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少敏工作法:让群众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供大家参考。
1
袁少敏工作法:让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
孝感市孝南区袁湖村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20 年前是远近有名的“穷窝子”,现在是全国文明村、最美乡村,这些改变源自于该村党支部书记袁少敏和他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袁少敏工作法”,也称“二三四工作法”,即民主组建“两会”、规范三步议事,强化四重保障,凝聚群众壮大力量,发动群众自我服务,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让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X 年 12 月该工作法入选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100 例。
被逼出来的创新
“以前,村级事务主要是‘干部说群众听、干部逼群众干’的行政命令式做法,群众对村集体事务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今年 4 月,袁少敏向人民日报记者介绍,“我们的这个做法诞生源于税费改革后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那是 X 年,袁湖村需要自筹 10 万元修路款,不收农业税,强制收钱不仅群众不乐意,而且政策也不允许。袁少敏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村里红白喜事协会的老人们,老人却笑着说:“这是好事,好办。我们出面跟每家每户做工作,筹 6 成,你到外面找出去打工的大户筹 4 成。”修路款筹集得异常顺利,还没等袁少敏在外面找大户,家里的 6 万元就已经收齐了。
这让袁少敏非常感慨:“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村里的事儿办好,光靠村‘两委’3 个人,跑断腿、磨破嘴都白搭!”
让群众自己来“当家”
尝到甜头的袁少敏,随即推行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理事会+协会”模式,将村里“五老”(有威望的老干部、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教师、
2
老模范)选进村务理事会,遇到具体的事情,由理事会指派 1 名副理事长牵头组建专项协会管理,协会重点吸收肯奉献、懂技术、有才艺的人员,骨干成员一般 3 到 5 名。
在去年村“两委”换届总结会上,对同步选出的理事会和协会成员,袁少敏代表村“两委”现场为他们颁发了聘书,并表态说:“村‘两委’将全力支持‘两会’的工作,做到领办不包办、主导不主宰、放手不甩手,当好大家的靠山。”目前,袁湖村理事会成员有 25 名,其中党员 15 名。设有和事佬等 9 个常设协会,党员会长 5 名。
对于村里环境卫生、养老服务、文明创建等公共社会事务,按照村“两委”议事、村务理事会决事、专项协会办事“三步议事”程序进行,实现党组织引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
为了便于理事会和协会参与决策管理,袁少敏和村委会组织制定了《乡规民约》《理事会章程》《理事会工作制度》《自来水管理制度》《路灯管理制度》《环境卫生评比制度》,以及“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等各类精神文明的评比制度,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用制度来规范群众。
多方共赢促和谐
通过推行“袁少敏工作法”,为群众找到了“代言人”、为无职党员找到了“新舞台”,为村干部加装了“助力臂”、干群之间架起了“连心桥”,社会稳定有了“减震器”。袁湖村矛盾少了,人气旺了,环境好了。近 10 年,该村无打架斗殴、无违法犯罪、无群众上访,跻身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行列。
中央党校教授、博导梁姸慧到村里调研,她认为以“理事会+协会”为主要内容的袁少敏工作法,至少能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一些启示:一是服务主体从一元到多元,体现了党的领导理念从包办代替向执政为民、执政
3
靠民转变。
二是服务方式从行政命令到引领、协调,体现了党的领导方式从行政化向社会化转变。三是服务内容从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到服务民权,体现了党的服务内容从给予向需求转变。四是关键在于党组织自身必须“转型升级”。
点评:袁少敏工作法源于基层的鲜活实践,体现了群众的首创精神。其要义是围绕群众需求,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组建理事会和专项协会,广聚民智民力,三步理事让群众自管自治、自帮自助,四重保障保证方向正确,长效运行。该工作法构建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开辟了新路,是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新实践,值得总结深化、学习借鉴。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