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笔杆子的“十大心法”(全文)

笔杆子的“十大心法”(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笔杆子的“十大心法”(全文),供大家参考。

笔杆子的“十大心法”(全文)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懂得了,才会去热爱。

一个人对工作本质、价值和规律的认知,直接影响对工作的态度,是否选择该工作,关键看能否读懂工作。一个人要靠近文字工作、拥抱文字工作,首先得读懂文字工作,深刻洞见文字工作的本质、价值和规律。

笔者以为,所谓文字工作的本质、规律和价值,就是基本的写作观。写作观是文字工作起航的地方,是写作之路的指南针、方向标,如果没有正确的写作观,写作之路就不能顺利起航,也很难行稳致远。

下面,笔者把近二十年“爬格子”的体验,萃取成最掏心掏肺的十句话,算是我的“写作观”吧。

1.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很多人都有做职业规划的冲动,未来干什么、不干什么,期望按计划塑造自己的未来,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两本书:一本是何帆的《变量》,一本是万维钢的《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这两本书的名字暗含一个道理:计划没有变化快。

在职场中,我们该按计划行事,还是顺其自然?我以为,有计划固然是好事,不过有时还真得顺其自然。就比如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没有干文字工作这个打算,然而,却在文字的路上一“爬”十多年。

2003年10月,我刚工作不到两个月,就摊上了大事儿——上级单位搞优秀社区评选,领导让我写申报材料。要求是:特点鲜明,案例详实、数据准确。材料是这次申报的重头戏,领导说:”能不能评得上,就看材料写得怎么样了。”我感到压力很大,心想:如果写不好,麻烦就大了。我的文字基础实在太差,那时的我连公文基本格式都不甚熟悉,遑论写出特点了,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带着几近哀求的语气跟领导说:”我没有写作经验,能否换个人来写?”领导笑了笑说:“都是边干边学过来的,经验嘛,多写几次就有了。”话已至此,没有可说的,只有华山一条路:硬着头皮上。领导还让我不要害怕,也不要着急,先拿个初稿出来再说。

于是,我就开始了“爬格子”的痛苦旅程。那几天,对我来说非常煎熬,白天到处找材料,问同事,向他们请教经验,晚上加班整理,心里着急,有天夜里,还从梦中惊醒过来。三天后,我忐忑不安地向领导交了稿,领导看完后,把我叫到办公室,先是一番表扬,说我如何如何用心,如何如何辛苦。说完以后,话锋一转,开始点问题,边说问题,边教我标题如何取、结构如何布局、语言如何规范、素材如何选取?由于基础不好,这些问题听得我云里雾里,没想到一个申报材料竟这般复杂,深深感觉写作不简单。庆幸的是,领导是个有耐心的人,虽然我接受慢,但他不厌其烦地教我,也不厌其烦地修改,如此反复“折腾”了六次,经过一周的“拉锯战”,到第七稿方才定下来,让我叫苦不迭。

后来,社区申报成功,领导很高兴,在很多场合都表扬了我,说我能吃苦,顶得住压力,还说我有写作的潜质。我备受鼓舞,从此与文字结下了缘。几年以后,我从一个“门外汉”慢慢地入了门,口碑也越来越好。五年以后,区里从基层挑选工作人员,我因为“有”文字功底,幸运地被选中,被调到区委办公室负责文稿起草,成了专业“笔杆子”,写作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表现舞台,这是当初没有想到的。后来,因为文笔好,我顺利通过省里的选调考试,调到了省级部门工作,直到今天,成为一名处级干部,都是顺其自然、顺应需求的结果。

现在想来,若是依我当时的想法,可能永远也不会在公文写作上有所领悟,也不会有后来的成长机会。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走什么样的路,不在于有什么如意的打算,而在于能否顺应变化和需要。有时看似明显的不可能,却能打开意想不到的可能。

2.写材料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有些人以为:在机关里写材料,无非就是玩拼拼凑凑的“文字游戏”而已,只要文字功底好的人,都能写出好文章来。这种认识显然过于肤浅了。写作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绝非拼拼凑凑这么简单,更不是给人娱乐的游戏。

举个例子来说:

我在基层工作时,有一次,负责起草一个报告,当写到“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部分时,发现初稿中的一个疑点,部门报来的材料里有句话:“引进2个重大外资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感觉这句话有问题,因为按当时招商引资状况,两个项目总投资才5亿元,还进不了当年的重大项目行列,况且按外资项目的统计惯例,一般以美元为计量单位,怎么可能才5亿元?想到这一层,就与原单位核对。果不其然,是部门在上报材料时,错把“5亿美元”写成了“5亿元”,少打了一个字,结果有霄壤之别,相差数十亿元呢!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平心而论,这句话,单从文字层面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仅限于此,可能就要闹笑话了。

