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洪拳泰斗:洪拳(精选文档)

2022年洪拳泰斗:洪拳(精选文档)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6-18 17:18:03 推荐访问: 泰斗 洪拳 洪拳泰斗:洪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洪拳泰斗:洪拳(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洪拳泰斗:洪拳(精选文档)

洪拳泰斗:洪拳3篇

【篇一】洪拳泰斗:洪拳

陈式洪派太极拳基本功

“划圈是洪氏太极拳的独特功法,也是洪氏的核心基本功法。

洪氏太极拳的演练遵循自然规律,符合地球公转自转原理。是洪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洪均生先生把这些理论落实到太极拳的基本锻炼中,强调其技击作用,和整体的配合。这使洪氏太极拳变得有迹可循,容易理解,也成为所有太极拳中最科学的最符合生活习惯的拳种。 

公转可分正手圈与反手圈,也称为正旋与反旋两种,正、反公转的的方向又有左右、前后、上下三种。右正手圈:(面南为例)

1、步法:侧马步站好,两脚分开约一肩半宽。 

2、身法:身子正直,小腹下倾,尾骨微微后翻;
腰活、裆圆、胯松、膝合。 

3、眼法:眼看西南,平视目标。

4、呼吸:自然呼吸。 

右手指呈瓦楞状,收于心口前,掌心斜对心口,腰微向右转,右手原地自转。紧接着自转逆缠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上转经下颌开向西南45度右上方;
开到中指与眼平齐时(注意手臂不要挺直),松肩拐肘手掌变顺缠外下弧线,腰往左转,收肘贴肋,最后前臂和手掌随腰的旋转收于胸前,正好一圈,故称划圈。此圈形状椭圆形,一头大一头小,如同鸡蛋。蛋小头在内,大头在外,反手圈时大头在内,小头在外。划圈时中指始终要斜向上扬,腰左右立体旋转。

洪式太极拳之正旋单手圈讲解

(洪公讲解,刘秀文整理)手的正、反旋单手圈,既包括套路中手部的公转与自转,手臂、肘、肩部的八法,在练正、反旋单手圈时,腰随之左右旋转,腿部的顺逆自转,亦锻炼了腰裆基本功。陈式太极拳的要求,强调立体螺旋运动,这种基本功有助于套路线路的熟练与全身的配合,久之,自然有好处。(因为无论太极拳式多么复杂与不同,在手臂部却总是这两个“正、反旋手圈”与腰裆部的左右旋转,区别只有方向、角度、高低、大、中、小的变化)。

这种基本功法,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用定步,侧马步,活步均可,根据自身条件,高、低架皆可。亦可用手的双顺双逆,或一顺一逆练习。如第一金刚捣碓第二动作与第五式左转身捣碓第二动均为手臂部的一顺一逆的例子;
二路左单云手,右单云手,一路上中下三个云手为正手圈活步的例子;
一路十字手为双逆转双顺的例子等。练手的正反旋手圈时要应轻、柔、慢,自然放松,尤其特别注意体会与全身螺旋的配合。

先说正手圈

假定用右手(左手亦然)练习,它的线路如下:手高齐右眼角,角度为胸前45度处。第一动,身左转,松肩沉肘到肘贴肋,小臂顺缠自转走外下弧线,手指上扬。为掤捋法。对方手在上面为掤法,如一路拳第三式六封四闭第一动作的侧掤;
二路右单云手等。假如对方手在我方手臂下面便为捋法,如六封四闭第三动作左转身捋法;
第二动,身仍左转,手随身体的左转,收到心口前,手指上扬,手心斜对心口,手部为掤法,肩、胯部为靠法。如拦擦衣第三动作的下半圈。(不拘手顺缠收手或逆缠收手,当手收到手心斜对心口时,手指上扬,手部均为掤法,而肩、胯部即为靠法);
应知道的是:第二动的左转,左肩与左胯不准转大。左肩既要与左胯合住,更要与右胯合住。方法是:左肩略左转便上挑一点儿,也就是肩部与胯部走╯小弧线,(肩部左转的幅度,不能超过15度)形成往右去的力,形成这一动的立体形式和角度,右腰部不仅不准凹进去,胯部更是随身的左转形成往右前进的力;
第三动,身略左转一点儿立变右转,手顺缠随腰的左转往上托一点儿为挒法,如一路第二十九式上云手第三动的挒、靠、肘、挤、按法。(此例为左手。肘法使用起来,小臂部顺逆皆可用,侧面贴近我偏前一点儿的人,我方肘法小臂应用逆缠,贴近我偏后的人,即用顺缠。不拘小臂部顺逆,手腕部必须略扬起,不许下垂。还有句话叫“打肘不见肘”,是说不许把肘高高抬起或肘部离开肋部单独击打,而是用全身松沉之力发劲。)单手挒法兼靠法如一路第十三式右转身捣碓第三动作;
第三动,手继续沿胸前45度,走右前上弧线为按法。手由顺缠变逆缠,应随腰的变化而变,不是手的单独翻转,而是手走s 形(因是左右手,因此有正S与反S之分);
第四动,身仍右转,手继续走右前上弧线,手领肘,肘领肩回到原来的角度,为採法。如一路第六式白鹤亮翅的第二动和第一捣碓第三动作等。正手圈完成后的图形,如一椭圆形的鸡蛋,大头在外,小头在里。

反旋单手圈讲解(因洪公示范反旋单手圈用的是左手,文章中举例可能用的右手,特请读者注意举例的左右。)

再说反手圈

假定仍依右手为例在原处:第一动,身左转,收肘齐乳,手指上扬,对方手在上面为掤法,如一路第八式初收第一动,对方手在下面为捋法,如再收第二动(此例为左手,不拘左右皆可用),与一路第十五式庇身捶的第三动;
第二动,身略左转立变右转,手随身的右转回到胸口前,手指上扬,为掤法,肩部为靠法,肘臂部为肘、挤法,手部为按法。如:庇身捶二、三动作与一路第十式十字手第二动作的右靠法;
与正手圈的第二动一样,肩与胯部都不许转大,要合住;
第三动,身继续右转,手变逆缠,沿腹部、胯部走外上弧线,为挤法,如二路第六十一式第二动左进步挤;
一路三十九式右转身蹬脚第二动;
(此例均为左手)一路十字手的一动右下挤法;
第四动,身继续右转,小手指上挑,在胸右前继续走外上弧线回到原处,为挤、採、按法;
第四动与第一动转换处,为按法、小挒法。如一路第七十八式退步跨虎第三动。手走外上弧线时,一定要手领肘,肘领肩,不许亮肘。反手圈完成后,亦如椭圆形鸡蛋,不过大头在里而小头在外。

练习反正旋单手圈时,眼看固定方向,胸部不许超过45度,胯部可大于45度,但尾骨不能左右摆动,而是随着腿部的一提一落,形成一螺旋的小倒三角线路。

为了说明两个单手圈的线路,只能大体划分四动,其实每一动里无论在任何部位均可根据对方的方向、高、中、低等不同角度变换各种着法。拳式子里每个“着式”的用法,就是根据对方来力的方向而变化的。当有了一定基础后,在具体实践中自然会体会出来。也就是说,反、正两个单手圈亦可大可小,真正实用起来,可小到从外形看不出圈来的。

腿部的变化,身左转,左腿必顺缠,右腿必逆缠,反之亦然,这是与生俱来的。看似简单的两个单手圈,即包括了手的八法,手、臂部的公转与自转,腿部的顺逆自转,身体的自转等整个套路中的要求,也是手臂在整套拳中的线路。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柔韧性以及与腰裆的螺旋配合,当练起套路来,当然就圆、柔,顺随,不僵硬,还可以防止学生亮肘。因此,我要求学生多练习划反正旋单手圈。

《王宗岳太极拳论》有“由着熟而渐悟懂劲”之句。所说的“着”,简单说就是太极拳的“十三式”,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个手法,前进后退的步法,左顾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及各种腿法。所说“着熟”,是按套路从苦练、思索、实践中对“式”的运用。“着熟”的下一步才“渐悟懂劲”,更不用说“阶及神明”了,可见正确练套路是十分重要的。有人曾提出用“速成”与“封闭”方法搞太极拳,如果不是利益驱动与普及,那就是很外行的话了。

刘成德老师讲解洪拳陈式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一、划圈和手

从对太极拳不认识到认识这样一个过程,应该从何处入手呢?我在教学中,强调从划圈入手,划圈是认识太极拳的开始,是基本功。

洪传陈式太极拳特别强调“圈”的运用,认为整套动作都是由正手圈和反手圈这两个圈所组成的。

描述一下正手圈的过程,以右手为例。下盘半蹲成侧马步,右脚尖向右侧与身体成45度,左脚向内扣,两脚成“川”字步;
左手掐腰;
右手自然伸展到最远端,与身体成45度夹角,右手手型为掌,中指领劲。

