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最新3.以兰州市为例,思考如何构建综合城市道路体系?(4篇)

2023年最新3.以兰州市为例,思考如何构建综合城市道路体系?(4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5:42:02 推荐访问: 为例 兰州城市道路规划 兰州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新3.以兰州市为例,思考如何构建综合城市道路体系?(4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最新3.以兰州市为例,思考如何构建综合城市道路体系?(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3.以兰州市为例,思考如何构建综合城市道路体系?篇一

作者:陈明鸣

随着我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全市宏观道路交通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西汉、西康高速公路相继开通,十天西段和安川高速公路将于年底贯通;
在新农村建设中,新修通村公路已达万余公里,这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创造了良好的大交通环境。但是,与宏观道路交通环境的巨大变化相比,安康城市的微观道路交通建设明显滞后,加之外来车辆大量涌入,本地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多,使安康城市有限的道路显得更加拥挤不堪,市区的主要干道和主要路口经常出现拥堵,“堵点”、“乱点”、“难点”问题突出,群众和外地游客对安康市区行路难、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反映强烈。就如何解决这“三难”问题,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影响安康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

交通拥堵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一个共性的问题,安康市区尤为突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突出矛盾和问题:

1、城市道路存在“三多三少”的矛盾,通行能力差,造成行路难。一是主干道少,小街小巷多。作为安康中心城市的汉滨区,城区现有建成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常住、暂住人口20余万人,市区党政机关、商业网点及居民大都集中居住江南,但是贯通城市东西的主干道只有江南巴山路和江北大道以及贯通南北的大桥路,其他的多为达不到标准街道和巷道。二是大什字少,小什字多,且小什字与主干道形成的交叉路口多,影响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如:与贯通南北的主干道大桥路交叉的有内环路、西大街、培新街、兴安路、巴山路等多条巷道交叉。三是断头路多,循环路少,小街小巷的短途与主干道交叉,主干道没有形成大的循环;
小街、小巷的人流、车流都集中涌入主干道,造成主干道经常拥堵不堪。

2、城市车辆“三混”问题突出,严重干扰了城市的交通秩序,造成行车难。一是大车与小车混行。如:在城市的三横四纵的主干道经常有大型货车、大型运送建筑材料车与小车混行,造成交通堵塞。二是客运车与货运车混行。三是机动车与自行车、电动车、人力、牲畜力车等非机动车辆混行。由于城市的主干道路面窄,没有单独设置非机动车道,有些地方虽设置了非机动车道,但作为机动车停车泊位被占用,车占人道,人占车道,人挤车,车挤车,人与车争道,小车与大车争道,市民缺乏文明交通意识和安全意识,随意横穿马路,遇红绿灯或会车时,抢道强行,互不相让,使本来就拥挤不堪的街道和路口更加混乱,人为造成“堵点”,特别是上下班时间及学校上学放学人流车流高峰时段,尤为突出。

3、城市交通设施“三有三无”问题突出,造成停车难。一是有路口却无红绿灯,有人行斑马线却无人行横道红绿灯。有的即使设置了也不亮,形同虚设。如:安火路与南环干道、安康大道交叉路口无红绿灯,香溪大道与南环干道交叉路口(包括香溪隧道两头)、安康大道与黄沟路交叉路口、文昌路与巴山路交叉路口均无红绿灯。汉江大桥南北两头、影剧院、雷神殿什字有人行横道,但无行人红绿灯或有灯无亮。二是有什字路口,四周无护栏。如:西大街与大桥路、金州路交叉路口、解放路与巴山路交叉路口均没有护栏。行人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横穿马路,使本身人流、车流量很大的道路更加拥挤不堪。三是有车无位,停车难问题突出。临街的酒店、商场、集贸市场多数由于没有设置地下停车场或停车泊位,占用了非机动车道,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

二、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

针对影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三个主要因素,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堵点、乱点、难点问题,必须采取城区道路交通综合大整治的办法加以解决,即开展“四个大整治”、“一个大宣传”。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双创工作为载体,由政府领导,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专项整治与综合整治相结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治理交通拥堵和秩序混乱问题,使市区交通拥堵和混乱问题有明显的缓解和改观。

