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发言材料(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发言材料4篇
【篇一】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发言材料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15-2020 年)》,提出的推动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
康社会,指导我院中医药创新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快我院中
医药现代化进程,结合实际,特制定《 *** 中医医院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
一、形势分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按照“自
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
作方针,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
代科学技术,努力证实、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
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
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
代化进程,全面提高我院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确立我院在传统医药的优势地位,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更大
贡献。
2.基本原则
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相互促进,多学科结合”的基本原则,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继承与创新并重。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要在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宝
贵经验,保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 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进
而提出医学整体发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开展新实践,争取新突破。
——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中医是中药应用的指针和开发的源泉,中药是中医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中医中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中医药学的显著特点。坚持中医中药在临床、科
研和生产实践中的整体性,要注重从中医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和探索方向,重视中医基础研究的作用,强调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的中药基础和应用研究,中药研究成果为中医临床服务,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3.战略目标
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我院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
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力,健全中药现代技术体系,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
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使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与设备的水平与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重大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及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医医疗服务对医疗服务体系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传承方法,初步完成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整理和诠释;
开展民族医学及民间医药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
多学科结合,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建立中医药知识库,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在集成多学科
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研究型
人才队伍的培养,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
体系。
三、基本任务
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
“继承,创新,现代化” 。
1 .继承 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中医
药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对中医药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和现代诠释,研究挖掘中医
药科学文献和古典医籍,构建中医药知识库;
收集整理我院
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并进行系统研
究,对传统制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使之成为规范化的工艺
技术;
对民族、民间医药传统知识和技术逐步开展系统的继
承、整理和挖掘研究;
努力培养新一代名医。
2.创新 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协同发展,促进医
学科学体系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长远目标。推进中医药创
新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运用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
量共同发展的历史积累和独特经验,对中医药学蕴含的生命
科学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丰富和发展中医药
理论和方法学体系的同时,争取在与中医药科学内涵相关的
若干问题上取得突破;
优势互补及相互融合,为创建中医药
特色明显的中医医院奠定基础。
3.现代化 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求。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任
务是:建设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
疾病以及预防、保健、康复作用的研究;
建立中医药疗效、
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提高中医诊疗水平。选择疗效确切
的传统中药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和开发。
四、优先领域
1.中医临床研究
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目标,既要解决制约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常见病、疑难病中特色优势发挥的关键问题,又要加强个体化特色治疗经验的总结。注重发挥中医药在临床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为拓展服务领域、提升防治能力和学术水平服务。
(1)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
开展重大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
以提高具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重大疾病防治方案的实用性为目标,通过规范化的临床方案设计,开展临床验证与评价研究,实现防治方案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同时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技术储备。
(2)中医药优势病种疗效评价与推广研究
以中医药临床治疗具有疗效优势的常见病和疑难病为对
象,在开展疗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病证结合诊断标准、辨
证规范、临床实用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药诊疗手段和方法等
研究并加以推广,以提高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中医药传承研究
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的总
结研究;
古籍和文献的整理、挖掘研究;
民族医药、民间疗
法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探讨经验传承的有效方法和符合
中医药临床需求的现代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4)中医诊疗技术研究
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研究。探索中医四诊客观化、规范化
方法。重点研究人体功能与自觉症状评价客观化方法及其指
标体系的建立;
建立个体化诊疗方案及其评价方法。
( 5)临床基础理论研究
以满足临床辨证论治需求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以往临床
研究成果,重点开展病因病机与治法理论、脏腑经络理论、
证候与辨证论治、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研究以
及相关临床疗效评价的基础研究,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
理、养生保健与疾病预防方法等研究;
并针对目前死亡率较
高的重大疾病和难以解决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的基础理论问
题开展示范研究。
(6)中药基础理论研究
重点开展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归经理论、方剂配
伍理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对中药
道地药材、中药药性理论和方剂配伍理论进行科学表征,探索方剂多组分的药物代谢与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中药复方组成成分的量效、时效、谱效和毒效关系等。
2.创新体系建设
以构建服务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目的,加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方法学研究和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建立中医药创新发展平台
根据认识中医药科学内涵以及探索未来医学发展模式
的需要,针对人体具有整体、动态、开放和非线性等复杂系统的特点,整合资源,研究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及其运行机制,通过中医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促进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创新体系的建立,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2)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
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和人才成才规律的研究,培养传承
型和创新型人才;
加速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
积极扶持多学科结合的创新团队。
五、相关措施
集成相关计划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形成项目联动机制。加大中医药科技经费投入,协调用好有关项目资金,同
时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合作资金,形
成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
【篇二】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发言材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发布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规划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做出了具体分析,明确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同时提出了未来几年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十一项重点任务,并对相关保障政策和措施做了具体的阐释。
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医药医疗资源,规划指出,到2015年,中医医院所预期达到3397所,2010年为3232所。
“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规划对2015年的中医院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
同时,规划还强调,到2015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争取超过5.5亿人次,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重超过60%。
每个县级中医医院都有特色中医专科
为了更好满足城乡基层群众对中医医疗的需求,规划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资源。省区、市要建设好省级中医医院,形成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每个地市至少建设好一所地市中医医院。
规划规定,在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方面,到2015年,再建一批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专病,力争每个县级中医医院都有特色中医专科专病.
