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研究

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9-28 15:00:04 推荐访问: 协同 幼儿园 幼儿园10月工作总结小班

许清韵

【摘  要】“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重视“家园共育”与社会资源融合,充分发挥多方资源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运行成为必然。本文对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进行分析,先探索观念转变,提高家庭对协同共育的认知,了解社会引入协同共育模式的实践要点;
再探索活动优化,探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落地媒介与手段。

【关键词】幼儿园;
家庭;
社会;
三位一体;
协同

共育

现阶段,幼儿教育活动具有复杂性与多元性的特征,仅凭幼儿园教育难以达到幼儿教育的实际目标,而家庭与社会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构成,能够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补充,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与价值的提升。由此,幼儿园需及时转变教育模式,重视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一、观念转变,提升协同共育认知

观念作为共育活动实施的导向与支撑,幼儿园、家庭及社会对“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的认知与理解,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实施的重要前提。在落实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时,幼儿园应当转变观念,牵头指导家庭提升协同共育认知,并通过协调沟通的方式,增强社会对协同共育模式的认可,奠定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的执行基础,实践策略如

下述。

(一)“幼儿园+家庭”,引导家庭树立共育理念

以幼儿园为原点,在引导家庭树立共育理念时,应当重视教育知识传递。家庭富有“德育”“知识教育”等方面的价值,而家庭对各类知识的了解度或自身行为的规范度,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实施效果。由此,在构建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时,幼儿园应当强化对家长教育知识学习的指导,引导家长汲取新知识与新教育方法,加深幼儿教育认知,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强对“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度。具体应当注意,首先,丰富知识。幼儿园传递的教育知识需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包括学科知识、德育知识及协同共育方法等多项内容,旨在轉变家长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奠定协同共育基础。其次,创新引导形式。幼儿家长日常需应对繁重的工作,难以及时参与幼儿园内的教育指导活动。由此,幼儿园需创新引导形式,以网络在线课程、社交App及书籍等为媒介,实现知识传递灵活性的提升。

以“美术”课程为例,“幼儿园+家庭”,引导“家庭”树立共育理念。首先,幼儿园需明确家庭指导教育的内容。在美术课程中设计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美术课程目标指导。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在于激发幼儿美术兴趣、提升审美意识及增强创新意识等。在教育活动前,幼儿教师可以社交平台为支持,向家长传输课程目标内容,加深家长课程目标认知。二是协同共育价值指导。协同共育模式的目标在于形成幼儿教育闭环,拓宽幼儿受教育渠道,实现幼儿各项能力的全面成长。在美术课程中,通过融合协同共育模式的方式,能够实现美术课程价值的延伸,实现美术生活化,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三是教育形式与方法指导。幼儿园可将幼儿园内美术课程活动及内容传输给家长,加深幼儿家长对美术教学方法与形式的了解,为后续协同共育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四是社会教育指导。幼儿教师还可告知家长社会教育的形式,如参观美术馆等,并提醒家长社会教育的价值,即利于拓展幼儿视野等,加深家长对社会教育的认同。其次,幼儿园需转变家庭指导教育的形式。在美术课程中,幼儿教师可将社交平台作为主要媒介,传送家庭指导教育内容,加深家庭对“幼儿园教育”“协同共育”的理解。

(二)“幼儿园+社会”,引导明确“社会”共育价值

在将“幼儿园+社会”引入“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时,以幼儿园为视角,实践要点包括一是明确社会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具有丰富多元的特征,但并非全部社会教育资源皆对协同共育模式富有价值,幼儿园需重视社会教育资源的筛选。具体表现为:首先,应当明确课时教育内容及目标,以内容及目标为出发点,筛选社会资源,选定富有教育价值的社会资源,以保障“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价值。二是重视宣传指引。在社会资源选定完成后,幼儿园应与社会资源展开沟通与协作,提高“社会资源”对“三位一体”协同共育价值的认同,为后续协同共育活动的践行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共育活动准备。在与社会资源达成合作后,幼儿园需与社会资源、家庭展开沟通与协作,共同确定共育活动的形式,确保共育活动能够顺利落实。

以“体育”课程为例,“幼儿园+社会”,引导“社会”明确共育价值。首先,幼儿园应当明晰社会教育资源,从“体育”课程的角度出发,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体育广场、运动场馆、儿童活动中心等,结合不同年龄段或体育运动情况,根据体育课程内容等,如武术操、小篮球、儿童气排球等;
再次筛选社会资源,确定与教学内容与目标匹配度更高的社会资源。其次,幼儿园需与社会资源负责人展开沟通,告知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等,以便达成合作,生成融合“幼儿园教育”与“社会资源教育”的幼儿体育活动。最后,幼儿园可搭建家庭、社会资源的沟通桥梁,共同商定社会活动时间与形式等。一般表现为:形式一,家庭协同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前往社会活动;
形式二,幼儿教师指导由家庭带领幼儿前往社会活动,时间则需要三方协定。

二、活动优化,推动协同共育落地

各项活动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价值落地的核心保障,常规幼儿教育活动以幼儿园为主导,幼儿教师则是教育活动的直接领导者。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强调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多方的教育地位,相较而言,活动形式有较大变化,在组织协同共育活动时,注意实践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一)园内教育活动