(一)集中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

1、要把主干道、主要十字路口、堵点、乱点作为重点整治路段;
把上下班高峰时段作为重点整治时段;
要把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和秩序的酒后驾驶、使用假牌、套牌、遮挡号牌、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作为整治的重点,集中警力,集中时间,加大执法力度,对发现的严重违法行为要严管重罚,要充分运用警告、罚款、记分、拘留、吊扣、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一系列法律手段,公开集中处理一批多次严重交通违法且屡教不改人员,对因交通违法行为导致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驾驶人要公开宣布终身禁驾,拘留一批严重交通违法人员,严格依法吊销一批交通违法驾驶人员驾驶证,形成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使主要路段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2、对多次交通违法记录的公务车、客运车和出租车等三类车实行抄告制。抄告其所在单位、运输企业、交通运管和安监部门,责令整改。严重者,停业整顿或取消其营运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追究单位领导和企业法人的责任。

3、对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在处罚的同时,实行教育培训制。经过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驶。同时,建议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要建立单位驾驶人集中学习制度,加强公务车辆驾驶人安全教育,教育驾驶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

(二)集中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

1、集中整治影响城市秩序的一般交通违法行为。要把城市的主干道、主要十字路口的违规鸣笛、随意变更车道、抢道强行,乱停乱放、随意掉头、停车拦客、行人、非机动车违规进入机动车道行驶、闯红灯、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查纠力度。采取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方法,教育为主,记分、罚款为辅,通过整治,使一般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2、要结合安康城区道路的现状,采取疏导的方式,缓解主干道拥堵现象。尽快提出对进入城区大型的货运车辆和施工车辆实行绕行限行方案。对外县进入城区的客运班车和短途客车的停靠站点,由城区中心向城区周边分散,通过对部分车辆行车路线的调整限时通行,以缓解主要干道的拥堵。

3、根据各条路段高峰、平峰时段的特点,要调整和科学设置横向纵向交叉的什字路口红绿灯分向分流控制时间,主要路口的红绿灯应改进为交警手控式,力争做到红绿灯与交警指挥相一致,最大限度地提高什子路口车辆的通行率。

4、对城区纵向横向的小街小巷,制定科学的禁左单行方案,减少本来路面就很窄的小街小巷因车辆双向通行造成拥堵,提高小巷道与主干道的循环能力。

5、加强对城区主要道路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抢道的通行秩序管理,在主干道等主要路段、上下班、节假日等行人、车辆高峰时段、在主要什字路口聘请增设交通安全协管员和“小黄帽”义务协管员,配合交警,加强对什字路口的人行横道的管理,减少行人与机动车抢道、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抢道的问题,确保什字路口正常的行车秩序。

6、要配合城建部门,加大对马路市场、摆摊设点、店外经营等影响交通行为的治理,整治违法占道、违法开挖、违法搭建、违法堆物等行为,取缔马路市场等交通顽症,还路于车、还道于人,清除所有道路障碍,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三)集中开展交通设施大整治

1、按照省建设厅、公安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文件要求,由双创办牵头,交警部门配合城建、交通部门,摸清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应建未建、应设未设的底子,根据交通管理和安全需要,尽快提出增设、改造和完善城市标示标线、信号灯、道路隔离设施、防护拦、路口渠化等道路交通安全设置、建设和改造方案,报经市双创办和财政部门审批,由城建、市政部门尽快组织施工和改造,改变交通设施不健全的问题。

2、要合理规划和建设符合城市道路标准的主干道,提高主干道的通行和循环能力,尽快建成城市宏观交通大循环路网,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加大对现有的小街小巷的改造,提高微观交通通行能力。

3、科学设置、施划停车泊位,规范停车秩序,消除车辆乱停乱放,缓解停车矛盾,减少道路障碍。建议城建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停车场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对新建、扩建的大型宾馆、酒店、商场和临街的高层建筑,必须按规定设计修建地下停车场,对没有规划设计停车场的工程一律不予审批。对有条件的路段施划停车泊位,并按计时收费(对于节假日期间的外地车辆予以免费停放)。