第一动为松肩坠肘,右手自然放松,随着肩、大臂、小臂的放松回落,保持指高于掌,手高于肘的状态,侧马步不变。

第二动身体向左侧转动,右手随之左转,腰裆调整,变正马步。

第三动松腰裆下塌,同时中指领劲,右手掌心对胸口,手掌斜对左肩井。

第四动身体右转,右手随之向右开出,手领肘,肘领肩,步型渐变成侧马步,恢复起始状态。

反手圈起式与正手圈相同,以右手为例。

第一动右手伸展在与身体呈45度角的最远端,松腰裆,松肩坠肘,右手以中指为圆心,向大拇指方向旋转,转至掌心朝前。

第二动身体左转,右手随之向左划弧,至胸前。

第三动松腰裆,右手继续划弧到掌心向内,随腰裆的下沉,松肩坠肘,右臂右手下沉至胸口。

第四动身体右转,松肩坠肘下塌外碾,右手随之向右侧45度开出。

左手的正反手圈与之要领相同。

这是正反手圈的外形动作,太极拳是内家拳,所谓内家就是身体内部有变化。这两个圈的动作,内里是变化的,最主要的是腰裆的调整,“暗换腰裆神不知”指的是腰裆的变化。我们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多转腰,尽量避免上身晃动,裆劲是通过髋关节的转动体现出来的,初学者可能找不到裆劲,没有关系,经过锻炼会逐渐体会到的。松肩坠肘,下塌外碾;
手领肘,肘领肩;
中指领劲等不仅是外形上的要求,要真正做到内里面松沉才是有功夫。

我们这套太极拳动作都是由这两个圈组成的,要领、角度、方位等都要遵守这两个圈的规律,可以说划好圈,是洪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也是洪传陈式太极拳的最高要求,划圈是贯穿学习太极拳始终的一件事,是尽快掌握太极拳要领的一个好的方法。

二、学习套路,天天磨练

洪传陈式太极拳,源于陈发科老先生传授的陈式太极拳,分一路拳和二路拳两套拳架,我们在此基础上编排精选一套42式的套路,这三套拳架对于学习陈式太极拳,健康体魄,增长功夫,提高修养都是很有好处的。

人们提起太极拳,印象中就是指的太极拳套路,这种运动形式就是太极拳了,所以说一个人不会套路似乎不能算是会太极拳。但太极拳的精髓又往往不是表面化的,真正有功夫的人,从拳架的表演上能看出一部分,更多的则需要动手实验。

做为学习太极拳者,学习套路是必要的,一方面提高练拳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单纯站桩、划圈的枯燥;
另一方面练拳校验动作,长期重复,产生动作定型,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太极拳套路的学习和练习要循序渐进,第一步按照老师的传授,模仿外形,追求形似,打出点太极拳的意思来;
第二步则是不断修改,学拳易,改拳难,通过不断地休正拳架,追求每一个动作到位,进而追求每一个动作的内涵,用法,变化;
第四步通过多年的练习,日积月累功夫上身,动作定型达到从心所欲,一触即发,身心合一,无处不太极的状态;
第五步要把拳架打出自己的境界,或雄浑、或端严、或圆和、或超逸、或雍容、或自然……。洪均生老师说“拳品高低,实以人品为准”,人的修养到什么境界,拳品也就到什么境界。此外还有第六步、第七步…….太极拳的追求是永远无止境的。

练习拳架要注意几个问题:

动作要到位。很多人满足于比着葫芦画瓢,不求甚解。平时一遍遍地练下去,动作虽然流畅,其实是错误的重复。我们学拳既求形似,更求精神,不要图多图快,要把每个动作分解开来,仔细揣摩,把每个动作做规范,一个个地连贯下来,整套动作才能有规矩。

动作要琢磨。练拳看上去是练的身体,实际是练的脑子。前人说“太极拳是个文化拳”是一点不错的,练拳关键在多思考,走脑子比走趟子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练拳不用脑不会有好的效果。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学拳的经历,进步快慢也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思考,结合体会去找规律。再一个,太极拳离不了老师,学生还要勤思善问,请老师指点,与拳友交流,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悟道。

不能离原则。许多拳友谈起太极拳,原理背得很熟,“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坠肘、气沉丹田”等等,但到练拳上就把原则忘得一干二净了,肘也抬起来了,胸也憋上气了,上下摇晃,失去中正。太极拳不论何门何派,不论初学名宿,不论孩童老者,它的原理是一样的,都应该遵守它的科学规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可舍本求末,把太极拳练成广播体操。怎么样才能遵守太极拳的原则呢?一是练的时候有意识,随时提醒自己,是不是违背了总的要求;
二是按照老师的示范做,不断地改正动作。

推手是太极拳找劲的一个好方法,是师友之间切磋的好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试验办法,真理是不怕检验的,太极拳是真正的武术,不回避任何技击检验方式。进一步说,我们在练习和实践中,应该积极与各门各派友好试验,找出自身不足,学习各家所长,不断修正自己,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一个追求真理的人,真正热爱太极拳的人是不怕丢面子的,失败是最好的老师,善于学习总结改正才能成功。

我愿意把我的老师洪均生先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多听多看多想多练,多问问为什么,多实践”,希望大家以此为座右铭。

太极拳怎样才能出功夫?太极拳怎么练?我觉得还是离不了太极拳的理,我的看法是一松,二圆,三意,循序渐进。

第一要松,松就不简单,任何运动都需要松,我们平时上讲台讲话也要放松,不松就会紧,只有松了才会心平气和,收放自如。从练拳讲,松了才会气血周流,打通经络。所谓内家拳不配合气是不可能的,气到血倒,气为血帅。比如枪,一个小小的弹头,产生这么大的冲击力,是因为有气在推动它,是气的压缩产生了力。没有气是不可能的,但松也不是瘫。所谓僵是一种生硬的蛮力,太极拳讲不用力是不用蛮力,不能僵硬。松了以后不是没有力,放松和有力不是一回事,两者不矛盾。

怎样做到松?是要经过多年的磨练,不要使蛮力,练的时候不要图快,欲速则不达,要按照太极拳的理去做。松本身就是很自然,不要拿捏,别过于追求什么东西。松肩转腰我们每次都强调,为什么做不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悟尔”,悟不了没有关系,不定什么时候,豁然贯通!功到自然成。

因为太极是无极而生,根本是一个圆,所以要练圆,我们这个拳就是在圆里面找。练圆以后才能体现阴阳,体现对立统一,有了这两方面基础以后,用意念去指导,用意不用力才能达到。

要想练圆必须松下来,各处配合好了才能圆。内外都要圆。阴阳在圆上面表现出来,才符合太极拳的原理。圆上面阴阳才统一,统一就是不偏不倚,阴阳是平衡的。体现在圆是太极图,但这个圆是个球体,是立体的圆,我们追求的是这个立体的圆。

太极在腰裆,为什么?

因为“暗换裆劲神不知”,通过腰裆转动,把劲引化了。所以我说太极拳不是对抗项目,是引化,老百姓讲话是“诳人的”。对方来了力,借对方的力,引导他犯错误,诳对方的力,这就是太极拳。通过什么方法呢?走的是圆的切线,在圆的切点上擦出去,所以腰裆要松要圆。但话说回来了,你没有腰裆劲拿什么“换”呢?关键还是练腰裆,腰为主宰就是指的这个问题。
“牵动四两拨千斤”是指的什么?

“牵动四两拨千斤”这个四两我认为是重量+速度。自己保持平衡,引化对方失去平衡,在对方失去平衡的基础上,不是前引就是后加,加速其不平衡。有人误以为拿“四两”去拨动“千斤”,这是不对的,因为有个前提——“牵动”,只有千斤这个速度起来了,引透了,在后面再加点速度,更加其失重,帮着他犯错误,我说太极拳是“落井下石”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太极拳不是对抗,是引化。要想做到引化腰裆就不能死,要转起来才能分力。人先天不会顶,人的这种僵力也是后来形成的,小孩子不会用力,很放松。只有圆了才会滑,圆中有引。像车轮子,它按自己的运动规律旋转,投一个石子,马上会被打出来,并不是车轮子有意识,是圆的旋转造成的,接受石子的那一点对圆来说是接点,在外边是切点,石子被圆抛出沿切线飞了。

我们练太极拳就是练这个圆,八卦在手脚,五行在腰。四肢的方位是死的,腰中的五行是活的。腰好比电机,四肢好比是叶片,是电机带动叶片旋转,腰运动带动四肢动,转的快了就是一个整体,分不出正隅,因为成为一个圆了,外力来了自然一触即发,从切线引化出去了。这一点我们练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在往往是该动的没有动,不该动的动了,四肢晃动的太多了。

怎样才能找到“棚劲”?

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这是太极拳前辈总结的八法,加上前、后、左、右、中定为十三式。这里面棚劲是一个关键,是贯彻其中的,没有棚劲什么事也办不了,八法用起来是一个整体,分不出正隅。前人对于棚劲有许多解释,我这样表述:棚劲是把对方的劲化开,破坏他的中心,提高他的重心,减小他脚下的摩擦力,使其失重无法用力。

棚劲有人理解为架住,有人理解为顶住,还有人从字面上寻找含义,都不确切。架住是在下面,实际上在上面一样可以棚;
顶住是小力支撑大力,但棚不是僵力;
棚不一定有胳膊上,腿上也可以棚,它是一种圆的引化,引中有放,阴中有阳,动摇对方的根基。

有棚劲才能懂劲,只有懂劲才能“制”和“止”人家的劲,才能“借”和“截”;
懂了劲还得把人引透,引不透化不开对方的劲,化开了法才好使。

怎么样练出棚劲?