我感觉到,作为文字工作者,思考的不仅是文字的准确性,更要思考问题的合理性、对策的科学性、措施的可行性。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深深感到,写材料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它就是用文字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稿子,须有大智慧。在这个材料里,只有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规律有准确把握和理解,才能觉察到问题所在。

文字只是表达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一个人写材料,不应仅仅停留在文字的技巧上,更应该学会谋划工作、思考问题、当好谋士,从战略的角度把握形势,对事情作出合理考量、准确判断和有效应对。所以,不要把写作当成简单的文字功夫,更不要把它当成文字游戏,它是一门思考哲学,也是工作的智慧。

3.天赋其实是个“挡箭牌”

一个人会因性格、兴趣爱好、成长环境等因素,对某些事情的领悟表现出个体差异,有的领悟得快、领悟得深,有的则不然。对前者,人们通常会说他们“有天赋”,或“这个人是干这事的料”。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有些人在不想干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先给预设一个“不是那块料”的前提,然后推出“干不好工作”的结论。

显然,这是一个逻辑错误。

这些年,经常听到身边同事说:“太佩服你们材料写得好的人了,我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不是写材料的料,以后还是干点别的为好。”我不太赞同这个观点。我知道,这只不过是借口而已。但我想说:一个人能不能干好某件事情,很大程度上不是靠什么天赋,而是靠后天的努力。

拿笔者来说,就谈不上有写作天赋。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最害怕老师布置作文题了,因为我的作文,每次都是干巴巴那几句,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写得有声有色,富于想象。不管怎么说,在我印象中,没有一次作文被老师表扬过,对写作也总提不起兴趣来。参加工作后,最怕的事情就是写材料,每逢接到任务,就备感焦虑,有时急得晚上都睡不着觉,即便勉强憋出一篇来,往往被领导改得面目全非。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开始研究写作。有段时间,几乎把写作放到了所有的知识场景中去审视,心心念念。考建造师时,觉得写作就像建筑施工,“设计—采购—施工—监理—验收”过程,与写作的“构思—调研—起草—校对—审签”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考环评工程师时,发现生态环境受水(地表、地下)、气、声、固体废物等环境因子影响,文稿也受主题、结构、语言、材料、修辞等因素影响。考消防工程师时,感到消防的报警系统、灭火系统中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一篇文稿也是一个系统,文字单元间也应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仅如此,在读历史、经济学、管理学、甚至心理学等书籍时,都会习惯性地把知识跨界迁移到文稿写作中,寻找相通的底层逻辑。我仿佛把公文写作作为堆积知识的一个架子,一点一点往上摆,久而久之,架子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体系,我也就获得了能力的迭代。

这让我想到弘一大师李叔同在《晚睛集》里说的:“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我对文稿的思考,也是这样,心心念念中回响。同时,我抓住每次写作机会,刻意练习,每写一个稿子,就总结一次经验。功夫不负苦心人,十多年下来,获益匪浅。

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所以,在写作的道路上,我不相信天赋,更愿意相信“一万小时定律”,写作能力就像身上的肌肉,只要你按科学的方法去锻炼,久久为功,时间长了,肌肉自然就会凸显出来。希望您也相信这一点!

4.乐此不疲的逻辑是责任

人们常说:“干我喜欢干的事情,那是福气。”人人都希望有这样的福气,然而能享这种福气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干社会需要我干的事情。拿写材料的人来说,很多都非喜欢。有一次,一位同事问我,“你写材料写得这么好,一定是发自内心喜欢写作?”

坦率地说,还真不是。

说到兴趣爱好,刚工作那会儿,我喜欢法律工作,恰巧也干司法调解,很对我“胃口”,在工作中自得其乐,绝对不想换。可好景不长,在司法所干了不到一年,领导就找我谈话,说办公室缺人手,尤其缺乏写材料的人,决定把我调过去。这太突然了,当时正准备司法考试,十万个不愿意。可领导说了:这是工作需要,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得服从组织安排。没办法,还得服从组织安排不是?就这样,我走上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文字工作岗位。虽然开始不喜欢,可干的时间长了,我也慢慢懂得了文字工作的价值,心态慢慢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害怕、回避,变为坦然、淡定。

其实,现实经常欺骗我们的眼睛。当我们看见很多人做事情是乐此不疲、自得其乐,就以为是兴趣使然,事实并非如此,乐此不疲的底层逻辑,不是兴趣,而是担当,或多或少,还有几分无奈。只不过,他们能说服自己干好它,并在苦中作乐、痛并快乐罢了!