4、加强对城市、街道、国省道周边的学校交通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如:在学校公路两边设置安全闪烁灯、减速带、斑马线、人行护栏等,确保校园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防止校园周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伤及学生。

(四)集中开展民警规范执法大整治

1、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要下茬解决交通民警上路少、上路不管事、执法不严和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乱扣证、乱扣车、乱罚款等问题,对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要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树立交通民警既严格执法、敢于管理又和蔼可亲的良好的执法形象。

2、要以缓解交通拥堵、保障交通有序为目标,改革勤务管理方式,优化警力配置,最大限度增加路面警力,加强路面管控。要改进民警的执勤方式,在交通节点和交通高峰时,大队领导站高峰岗与民警一起指挥疏导交通,查纠违章,机关的科所队长和民警在车流高峰时间段要全部跟班作业,分布在主要路口指挥交通、排堵保畅、维护秩序,提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3、要对城区发生的一般交通事故,要快速出警,快速勘察,快速处理,快速疏导交通,防止因一般交通事故造成城区道路交通堵塞。

(五)集中开展文明交通大宣传

1、按照双创工作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要求,联合市文明委等有关单位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为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按序排队通行、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过街遵守信号),摈弃六大交通陋习,自觉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酒后、超速、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把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带进校园、带进社区、带进农村、进带企业,带进单位,提高公民整体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

2、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全方位的开展宣传,抓住正面典型,大张旗鼓地弘扬文明交通行为,抓住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等反面典型和重大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要及时予以公开曝光,使公民摒弃和远离不文明的交通违法行为。

3、按照文明交通实施计划的要求,结合安康实际,在公务车、客运车和出租车等三类车辆驾驶员中开展“文明行车、微笑安康”活动,倡导三大类车辆驾驶员带头禁止鸣笛,带头遵守交规,带头礼让斑马线,带头遵守文明交通行为,要在单位、客运站和出租车公司开展安全文明驾驶员评比活动,对模范遵守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多次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屡教不改的要取消营运资格,予以辞退。

3.以兰州市为例,思考如何构建综合城市道路体系?篇二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逐渐成为广大市民感触最深、影响最大、积怨最多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大连交警支队曾派出调研组多次到各地进行调研,探索城市交通拥堵的因素,包括调研地机动车拥有量、道路资源量、路网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及交通管理等。但不同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及城市文明程度的不同,其选择出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造成交通拥堵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本文力求找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共性原因与对策,供大家参考。

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调查

(一)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道路资源供应缺口日益拉大。1990年以前,我国车与路的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并不十分明显。1990年以后,机动车保有量成倍增加,尤其是2000年后,机动车增量惊人,车辆的增长速度和道路资源供应严重不协调,逐惭成为社会热点问题。199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551.36万辆,2000年6000万辆,截止2008年底已达到1.699亿辆,年均增幅29.8%。从我国公路总里程来看:1990年是102.83万公里,2000年130万公里,2008年357.37万公里,年均增幅2.47%。其中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增幅较大,城市道路由于城市结构的局限性,增幅还要偏低。从车与路的发展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来看,道路资源的供应缺口较大。更重要的,由于城市道路资源开发有限,而机动车数量仍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使得供给和需求呈“反比”式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二)城市规划不尽合理,路网结构总体布局失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国多数城市以旧城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摊大饼”式的结构布局。这种城市结构的特点是,城市的政治、文化、金融集中于城市的某一片区域,形成城市的中心区,城市道路大都以适应某一区域的需要来布建,这决定了我国多数城市道路均属于这种典型的“树状” 路网结构。它以主路为干,派生出多条仅服务于某一点的支路。干路要为支路合流服务,同时又要担负着商贸交易功能,其效果必然是源头广泛,合流集中,支路不足,干路爆满的交通现象。同时,由于干路又是出入城的基本通道,形成出入城的脖颈,如果拥挤堵塞发生在颈口,那么城内交通就不仅仅是拥挤和堵塞,还很可能是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三)出行工具结构发生变化,道路资源配置不合理。1990年以前,城市居民选择出行的方式主要以自行车为主,公交车为辅,私家车和出租车为次的基本交通结构。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私家车增长迅速,交通构成比例发生变化。以2008年中国公安信息网公布的数据为例,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293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6.14%。其中,私人摩托车8732.28万辆,占私人机动车保有量的67.51%;
私人汽车4173.39万辆,占私人机动车保有量的32.49%。换一种说法,就是道路上每10辆机动车中,有8辆是私人车辆。其中,5辆车是摩托车,3辆是私人汽车。这只是一个平均值,实际上,摩托车大多集中在农村或城乡接合部,城市中私人汽车的比值更高。比如大连市,道路上7成以上机动车是私家车,摩托车不到1成,自行车基本已不作为出行工具。有人作过统计,每4辆小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与1辆公共汽车所占面积是一样的,而后者的载客量是汽车的30-40倍。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节省道路资源3/4。可以推算,私家车所占有机动车总量的近8成,超过道路资源50%,而承担的运载能力还不足10%,已成为道路拥堵的主要成因之一。