还是从腰裆里练出来。所以这个练是个综合性的,缺一不可。身体节节贯穿。身体放松了,上下相随了,外表敏感了,增加了灵敏度,才会所谓“听劲”,没有灵敏度听不了劲。拳谱上说“上下相随人难进”,自身是一个整体了,贯穿了就有了功夫。“沾连粘随不丢顶”是指与对方同步,能听对方的劲,能棚住对方的劲,达到同步,同步就是没有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控制对方,发挥我的优势,所以这个棚是一系列的结果,是太极拳有没有功夫的体现。

太极拳与站桩的关系

站桩是内家拳练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太极拳也讲站桩。太极拳是两方面的:由阴到阳,由阳到阴;
由外到内,由内到外。我认为站桩求的是静,是松。所谓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安静。闹市中也可以求静,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为什么?专一了,精神高度集中,别人讲话可以充耳不闻了。所以静不是无声音,是内里的静。

站桩为何能达到静?用的是意念,太极拳的站桩我认为是意念练拳。平时练拳是外动内静,站桩是外静内动,用意念去调气,找里面的势。人们所说的大圈到小圈,小圈到无圈就是这个问题。从外形的开合,到外静内动,到无圈了。无圈是没有外形的圈,但它的意念圈是有的,是无形的,还是按圆的规律走的。

我自己有时也闭上眼睛琢磨,不一定是站桩,坐着也可以,用意念练拳,劲怎么走,手怎么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练拳,将来与外形的练结合起来,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阴阳互成。但我不主张初学者就练站桩,因为初学者静不下来。

洪式太极拳基本功 练习对比 3

洪氏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不轻易对外说的,出版《实用拳法》时,也做了保留未予纳入。现今洪氏太極拳偏离轨道,不得已才獻出示人,以糾訛傳。

第一基本功:

蹲桩,周身放松,屈膝下蹲,两足平行距离一肩至一肩半宽,大腿与地平面是45度角,双膝不能超过脚尖,尾骨微微后翻,上身中正,项自然竖起,顶劲上领,双目平视前方,胸部平坦自然,不挺胸收胸,自然呼吸,双臂前伸微屈,两手相对。

蹲桩时间根据体力决定,先蹲五分钟,休息一下再蹲,每次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以后每一下蹲的时间增加。

第二个基本功:

抱太极球(后来改为双手臂松垂裆前,如向井中打水拔井绳状)练腰裆劲。方法是在蹲桩姿势基础上,增加腰胯旋转动作,即腰胯左转右转,大腿根韧带不要绷紧,保持松弛,以塌住裆劲,两脚不动,两膝随腰胯转动;
向右转,右膝向后向上略提,左膝向下向前降落;
左转反之;
膝不要左右摇摆,上身保持原高度不变;
臀部不能摇摆;
同时松肩垂肘,双臂略屈,双手以蹲桩姿势随腰胯左右转动在胸前一前一后划立圈,如抱球转动之状。

要求动中求静,周身放松,不用拙力。初练5分钟,稍歇再练,逐日增加时间和次数。

第三基本功:划太极圈,这是主要基本功。

它是在蹲桩姿势练腰裆劲的基础上单手划圈,分外缠(正旋)圈和里缠(反旋)圈两种。先左手划圈,一般人左手用力干活较少,相对而言僵劲小,柔和些;
左手学后可影响右手易于掌握要领。划圈时,腰胯的左右转动配合双腿的缠丝与练腰裆劲的要求相同。

左手划外缠(正旋)圈的方法是:右手掐腰,胸对正前方,左手为掌(掌形为螺旋掌,五指不并拢,也不敞开,虎口合住,拇指尖略外翘,其他四指间略有空隙,五指内侧连成内弧状,掌背与小臂外侧连接的腕部一般保持在120°—170°之间),略屈臂,手掌置于左前斜角,中指尖高与眼齐,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掌心对左前下斜角;
松肩沉肘,肘尖不得横指和上扬,手与眼距离约1尺2寸,目视左手中指尖。第一动作:腰胯右转约25°,左掌走外弧线顺缠(拇指外翻,小指内裹)约90°,塌腕,收肘贴肋,小臂下斜指向左斜角,中指指向左上斜角,呈立掌形。同时目视固定目标,不随手运,看中指尖。第二动作:眼随手运,腰胯继续右转25°,左肘贴肋,五指略上扬,塌腕,左掌内收走下弧线待小臂与腹平面成90°时逐渐上扬收至心口前,掌心斜对心口,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掌心对向右后上斜角。第三动作:腰左转45°,左肘不动,左掌五指向上,略顺缠立改逆缠(拇指内裹,小指外挑),走上弧线向左前斜角上转,小臂斜上扬,与腹平面成90°,中指尖高与鼻尖齐,距离约半尺许,成立掌状。第四动作:眼随手运,腰继续左转45°,同时左掌继续逆缠90°,领肘向左前斜角转出,中指高与眼平,回至第一动作起势位置。划完一圈,掌中指尖划出一个360°椭圆轨迹,掌与小臂顺缠180°,逆缠180°。因马步划圈,起势胸对正前方,左手顺缠(正旋)第一圈第一、二动作,腰向右转 45°也可大于45°,三、四动作左转则90°;
第二圈时,一、二动作腰右转则为90°。在腰左右转时,两肩前后转动尽量小些,不可大于36°,使躯干略呈拧劲状(名为立体螺旋)。

左手里缠(反旋)圈方法是:蹲桩姿式同前,正马步,胸对前方,起势左肘贴肋,左掌心斜对心口,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掌心对向右后上斜角。第一动作:腰胯左转约25°,同时左肘贴肋不动,眼随手运,左掌中指斜上扬,蹋腕,逆缠走下弧线经小腹前向左下转,至掌与小腹平面成90°角的左胯前,小臂与地平面成45°。此动过程左掌逆缠90°,呈立掌状。第二动作:腰胯继续左转约25°,左掌连小臂继续逆缠走向上弧线领肘向左上斜角转出,中指尖高与鼻端齐,中指指向右前上斜角,掌心对向左前下斜角。第三动作:腰胯右转约90°,眼随手运,同时收肘至乳下,收肘过程中,左掌顺缠270°,走上弧线,至左腕与肩平,掌在肩外,掌心向后,中指指向左方,小臂与肩平行。第四动作:腰胯左转45°,左肘沉至左肋,同时左掌变逆缠45°,收至心口前起势位置,掌心斜对心口,中指指向右前斜角。划里缠圈第一圈时,掌逆缠225°,顺缠270°,共495°,而划出的椭圆轨迹为360°。第一、二动作腰转约45°,第三动作腰转约90°,第四动作腰转约45°。

以上是正马步划圈,左、右侧马步划圈,手运行方位因胸朝向左侧或右侧45°,而随之也变换相应角度,方法要求一样。外缠圈、里缠圈的轨迹都是鸡蛋形椭圆;
外缠圈大头在外,小头在里;
里缠圈大头在里,小头在外。

这两个圈是太极拳的基本要素,整套太极拳架都是由这两个圈按不同方位和不同的配合方式组成的。从手法上说,包含着掤、扌履 、挤、按、采、挒、肘、靠。练对练熟了这两个圈及基本功,不仅学拳架容易,在技击上也非常实用,圈学不对练不熟不可能学好拳架。
   洪师爷把划圈的轨迹叫“公转”,顺逆缠的动作叫手臂的“自转”。这三项基本功须在老师指导下练一年左右,打好基础方可学习拳架。

顺逆纏-公自轉-正反旋

順逆纏:身-向左轉为顺纏,右轉为逆纏。

腿-膝上提為顺纏,膝下垂為逆纏。

手-大指外翻掌心向上為顺纏,小指外翻转掌心向下逆纏。

公轉:手與臂部配合着向左右、前后、上下旋轉(六个方向)。自    轉:左右上下公轉中的自轉分順逆纏。

@m _D} 5y 
手部自轉---大指向外翻转将掌心转动向上為顺缠,小指向外翻转将掌心转到向下為逆缠。(有時稱顺缠為外缠,逆缠為里缠)
正反旋:以右手為例(左手同理):凡手向右转,顺缠下收,逆缠上开為正旋(俗稱正手圈)------拳式如雲手、攔擦衣;
凡手向右转,順纏上收,逆缠下开為反旋(俗稱反手圈)------拳式如十字手。

 

洪式太极拳基本功 练习对比 2

云手的奥秘

在现有的各家太极拳式中,云手演练的风格是多样的.但各家太极拳均称云手为“母式”,可见其在太极拳技术体系中的非凡位置.本篇就云手的典型问题作个性的剖析,以期给同道们一点有益的启示!
(一)云手的名称
云手的名称由来,据洪均生宗师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的考证认为,云手式名是象形的.中国画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因此式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笔法,故取以为名.

以前,陈式太极拳有名为“运手”的,也许,本意是运转双手的意思,后来的云手名号可能是“弄拙成巧”,约定俗成了.另外,舞蹈的经典动作里也有非常飘逸的“云手”组合,或许是它启发了拳术中画圈动势名称的命名。
陈鑫曾说:武术中攻防手法以左右两方用得较多.所以各家套路中仍然保留了云手的模式原型,陈鑫在其《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把一路三组云手称为“上, 中,下”,演练的步伐和手法也稍有变化.二路炮捶也多处出现“单云手”,显而易见,云手作为太极拳基本技术形式,虽然已经融化在各式拳势当中,但原型还独立的存在着。

(二)云手的神意

无论文事武功,对神意的要求总是第一位的.古人的“意在笔先”是最经典的强调用意的词句.练拳者无笔可执,演练者的身体此时即是运动的符号载体,此刻的意就是不丢不顶的太极拳意.用神意统领周身按规矩运转,就会出现“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

既然云手是太极拳的“母式”,那么,云手的神意就是太极拳演练和实作的神意.正常情况下,神意的关注有内外之别.在内为内劲的随机调节,在外为眼神的适时观照.武术界有“眼随手运"的拳谚,许多人以为,是手到哪里,眼看哪里,这样理解太机械了,易形成左右摇摆的“死鱼眼”.乏生趣,无观赏性.正确的理解是眼神注视目标的主体位置,是有主次的.王培生先生的神意分离观照的学说,就是神意内外周全关照的现代经典理论。