5.当个幕后英雄又何妨?

文字工作是一种幕后工作,这种工作几乎都是独自在办公室里完成的。通常,当业务部门同事结束一天辛劳,准备回家陪陪家人吃顿可口的饭菜,陪着孩子玩耍,释放一下一天压力时,正好是文字工作开始的时候,有时甚至要通宵达旦。然而,不管你熬过多少个通宵、改了多少稿,也不管你如何为“吟安一个字”,拈断多少根须,抓破多少层皮,别人只关心材料,很少有人会问材料是谁写的,过程有多艰难。

我越来越觉得,文字工作就像系统后台里默默运行的程序,缺了它不行,但程序是怎么运行的,往往看不见,也很少有人去关心。有些人正是惮于这种状况,不愿当幕后英雄。其实,文字工作看似在幕后,也有走到前台的机会。

讲个我的故事:2013年4月,我写了一篇“关于新的工业革命的思考”的文章,发表在本省的一个重要刊物上,这个刊物是专送领导参阅的。我们单位领导看了我的文章后,认为写的好,既跟上理论前沿,又深入思考工作,于是作了很大一段批示,让办公室印发给全系统的同志学习。文章印发后,有很多同事就来找我,共同探讨写作的经验,他们都称赞我写的好、有见地,说要向我学习。我完全没想到,写篇文章还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在此鼓舞下,我这些年督促我自己不要停歇,坚持每日思考,每日动笔。后来,我又陆续写了多篇文章,在《秘书工作》《应用写作》等刊物上发表出来,反响都很好,因此,我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单位就请我去给他们讲课,交流写作的心得,我抓住机会,把我这些年的感受和经验与大家交流,获得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通过这种方式,我从办公室走上了讲台,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获得了表演的机会。现在想想,愈发觉得:所谓“台前”“幕后”,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壁垒。

文字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各有各的舞台,各有各的表现方式,只是上台方式、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关键看你如何把握。真心希望,已经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和即将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千万不要害怕当幕后英雄。因为,你所在暗地里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滴心血,你经受的每一点寂寞,每一次折磨,都会变成一面镜子,把你最精彩的表演反射到别人心里。

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的“笔杆子”,不仅要做到肚子里有“墨水”,心中有自信,还要做到胸中有情怀。退一步讲,即便是当了一名永远上不了台的幕后英雄,那也是一种修炼,一种涵养。偶然间,看到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两句话:“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精神就会从琐碎生活中得到升华!”“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有一片皎洁”,我觉得,放到这里,特别合适。

6.被“贴标签”不可怕!

曾有同行吐槽,最怕人夸他材料写得好,怕人管他叫“笔杆子”,怕叫顺口了,也顺手给他贴上一个“只会写材料,不会干事情”的“书呆子”标签,从而限制了未来的发展。这种担忧谁都有,不过,实践证明是多余的。

姑且分两个问题来论证。

先说“是否会限制发展”的问题。依我看,不见得会。事实是,很多人都是这样一路走过,一路向前,我也不例外。过去这18年,我从基层街道到区级部门,再从区级部门到市级部门、省级部门,从一名普通办事员,成长为处级干部,每一次工作变动、职务调整,都离不开写作的加持,都是写作为我赋能。正是那些年写过的稿子,我在创造它们的时候,它们也创造了我。如果没有写作这个“撒手锏”,肯定不会有这么多改变自我的机会。对我来说,“笔杆子”这个标签不仅没有成为枷锁,反而变为阶梯,助我前进。事实证明:会写材料是好事情,不是坏事,谁掌握了它,就掌握了进步的通行证。

再说“会不会干事情”的问题。我以为,关键还是要看人。不管是谁,只要把问题琢磨清楚了,方法找对了,条件具备了,都可以把事情干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写材料就是研究工作的过程,会写材料,就等于会分析问题,更利于解决问题才对。从我的实践看,本人在基层工作期间,也曾当过办公室主任,每天要协调处理里里外外很多事情。调到省里工作以后,一段时间还有幸被抽调参与对外合作工作,具体负责我省与兄弟省区的一个重大项目合作,涉及很多组织协调的事情,可谓事无巨细。说起来,这应该算“干事情”的范畴了吧?在干这些事情过程中,我不但没有出现“不会干”的情况,相反,还因为写材料的惯性,但凡动手之前,都习惯性地思考几个问题:是什么?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关键在哪儿?把事情从逻辑上推演一遍,如果事情复杂,还会把问题一一记下来,以防遗漏。结果就是,做起事情来得心应手。

