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对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对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6篇
【篇一】对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法治建设调研报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愿望,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大计。
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基层法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法治的成败. 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就必须采取有效对策,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一、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法治是一个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要素, 基层法治系统正常运转首先依赖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健全、完替。目前, 在基层法治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 诸多要素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这些要素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法治建设顺利进行①。
(一)立法方面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 立法的健全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法的贯彻、执行、遵守、适用、关系到法的实现和实效, 直接影响到法治的进程。由于立法观念陈旧, 程序、体制不科学, 技术落后, 以及对立法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基层立法是不健全、不完善的。
1、一些基层关系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 造成法律盲区的出现。如目前我国基层集体经济中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形式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有利于促进基层的经济发展,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 导致其发展缓慢。
2、一些法律、法规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基层的客观实际情况, 造成这些法律、法规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我国婚姻法第三条规定: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可是在基层索要彩礼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一来, 一但发生这方面的纠纷, 如按法律规定办事, 就可能造成农民对法律的不满, 甚至对抗法律的执行。如按村规民俗办事, 则又会损害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 这就造成这些法律、法规在执行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3、一些调整基层事务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 缺乏可操作性。在减轻基层负担的一些法律、法规中规定, 解决基层负担的问题由行政机关解决。而实际上, 行政机关本身就是负担的制造者和实施者, 减少基层负担就是要减少他们的财政收入, 除非良心发现, 否则很难想象这些机关及其领导能真正依法办事,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维护基层利益。
4、基层仍然存在大量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村规民俗。一些村规民俗规定: 女子出嫁后, 土地承包权将被没收, 同村同姓不得结婚等。这些村规民俗的存在严重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破坏了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权威, 导致广大村民厌法、避法, 阻碍了基层法治建设进程。
(二)司法、执法方面
司法、执法是法治的关键, 没有严格的司法、执法, 法律规定就是一纸空文, 法治就不能实现。在基层, 司法、执法也存在种种问题。
1、地方党委和政府干预司法、执法现象突出。地方司法机关对地方党、政府和人大客观依附性导致司法权的地方化。特别是司法机关的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党委和政府, 行政化趋势严重, 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 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往往因此挺不起腰杆, 造成地方党委政府经常干预司法。在行政执法上, 由于过分强调党委绝对领导和行政上的绝对服从, 也导致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领导经常以言代法, 以权代法, 以党代法, 干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破坏了法制的统一, 是对法治的践踏。
2、司法执法问题严重。由于司法执法体制不科学、不合理, 司法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以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等致使司法执法问题严重。司法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突出, 滥用职权, 违法乱纪、侵犯人权现象层出不穷, 贪赃枉法、拘私枉法、权钱交易屡见不鲜, 地方保护主义也比较严重且时有发生。
(三)守法方面
立法的目的是守法, 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 如果法制定出来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 那将失去立法的目的, 也失去了法的权威和尊严在基层, 农民不守法比较普遍②, 主要表为:
1、基层群众缺乏法治观念。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落后以及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宗法伦理以及传统法律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 基层群众普遍缺乏民主法治观念, 没有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 义务观念极强, 权利思想十分淡薄, 他们提倡重义轻利、安分守己、谦恭忍让、与民不争, 要求个人绝对服从整体、国家, 蔑视个人权利和价值。他们特权等级思想极其浓厚, 缺乏平等和主体意识, 把自我作为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客体, 忽视自我主体身份, 在态度上回避法律. 在行为上被动地听由法律支配, 不能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厌诉意识极其浓厚。他们没有抵抗恶法意识, 没有法律至上观念, 个人权威往往高于法律, 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主要是依村规民俗而不是法律。他们对法律没有信任感、依赖感, 人身依附、权力依附明显, 祟拜权力, 敬权畏官, 清官意识以及官本位思想较浓. 他们普遍不懂法、不知法或懂法、知法甚少, 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法律。
2、基层群众和干部。部分基层干部不守法现象突出。由于基层群众及基层干部自身素质偏低, 法律意识淡薄, 加上社会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等, 基层群众与基层领导干部不守法现象比较突出。近几年来, 在基层, 打架斗殴、盗窃、赌博、虐待老人、家庭暴力以及一些杀人、重伤、抢劫、强奸、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时常发生。一些基层干部非法干预基层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 侵犯农民财产权、人身权、自由权等权利, 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基层群众集体上访, 甚至对抗政府和法律。
(四)其他方面
法律监督是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实现法治的重要保障, 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内在要求。基层法律资源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 基层法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层法治建设的成败和基层的发展与稳定。从目前来看, 基层法律监督机构不健全、不完善, 监督人员比较匮乏,同时加上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一人多职, 工作压力大, 处理问题经常是力不从心等问题已经凸显。除了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外, 绝大多数地区的法律咨询机关、基层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都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
二、基层法治的对策
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严重阻碍了基层法治进程, 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战略的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这些对策主要有:
(一)加快发展基层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文化