太极拳十三势中的“顾盼”也是神意灵敏而有主次的要求.目标为点,为主,为顾,周围为面,为次,为盼.手动作的方向为主,对应的另一侧为次.主的位置眼神要审视,次的方位,心意要观照。

“遵易理,合拳法,统周身”才是云手神意的“真态”。

(三)云手的轨迹

云手虽然是简单的画圈,但要求很细,不是言传身教的确难以明了.而且各家风格不同,要求有别.这里以“洪式太极拳”为例,说明云手的运行轨迹。

一般情况下,单独操练云手,都是先从单云手开始的,因为双云手无非是双手的交替配合,明白了单云手,自然就能举一反三,通晓双云手的动作要领.单云手又有定步和活步之别,起步阶段,自然以定步为基,为减少难度,易于入门罢了。

按传统的单云手操练形式来分,又有正反之别。

1.正云手轨迹:以定步右单正云手为例。

预备式:

口令:马步开手
动势:站好右侧马步,眼睛注视右前方,左手叉腰,左肘微前下合,右手向右前方采挤展开,肘微沉,右臂稍弯曲,掌心斜向右前下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和眉毛之间,右手和右脚上下呼应.
第一动:
口令:收肘缠手
动势:接预备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走提塌,身体左转,右肘向右肋收转,右手同时顺缠收转.掌心斜向右前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和肘之间.手指领劲不丢.肘不许夹紧,要松垂。
第二动:
口令:合手挤靠
动势:接第一动,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继续左转,肘微沉右手顺缠收转到胸前十公分左右位置.掌心不过身体中线,斜向左后上斜角,手指领劲不丢.这时右肩肘要出挤靠劲.身体保持中正.
第三动:
口令:右转挤按
动势:接第二动,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右转,肘微沉右手逆缠,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二十至三十公分处.掌心斜向前下斜角,手指领劲不丢.这时右肘臂要松沉出挤靠劲,手掌外侧意指右上.身体保持中正.
第四动:
口令:右转挤采
动势:接第三动,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继续右转,右手逆缠,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一尺半处.掌心斜向右前下斜角,手指领劲不丢,手的下位对着右脚趾.右前臂和掌腕走挤采劲.身体保持中正.
要点:
整个正云手过程保持“上领下塌中间转”的身法。眼睛注视右前方,出手时“手领肘”,收手时“肘领手”,上下开合协调,既放松,内劲还要不丢不顶,呈阴阳相济状态。右正云手的动势是顺时针的轨迹,整个路线是斜置的外大内小的“鸭蛋圆”。
2.反云手轨迹:以定步右单反云手为例.
预备式:
口令:马步开手
动势:站好右侧马步,眼睛注视右前方,左手叉腰,左肘微前下合,右手向右前方采挤展开,肘微沉,右手臂稍弯曲,掌心斜向右前下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和眉毛之间,右手和右脚上下呼应.
第一动:
口令:收肘缠手
动势:接预备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走提塌,身体左转,右肘向右胸前收转,右手同时顺缠拧转.掌心斜向左前上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和肘之间.手掌不要到胸前,在右前肩外,手指指向右侧上斜角,手部领劲不丢.
第二动:
口令:沉肘滚手
动势:接第一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走提塌,身体先左后右转,右肘向右肋松沉收转,右手同时顺缠滚转.掌心斜向右左前上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前下胸腰之间.手指领劲不丢.
第三动:
口令:转腰挤按
动势:接第二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向右松转,右肘向右肋侧后松沉旋转,右手同时先顺后逆缠挤按.掌心斜向右前下斜角,手大约在右肩前外下半尺位置.松肩沉肘,手指领劲不丢.
第四动:
口令:拧胯挤采
动势:接第三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松沉,腰胯向右加大松转,右手同时逆缠挤采.右肘松沉随转,右掌心斜向右前外下斜角,手和右脚上下呼应.手指领劲不丢.
要点:
整个反云手过程保持“上领下塌中间转”的身法。眼睛注视右前方,收手时“肘领手”,出手时“手领肘”,上下开合协调,保持内劲不丢不顶,呈阴阳相济状态。右反云手是逆时针的动势轨迹,整个路线是斜置的外小内大的“鸭蛋圆”。
正确的定步云手练习应该是神意专注,速度均匀,动势流畅,开合协调,画圈时手臂三节和整体的合理运转是云手锤炼的真谛.
(四)云手的实用
    云手既然是母式,当然包含拳法的攻防涵义,云手画圈的过程,就是理想的攻防一体模式。手臂部三节和躯干部、下肢部三节的开合一体运转,就是最佳的人体攻防动态架构。
每一个随意的点都应处在太极状态——化打合一,开合一体。
    例如:正云手的第一动“收肘缠手”,对方双手挤按我右臂腕肘,我松沉右肩肘,同时向里收肘,右掌指向右外下侧划弧,这样的肘手收中放的动势是同一时间完成的,掌指部的缠转是稍节的紧放,肘部的收转是中节的随化,对方立即处于“落空”和“即出”的两难境地,非高手即刻出局。
    再如:反云手的第三动“转腰挤按”,我呈右前臂接近右胸腹状态,对方双手按我右肘腕,我根据对方的下按劲路,先微顺再逆缠,用腰胯带动右臂向右开转,肘部保持松沉状态,指掌边缠转边右开,肘部松沉为随化,指掌部缠转为紧开,对方陷于“太极阴阳阵”,不能随化即刻出局。
    这都是特写的局部镜头,高超的太极拳手,经过持久的正确锻炼,已达“全身无处不太极”状态,所以在推手和实战中,处处得机得势,显自如状态。
    当然,理想的太极状态是相对的,“天下第一”的还没有出现过,盲目地抬高太极拳的地位,忽视自己的技术锤炼和心态修养,都是纸上谈兵的自大狂。实际上,只要理念对头,打任何拳都可达太极状态。反过来说,就是打太极,不明理法,也是盲拳,只能虚妄地陶醉自己,没有实际功用。所以,从云手训练着手,易于举一反三,这是前人的宝贵经验,我们不容忽视!

洪式太极拳基本功 练习对比1

何淑淦 ---- 谈洪式太极拳的正圈

洪式太极拳的正圈,是洪公均生根椐拳中基本手法、步法及身法的配合提练出来的一种练功方法,其练法为:

以右手为例:右手自然放于心口处,掌心斜对心口,右自然下垂贴于右肋。左手卡左腰处,左手拇指按住左肾部。此时步法为、右侧马步。
开时右手逆缠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从心口前下颏旁斜向右上45度转动,转到手高齐眼处,手心斜向右前下角,手指指向左前上角,手臂不要伸直。开手时左腿顺脚尖的方向逆缠松塌腰裆,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右腿顺缠。胸向正前。眼看右前45度,这是上半圈。
接着松肩、沉肘、塌腕、手指上扬,将肘收到肋旁,肘贴肋部,只用小臂带转经脐上转到心口前为度,掌心斜对心口,手指指向右上斜角。转动过程中,右腿逆缠松塌腰裆,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左腿顺缠,步型不变。

洪式太极拳基本功 练习对比 4

李驻军谈拔井绳和小缠丝的练法

拔井绳是洪式太极拳所独有的基本功法,是练习腰裆劲的主要方法。拔井绳是一种象形功法,它的练习方法就象从井里面提水。因为现在的人大都没有见过打水,更不用说去打水了,所以这个功法本来是很简单的,但因为人们没有见过,显得有点不好理解。

练习时注意腰胯的旋转是由膝盖的一提一落来完成的,两个手也是随着身体的旋转,配合膝盖的起落一个里缠上提,一个外缠下插,犹如手抓绳子将水从井里提出一样。

小缠丝是拿法的一种,它是在对方用力抓握你的腕部的时候,我以另外一只手搭住控制对方以防对方脱落,被抓握之手先以小指依次里收,手走立体的外缠。结果会使对方疼痛难忍,如果缠的紧了会令对方受伤。但每个用法都必须有老师的言传身授方能掌握,不然仅仅是看个外表。

我们洪式太极拳也有核心功法,那就是划圈。建议你先学划圈。划圈的时候,要控制好膝盖和肘,保持立身中正,裆松沉而后才能圆活。

洪式太极拳基本功 练习对比 5

洪式太极拳的反圈

洪式太极拳的反圈是洪公均生根据拳中的基本眼法、身法、步法、手法提炼出来的一种练功方法:

以右手为例:右手自然放于心口,掌心斜对心口,手指指向右斜上角。左手卡左腰处,虎口朝下,大拇指按住左肾部。

此时步法为右侧马步,两脚距离一肩半到两肩宽。立身中正,虚领顶劲,胸向正前。眼平视右侧前方45度。

开时以手领肘,以肘领肩,经心口方向右前下方与胯齐逆缠开手。此时上体不转,只是暗塌裆劲,右腿微顺缠,左腿微逆缠。右手继续逆缠右前上开,高与眼齐为度。右腿仍顺缠,左腿仍逆缠。步型不变。

然后,右手小指内 裹变顺缠,从右外上斜角向里转,此时以肩领肘,以肘领手。而手指的方向仍向外右上斜角,右肘收到乳下,掌心斜对左前上角,掌指指向右斜上角。右腿变逆缠, 左腿变顺缠。接着,右肘收到右肋,肘贴肋。右手掌心斜对心口,手指指向右上斜角,掌根距心口一拳。转动过程中,右仍腿逆缠,左腿仍顺缠,松塌腰裆,膝关节 不要超过脚尖,眼法、身法及步型不变。