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说明,会写材料不但不会使人不会干事,反而能让人顺利干好事。我真心想说:一个真正的“笔杆子”,应有必须的价值认同,不能妄自菲薄,也不用怕被人贴标签。要知道:贴到身上的标签不可怕,可怕的是从心里长出的标签。即便被别人贴了也无妨,因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一溜就知道了。

7.不是会了才写,而是写了才会

这些年,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太擅长写材料,还是让XXX来写吧,他写的好!”姑且不论此话的心态问题,单说推演的逻辑,就有问题。这个逻辑问题在于,颠倒了事物的因和果。任何事情都不是会了才去干,而是干了才会的。你不干,怎么谈得上擅长呢?谁都是干出来、学出来的。

对于文稿写作,尤其如斯,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是个如假包换的公文“小白”,不夸张地说,我连公文有多少文种?哪些是上行文、哪些是下行文?请示与报告有什么区别?标准格式该如何?这样的问题都不甚了了。但自从被领导赶鸭子上架之后,我就坚持做三件事情。

第一,看别人怎么写。大家都知道,收发文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利用这个便利,先睹为快,重点关注上级来文,从简单的通知开始,看人家如何排版,如何取标题,如何分条表述,慢慢就找到点感觉了。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第二,问别人怎么写。每接到写作任务,我就先找有经验的前辈请教,一些专业问题还咨询具体负责同志。最重要的是,我会逮住机会,向领导报告自己的构思和考虑,请领导指点指点,领导见我积极,也乐见其成。写完以后,我再请他们看,帮我提意见,改正不足。这样,不仅让我集“百家所长”,避免走弯路,快速精进,同时还增进了情谊,营造了和谐的氛围。这叫站在巨人肩膀上,看的更远,走的更快。

第三,看自己怎么写。什么意思?就是构思时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譬如,写作意图是什么?要表达什么观点?如何谋篇更合适?材料怎么来?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不一而足。写完之后,再回过来审视,与同类文稿作个比较,综合审视差距在哪里?哪些是创新的,哪些是借鉴的?这叫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几年,我反复做这三件事情,把每次写作当成练兵机会。从通知、请示、报告这些基本文种开始,一个一个地攻,从标题、结构、语言、修辞等要素着手,一块一块地啃。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经过七八年时间,常用文种写了不下百篇,终于悟出了不少道理,积累了经验,对文稿的理解逐步深入,不知不觉间,也就“擅长”写材料了。

若是有人问我这个过程的奥妙,我乐于打这样一个比方:写材料就像游泳,如果不下到水里反复游,即便你脑子里有一万种游泳的理论,照样游不动。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是要去做,其实世间万事何尝不如此,在“会”与“不会”之间,就差一个“干”字。那些表面看起来长在人家心里的才华,实际是在忐忑不安中试探出来的,看似出口成章的金句,实际是在千百次推敲中推出来的。

8.不能不会写,又不能只会写

“笔杆子”难当,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炼成的。我还记得以前有位领导讲过,当好办公室秘书,关键有三点:一是坐下来能写,二是站起来能说,三是走出去能干。说实话,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不能不会写,又不能只会写,既要专业,还得广泛,这确实很不容易做到。

写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硬核能力!会写行遍天下,不会寸步难行,职场中人真的要会写才行。一个人,无论在什么级别、什么单位,无论干什么,都需要动笔。哪怕在企业车间当工人,也哪怕在基层一线当民警,或在社区服务群众,概莫能外。不会写材料行吗?三百六十行,行行需要写。想一想,工作开干之前,得有个计划吧?干完后得总结成绩吧?如果工作干得有特色,说不定还要宣传报道,你得给媒体提供素材吧?

有工作的地方,都有写作。

有人做过一个研究,在党政机关中,70%的都是文字工作,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如果你不会写材料,很难适应工作需要。可是,话要说回来,光会写,不会说、不会干,也不行。现在任何单位都需要多元人才,老板也希望自己的员工是多面手,不仅能把问题想清楚,还能写通顺、说明白,遇到问题还搞得掂。如果你只会写,那就很难适应这种多元化需求。若想适应这样的需求,怎么办?我觉得关键在于提升综合能力。衷心建议“笔杆子”们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空杯的心态,做到“知行合一”,把动脑、动口和动手三者结合起来,通过刻意练习,成为写作的高手、说话的“名嘴”、解决问题的能手。

9.文字工作是一场马拉松

在学习写作过程中,有的人渴望成长的心情过于迫切,巴不得写个一年半载,三五个稿子就成为如椽巨笔。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符合文字工作的规律。因为,文字工作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如果不调匀呼吸,遵循规律,是很难坚持跑下来的。