(四)智能交通发展滞后,交通引导运筹力低。目前,全国多数城市道路智能化程度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挥调度系统缺少高技术支撑。指挥调度系统是智能交通的中枢,它起到整合各个子系统功能,实现1加1大于2的作用,它需要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支持平台。其中包括各类交管科技设备、交管信息收集整理系统、通讯传输系统、后台支持软件等科学技术,当前我国多数城市仍在使用低效能的运行平台。二是灯控信号还不完善。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应能做到,利用交通流量分析系统整理出的最优数据来控制警力配置,引导交通流,解决盲目行车、无序行车的问题,当前多数城市交通信号仍不能实现智能化,很多城市交通还没有车辆调流诱导屏。三是信息发布还没有实现共享。科技化水平高的信息发布平台,不但要在内部实现交通管理警务信息的收集、应用、整理、发布、共享机制,而且还要实现同气象台、广播电台、高速公路管理、市政部门等多部门的联动,达到资源共享。现在信息处理“单打一”的现象仍然严重,造成驾驶人信息不灵,车流集中,甚至交通瘫痪。另外,交通警察装备、驾驶人诱导等因素智能化程度的不足也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

(五)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交通违法者约束力不强。在路上,我们随时可以看见,驾驶人抢时抢道占道、违规超车、随意倒车;
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闯红灯等,破坏正常的交通秩序,这和国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我们的出行文明程度还相差甚远。从法律、法规的内容看,现行道路交通法规对一些交通违法行为也无明确的“罚则”;
对不守法的交通参与者没有指导性的有效措施,又无处罚的震慑力,因而也无法有效地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情况。比如,交警不可能对驾驶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驾车时打电话等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时刻进行监督,即使监督到了也难以处罚,致使驾车时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大量存在。另外,行人违章行走的情况大量存在,但由于处罚的震慑力不够,或教育措施不到位,致使对应的法规形同虚设。从执法环境看,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执法环境越来越复杂,民警不怕身累,就怕心累,情大于法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正当执法遭受干扰的事件也屡见报端。久之,法律、法规对交通参与者的约束力逐惭变小,也就造成了交通拥堵的病根。

二、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对策

在探索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时我们发现以上因素并不能涵盖所有城市的交通拥堵的主因,比如队伍的管理机制不完善、交通宣传不到位、路面警力的不足等都是影响交通畅通的因素,它是城市发展管理中诸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因此,在探讨对策时也难免挂一漏万,本文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是要合理控制汽车的上路量,降低道路资源需求。鉴于城市道路资源发展的局限性,控制汽车尤其是私家车的上路量是降低道路资源需求的有效途径。世界各大城市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启动“停车再乘车”计划。即在城镇外围修建大面积的停车场,鼓励市民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然后再乘坐公交车进入城镇,从而有效避免小汽车直接进入市中心,加重城市道路的负担。二是实施拥挤收费。在城区划分收费区域和收费时间对私人汽车、货车进行收费,不仅可以增加市财政收入,而且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三是调整上下班制度。政府可根据交通流或交通拥堵的时间性、方向性和区域性对不同单位实行弹性上下班制、错峰上下班制、轮流公休制等,达成交通流量的均分,降低对道路资源的需求。四是在中心区收取高额停车费。比如,欧洲许多城市中心区都普遍实施了计时收费,且费用高昂,目的是增加以中心区为出行终点的小汽车出行费用,减少该地区的小汽车交通量。