洪式太极拳基本功 练习对比 6

正反圈,顺逆缠是太极身体运动和配合的基础。洪老师提出的:

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圆裆开胯,膝走上下。

正是顺逆缠身体运动的所有要领的阐述。

第 一句里“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是讲手臂的运动规则。这两个段好象都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小臂的长度是固定的。“收肘”是指肘指向丹田指的意思。因为人体的结构和材料,决定了身体上只可能形成费力杠杆,不可能有省力杠杆。就如把手伸直提一公斤东西会很重一样。如果想使最少的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身体的结构来吃住这个力(例如把重物顶在头上)收肘的第一个原因就在于此。以肘往丹田指,让手上被对手推的力转移至腰,再从腰到下盘。

“收肘”的另一个原因是配合“出手”。“出手”比收肘要难,主要原因是干才说的费力杠杆的问题。手离身体一远,整个手臂都成了自己的费力杠杆(敌人的省力杠杆),大部分人解决它的办法是把肘推出,减小力臂,以整个手臂的力和敌人对抗。但如此一来便犯了太极最忌讳的双重之病。所以如需“出手”手必须运动在身体“最长”的一条线上。这条线须连着地,而且肘是此线关键之一,如果肘不指着丹田,此线便连不成。如果全身都连上了,在这条线上敌人对抗不了你。在一路里有 时手撤到了肘后(拦擦衣右手或单鞭左手),那就需把手贴在身上以减短费力杠杆。这样拉的线虽不长(失去了手臂的距离),可是没有缺陷,等到手转到位置才能伸开。

第二句“圆裆开胯,膝走上下”是形容在顺逆缠下半身的运动法则。在划圈时如果上盘转,腰就会拧死,敌人便可随你拧的方向,而且之前讲的那条线就断了。所以练太极时腰不能动,全是胯动。胯转不开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会导致挺腰,挺腰也会导致断线,而且对腰部不好。“膝走上下”我觉得改为“膝指上下”更为贴切,因为上盘不能晃,下盘更不能晃,否则全身都一起更着晃了。膝部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大腿骨在髋关节里转时,同一根骨头在膝部的一头不会转,所以膝要往上下指。如果用了此法,几乎所有方向都可以形成那条线。如此一来,有了转腰的效果但是没有转腰的缺陷。这就是太极出奇的转弯。

洪式太极拳基本功 练习对比 7

缠丝劲的机巧

(一)“缠丝劲”的真意

太极拳爱好者对“缠丝劲”并不陌生,尤其是陈式太极拳、洪式太极拳练习者可谓是一动俱为缠丝.可是,细细研究起来,我们又难以讲清楚,什么是“缠丝劲”,它的典型形式是什么?训练的要点步骤又怎样?具体实作时又是怎么随机应用呢?诸如此类问题,困扰了不少太极拳爱好者.
在自然界中,水流的旋涡是螺旋推进的,藤类的植物攀缘树干或者篱笆都是把藤条缠绕成螺旋上升状,这些螺旋线状,大家早已司空见惯。太极拳运动中,人肢体的立体运转也是相同的道理. 由定向旋转产生的劲力都是呈各式螺旋缠丝状的,我们广义上都可谓之“缠丝劲”。可以说,“缠丝劲”法是整体轻灵运转的根本劲法,是高层次太极拳内劲的主体。只是因对其内涵的把握有高低之分,故表现形式有明暗之别。

(二)各家武术中的“缠丝劲”

太极拳形意结合定向旋转动作产生“缠丝劲”,而旋转是武术动作中普遍存的运动方式。比如,长拳中的冲拳动作路线虽然是直线,但是拳的力量却也是成螺旋式向前发出的,从力的运行轨迹上来说,这样的力也是一种“缠丝劲”。形意拳动作翻转硬上,产生的劲力也都带着“缠丝劲”。在八卦掌的拳诀中就明确要求“拳宜滚出滚入”,这种滚出滚入本身就是旋转,旋转产生的劲力也可以称其为“缠丝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缠丝劲”不是太极拳独有,“缠丝劲”是普遍存在于武术动作之中的,其他流派动作中的“缠丝劲”与太极拳的“缠丝劲”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而把劲力方式放在次要地位,而太极拳却是把“缠丝劲”作为核心劲法形式,贯穿始终,讲究内外动静互为其根,更细更严,成为十三势的灵魂。所以不丢不顶,呈太极之相。

(三)“缠丝劲”训练的基本形式

太极拳本身的运动方式决定了“缠丝劲”训练的首要性。太极拳要求动作须沿弧线运动。要想达到这一运动目的,必须通过身体的内外协调旋转才能实现,也正是因为有了身体的旋转才产生螺旋式运动,才产生了整体的“缠丝劲”。

正常情况下,身体的立体旋转训练是练出“缠丝劲”的基本形式。我们有三层训练模式,每层又有定步活步两种训练形式,这里介绍的是定步训练模式,活步就是把定步左右旋转变作进退步。

第一层:初级缠丝

口令:抱球提塌

动势:身体中正,两脚同肩宽,双手左右抱圆,站成浑圆桩,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随腰胯左右旋转,相抱的双手也左右摆动,两膝配合腰胯做一前一后的立体提塌运动,腰胯尽量旋转,膝部动作要小.保持中正旋转状态.眼神始终注视前侧.练到功成时,可以左右整体旋转发力试劲。

要领:眼神始终平静地看正前方,胯要松塌,不许浮起,肩肘松坠,不要随意变形,速度均匀,达到俗语说的“上领下塌中间转”状态。

第二层:中级缠丝:

口令:开合提塌
动势:相当于陈式太极拳中的“肘底捶”,身法同初级缠丝,定步左右旋转,就是左右手做前后开合运动,手部动作形式又像倒卷肱,练到功成时,可以左右整体旋转发力试劲。

要领:练习过程中,眼神始终平静注视正前方。保持坠肘状态,不要随便撑肘,指掌领劲,螺旋松柔开合运动。

第三层:高级缠丝:

口令:定步云手

动势:以右向为例,身体中正,两脚同肩宽,站成侧马步,左右手随腰胯左右交替画圆,动势有双正、双逆和一顺一逆三种,两膝配合腰胯做一前一后的立体提塌运动,腰胯尽量旋转,膝部动作要小,保持中正旋转状态,眼神始终注视右前侧。练到功成时,可以两人挤按试劲,不丢不顶为准。

要领:注意松圆慢匀,眼神不要散乱,膝部合而不僵,胯部塌而不死,无人若有人,心意细密。

(四)“缠丝劲”实用举例

当我们不断提高“缠丝劲”训练水平的同时,模拟实作是提高太极拳功夫的基础.这里例举两

例供大家参考。

例一:对方双手按我右手臂,我随势不停,在保持中正不丢的前提下,顺来脉先顺缠掤化,后逆缠开手,背势化解.若与来势硬顶,非神力难以脱开.不会出现轻松玄妙的开手局面.
    例二:对方左手挤右手按,进逼我中盘,我随势左转,左手轻搭对方左手腕,右手小臂部应机搭在对方左肘部,先捋后捩,双手在引尽落空的基础上,瞬间合力发放,对方跌出.
    这两个应用手法,前提都是中正为前提,顺逆缠丝为法器,轻灵顺应为缘起,引进落空为契机,随空随发,干净利落.如只有松转,无由内到外的饱满而精细的整体缠丝做前提,要轻灵发放,是不现实的.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差一样都不是太极拳的放人方法.
    灵活运用“缠丝劲”,是训练求真的目的,也是太极拳由技上升为艺的必由之路.太极拳内劲是一种高深的实践功夫,决非纸上空谈能够得来的,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更正,才会天天更上层楼.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篇二】洪拳泰斗:洪拳

太极拳论 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拳论臆解》洪均生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解] 极是顶点、极限。加一"太"字,犹如我们习惯说的原始。我国古代所谓"太极",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开始之意。无极是无的终点。说太极是由无极发生的,完全符合世界上事物发展的规律。


俗语常说:"无中生有。"一切的"有"都是从"无"中发生的。宇宙中的"有"是不可限量的。不过人的知识受到生理和环境等等条件的局限,不可能一一预 先看出来。必须从不知之"无"而有所发现然后才能有所发明,进一步而有所创造,达到有所前进。发现、发明、创造、前进,又都是依靠科学知识而获得的。但这 是外因,它的内因离不开阴阳二气。阴阳之气是互相矛盾,互相推动,而又互相制约的,能推动变化,所以说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解] 这几句是说明动静的方向为开、合。开、合的限度要适当而无过、不及。尤其重要的是,它指出了动静的基本规律为"随曲就伸",正是表达出螺旋形的运动形式。


按说动静的分合,只是自然现象,"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则是科学方法。我们联系陈式太极拳的顺逆缠丝,可以体会"随曲就伸"中必然包括着自 转与公转。人的动静开合,连初生的娃娃都会,同时也自然会自转和公转。这是人类的本能,也就是内因。至于开合、屈伸的无过、不及,却必须通过学与练,才能 做得十分恰当。


但是,本文只讲出"无过不及",却没有说明以何处作为标准,未免使人迷惑。陈式十六代后裔陈鑫先生(字品三)在所著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提出:"两 手各管保护半个身体,以鼻为界。"这就比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讲得清楚些。不过手部运动线路,并不经过鼻前,因此我教学生是以手心斜对心口为界。陈鑫先生 又提出运动中自转的缠法有顺、逆之分。我根据陈发科师示范动作的变化,在自转的顺、逆变化之中,同时有前后、左右、上下公转,而找出公转正旋、反旋的规 律,并从实践中体会出"过则劲丢,不及则劲顶"的规律。