我读过同行一篇文章,他提到了一个观点:说文字工作者的成长,需要经过“写得像”“写得是”“写得好”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循序渐进、逐步迭代的。回想起来,我的成长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追求“写得像”,花了大概五年时间。这个期间,我主要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学着“依葫芦画瓢”,关键就是写得像,有公文该有的“范儿”。这阶段,是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通常也只能做到写像就行了,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才会由浅入深,从本质上去理解文稿。

第二阶段,追求“写得是”,花了大概六年时间。2008年,我从街道调入区委办公室工作,这也成为我写作的转折期。这时,接触面广了,思考问题的尺度也大了,写作的要求自然要跟着提高。记得领导跟我们说:只有熟悉工作、理解工作,才能写到点子上。所以,在这几年中,我花大量功夫研究工作,抓住陪同领导下基层调研的机会,掌握工作情况,听一线的同志讲。时间一长,我看待问题更深刻了,基本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这样,我写的稿子就更贴近实际、反映规律性,把问题说清楚。“写得是”这个阶段,是文字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境界。你想想,如果一篇文章脱离了实际,歪曲了事实,如何能够得出正确的观点,又如何能够把问题解决掉?显然不行。但我知道,真正的高手,还有更高的境界。

第三阶段,追求“写得好”,这个可能要花我一辈子的时间。写得好为什么是最高境界呢?因为它有不同的考量维度,它可以是美学的,可以是科学的,也可以是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写好一篇稿子容易,写好所有的稿子难。所以,我虽然在提升,但离“写得好”还有一段走不完的距离。

古人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感觉到,“笔杆子”也不是一天炼成的,它需要一个人在这条路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永不停步地往前走!既然上了路,就不要怕遥远,慢慢向前走,迟早都会到达。有对联说的好,“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字空”,在文字工作这场马拉松赛跑中,拼的是耐力、是时间,万万急不得,唯有久久为功、绵绵乏力、心平气和的人,才有“撞线”的机会。

10.越是没人干,越要顶上去

在机关里,从事文稿写作,被普遍认为是“冷板凳”。按人的本性,很少有人选择坐“冷板凳”,都有“蹭热点”的冲动,在热门岗位工作,干热门事情,多具有吸引力啊!然而大家都想热门,就活生生制造了一个“超冷”现象:一笔难求。

笔者注意到,这是很多单位的普遍问题,即便在人才济济的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室系统,也不例外。愿意坐下来写稿子的人,也不在多数,能守得住那种清贫和寂寞的人,就那么几个,少之又少。

十年前,有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一年,他们单位内部机构改革,实行岗位人员“双向选择”,其实就是处室选想要的人,人也可选想去的处室,双方都“情投意合”了,就成了。这一搞不打紧,可让我朋友所在处室的领导着了急。这个部门人很少,只有三个人,一个处长带着他和另外一个老同志,人手少,材料多,早就申请增加人手了。这次机会终于来了。不过,报名的结果却很出人意料。偌大一个单位,近两百号人马,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到他们处,都往“热门”处室挤,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原来那位老同志还申请轮岗,已报了其他业务部门。这让他们很受伤,也很着急。便不得不去找领导呼吁,当然,领导自然站位高,顾得全。一看这架势,也不行,只有启动特别程序,通过做思想工作,进行“拉郎配”,调和“冷热不均”的问题。于是,展开了强烈的“思想攻势”,按处里相中的人员名单,一个一个地找人谈话,按图索骥。最后,还是两位新来的年轻人觉悟高,“积极”顺应了工作的需要。这样,才总算圆满解决了这次“报名危机”。

现在已经过去十年,他们的情况怎么样呢?

我不知道这十年他们付出了多少,不过可以看见的是:这位朋友和其余两位小伙伴都已脱颖而出,而其他人呢,大多还在原地“打转”。其实,在任何一个单位里,岗位的“热门”与“冷门”是相对的,关键看你怎么干。如果你是积极向上的人,冷板凳照样也能坐热,如果你是消极混日子的人,热板凳也会冷。有时候,越是没人上,你的舞台越宽阔。在别人选择回避时,你顶了上去,这就是一种担当。你还没有出场,就已掌声阵阵!

费了这么多笔墨,讲了很多道理,可能有的朋友会认为过于小题大作了,没这个必要。可我觉得,有必要。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王阳明),如果认识问题不解决,你走的越快,可能离目标越遥远。

最后,我还想说,写作就是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正如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他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里斯本,可他用《惶然录》向世人示范了一件事:心灵可以纵情于一只墨水瓶里,就如同置于巨大广漠的星空之下,任何生活都可以通过写作进入永恒。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