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批标准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依托现有中医药资源,每个省区、市建好至少1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每个县市、区建好1个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确定10余种现代重大疑难疾病进行中医药防治研究攻关
“到2015年,力争有3个现代重大疑难疾病防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划明确强调,要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基础平台,遴选确定10余种现代重大疑难疾病进行中医药防治研究攻关,以提高现代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目标,开展临床验证与评价研究,实现防治方案的优化和推广应用。
规划指出,要选择中医药具有疗效优势的30种常见病,对其病证结合诊断标准、辨证规范、临床实用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药诊疗手段和方法等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形成规范并加以推广。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以重点专科专病为基础,一批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诊疗协作中心将全面建设起来,还将系统地梳理和临床验证中医优势病种,优化形成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推进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
面对中医传承问题,规划指出,要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的传承研究;
挖掘、整理、总结和利用民间医药知识与技术。
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中医原创思维、中药方剂基础、针灸经络基础研究。在中医药现代传承方面,对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总结研究,建立一批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中心。
规划还提出,要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的熟化研究,开发研制一批符合中医医理和临床规律的诊疗仪器设备,加强面向农村基层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筛选、评价一批民间医药验方及诊疗技术。
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骨干
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规划规定,到2015年,为县级医疗机构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含500名民族医药人员,对5万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专业大专学历教育,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含基层民族医药人员,为城乡基层培养3万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落实完善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遴选700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教师,配备1400名继承人;
开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遴选1000名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进行培养;
造就一批国家中医中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到2015年,建成100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100个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工作室.
在规划中,除了对上述重点领域的任务明确要求外,还对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民族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发展、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法制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等重点工作也作出了具体规定。(来源:赢在科技网)
【篇三】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发言材料
课题批准编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
课题任务书
课题名称:
杨氏贴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申请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申 请 人:何敏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邮政编码:610075
电 话:028-
传 真:028-
电子信箱:
申请日期:2002年6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二年制
一、基本情况
研究课题
名称
杨氏贴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课题总经费
12.65万元
局拨经费
万元
匹配金额
万元
主题词
灸法;
神经性皮炎
申报学科
名称1
针灸学
代码1
申报部门
四川省卫生厅
名称2
代码2
研究工作起止年月
2003 年 10 月至 2004 年12 月
所用实验室
一级 二级 三级 省部重点 国家重点
实验动物设施
普通级 清洁级 SPF级
预期研究结果
□技术规范文本 □教学光盘(录像带) □诊断技术 □治疗技术 □新设备
□其他:
课
题
组
主要成
员
序号
姓名
身份证号码
学位
职称
所在单位
课题中
的分工
研究时间(月/年)
签名
何敏
陈平
总人数
平均
年龄
男
女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
院士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他
承担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单位性质
1
2
3
二、研究目标、设计方案
1、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系统观察杨氏贴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及其操作的规范文本。
(限60字以内)
2、研究思路(工作假说)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其特点是颈、肘、膝及骶尾部出现红斑、丘疹,融和成片,表面粗糙,纹理加深,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成年人多见。
本病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郁平衡失调有关,特别是边缘系统紊乱有关。患者往往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有作者调查显示83.16%(84/101)患者属A型性格,持续性的心理压力或过分的身心紧张,往往有助于发病。部分患者可有明显的焦虑症或抑郁性神经症。其他主要诱因有神经精神因素(性情急躁,思虑过多,精神紧张,情绪忧郁,睡眠不佳及过度疲劳等),饮食因素(饮酒,辛辣食物及高蛋白食物等),胃肠道功能障碍(消化不良及便秘等),内分泌失调(如更年期),感染(疖、毛囊炎等),毛织品(毛衣等),硬质衣领(衬衫),化学物质(镀、镍、铬表带,项链)等刺激有关。瘙痒不是诱发本病及形成苔癣样皮损的重要因素。搔抓可使瘙痒加重,瘙痒加重后越想搔抓,造成皮损越抓越厚,越厚越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
有关神经性皮炎的现代研究,
国内唐续元等为了解神经性皮炎患者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曾对98例患者做了脑电图观察。检查结果:神经性皮炎患者脑电图变化大多数显示界限性异常和轻度异常脑电图。其脑电图异常率为62.2%。经统计学处理远高于正常人群的异常率(27.4%)(P
【篇四】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研讨发言材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