按照以上情况来看,又可以体会到,在身法、步法、手法的上下配合,处处都要严格掌握无过不及的规律,而且是差之毫厘,必然谬以千里。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解] 这两句话是说推手、散手的规律。对方用刚劲来进攻,我方必须以柔来走化。乍看起来,似乎不难理解,但在初学者以柔应刚,虽然不顶了,但又易出丢劲。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如何用刚和用柔,怎样是柔,怎样是刚,以及刚柔如何配合变化。没学过陈式拳法,或学陈式拳不懂缠法,他所用的刚和柔都不免直线进 退。或者懂得走公转的弧线,而不会用自转配合公转。所以在本身的感觉用刚则顶,用柔则丢。陈式的动作不论大小都在旋转,转半个圈便是180度的弧线和点组 成的(实则应是由点成线)。与对方接触之处,遇线则感到是柔的,遇点则感到是刚的。但我方的点碰到对方的线则必然滑过去而又成柔的。只有以点对点,才能显 示出刚来。如果双方都是正面的点,又会形成顶劲。谁的劲大,谁的动作快则胜;
而劲小的,动作慢的就被顶出去。陈式拳虽然需要用自己的点碰对方的点,却用的 是旋转中辐射的点,所以劲发而不觉顶。


但又怎样使人背我顺呢?我认为这是和身、步、手法的公转配合有关的。概括地讲,便是自转要因敌变顺逆,公转要因敌变三角形。不论是手与手、步与步,或手与步的配合,都应当是三角形的。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解] 这两句讲到时间也因敌而变,当然同样要求"无过不及"。太极拳交手的规律是"彼不动,己不动"。这个方法是有理有利的,无过不及则是有节的。因 为太极拳虽然也可以说是比较高深的一种武术,它的战略却以自卫为主,正符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这就是有理的。不先动手,对方无法看出我方的动 向,岂不是有利?无过不及,不发着则已,发着则所攻的目标必然准确。同时又可保证自己重心的平衡,更较安全。


由于动作的时间因敌应快则快、当慢则慢,所以练拳也应快慢相间地运动。但陈式要求快慢相间的练法,是指的全套慢全慢、快则全快,并非一势的动作忽慢忽快。如某所讲的"转弯宜慢",更不可误认为太极拳是能够以慢胜快的。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解] 太极拳的理只有一个。按旧的说法是阴阳对立学说,按新的说法就是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实际说来,有理必有合理的说法。它的基本规律,只是螺旋运动 的顺、逆自转和正、反公转。由于交手时需要因敌变化,除了眼法必须注视对方,不许随着身、手乱转而外,身的左右旋转、步的进退、手的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角 度的大小,莫不由于对方的变化而适当地加的加、减的减。而且加减的尺寸与时间,要做到毫厘不差,分秒必争。真是千变万化,却还是一贯用缠法进行。所以我认 为,明了拳理固然必要,而掌握运用拳法尤为重要。讲理而不懂法,等于善谈兵的赵括徒具虚名。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解] 这一段话说明从学拳到交手的前进方法和提高的层次。


我们首先应当认清什么是"着"。太极拳的着,概括地讲就是太极十三势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个手法,前进、后退的步法,左顾、右盼的眼法 和中定的身法。它虽然分属于手、步、眼、身,又是互相关联的。除了眼法在左顾右盼之中只是中定地前进,而无后退,身法也有中定的左右旋转和进退(左转则左 退而右进,右转则右退而左进,更有随着步法进退的位移)。手、步的进退,同样有左右的变化,并且仍以中定为主。

没有中定,则进退失据。


"掤"字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内劲,即陈式的缠丝劲。它是贯串于周身,运用各种着法的劲。任何着法如果没有掤劲,即使形式做对了,也是有形无质,不起作 用的;
一是指着法。它是与对方交手时的引化作用。所以掤着在陈式拳式中,每势的每一动作,或转折之处,都是掤着。它有正掤、侧掤、上掤、平掤、下掤、左右 掤和连掤、退掤等多种形式。陈式一、二路套路中约有数十种掤着。


我认为掤在太极拳中好比书法的点。字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但都从下笔的点而改变方向才形成的。即以点论,从一个点到几个点,从在上的点 (如主字),到在旁的点(如玉字),在下的点(如太字)来看,它的配合方向各有不同。主字的点必在正中,和王字的横画距离也需适当。玉字的点须在王字中间 横画的右下侧(犬字则在横画的右上方),太字则必须偏于大字撇的下侧。而且下笔的时间也各有先后。两个点在上的如羊字,在中间的如火字、曾字,在下的如只 字,还有在左旁的如冷、冰二字。三点在旁的如江海。四点在下的如点、鱼。不但配合变化各有不同,用笔的方向也如缠法的顺逆而适当运用。三点水的笔法第一、 二点用顺缠法,第三点则用逆缠法。下面四点的第一点用逆缠,末一点则用顺缠。书法尚是如此,掤法当然应当随着来力的方向,而变化顺逆。沈家桢著《陈式太极 拳》说,顺缠为掤,只讲对一半,岂不知逆缠也可以掤。但说逆缠为捋,不但不符合现实,而且完全违反陈式规律。陈鑫说:"守规矩而不泥于规矩。"这是指的顺 逆缠法必须遵守,却可以适当加减转换角度。我教学生常说:学拳要学得死,即一丝不苟,毫厘不差;
用要用得活,即加减适度。


采、捋、挒都是顺着来力的方向,引进落空的着法。但圈有大小、力有分合。采走的圈子高而大,合力多于分力;
挒则圈小而分力多;
捋走中圈,力则先合后 分,分合各半。挤、肘、靠是以肩、肘、手三节互换化劲攻人的着法。按是解决挤肘靠的着法。拳式中每个动作都有这些着法。此文提出"着熟"二字,我认为学拳 之初,便须先了解某式某动作是什么着,为什么这样动作,全身这样配合有什么用处,然后加工练熟,才不枉费力气。


着熟之后,为什么又说"渐悟懂劲"呢?我认为如想弄懂所谓的"劲",首先要认识劲是什么,怎么运用。着是有形的,劲是内在的。它是从形的正确模仿,细 致的锻炼而渐渐产生的。这里说的"懂"应当是指劲的运用,而懂的方法是在练架子和推手的科学试验中渐渐悟出来的,也就是懂得时间和方向的结合与变化。

什么是"神明"呢?这个词不是指唯心的神,而是变化莫测、出奇制胜。关键首在"明"字,而且和上句的"着熟"是分不开的。着由明而熟,则劲又可由明而 神。功夫提高是一层一层地前进的,所以文中说"渐悟"、"阶及"。陈鑫先生曾有"出奇在转关"的诗句。他说的奇、正与这里的神是相同的。不过他说的"转关 "二字却把陈式太极之所以神奇指明了。为什么"转关"却可以说明出奇?出奇处在于双方争胜的关键时刻,动作变化角度与时间的毫厘、分秒不差,使对方与旁观 者认为必败时,却由于这一"转"而胜,连他本人也有"我亦不知玄又玄"的感觉,岂不令人拍手称奇。这种成效是怎么得来的呢?下面接着说。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 这里说的用力的"力"不是指的用拙力,而是用心学习并持之以恒的锻炼,也正是陈发科师所教导的"按照规矩练对、练熟、讲明、加细、一一试验"的 结果。 "豁然"二字是"明"的扩大。初学开始的明,只是一着一势的认识,贯通则是全面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认识。


"懂劲"一词首先由王论提出。研究太极者亦莫不讲求懂劲。许多书刊讲到懂劲,总不免囫囵吞枣地说,为求懂劲,先要听劲,为了听劲,先要问劲。但用什么 方法去听去问,听出问出之后怎样应付,却说不明白。也有人主张学太极拳必须兼学推手,这是合理的。因为拳中的每一动作等于书法一个字上的每一个点画,每个 式子等于文中的句子,一套拳路等于一篇文章。学文字,首先要认清字形、字音、字义,然后通过造句,才能渐会作文。学推手犹如学造句子,练散手又好似学写文 章。如果字义不明,岂能写出通顺的文章。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但所说的"破",并非真的把书弄破,正是此文"豁然贯通"的意思。所 以我认为,推手是练架子后检验所学动作是否正确的一层功夫。至于太极拳的奥妙则应当在学明着法时,由教师讲解、试验便可粗略地领会。有人说,不学推手得不 到太极奥妙,这话我不理解。至于说推手须练铁棍,以增力气;
又须学摔跤、拳击,以求技术云云,我是莫测高深的。是否太极拳在技击方面一无所有,必待外援, 方能有成呢?这个问题需要经过有识之士来探讨。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解] 这四句讲躯干上下中三盘的规律。


顶劲为上盘的主要部分。按说从项到顶都属上盘。顶劲是以头顶百会穴为主的。由于是上盘,所以劲须向上领起。陈鑫先生说:如同用绳子从百会穴将人向上悬 起似的。这句话解决了我对《十三势行动总歌》"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悬"字的疑问。又从而体会出顶劲上领,身部才能轻利。说为虚领,因并非真有绳子悬起, 只是想象而已。


《太极十要》第一条为"虚灵顶劲",可能是误领为灵。因为从百会穴到尾闾长强穴上下成一条线。在杠杆原理方面,它是支点。支点必须中正,不许摇摆。所以拳论又有"立如平锥"、"腰如车轴"的说法。


