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年组工笔谈:这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供大家参考。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贫困人口。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使命,让有幸担任过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我,内心澎湃、振奋不已。激动之余,我时常在想,*********口中这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的?回望自己在X市X区X镇X村驻村扶贫时经历的二三事,也许能探寻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次法律援助,重新点燃生的希望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则各有不同。但贫困户刘竹生夫妇,遭遇的不幸未免太多了些。年过七旬的老两口曾经有两个儿子,2011年小儿子因车祸去世,儿媳离家出走,留下两个年幼的孙女与老人相依为命。偏偏祸不单行,2018年4月,跑汽运的大儿子也遭遇车祸撒手人寰。
两个儿子先后以同样的事故惨死,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给老人带来的打击,让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雪上加霜的是,原本就与大儿子不和睦的儿媳,在处理车祸赔偿事宜时,诱骗老两口签了委托书后,带着3个孩子躲了起来,并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拒绝与上门沟通的镇村干部见面,意欲独吞110万元死亡赔偿金。老两口承受着丧子之痛,又觉得自己和两个孙女失去了生活依靠,不禁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老人的遭遇已经很不幸,大儿媳的恶举更让人愤懑不已。镇村干部义愤填膺,在照顾好老人的同时,憋着股气要讨回公道,如果协商不成,就走法律途径。我们拜访了保险公司和汽运公司,恳求暂缓拨付赔偿金,并帮老人申请了法律援助。在提起诉讼后,通过庭外调解、反复协商,最终讨回了本就属于老人的46万元救命钱。
拿到赔偿金后,老人止不住地流泪。但这次的泪水里,既饱含着对逝世孩子的思念,也有着对镇村干部的感激。镇村干部和热心律师的共同努力,让这个多次蒙受不幸的家庭,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也让经历了人心险恶的老人,再次感受到人间真情。
一张住院报销单,让“病根”不再变“穷根”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了大病全泡汤”。对贫困户来说,“病根”往往就是“穷根”,一场重病,就意味着倾家荡产。贫困户X,妻子身体不好,小儿子多年前被毒蛇咬后致死,全家靠他打零工的收入生活。2016年5月,X身体不适,检查后发现患了尿毒症,不仅无法再干体力活,高昂的治疗费用也足以压垮这个家庭。
当时精准扶贫的各项保障政策还不够健全,医保报销比例只有60%左右,特别是很多项目没有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个人自付比例往往超过50%,有不少得病的贫困群众不敢去医院,宁愿在家里拖着。X住一次院就得花好几千元,每周2次的血透,在透析着身体中的血液,更透支着薄弱的家底。2016年8月我刚到村里工作,看着X的情况,内心忧虑却无能为力,不知道怎么做才能驱散笼罩这个家庭的阴霾。
庆幸的是,随着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的快速完善,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转机。从2017年起,X的一张张住院报销单上,自付比例越来越低,特别是健康扶贫建立新农合、大病险、商业补充险、民政救助和财政兜底“五道防线”的体系后,住院自付比例维持在10%,大大降低了治病的开销。更欣喜的是,2017年10月,X申请了尿毒症免费血液透析,全年可免费做104次血透,医疗支出又少了一些,靠着全家的低保和田里、山上的收入,过日子不再成问题。
“我这条命,是党和政府给的。”这句话,X常常挂在嘴边,逢人便讲。而他因生病变得蜡黄的脸上,也重现了久违的笑容。这张笑脸,是我们国家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不计回报地加大民生投入换来的。随着医疗保障日益健全、财政投入持续增加,越来越多像X一样的贫困户,不再谈“病”色变。
一份助学金,照亮孩子未来的路
读书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路径,但对有的孩子来说,有书读、有学上,也是一种奢侈。贫困户X多年前断腿截肢后丧失了劳动力,只能靠妻子打零工养家糊口。两夫妻有5个孩子,老大、老二读高中,最小的刚上幼儿园。1个人赚钱、7张嘴吃饭已经不易,还得供5个孩子读书,压力可想而知。
教育扶贫政策能够保障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失学辍学,如果不是政府给予了每年近8000元的各类助学金,X家5个孩子的求学之路只会更加艰难。但对这个特殊家庭来说,光靠政府助学金,还是捉襟见肘。读高二的大女儿很懂事,尽管成绩优异,却想着辍学打工,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弟弟妹妹。父母不同意,我们也着急,可是应该怎么办?