从根本上来说, 基层法治中存在的问题都根源于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 推进基层法治必须要首先加快基层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商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必然使人们产生法治观念, 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所需要的主体法律意识和文化观念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有利于激发广大人们群众的政治热情, 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树立民主法制意识和法律至上观念, 积极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 加强对国家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防止权力失控甚至异化和滥用, 保障人民的权利及其行使, 从而推进现代法治形成。法治需要以特定类型的文化为其文化基础, 这种特定的文化就是理性文化。就实行法治的需要来说, 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政治市场观念、思想市场观念等理性文化要素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只有当这些文化要求成为根深叶茂的社会意识, 法治才能变为现实③。
【篇二】对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2014年度XX乡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XX乡武装工作在县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县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认真做好近几年来全全乡征兵工作。十八大指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如何加快乡乡武装部建设步伐,开创工作新局面,完成新时期新阶段的新任务,是我乡武装工作需不断思考、开拓、解决的问题。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遇到了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难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征兵工作的现状,根据调研,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XX乡武装工作建设的基本情况
全乡共有15个民兵营,1个民兵应急分队,现编基干民兵99人,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上。全乡武装工作也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一是我乡党管武装工作机制得到较好落实。切实做到了武装工作“八纳入”,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部门的工作职责,纳入党政领导任期责任目标,把武装工作法规制度纳入立法、普法计划,把武装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把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纳入基层政权和组织建设体系,把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管理培训范畴,把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建参治纳入地方文明建设。全乡武装工作主要领导亲抓亲管,各项活动经费能得到基本保障。二是民兵预备役建设编制齐、档案全、人员精、到位好。民兵应急分队人员到位齐,编制精干,在遂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出色,保障有力。基干民兵在生产建设、处突维稳中,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XX乡武装工作存在的不足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意当兵,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做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根据调研,并结合当今社会情况,总结出四点:
1、青年本人及家长的思想意识
现今的适龄青年大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普遍家庭条件好,他们认为当兵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在自己家里的“幸福生活”;
另一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有的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去当兵,以上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家长主观思想认识上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
现今全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
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
3、全乡工业飞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我乡工业园区快速建设发展,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在我乡的适龄的青年中,除在校生外,其余90%以上都有工作,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参军,
三、加强全乡人民武装工作的对策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适龄青年及家长的国防意识
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工作中,特别在各村、社区居民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中,应相应增加国防征兵工作内容,其次可结合初中、高中学生秋季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结合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学生以及广大社会青年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工作软环境。同时,要抓好对专武干部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履职尽则、服务大局思想。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政治建设,适应党建工作的新形势和经济多元化的新特点,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增强民兵预备役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加强国防教育,为工作落实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紧紧围绕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积极开展国防安全观教育,增强广大干群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把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热情挖掘出来,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2、健全法规,完善完备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惩处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拘留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是较薄弱的。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一。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完善法规政策,为工作落实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健全落实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政策法规,运用物质利益原则,细化规范经济补偿、经费补贴、行政奖励等具体措施,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积极性。
3、适应县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
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
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乡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录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应征青年和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部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军属”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
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工作,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
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乡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我乡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乡村(社区)委换届后,部分民兵营长做了调整,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较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篇三】对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武装部长调研报告——基层武装征兵工作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 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
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二、相应对策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 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 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篇四】对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蒂2014年度XX乡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薈