二是要调整城市发展思路,科学布局城市交通网。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核心问题。城市规划应该做到城市静态功能关系与动态功能关系相互协调,做到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的协调一致。要以居民居住区靠近机关、科研单位集中的地区为原则,尽量减少跨区域交通量;
从政策和规定上提倡拆除单位、小区外围围墙,开放区域内道路,增加放射性道路和城市道路的通行面积,使支路横纵相连,为主干道分流,最大限度提高道路交通利用率;
要加强停车规划与管理,完善和落实配建停车场法规,积极、合理地推行路边停车计费制度,商场、饭店、写字楼、住宅区及其他公共设施在规划中均应建立保障交通流量的停车场设施,使城市交通网达到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配置动力结构。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具有运输效率高、成本低、建设用地少,环境破坏性小特点,是调节动力结构的重要筹码。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仍然较低,一般不足20%,发达国家大中城市公交出行比例约40%。而根据建设部的要求,特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要超过30%。要达到或超过这一标准,一要多元化发展公共交通,要构成集地铁、有轨电车、城市快轨、公共汽车等于一体的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让出行变得方便、快捷。二要采取公交车道的保护措施。比如,法国首都巴黎则采取保护公交车道、违者重罚没商量的措施,立杆见影。三要政府提供政策、资金保障,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扶持力度,让公共交通真正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和支柱。

四是要着力提高交通科技含量,增强道路通行能力。交通管理智能化是未来交通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它也是解决当前道路资源条件下交通拥堵的重要砝码。我们除了在交通指挥系统、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上提高科技含外,还要着眼于新产品的研发,实现人人主动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比如,国内有些城市已经研发出一种带有上传功能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将该系统安装到每辆机动车上,将城市几十万个实时在线的道路信息来源,经智能化管理中心计算后,通过广播频道发出,让所有装有该系统的运行车辆,无偿地接收道路实时信息和智能化指挥,从而达到合理均衡分配整个城市车辆的流量,合理地配置城市道路资源,对城市交通起到主动式智能化管理的作用。

五是改善执法环境,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从民警不愿管,群众不服管以及法规不完善的问题入手,逐步改善执法环境,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要建立民警激励机制,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力求达成从“要我管”向“我要管”的转变;
要研究可行的勤务模式,将主要警力用在动态监管巡逻,疏导交通、处理事故、纠查违章上,以有效缓解当前日益繁重的交通监管任务和警力不足矛盾;
要依法严处各种造堵的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撞红灯、双黄线掉头、逆行等严重造堵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力度,迅速形成严管重罚的工作态势,形成震慑力;
要制定罚之可依、罚之有度、罚之有效的法规,让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秩序则变为现实。

3.以兰州市为例,思考如何构建综合城市道路体系?篇三

浅析小城镇交通拥堵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施秉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一、小城镇城区交通拥堵的基本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城镇城区面积开始逐渐扩大,道路建设不断增多,出行车辆不断增加,小城镇交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很多小城镇城区交通却开始出现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很多小城镇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总体已经比较严重,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地点固定性。这些固定的交通拥堵地段包括:交通要道、商业集中区路段、红绿灯设置多的路段及行人较多穿行机动车道路段。

2、时间规律性。很多小城镇城区发生交通拥堵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时间段: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上下班车流、政务商务车流、旅游休闲车流同时集聚在相同的路段上;
周末、黄金周期间出行车辆比平常增加。

二、造成小城镇城区交通拥堵主要原因

1、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近些年来,很多小城镇城区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

2、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要。

(1)、缺少快速、便捷的环城高速线路,使得很多往来各城区的机动车被迫需要经过小城镇中心区。

(2)、一些交通道路功能不清,路网结构欠合理。不少道路都被用来搞商业街、步行街。导致不少道路成为断头

路,无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小城镇道路进行车辆分流。一些交通道路设计过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叉路口,无法进行车辆分流。

(3)、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人行道、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大量行人来往于这些机动车道之间,就会造成部分车辆通行极其缓慢。

