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经典诵读比赛总结美篇(四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应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的要求,在大中专院校学生中以经典诵读的形式,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爱国为民的情怀。社科部策划组织的推普活动——“中华颂·经典诵读”比赛已经举办了两届了。今年我们将比赛的主题定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本活动旨在搭建一个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感悟经典、享受经典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中华经典的独特魅力,领悟中华文化的思维智慧,践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同时也作为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内容之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此次比赛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的风采,提高了同学们的朗诵水平,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宏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此次经典诵读比赛的举办,从初赛到决赛结束为期一个月,经过预赛紧张激烈的角逐,全校各系、部最后共有40名同学进入决赛,并且经过努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激烈的才艺展示,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积极向上,力争上游,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更表达了我校每位同学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喜爱。最后有以下同学获奖:
一等奖:《匆匆》11级护理1班赵瑶
《沁园春·雪》12级康复班谢卓宇
《相信未来》 11级临床2班 廖培芬
《乡愁》11级护理5班王素滨
二等奖:〈黄河——堆雪〉09级五护2班 庄书韵
《我的祖国》11 医检赵薇、许荣格
《不朽的历史》 11级护理1班 黄翠琼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1级医药营销班周文彬
《回答》 11级护理5班王阿妮
《九月,属于老师》11级临床1班郑婉婉
《中国,这样年轻》 09级五药1班骆慧颖
三等奖:《再别康桥》12级药学1班 张亚军
《致橡树》 11级口腔2班曾秀桂
《祖国万岁》 11级五药2班 钟桂梅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1级生物制药班 姜云芬
《雨巷》 11级医药营销班高文君
《祖国》11医药营销刘绪英
此次比赛在办公室、学生处和团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得以顺利进行,社科部作为承办单位,组织了整个活动,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留给我们的回味却是深长而久远的:
一、此次经典诵读比赛以红色经典为主,重温红色经典,领略革命先辈的壮志豪情,此次活动不仅在全校形成了影响力,而且也使得“我爱我的祖国”这种思想深深留在了广大师生心中。
二、同学们用充满激情的声调再一次诠释了经典诗文的美感,展现了我们学生追求美、展示美的情操,令人感动。经典诗文诵读,你能发现什么是文章之美,什么叫意境之美,什么叫经典之美。本次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我们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三、我校每年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就是要引导大家热爱中华文化。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能让我们重温历史,追溯文化,让我们对中华民族产生自豪之情,对中华文化产生景仰之情,这也是一堂形式生动、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同时,鼓励大家读诵经典诗文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大家长期读诵积累的习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
当然,在肯定这次比赛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全校的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个别同学的普通话发间不够标准、时间安排比较仓促等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尽力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屏弃不足,发扬优点,争取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以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泉州医高专社科部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合。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为比赛做充分准备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全组老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安排好道具、通知、参赛人员名单、评委等。
2017年9月13日下午3点,在我校一楼阶梯教室比赛正式开始。本次比赛按年级组设立五个比赛组。
比赛结果:
一等奖获得者:
二4班陈瑶
三6班何俊辉
四2班柯欣颖
五1班蔡心怡
六5班柯洁茵
二等奖获得者:
二1班柯媛尹
二6班丁晟瀚
三4苏悦
三5周奕呈
四3班程琳
四5班叶芷瑜
五2班曾心滢
五3班朱展梅
六1班何晓桐六3班钟心如
三等奖若干名
整场比赛,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桥北小学生的风采。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让广大青少年儿童在诵读中华经典文化中启迪心志,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我小学积极响应读经典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气氛。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学习园地、板报等加大宣传力度。
二、积极组织,认真落实。
为了让古诗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
三、认真组织诵读比赛,力求活动有声有色。
12月5日下午,学校如期举行全体学生“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比赛在各级段认真组织、精心辅导,层层选拔后进行的。比赛组织评委现场打分,现场评奖。个人项目的诵读比赛。全校44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他们以优美的语言为大家诵读了名家们脍炙人口的传世美文。选手们或童趣盎然,或悠扬委婉,或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朗诵才华。
活动结束后,学校对或一、二、三等奖的同学进行颁奖。大大激发了学生比赛的热情。
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全体师生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
孩子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规矩,可爱,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孩子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提高提高我校的经典诵读水平。可以说经典诵读在我校已形成规模,初见成效。
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坚持不懈,积极推进,将经典诵读与师生的行为品质结合起来,我们坚信经典诵读活动将会助推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的学校将会变得更加的完美!
邵庄逸夫小学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2012年12月
乌江中心小学2017年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比赛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落实乌江镇中心学校《关于组织开展读书周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扎实推进“书香校园行动”,浓郁读书氛围,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引导师生遨游书海,增强文化底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全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乌江中心小学于4月27日下午举行“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比赛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各位班主任,都倾注了很多心血,取得非常理想的比赛效果。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促进了全体同学们更加积极背诵经典诗文的热情。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
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同学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经典诵读水平。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全体师生充分认识了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的重要意义:1.丰富的诵读内容充实了学生的文学知识。这次经典诵读的篇目十分广泛,真正起到了“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的作用。2.浓厚的传统文化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篇目是我国传统儒学的经典作品,里面有做人的道理、有处事的原则、有善恶 的标准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朗朗的诵读声传入心灵,必将对广大学生产生震撼和影响,对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次经典诵读活动从组织层面和活动效果来说,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诵读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高段年级比低段好;二是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从全校来看,大部分班级都比较重视,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也有个别班级存在泛泛要求、应付了事的情况;三是指导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从诵读韵律的把握、诵读技巧的运用、诵读内容的情景把握几方面尤为突出。
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我校要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积极推进,将经典诵读与师生的行为品质结合起来,沐浴书香,传承文明。
主持人闪亮登场
四年级的学生诵读《弟子规》
五年级的程福林老师在领诵
一年级的小朋友边朗诵边表演
获奖班级代表上台领奖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