气沉丹田是讲下盘规律。丹田原为道家术语,在经络学方面即是气海,也可以说是人体的重心所在。按力学原理来讲,重心降低则加强稳度。


但气沉丹田的方法,并非憋着气鼓小腹。陈式拳的气沉丹田与尾骨的动作有密切关系。陈式主张尾骨下端的长强穴要微向后翻,这与社会上习惯的尾骨内收的方 向是完全相反的。由于长强穴微向后翻的姿势,可使小腹的下部微向内斜,则胸腹间的气自然沉到小腹;
而且同时可使大腿根里侧的大筋放松,裆部开圆,则身体左 右旋转的角度也自然放大,不但加强重心的稳度,又能增强步法的灵敏。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两句是讲中盘腰部规律的。上句要求立身中正,下句说明腰部是左右旋转的。腰向右转则右隐而左现,向左转则左隐而右现。


以上四句话讲明人体上中下三盘的基本规律。从文法的次序来看,为什么先讲顶劲,次讲丹田,最后才讲到腰呢?我认为,正是教人学拳掌握规律的次序。因为上下先成为一条线的形状,腰部自然可以中正而不偏不倚。


有人怕学者不能了解顶劲的如何虚领,说为头上轻轻顶起一物。其实顶和领字的劲及动作绝对不同,领是从上带下,顶则以下抗上。还是用"悬"字解释"领"字为好。


左重则左虚,右沉则右杳。


[解] 这两句讲左右手足的上下配合。乍从字面上看,似乎使人难以理解。当初我见到一个手抄本为:"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左杳",我还以为这样写才是对 的。后来又想到,这样太平凡了,为什么提到拳论上?经过学练陈式推手,才认识到这是讲的手足上下配合,正是避免"双重"之病的要诀。如果写作"左手重,左 步虚;
右手沉,则右步虚",就使人易懂了。


对于上两句话,也有人解作推手规律,即应当"人刚我柔",似也有理。但对方是否以左手攻我左方,右手攻我右方,都是不一定的。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解] 这四句与上面两句都是指方向变化,前两句讲的是左右配合,这四句中的仰、俯讲的是高低,进退讲的是前后方向的应付规律。


我们可以体会出句中的"之"是可以代表敌我双方的。先就敌方动作来讲:敌方向高处采我,使我失中,我随即比他更高;
如向下按我,我随即比他更低。这个 更高、更低不是直线而随,必须采用陈式的螺旋自转与公转,配合身法的旋转,步法的进退,才能达到所需要的要求。对方采我右手,我以右手顺缠上随,随即肘尖 向内收转,手指仍高不过眼,冲向他的中心,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塌下裆劲。从外表看来,手并不高,由于臂部向内弯曲,加上进步、塌劲,使对方自然感到他无 论如何想把我引出去,我的手劲却比他更高。这些动作可以参用野马分鬃进右步的身、步、手法。


如果对方进步向下接我右手,我用二路窝底炮的动作,先退左步,继退右步到一尺余宽处,下塌裆劲,同时右臂走逆缠,肘贴右肋,手合在裆中,加大逆缠,使对方感到越往下按其力下陷得更深。


进之是对方捋我的手法。我身向左或右转(捋右手则左转,捋左手则右转)。进右或左步,松肩沉肘,先进手挤,挤时手走逆缠,肘部以上则走顺缠,而手腕转向他的右或左肋,使之感到我的手臂越引越长。


如果对方按我右臂肘关节,则视来劲的方向,偏上则走顺缠反旋收转肘尖,偏下亦走顺缠正旋沉肘贴肋,手部指向对方,步法或退或进,如十字手、拦擦衣的身步手法,便可使他感到劲难以前进。


但,如我采对方,他以前法上随,我即用第一套金刚捣碓第二动作,劲在左手下塌外碾,或用白鹤亮翅第二动作右手上采,而左手按其小腹右侧。前者是进左步双采法,后者是退右步的右采左按法,都可使他有高不可攀,自行后退之感。


如我向下按人,遇着对方以窝底炮的右手加大逆缠引我前倾时,我只要加大左旋塌劲,以右手顺缠向其裆内转进,即可破解。


捋挒引进,我身手虽形向后退,只要前手做好下塌外碾,则可感到他的长度赶不上我。


采挤的前手随其身的旋转和手的拨按,而沉肘以变手的顺逆缠法和方向的提落前进,亦可使之退不出去。


总之,都要身法、步法、手法的加减适当,而眼法不变,自能收效。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解] 上句讲感应的灵,下句讲旋转的快。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解] 这两句讲的是战略,当然也包括战术。说到"知"字是大有讲究的。知人的方法,一般是先从外形观察:①对方和我站立的方向,先看出他在我的前方, 或左、右方;
②再看他的脚哪只在前;
③看他的身体先向何方转动;
④最后注意他的眼注视我的躯体哪个部位。我们如能经推手、散手的实践中取得经验,便可从外 形的观察中推断其动向,而因敌变化适当应付。但是,仍应遵守"彼不动,己不动"的原则,以静待动。


不易知者是内劲的变化,必须试而后知。武术界有个成语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是说伸手接触,便可知对方有没有真正功夫,功夫的水平是高是 低。大抵身高力壮的来势必猛,持力以求速胜,来力必然直而硬。我方身、手略一旋转,便可引进使之落空,甚至反跌出去。对方来劲较柔,而且善于旋转变化的, 便应提高警惕,而因敌变化。


怎样不使人不知我呢?如要使人不知我,首先在知人之先,能有自知之明。自知是知个人所学拳套的着法作用和其变化,并且善于在什么时间变什么角度,恰如 其分地、毫厘、分秒不差地去适应对方的变化。能做到这个程度,便是懂得陈式规律的对手,也难以预知我将怎样转变。何况陈式的转关出奇处,不完全是弧线,而 是"S"、"S"形的。它的横、直、斜、正又是周身多变的,不但人不能知,我也不能预知。陈鑫先生诗云"我也不知玄又玄",确能道出实际情况。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及也。


[解] 这两句总结全文。由于所向无敌,因被人称为英雄。而无敌的效果,来源于按照所讲的一切规律,持之以恒地锻炼日久,由着熟而达到懂劲、阶及神明的水平。文中的"此"字即指上文讲的规律。


陈鑫先生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开头定出学拳须知的戒律。他说:"学拳必先明理。"我认为所说的"理",一方面指拳理,另一方面则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所以又说:"会拳后,不可手狂、口狂。"手狂固然易招是非,口狂也会招人厌恶。他解释为:"说话谦和,胜则少招人忌,败亦少招人耻笑。"总之,谦虚谨慎是 为人的基本准则。在武术方面,便是武德。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解] 从这一段至下文"快何能为"是介绍太极拳法与其他武术不同之处。


"斯技"二字泛指武术,"旁门"二字是说各种套路。虽然姿势配合的不同,大多数都是体壮的胜过体弱的,也就是手慢的胜不过手快者。


有人认为此文"旁门"一语涉于自骄,而轻视其它项目。我则认为,作者只是概括论述,并非意存轩轾。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


[解] 这一段指出先天自然之能和学的比重。启发人要重视学,而不可自恃天然条件。因为玉不琢不成器,内因与外因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前进。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解] 这段引出有关诗句和曾见的事实,以证学的成效。


"四两拨千斤"之句,乃无名氏所写《打手歌》中第四句,意为体察句意,可以证明用轻量的四两便可以拨动千斤之重,显然不是用拙力致胜的。再看约八九十岁的耄耋(音同猫蝶。八十为耄,九十为耋),老翁能够抵抗众人的形状,年青体壮的手快,又何能为力呢?
文中虽说"显非力胜"、"快何能为",但我认为作者并非完全否定"力"和"快"的现实。作者所注重的在于"学力"。因为有先天自然之能的力与快,加以 学力,则用少力而效果更快。我赞成《九诀八十一式》对力的解释,它说,句中虽指出“四两”、"千斤",只是极言用力合乎拳法,则小力必能胜过大力,并非一 定只用四两的劲,而且后备力量是同样需要千斤。

不过有些文人编撰的太极书刊,往往误解为力是费品,而提出"用意不用力",甚至把意字说得神乎其神。如:彼力刚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里。又有人加上 "气"字,如说:彼之力才挨我皮毛,我的气已入彼皮里膜外之间。既然意、气如此神妙,何以王论中无"意"字、"气"字,而只讲学拳、练拳、用拳的形式与时 间、方向的配合,以及劲的如何求懂呢?
有的书上介绍武禹襄力举三百斤,郝为真有数百斤之力。我也亲眼见过陈发科师将体重二百余斤的李剑华高举过顶。可见有力不是坏事,全在于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运用。


也有不少太极拳家改力为劲,说是力由骨出是硬而直的,劲由筋生是柔韧的。但我们看太极推手比赛,许多人又多用力顶、拉,而缺乏技巧。推其原因,可能由于学的方法不合力学,遂致有此现象。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解] 这四句又重述太极拳的静动规律和运化方法。


"平锥"即社会上常用的天秤。旧式的天平是中间一个立柱,上有活动杠杆,杆上各拴细绳,下面各平挂盘子。称物时,一个盘子放东西,一个盘子放砝码,砝 码刻有分量。这里用平锥来比喻太极的躯干要中正不偏,等于力学杠杆的支点,盘子等于两手。接触对方的手如同加上什么物件,就象一定分量的盘子,是重点,另 一支手如同砝码,可以起平衡作用,等于力点。陈鑫也说:"拳者,权也。"可以称量来力的轻重,与王论的见解都是符合力学的。不过我们称物是要求力点与重点 平衡的,拳法的运用则是一方保持本身的平衡,同时又破坏对方的平衡。来的分量重则减少砝码,使来力反折回去。而且陈式的秤砣有两个,在后面的后膝下垂,以 加强自身的稳度;
在手部砣的作用又不限一处,全在自转与公转配合变化,因敌之动,而随时移动,更为巧妙灵活,但也要难掌握得毫厘分秒不差。