(4)、停车场建设滞后,大量车辆无成本、无序停在交通道路上,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3、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

(1)、很多机动车违章现象突出。随意抢道、占道、掉头和停车,在没有交警管理、红绿灯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
部分司机驾驶违反交通规则,占用停车道,阻挡了整个公交车车道,影响了整个道路交通;
还有一些司机驾车时候随意左转、掉头;
更有司机为了节省通行时间,本来是直行的却在红绿灯处占用左传或者右转车辆路线试图并线。

(2)、部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行人肆意穿行。很多行人常常行走在自行车道上,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则大都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挤压了公交车和机动车行使空间。

4、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

(1)、一些小城镇城区交通秩序疏导基本上还是依赖民警和红绿灯岗亭疏导,管理力量不足,交通管理科技手段还比较低。在交通管理上还是基本采用警力、交通灯等形式,没有大规模使用电子眼,形成严密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

(2)、部分路段红绿灯过多,导致车辆通行缓慢。不少红绿灯的设计时间不合理,车辆较多的方向反而通行时间较短。

(3)、交通安全措施和责任不落实,出现交通事故,没有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很多时候事故双方为了保护现场,往往牺牲了整个道路交通。

(4)、一些交通道路两旁的施工单位非法占用了人行道、自行车道,挤压了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

5、公交发展相对迟缓,市民出行系统结构不合理。随着小城镇的不断扩大,市民出行距离的加大,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将逐步下降,若公交车不能迅速发展起来,就必然会导致交通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很多小城镇公交发展却相对迟缓。拥有公交营运车辆不多,运营线路不够,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较低,居民出行中的公交分担率过小。

三、解决小城镇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交通道路建设,加大小城镇交通承载量。

(1)、加快小城镇城区环城公路建设,将越来越多的车流分流到环线,减轻市中心路段的拥堵状况。

(2)、加速建设城区道路中的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一些道路中的主、次干道变成机动车专用道后改造断面,其外侧作为公交专用道。

(3)、在一些路段设立单行线和分隔栏,禁止随意左转、掉头。一些交叉、转弯路口比较多的路段设立单行线,以局部的限制来保障全局的畅通。

(4)、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路段架设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减少行人穿行道路中间绿化带、人行横道时给道路机动车带来的行驶压力。

(5)、加快停车场等相关设施建设,尽量减少机动车占道停放。

2、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部分路口交通管理力量和手段。合理分配有限的警力,加强交通警察和交通协管部门上岗值勤,规范车辆驾驶和行人行走;
适当在城区交通道路增加安装电子警眼,以监测过往违章和超载的车辆,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2)、合理配置部分路段、路口的红绿灯通行时间。协调好各个方向通行的车流量,避免部分车辆在等候时间、停留时间过长,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

(3)提高对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处理部分道路上的乱停车、乱掉头、乱左传等违章行为。适时开展交通秩序专项违章整治,严惩一些交通违法者。

(4)、加强对交通事故的处理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执法设施和设备建设,配备现代化的通讯器材,增强协同作战快速化机制,及时纠正违章和处置突发事件。

(5)、小城镇广播电台在上下班时间增加城区交通信息播放,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让驾驶员都能随时随地得到城区主要道路车辆行使的交通信息,选择适当通行线路,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拥堵。

3、鼓励市民搭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行驶在路的车辆。对于人口比较密集、道路资源相对紧缺的我国很多小城镇城区而言,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小城镇客运系统结构

是解决小城镇交通易堵的根本途径。适当降低小城镇公交车乘车费用,特别是对中小学学生、困难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的给予更加适当的优惠,引导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合理配置公交车的线路和站点,加强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的公交车线路,提高公交车在小城镇市民当中的出行分担率。

4、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树立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

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驾驶员考试、车辆年检、日常交通执法等形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文明行车的法制意识,减少不必要的驾驶、行走造成的交通拥堵。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大对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对一些不文明、不道德、不守法的交通行为要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3.以兰州市为例,思考如何构建综合城市道路体系?篇四

兰州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原因及对策

李秦阳,佟 玲(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74期)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道路建设难以满足车辆增长的需求,从而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这

一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道路资源、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及