园内教育活动主要是指将幼儿园作为教育场所的教育活动,以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为视角,在组织园内教育活动时,注意要点为园内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是常见共育活动形式之一,通过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主题活动的方式,拉近幼儿与家长的距离,维护和谐亲子关系,同时,还能激发幼儿对主题教育活动的接受度,增强主题活动教育效果。具体实践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活动主题选定。幼儿教师需确保亲子活动主题与“家庭教育”“幼儿课程内容”相关联,避免过度脱离幼儿园阶段教学内容的活动,保障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其次,活动时间确定。幼儿教师需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家长能够按时参加亲子活动。最后,活动情境打造。活动情境能够有效增强活动体验感,激发幼儿与家长的参与兴趣,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可渗透社会元素,拉近主题活动与家长、幼儿社会生活的距离,打造真实性亲子活动情境,突出“社会”教育价值。

以“德育”活动为例,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下,园内教育活动组织流程为:首先,幼儿教师需确定活动主题。在幼儿园阶段,部分幼儿对自身行为习惯的约束能力偏低,在幼儿园学习时会存在随意走动、抢夺他人物品等不良习惯,由此,幼儿教师可组织以“养成学习生活好習惯”的主题德育活动。其次,幼儿教师可以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为视角确定活动流程与形式,在“养成学习生活好习惯”主题活动中,活动形式为亲子教育探究活动,活动场所为幼儿园,活动流程为:情境氛围营造→教育知识串讲→亲子游戏活动→教育经验分享。最后,在实践阶段,幼儿教师可事先告知家长主题活动内容与时间等信息,结合家长意见与建议确定最终活动时间。在创建情境时,幼儿教师可先播放幼儿园内学习表现的视频,视频涵盖良好行为表现与不良行为表现,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打码处理,借此引发家长对幼儿行为表现的关注。幼儿教师可汇总讲解幼儿日常表现情况,并点明家长对幼儿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家庭对协同共育的认可。之后,幼儿教师可组织“对对碰”的游戏活动,即幼儿与家长共同搭建小城堡,先由幼儿前往材料区挑选物品,共同搭建城堡后,选出优胜亲子小组。在活动中,幼儿教师可引导家长观察幼儿的活动行为,并积极指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活动后,幼儿教师可先让家长与幼儿分享活动学习成功,再播放“社会不良行为”的视频,引导幼儿对视频行为进行观察与评价,借社会资源加强幼儿与家长对不良行为的理解,达成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

(二)园外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下,园外教育活动是突出社会教育价值与家庭教育价值的重要路径。一般而言,园外教育活动的活动场所虽在幼儿园之外,但仍留有幼儿园的身影,即幼儿园指导与统领园外教育活动,也是保障园外教育活动实施价值的关键。在落实园外教育活动时,注意要点包括:一是教育活动场所选定。教育活动场所直接影响园外教育活动的价值,一般而言,园外教育活动包括家庭教育活动与社会教育活动等,两者的活动场地有所差异,家庭教育活动场地以家庭为围绕点向多方社会资源辐射;
社会教育活动则以社会场所为核心,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在选定教育活动场所时,幼儿教师可先以教育主题为依据,选定多种园外教育活动方案,指导家长依照家庭及幼儿情况自主选定合适的活动方案,确保园外教育活动的顺利落地。二是教育活动主题确定。教育活动主题是园外教育活动的导向,一般而言,园外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在于开阔幼儿视野,补充幼儿园内教育活动的内容。在确定园外教育活动时,需以园内教育活动为依托,选定与园内教育活动相呼应的主题,增强园内外教育活动的衔接度,拉长幼儿教育活动战线,实现教育效果的

提升。

以“语言”课程为例,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视角下,园外教育活动流程为:首先,幼儿教师需以“语言”课程内容为依据,确定园内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形式等,借助社交平台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幼儿家长,并与幼儿家长协商确定教育活动主题为“感知美好的语言世界”,即让幼儿感知汉语的魅力,增强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其次,幼儿教师可布置富有“社会元素”与“家庭教育”元素的园外教育活动任务,包括家长与幼儿组成合作小组,以网络为媒介,探寻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并模仿绘制“甲骨文”等。家长带领孩子前往博物馆等社会场所,深入观察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与现代汉字不同的各类文字等。在园外教育活动任务布置完成后,幼儿教师可引导家长自主选定任务,确保园外教育活动落实。最后,在园外教育活动完成后,幼儿教师可组织以园外教育活动为依托的园内分享活动,即让家长与幼儿合作展示成果,选定最佳亲子小组,增强家长对共育活动的接受度,提升幼儿在园外教育活动中获得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落实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教育模式时,幼儿园应当强化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协作,先转变“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认知,奠定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执行基础。同时,应当重视教育活动的调整,立足于“家庭”与“社会”围绕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园内亲子教育活动与园外教育活动,推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猜你喜欢 社会三位一体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青年文学家(2016年27期)2016-11-02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导报(2016年6期)2016-04-2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