薇近年来,XX乡武装工作在县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县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认真做好近几年来全全乡征兵工作。十八大指出:“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如何加快乡乡武装部建设步伐,开创工作新局面,完成新时期新阶段的新任务,是我乡武装工作需不断思考、开拓、解决的问题。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遇到了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难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征兵工作的现状,根据调研,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芄一、XX乡武装工作建设的基本情况
袃全乡共有15个民兵营,1个民兵应急分队,现编基干民兵99人,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上。全乡武装工作也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一是我乡党管武装工作机制得到较好落实。切实做到了武装工作“八纳入”,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部门的工作职责,纳入党政领导任期责任目标,把武装工作法规制度纳入立法、普法计划,把武装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把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纳入基层政权和组织建设体系,把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管理培训范畴,把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建参治纳入地方文明建设。全乡武装工作主要领导亲抓亲管,各项活动经费能得到基本保障。二是民兵预备役建设编制齐、档案全、人员精、到位好。民兵应急分队人员到位齐,编制精干,在遂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出色,保障有力。基干民兵在生产建设、处突维稳中,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莀二、XX乡武装工作存在的不足
芆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意当兵,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做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根据调研,并结合当今社会情况,总结出四点:
莄1、青年本人及家长的思想意识
肀现今的适龄青年大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普遍家庭条件好,他们认为当兵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在自己家里的“幸福生活”;
另一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有的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去当兵,以上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家长主观思想认识上偏差。
螈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
肅现今全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
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
蒃3、全乡工业飞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蒁我乡工业园区快速建设发展,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在我乡的适龄的青年中,除在校生外,其余90%以上都有工作,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参军,
蒀三、加强全乡人民武装工作的对策措施。
肈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适龄青年及家长的国防意识
薃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工作中,特别在各村、社区居民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中,应相应增加国防征兵工作内容,其次可结合初中、高中学生秋季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结合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学生以及广大社会青年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工作软环境。同时,要抓好对专武干部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履职尽则、服务大局思想。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加强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政治建设,适应党建工作的新形势和经济多元化的新特点,加强和改进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增强民兵预备役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加强国防教育,为工作落实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紧紧围绕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积极开展国防安全观教育,增强广大干群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把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热情挖掘出来,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袂2、健全法规,完善完备奖惩机制
羈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惩处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拘留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是较薄弱的。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一。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完善法规政策,为工作落实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健全落实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政策法规,运用物质利益原则,细化规范经济补偿、经费补贴、行政奖励等具体措施,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积极性。
袇3、适应县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
蚃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
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乡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录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应征青年和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部队建功立业。
芃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
蚀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军属”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
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蚆5、热爱人民武装工作,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
螃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乡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我乡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乡村(社区)委换届后,部分民兵营长做了调整,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较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篇五】对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国防生专业知识技能,进一步提高与基层部队开展工作的效果,已是摆在我们04级国防生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为加强和提高国防生适应基层第一任职的需要,结合15天在基层部队的当兵实习过程,对武警森林部队基层的一日生活制度、训练工作的开展、并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进行了深入地调查,本文就针对国防生所学专业与基层部队工作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一、国防生所学专业与基层部队工作结合在的主要问题
国防生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部队选培办从签约高校在校低年级学生中选拔的培养对象,以及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保送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虽然在大学四年里进行的是准军事化管理,但是国防生对部队的认识特别是基层部队的认识还只是局限在听闻,真正地深入基层、了解基层,达到将自身专业与基层部队的工作开展相结合的目标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虽然我们对国防生所学专业与基层部队工作结合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做到为了适应第一任职而进行针对性的能力培养,锻炼国防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从实习的反映和对第一任职的要求标准来看,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基层部队的实质了解不充分
