型的人。人工智能可以赋予普通人更强大的能力,助力解锁专业技能,越过“专业壁垒”发挥聪明才智。有批判精神、有想象力、会提问,是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的关键特质。
人工智能的发展降低了知识的门槛,普通人也能拥有“专家”的能力,这是一种“科技平权”。未来可能每个人都会使用AI工具,最终比拼的还是人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所以尽管许多知识可以搜索得到,人工智能也可以回答,但学生依然要学习必要的知识。就像人工智能需要用大量知识训练一样,学生如果不广泛学习知识,就没有办法在大脑里形成新的神经网络连接。此外,要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不能只阅读与考试相关的书籍,还要跨学科、跨领域地广泛涉猎。
目前,一些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做作业,不经过思考就直接获得答案,这种做法危害极大。一道题目即便思考半个小时没有答案,但实际上在大脑中对很多知识进行了重整,如果直接使用人工智能代替思考,学生便失去了训练大脑的机会。长此以往,则可能会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落伍。如果掌握正确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不是基于大模型直接找答案,而是追问、反问和问答交流,让大模型在解题的过程中像老师一样,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这对学习将大有助益。但是,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向大模型提问,提问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如果提问的方式得当,且提问深刻,大模型的反馈便会更加具体、深入。
《教育家》:世界经济论坛预计,未来社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您认为教育系统应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以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人工智能人才?
周鸿祎:我认为,高校可以在三个层面发力——
第一,开设通识课程。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无论什么具体学科和就业方向,都需要对人工智能基础框架有一定的理解。学生可以不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但要知道人工智能是什么,并学会使用AI工具。
第二,培养应用型人才。如果人工智能应用的企业级场景得以实现,企业里大量需要的不是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才,而是训练大模型的人才,即所谓的人工智能训练师。
第三,重视人文素养。现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是,机器越智能,与人类的交互就越简单。过去使用人工智能很复杂,是因为机器智能水平低,所以要输入一堆口令、多次点击鼠标按键。现在只要用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沟通就可以,那么表达能力就成了重要素养。例如使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文科生的语言优美、描述细致,制作的图比理工科生的更好。
《教育家》: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想要进入人工智能领域,该如何选择专业和学习方向?
周鸿祎: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获取信息和学习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大学的专业也在动态调整。上大学不过是一种学习经历,毕业时也不一定会从事所学专业。最重要的是,使自己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兴趣爱好并将之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如果对人工智能感兴趣,我建议可以考虑三个方向。一是人工智能背后的基础学科,如数学、计算机专业。二是能源,人工智能的尽头是能源,包括核聚变技术和绿色可再生能源。三是生物,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人们可以像处理数据一样处理生物的各种元素,做基因分析、分子蛋白质的结构分解、药物结构的研究等。人工智能在克服疾病、促进人类健康、探索人类自身的奥秘方面,也将大有可为。
《教育家》: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将大大赋能文科生,例如将不擅长的数据处理、资料分析交给人工智能。而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将带来挑战,如果技能仅限于一个狭小的领域,有被取代、颠覆的可能。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不同学科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
周鸿祎: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没有必要为下一代焦虑。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他们有了互联网、人工智能,还有了Sora和ChatGPT这些AI大模型,这是时代的进步,应当鼓励年轻人多多探索和使用AI工具。但同时,也不能因为有了这些工具就轻视理工科。
Sora等人工智能问世后,许多人讨论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猛,还有必要学理科吗?甚至有人说,孩子学文科就行了,只要会说话就能指挥AI工具做任何事情。其实不然,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仍然需要学习,因为工具面前一律平等,决定最终成果优劣的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未来世界会越来越数字化,数字化的背后是软件和数据,因此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还是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技术的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就没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我们在做大模型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让大模型学会编程,再使用程序语言进行训练,它在用自然语言回答问题时,表达的逻辑感、层次感、条理感得到了极大增强。人脑的工作过程和大模型的工作过程有相似之处。大模型之所以聪明,是因为进行了大量预训练,灌输了大量知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一过程中,大模型内部模拟人的大脑的神经网络,很多神经单元建立了连接。因此,有人觉得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没什么用,实际上那是在塑造大脑的形态。我做电脑编程这么多年,也没有用到高数知识。但那些学习过程就像预训练一样,在大脑里产生了很多泛化能力,使得我能够更好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大脑里的关键神经网络不能建立起来,人就很难拥有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手握强有力的AI工具也很可能不会使用。
常听人说,高考是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关乎孩子的未来前程,每个考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去到一所满意的大学,这也是学生十年寒窗苦读后,对未来发展的渴求。收到这期《教育家》杂志,我眼前一亮,杂志特别策划了一期高考志愿填报专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强调,学生在志愿填报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志向、优势、潜能,提前了解大学专业,做好自己未来人生职业规划。陈志文老师在《志愿填报的“九大误区”》一文中,也强调学生和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不能全权交给所谓的“专家”。高考志愿填报不要渴求分数价值最大化,不要盲目赶热门,不要一味跟风,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最好的。我认真看完这期专题报道,心中豁然开朗。
近日,17岁女生姜萍的事迹冲上新闻热搜,她是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凭着对数学的兴趣坚持自学,在一项全球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这启发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考志愿填报一定要考虑孩子是否感兴趣,每一位家长、老师都应该相信孩子会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第一中学教师 马永华
猜你喜欢 新质人工智能模型 一半模型童话王国·奇妙逻辑推理(2024年5期)2024-06-19寻找新质生产力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8期)2024-04-15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生产力研究(2024年3期)2024-03-25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0年10期)2020-11-26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数学物理学报(2020年2期)2020-06-022019:人工智能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人工智能与就业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8年1期)2018-06-05数读人工智能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光学精密工程(2016年6期)2016-11-07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