居民交通文明意识等方面分析兰州市城市道路拥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

最后,提出解决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的相关对策。关键词:城市道路;
交通拥堵;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1 交通拥堵问题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1.1 交通拥堵的概念

交通拥堵是指交通需求(即一定时间内想要通过某条道路的车辆数)超过该条道路的交通容量(即一定时间内该道路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时,超过部分的车辆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拥堵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出行时间超出了出行者可接受的范围,或者是出行者不能接受的延误增长。1.2 交通拥堵的范围界定

我国公安部对交通拥堵分别从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给出了定义:车辆在无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的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 或车辆在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显示时间内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
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km的状态则为拥堵路段。

2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产生的不良影响

城市交通拥堵这一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2.1 城市交通拥堵极大地降低了社会效率

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首先就是出行时间和费用,即出行成本的消耗增加。其次,由于出行成本的增大,可能会抑制除了上下班等基本出行之外的非必要型的出行,从而导致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的下降。交通拥堵使交通延误增大,车辆行驶速度降低,运输效率下降,带来了时间损失和燃料费用的增加;
交通拥堵会令人烦躁不安、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交通拥堵造成交通事故频发,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又使交通阻塞加剧,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大大降低了社会效率。据文献资料报道,曼谷仅因交通拥堵导致的运输效率下降就使其损失1/3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欧美国家,许多大城市因交通拥堵每年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10亿美元,由交通拥堵引发的交通事故及环境污染等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算。

2.2 拥堵的城市交通造成土地、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

据联合国统计,交通运输部门已经成为最大的石化燃料消耗部门。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刺激了人们对交通设施的需求,并相应地引起交通运输业对土地、交通工具的占用和一次性能源消耗的增加。但是,我国资源存储又严重不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消耗速度快,强度高,利用率低,后备不足,供求矛盾突出;
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质量差别大,劣质资源比例高;
更严重的是能源结构不合理,一次性能源中,低效率、高污染的煤占75%,而高效率、低污染的石油、天然气仅占20%,无污染的水力资源仅占5%,核能利用水平低,离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相距甚远。这些资源存储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能力、经济增长和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是交通的发展,对土地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一矛盾将制约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交通体系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我国大城市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模式,决定了在城市道路设施建设中道路空间资源的有限性。2.3 城市道路交通成为我国城市的主要污染源

交通拥堵不仅给公路使用者造成时间和燃料浪费,由于拥堵带来的停车和启动更进一步恶化了空气并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追求出行舒适性、快捷性的要求,将促进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进一步提升。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量不可避免地相应增加,这将导致交通拥堵的进一步恶化。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交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拥堵所造成的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损失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3 兰州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

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市现有361.6万人口,截止2011年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7万多辆,且平均每日以300多辆车的速度在增加。近年来,兰州市交通拥堵现象也日益严重,特别是最近两年,交通拥堵现象更加严重。造成兰州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道路资源适应不了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自1997年至今,兰州市市政道路10多年来增长量不足30%,而机动车保有量却增长了3倍多。兰州市是“两山夹一谷”的特殊地形,城区东西长50km,而南北最窄处仅1.8km。中心城区就正好位于这个最窄处。此外,没有健全的城市交通网络,也没有建成一条成熟的绕城公路,过境车辆只能穿城而过,有限的道路资源难以承载交通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特别是交通高峰期的拥堵非常突出。

2)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不到位。一些路段、路口 由于规划设计的不合理,通行能力较低;
瓶颈路、断头路、畸形交叉路口多,导致车辆拥堵;
停车设施建设缺位,占道停车现象比较严重,浪费了城市道路资源,削弱了道路通行能力。此外,城市主次干道地下管网改造建设也加剧了交通拥堵现象。

3)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目前,兰州市有公交运营线路92条,运营线网总长度1 060km,运营车辆2 071辆,虽然人均拥有公交资源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中等位置,但由于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高峰期交通畅通性差,通达率不好,准点率较低,耗时长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公交优先”的地位没有得到保障。4)市民交通文明意识总体上相对薄弱。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兰州市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加上外来人员和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交通参与者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行人和机动车不按信号行驶,闯红灯、违规调头、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现象较为普遍,道路上摆摊设点违法违章占道现象屡禁不止。总体上,兰州市行人、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比较淡漠。4 兰州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对策分析

