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9年9月28日,根据区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调研计划安排,带领、有关同志赴区经济开发区,开展了“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专题调研。调研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南昌加大饲料有限公司、江西强普瑞石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了解有关情况,听取企业管理层和职工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目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剖析推进服务型制造难的原因,听取企业管理层和职工的意见建议。调研组先后赴南昌加大饲料有限公司、江西强普瑞石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实地察看了企业的生产情况,了解企业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情况、在服务要素中投入和产出的比重、当前经营管理状况,分别与企业管理层和职工代表进行了2场座谈会和11人次职工代表进行了谈话交流。
当前,国家正在制定新一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产业政策措施,要把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要把服务型制造放在制造强国的大格局中。国家早在“十三五”的规划纲要中指出,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是努力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方向进行转变。服务型制药业的核心是制造业的升级与转型。在2017/2018年间,工信部发布了两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总共包含了60多家企业,60多个平台以及110多个项目。这些企业均以成功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企业,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评选服务型制造企业的政策已经相对成熟与规范。
在服务经济背景下,市场需求的变化、价值链的重构、竞争的差异化以及市场主体关系的调整,使得制造业推进服务化转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区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来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40%,其中较先进企业如加大饲料、强普瑞石化设备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大幅上升表明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正在转变为某种程度的服务企业,服务化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级政府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出台无疑为区制造业推进服务型制造提供了的良好氛围。从产业链来看,制造环节伴随着大量的服务需求,如研发设计、融资管理、品牌渠道等,服务要素的投入正不断增加;服务环节中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嵌入”到制造业的生产链条中,服务的增值作用越来越明显,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逐步成为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二、问题成因
虽然近些年我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生
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区也涌现出江西汪氏蜜蜂园有限公司、江西林恩茶业有限公司等优秀服务型制造企业,通过调研看,由于一些原因,区制造业迈向服务型制造还面临诸多问题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服务型制造观念淡薄,缺乏服务意识。尽管制造业企业在推进服务型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部分企业认为这种转型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宁愿从销售物品获得短期利润也不愿意提供服务以获取中长期利润,制造企业这种转型的风险担忧意识阻碍了区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与此同时,以依赖廉价劳动力资源,通过大量消耗能源为基础,单纯依靠扩大加工制造规模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压缩利润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仍在制造环节拥有利润,导致很多制造企业转型意识不强,没有主动改变现状,缺乏增强服务、延伸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核心价值等意识,导致区制造业无法实现进一步的服务化转型发展。
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不足。从国内外制造业推进服务型制造过程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几年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制造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具备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综合技术的服务性企业较少,特别是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一些能提供目前制造企业急需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有限、服务能力不强,这正是造成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形成良好互动发展的原因,两者间缺乏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这对区制造业迈向服务型制造产生了较大的制约。
三是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现代服务业人才缺乏。在国内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推动下,区制造业加快了信息化应用进程,大部分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企业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体现出了较高的信息化水平,部分企业甚至将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中。随着国内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对信息化应用的要求不断加深,制造业的信息化不只是在企业管理以及产品设计和电子商务方面的简单应用,而是要向制造业的数字化应用延伸,包括设计、生产过程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就目前区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来看,整体应用偏低,少部分制造业甚至没有专门的信息化机构,与此同时,省内制造业实施服务型制造过程中,面临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创新型专业人才少等问题,势将影响制造业自主研发、设计和创新的能力,这将严重阻碍区制造业的服务转型。
四是技术水平较。在政策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和市场发展机制来有效支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这些将是区制造业推进服务型制造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调研的2个企业中,都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但没有申报,加大饲料获得发明专利数量很多但都由总部统一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区服务型制造的深入推进。
(二)原因分析
一是制造业企业自主开展服务化的动力不足。受传统粗放式工业发展思维模式影响,区制造业企业还普遍存在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批量生产轻个性化定制、重制造轻服务的现象,发展服务业务的动力还不足。另外,由于开展服务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支持,短期投入较大,而长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市场风险、技术开发风险、经营风险等,导致生产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业务时比较慎重。
二是制造业企业在一些关键领域自主研发能力欠缺。目前,区不少企业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95%的高档机床数控系统仍依赖于进口。加之没有核心关键技术就缺乏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集成服务的技术支撑,难以提供行业独占性的产品和服务,直接影响到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程度和效果。
三是促进服务型制造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国家和省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制造业企业发展服务业方面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比如:制造业企业普遍缺少服务类资质,在拓展服务业务时存在障碍;从事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不能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无法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的服务外包存在重复计税现象;服务业供地量少价高,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开拓服务化业务;缺少统一的服务型制造统计口径和标准,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四是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长期以来,制造业在以产品为核心的模式下,人才的培养方式比较简单,人才储备大多围绕产品本身开展,适应服务型制造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复合型高端人才成长环境,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有待加强。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的稳增长,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向产业链的高端推进,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更有利于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占领世界制造业制高点。
五是宗旨意识有待树牢,担当精神有待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还不够牢,没能完全“知行合一”、真正从一点一滴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工作中抓实、抓细、抓具体和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还不够强,“钉钉子”精神和“啃硬骨头”的拼劲还不够强,有些工作跟踪抓落实还不够彻底。省工信厅每年都会下发推进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政策通知,打造一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平台,我们仅仅以网络平台形式转发通知,没有有针对性向企业宣传和推广,区的企业难以享受到相关国家政策红利。
三、对策措施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以及南昌打造大都市圈,为区推进服务型制造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一)加强政府产业政策扶持,完善市场机制,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氛围。首先,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主体,需要制定中长期服务型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和发展重点,既要强化服务型制造的政策驱动,又要协调各地区的政策行为,同时,发挥对传统制造业价值链延伸的导向功能,打破传统制造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模式,推广“产品—服务”融合发展的服务型制造模式;其次,通过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导向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一些发展基础好、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服务领域形成产业优势;再者,强化南昌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定位和协调集聚;最后通过金融、财税、土地、科技、法律等手段,调整产业价值链上的各方利益,营造服务型制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二)推动服务外包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通过兼并重组逐步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增长引擎”。要进一步引导传统制造企业将自身的服务需求外部市场化,将更多的精力和优势资源专注于发展自身核心业务,由此提高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规模和经济效率,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一批信息化技术承载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服务质量好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跨区域、跨行业的兼并重组,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一批核心生产性服务企业;拓展民营和外资投资服务业的领域和范围,承接国内外优质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产业效率,最终实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三)以信息化技术为中心,加快信息平台建设,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信息共享。无论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还是以信息化带动和发展现代制造业,信息技术都将强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平台,从而能够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降低服务的交易成本。一方面,选择信息化基础较为扎实的制造业行业作为示范,通过引进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构建面向政府、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信息支撑平台,实现服务环节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在政府的规划和扶持下,鼓励市场多方主体参与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产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服务型制造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制造业推进服务型制造需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支撑,由此,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投入是关键。首先,发挥制造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完善顾客全面参与下的产品服务系统,实现企业重心由制造产品向提供附加服务及“产品—服务”包转变;另外,构建产学研联盟,探索科技领域投资多元化,合作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此外,借力高校服务型制造专门人才,巧用外脑,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参与服务人才的培养,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五)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守为企业服务初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真正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作为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着力点、落脚点,切实提升新建企业和企业主获得感、幸福感。帮助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具备服务型制造特征的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信息增值服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平台。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