国防生虽然经历了四年的准军事管理,但是对基层部队的认识只局限与听闻和书本,没有亲身在基层部队生活和工作过,通过这次15天的实习,我第一次深入基层,真正地了解了基层部队的生活和工作,对基层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军事训练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森林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及主要灭火技术装备的种类和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
1、森林部队主要担负东北、内蒙古、云南森林的防火灭火任务以及维护林区治安、保护森林资源的任务,而我所学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是培养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及森林资源保护方面从事管理、开发、经营和规划,将专业知识,特别是对林火生态管理方面与部队的灭火作战相结合,熟练掌握gps、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2、基层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是紧张而充实的,从早操开始到就寝,一天的生活很有规律,我们在大学的开放生活中度过了4年,对部队的这种生活制度开始肯定存在着不适应甚至是感到寂寞和枯燥,我们应该在思想方面做好打艰苦的地方工作的准备,耐得住寂寞。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而且森林部队更是在艰苦的地区驻防,只有坚定到基层部队工作的决心才能安于工作,才能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3、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最基本的军事实践活动,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举措,也是当前我军建设的主旋律。武警部队还肩负着处突反恐的任务,开展军事训练工作并且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是我们这些大学生急需补习的课程。“当兵不练武,不算尽义务;练武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对军事方面的学习太欠缺,特别是实战情况更是没有了解,森林部队在进行防灭火作战的过程充满危险,只有熟练掌握各种灭火装备的用途,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才能完成任务。
(二)、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与基层工作联系不紧密
作为森林部队的第一届国防生,我们的培养还是在一个摸索阶段,在大学的学习课程还只是专业方面,针对基层工作的开展没有太明确的针对性;另外在国防生的集训和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在机关和指挥学校,这和基层部队还是有一定差别。其次在大学课程设置方面,国防生的课程与普通大学生相同,但是部分课程对于我们的实际工作作用并不大,可以选取部分对基层工作开展有帮助的科目进行替换。
作为大学生干部,与部队原生成干部相比,我们缺乏当兵的经历,能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学习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和进步。部队是一所大学校,我们毕业到部队其实就是普通一兵,要以一名战士的心态去工作和学习,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基层,多到基层去体验生活,多虚心向基层干部学习和请教,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身所欠缺的东西。
二、加强国防生专业与基层工作结合的对策
(一)、牢固专业知识,了解基层需要,增强专业与基层部队工作的结合
当前,我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掌握大部分是理论的,如何将理论跨越到实践,再将实践跨越到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森林部队的管辖区域的森林覆盖面很大,了解森林层分以及生态群落能够为更好地完成任务打下基础,我们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就是对森林的生态环境进行规划,在春防和秋防的期,控制好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不同的地区其气候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地域性的差异向战士教授生态学知识,让战士具备判断林分、群落的能力,可以让战士在灭火作战中根据不同火情进行合理的扑灭达到灭火目的。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部队建设的生命线,作为中队干部,要时刻保持自己思想的先进,以身作则,向战士们进行教育。现在的基层干部不仅要求军事过硬,而且政治思想也不能落后,为了适应基层第一任职的要求,要认真学习好的基层管理经验,一定要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肯钻研,勤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树立国防生献身基层的决心
国防生在开放的大学环境接受教育,难免受到经济社会的风气,到部队工作,到基层艰苦地区工作的情况是必然的,部分国防生难免会产生动摇。但是,既然选择了从军的道路,我们就应该明白我们舍弃的是财富、是安逸的生活,部队培养了我们4年,部队就是我们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坚定的信念是我们胜任第一任职的前提。
三、对国防生建设的一点想法和建议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浪潮,全国、全军上下掀起了新一轮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高潮,包括军事人才在内的人才培养工作,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春天,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势应变,与时俱进,就兴旺发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如此,一所大学亦是如此。作为森林部队的首届国防生,我们得到了部队和学校领导的许多关注,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胜任第一任职,到基层去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警官,就是我们对部队、学校的最好回报。
针对后备军官的培养要求,使国防生的基础课、专业课、军政训练课三者比例合理、联系紧密、横向贯通,培养国防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国防生数量的增加和军队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我们建设国防生自己的专业学科。学生工作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国防生政治思想教育,打牢他们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基础;组织部门要探索国防生党员培养方式,健全国防生党组织,确保国防生政治上的合格与可靠,为部队培养和输送全面合格的人才。
【篇六】对于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武装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乡镇武装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理论武装,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的思想。这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习总书记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理论武装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是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理论素质、完善科学决策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干部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的必要措施。
一、近年来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基本状况
总的来看,近些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新兴区各级党组织把理论武装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多数地方和部门单位的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能较好地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区各级党委都普遍建立了党委中心学习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干部理论学习的若干意见,强化讲学、评学、考学工作,以各级党委、党组、(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全体干部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健全制度机制为保障,干部理论武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化
区委制定了《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管理办法》,综合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区委中心组带头完善学习机制,定期组织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考察、座谈、交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作为推进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来抓。同时,区委、街道、社区、乡镇、部门理论学习加强督促检查,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对理论学习抓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党委要进行表彰”。区委、街道、社区、乡镇、各部门结合实际,列出具体学习内容,统筹安排,形式灵活,强调学习效果和工作实效,确保学习、工作两不误。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