******说过,脱贫攻坚要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也要构筑全社会扶贫强大合力。所以我们找商会、拜访企业家,不少企业家听说孩子们的困难后,纷纷慷慨解囊,一位爱心企业家直接资助了村里包括X大女儿在内的8名品学兼优学生,每人每月500元,直至孩子大学毕业为止。
2018年7月,大女儿如愿考上了江西师范大学,助学贷款顺利获批,教育部门发放了5000元入学助学金,乡镇商会与村委会也分别资助了3000元和2000元,再加上爱心企业家的资助,至少不用再为大学的花销发愁。一段全新的学习旅程已经开启,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命运也许将就此改变。
一场葬礼,送给鳏居老人最后的温情
X是村里的一名五保户,因为患有肺结核,没法到敬老院集中供养,独自住在村里的老屋。老人这一脉人丁单薄,村里没什么亲戚,唯一的姐姐嫁到隔壁乡,已经年过八旬,很少来往。
老人身体很差,隔几个月就得进城住院。对他来说,治疗费用不是问题,五保户可以全部报销;但鳏居的他,住院时没人照顾却是个难题。好在村里一位丧偶的邻居大妈时常会帮忙照料下他,我和帮扶干部一有空也会到医院探望。
老人就这么孤独地生活着。2018年底的一天,村干部打电话给我,说老人快不行了。我们赶紧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老人最多只剩下一天时间,住院也是徒劳。当时老人意识还清醒,我们征求老人意见后,便将他送回了家。我和帮扶干部、村干部实在不忍心老人弥留之际依然孤零零的,就和他仅有的几位亲人一起,围在他身旁,陪他度过了人生最后一点时光。
农村人讲究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村干部便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张罗了老人的后事,火化后葬入了村里的公墓山。葬礼结束后,我在反思,也许平时该多陪陪老人,也许早点送他去医院结果会不同。但对孑然一身又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来说,离开未尝不是解脱。大家最后的陪伴、简单而庄重的葬礼,或许能让孤独了多年的老人,在离世时感到一丝温情、少了些许遗憾。
鲁迅先生在《小杂感》中写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但在我看来,扶贫济困不仅要从物质上帮扶,也需要对贫困群众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从情感上给予更多关怀。
一棵山茶树,成了脱贫致富“摇钱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X村的山上长满了茶树,所在的X镇1958年被周恩来总理命名为“茶油之乡”。村里产的小籽茶油品质虽好,但采摘压榨成本高,受劣币驱逐良币影响,根本卖不起价。我们深知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贫困户持续增收、有效脱贫,但怎么才能让村民不再守着“金疙瘩”过苦日子,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驻村工作队先是想了个笨方法,队员们每天发朋友圈帮贫困户吆喝卖茶油、土鸡,开着私家车免费送货上门,有了些收获,但不是长久之计。2018年6月,我们听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栏目组在打造“心愿树”公益活动,征集老少边穷地区的“微心愿”,便跟栏目组联系,希望能在节目里帮贫困户卖茶油。节目组很感兴趣,实地考察后,何炅亲自在《快乐大本营》节目中帮我们做推广,引起了热烈反响。节目播出后,村主任的电话瞬间被打爆,2天接了3000多个电话,贫困户家的茶油被全国的热心观众一扫而空,有不少人转账后不要茶油,让我们转交给贫困群众表达他们的一份心意。村里贫困户的茶油卖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善意仍然源源不断地涌向这个山村,我们一鼓作气把周边村子贫困户家的茶油也都卖掉了。
本地媒体跟进报道后,村里的茶油一下成了“网红”,买油者络绎不绝,我们趁热打铁,成立专业合作社,打造了茶油品牌。2019年,我们邀请湖南卫视出资在X拍摄了扶贫干部直播带货的公益广告《年轻党员的“网红梦”》,作品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公益广告,荣获了中国公益广告最高奖项黄河奖金奖,并在央视和全国各大卫视展播,让村里的“网红”茶油产业又火了一把。如今,山茶树已经变成村民的“摇钱树”,产业的发展也让村“两委”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更满、底气更足。
中华民族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已经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为什么我们祖国能创造这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我想,因为这是******最牵挂、花精力最多的事,十八大以来,******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因为我们站稳了人民立场,与贫困群众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因为我们构建了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因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合力攻坚;因为贫困群众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激发了内生动力;因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200多万名乡镇干部、数百万村干部、12.7万家民营企业的倾力付出……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相信,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的伟大祖国,在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征程中,一定会创造更加了不起的人间奇迹,描绘出更加灿烂辉煌的发展画卷。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