针对兰州市独特的城市格局及城市道路不完善缺乏过境交通系统的先天缺陷,结合其他省市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上的一些好的做法,现对治理兰州市道路拥堵现象提出如下对策:

4.1 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增加市区道路用地指标,尽快改造瓶颈路段和瓶颈交叉口,完善道路网络。兰州市区已建成的道路总长度541.68km,道路用地面积10.1km2,道路网密度2.77km2,人均道路面积6.23m2,道路用地面积仅占建成区用地面积7.77%,需加快形成完善的路网系统,避免由于市区带状形态的用地结构影响道路网利用率。2)加快干道主动脉系统建设,尽快实现不同种类、不同速度交通方式之间的分离,完善人行过街设施,解决混合交通问题,提高主干道的通行效率,缓解高峰期车流量。

3)加快建设过境交通系统,使6个方向过境车流不再穿越市区,干扰市区内部的客、货运交通运输。

4)重视停车场地、停车容量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新建、已建的大型商场附近应建大型地上地下停车场,以减少路边停车对交通产生的负面影响。4.2 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1)认真落实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配置,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充分发挥交通引导和服务作用。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的联系,防止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脱节,做到城市交通从城市规划开始做起。2)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改造,推进以智能交通为重点的行业科技进步,提高车辆

运营调度系统、查询系统、场站管理系统等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特别是要积极开发实施智能交通系统,它是解决交通堵塞的根本性方案。3)对交叉口信号进行优化设计。对各信号交叉口根据设计交通量及确定的交叉口服务水平,计算确定交叉口信号周期及绿信比,优化交叉口信号控 制,并同时进行交叉口几何设计与改造。

4)加强公共交通的运行组织工作,逐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交车运行速度,准时定点、定线运行,优化公交线网,合理确定停靠站点,尽量减少乘客换乘,缩短单程运行时间,以吸引城市客运出行中的大部分乘客。

5)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逐步缓解早晚高峰时段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鼓励单位开行班车,规范合乘,减少上下班小客车出行。

6)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执法水平。加强道路管理,做到人、车各行其道,减少交通事故;
对轻微交通事故及时处理,要求当事人迅速撤离现场,以免造成交通拥堵。加大对公交车、出租车交通违章的整治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公交车超车、越线行驶、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扎头进站、压站候客、随意调头等违章行为的查处整治力度。

7)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及户外公益广告,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和环保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提高交通参与者的现代交通意识,引导交通消费方式的转变。

8)停车价格按照区域和场所实行阶梯价格。研究制定重点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方案,择机实施。

4.3 适当采取限制措施

1)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通过增加行车成本,抑制小客车增长较快的势头;
科学规划市区公交车辆线路设计,合理安排市区公交车辆的合适拥有量;
控制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并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

2)完善高峰时段区域限行管理措施,实施机动车工作日区域限行措施。兰州市目前实施了尾号限行措施来缓解城市拥堵问题,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一措施的效果将很快会被迅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抵消。因此,这并不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供需失衡的表现,应

该把城市交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整与建设,使城市道路系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大的弹性,从而把城市交通导入趋于和谐、协调的轨道。5 结束语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要保持畅通和高效运转,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以完善路网结构,更新管理设备,提高管理水平,更需要政府管理部门、交通主管人员不懈的努力。因此,必须多措并举,从根本上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现象。参考文献

[1]谈晓洁.基于知识的交通拥堵疏导决策方法及系统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2]徐东云.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理论的新进展[j].综合运输,2007(5):6-9. [3]刘伟哲,葛建明.浅谈中国城市交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8(3):54-60.

[4]樊晓珂.论交通拥堵及其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危害[j].前沿,2009(12):141-143.

[5]翟玲玲.兰州市城区规划与交通现状调查分析[j].甘肃科技,2008,24(18):6-17. [6]王秋平.西安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2,34(4):390-393.

[7]陆化普.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8]宋传平.道路拥堵问题分析及解决的途径[j].城市车辆,2003(4):21-22.

[责任编辑:王 欣] ·4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