下句以"活似车轮"为比喻,刻画出太极拳手足运动的形象和作用。是车轮就得有车轴,轮子旋转,而轴在轮的中心并不摇摆,这是动中的静,恰与上句"平锥"的静相似。平锥有两个盘子,称物体时又必然从静而动,可以说它为静中之动。


"偏沉则随",犹如秤盘与称砣的配合,车轮的旋转,双重则滞,犹如关上了闸则转动不得。"双重"这个句词,是王宗岳首先提出来的。许多研究太极拳者对于这个问题,各有所见,后面我再详述自己的看法。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解] 这一段说明双重之病的"滞",在于不知运化。要想运化,必须先认清什么是双重。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解]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总符号,它可以代表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王宗岳是深知阴阳道理及其配合变化的。文中从阴阳谈到无极、太极、动、静、 分、合的过与不及,交手中的刚柔,走粘效果的顺、背,和时间上的缓、急,最后总结到拳法的变化万端,拳理的一贯。彻底了解阴阳的理法,亦理认识矛盾的对立 统一法则,也就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奥妙。他把个人的认识写出来留给后学,大家奉之为经典著作,是当之无愧的。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解] 这段文字又把前文"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的粘、走对立,进一步统一起来。粘、走怎么能合一呢?是由于"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的道理而形成的。能够知道这个道理方能真正懂得劲的刚柔相济和阴阳互不分离是一个道理。


这段文字在理论上,可以说是讲得十分清楚恰当了。但是在拳法上怎样才能用动作来证明理论,而使学者了然于心目中呢?我认为只能用陈式太极拳的自转顺逆缠法和公转正反旋法通过试验,才能真正体会如何阴阳相济,即刚柔相济,而表现为"收即是放"。


首先我们要知道陈式的任何动作都是螺旋形的。它无论在躯干上、肢体上,甚至一个指头上,都离不开旋转运动。公转的弧线是配合自转形成的,公转不是只有 弧线,而是"S""S"运动,如同螺旋桨的形式。凡是与对方接触的任何肢体的任何部分,立刻顺着来力的方向用自转的顺逆和公转的正反随着变化方向,这就是 "人刚我柔"的"走"法。走是化去来劲,并不是走开,所以柔也不是软弱,而是圆转。闪展腾挪是陈式所忌的,但陈式战术也并非全无闪展腾挪,而是用螺旋运动 的"粘黏连随"来适应的。我们试用螺丝钉作为比喻,上螺丝钉是前进的走,卸螺丝钉是后退的走,因为有螺丝纹的关系,不能硬顶进或拨出去,好象粘住似的,这 就是走即是粘。

我们再以螺丝钉的阴阳为喻。螺丝钉帽是阴,钉尖是阳。上螺丝钉和卸螺丝钉,都是以钉帽的拧转而进退的,而且螺丝纹的两旁也有阴阳相济的作用,凸的纹为 阳,凹的纹为明,纹如没有凸凹,便无阴阳了。观察它的运动形势是螺纹同时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进一退地旋转着,同样不是孤立运动的。螺丝钉运动是陈鑫先 生曾举作拳法进退比喻的。但这仅是一个物体的简单运动,太极拳则是全身运动,躯干要求中正不偏是竖立的螺旋纹,两腿是向下斜的螺旋纹,两臂又是可向上下、 左右、斜正而因势变化的螺旋纹,它的螺旋方向确是变化万端。劲的虚实,刚柔、开合更是难以揣测。虽然全身器官能都象钟表那样,大小轮轴各有所用,而躯干还 是主要的。所以拳论说:"主宰于腰。"由于腰的旋转带动手足,而手足的配合也不可忽视。此文提出"双重"问题是必须研究的。


各种有关太极拳书刊对于这个问题虽亦非常重视,但其说不一。有的说马步重心在中间,两足平均支持身体重量,即为双重;
有的说交手时双方用力顶抗乃是双 重。因此,也有人主张在动作中把重心全部移于某腿;
或者提出单重的口号。最奇特而又可笑的是,竟说:双重是病手,双沉是功手,自尔腾虚云云,又创出双轻、 双浮、半沉、半浮之说。不知王论所说双重之病讲的是手足虚实配合运化,着重双字,不是专讲字眼上的重或沉。如果换了字眼,便可转病手为功手,重和沉字的意 义不是相同的吗?怎能变病为功呢?我认为这是文人习拳通理法却自作聪明,舞文弄墨,贻误后学。也常有人厚古薄今,遇到旧文,便奉若珍宝。我认为,学前人文 章,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地批判接受。对于当代文人,则要尊以师礼,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是学习的科学态度。


我对于双重、懂劲等问题的认识过程,也走过许多弯路,顺便在这里写出来,作为后学的前车之鉴,也可作为研究的资料。


我初以刘慕三先生学吴式拳时,即以所抄各篇目有关太极文字见示。对双重问题,刘老亦从俗说以马步便为双重。我始而相信,后渐渐生疑。以为如果马步由于 重心在中间,两足平均负担身体重量便为双重之病,只要把一足提虚就行了。怎么吴式的单鞭仍保持马步?马步究竟比一虚一实的步子较稳当些,为何说它是病?而 且王论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纯功而且数年,仍然不悟双重之病,可见不是变双为单便会运化。直到学练陈式数年,经过老师讲解、试验,才悟到双 重是指的手足配合不许上下全实。陈式的练法、用法,前手前足都是上实下虚。如第一捣碓的左进步采法之左肘下塌外碾为实,而左足前进为虚;
第二捣碓的左手前 捧为实,则左足尖外摆为虚,右手前按时提进右足,又是手实足虚。但从练时观看,看不出何手为实。一经试验便知对方的手是前者在我左肘下面,后者在我左腕上 面。前者我摆右足尖以便进左步,后者则摆左足尖以便进右步。腿部如果与手部上下同实,不但不能前进,连足尖的外摆也不可能。这就证明"左重则左虚"以避免 双重的妙法。拦擦衣右肘沉而进右步的道理,方法也是如此。


手足上下配合不许双重,手与手的配合,也不许双重。如六封四闭的双按、抱头推山的双按,由于身法是侧着的,手部发劲的分量当然随之一轻一重,都是右手重于左手。再看步法的三角形,也可以体会出足与足的配合同样是前发后塌。

陈鑫先生讲三节最细。他说:以一臂而言,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稍节。以一手而言,则腕为根节,常为中节,指为稍节。细分析到一指也有根、中、稍有 区别。所以三节之中还有三节。总的讲来都是浑然一体。他的著作中又常讲到何手为主何手为宾。起初我也不懂。近些年来我从和同行们试验中才逐渐认识到整个躯 干、肢节处处有虚实配合变化,同样处处不许双重。我们试验的拳式经常是抱头推山的第五、六动作。第五动作的右肘走顺缠反旋,作用是锁住对方卡在我右臂弯的 左手腕部,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贴其右腿里侧,再以双手按其胸部。在我方来讲第五动作是右肘为主。当对方左转进了右步,双掌按胸之际,只要随来势身略下塌左 转,用左手中指走顺缠向他的右前下斜角拨转他的右臂弯内侧,即可轻松地使来劲落空。从这个小动作,可以分析出何处为主。如果左右手一齐用力反而不生效果。 但如中指拨时余指齐动,甚至肘部也动,也等于犯了双重之病。但是,虽然这时的效果重在左手中指,它和身体的旋转方向,裆劲塌的如何,都须配合恰当。特别是 眼法必须注视对方。此势眼的方向与身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如果随身之左转而眼光左移,便为丢劲而功败垂成。因此,我进一步认识双重问题。虽然首先从手足上 下配合来研究,仍离不开上下相随的原则。眼法和尾骨长强穴的方向正确与否,更是关键之关键。如从内劲的力学关系来讲,又是从重心的能否随遇平衡而决定其胜 负的。


按拳论:"立如平锥"、"腰如车轴"的比喻,是完全合乎杠杆原理的。古人虽然还不可能懂得杠杆原理,他们提出太极拳的规律,却是符合这个原理的。因为 平锥的立柱、车轮的横轴都是支点,支点是不能移动的。我早年学吴式拳,进退步时重心并不前后左右移动。陈式更是如此。不知从何时,何人变为重心移动。甚至 有的书竟写为"重心全部移于某腿"。从此有些人遂以为这才是虚实分明,不知虚实分明一语,不但违反哲学道理,而且不合现实。对立统一的东西,哪能硬行把它 分割而孤立起来。对其他套路由于我没学过,没有发言权。惟对陈式动作,我则坚持重心随意平衡的原则。在教学时,必谆谆解说,严格要求。


能知道上面讲的一些问题,是否便能懂劲了呢?我认为,这是懂劲的一种知识,真正懂劲还在于科学试验的反复实践。


学拳的科学试验方法,推手当然是其中之一。但是我认为这样还不够全面,而且试验的对手和机会也是较难选择和遇到的。最好的对手首先是明师,不过学者不 可能每天纠缠着老师不放。其次便是良朋,同学中的良朋还比较多些,却不可能都有一定的时间来共同研究。而且同学之间,往往互相尊重以保友谊,难以尽量发挥 所学的心得。最好的试验对手应当是学有成绩的学生。我们先从"着"法入手,一面讲解每势每一动作是什么着法,应当怎么做好形式方面的配合,同时试验缠法怎 么运用,体验缠丝劲的变化和效果。天长日久,不但学的人因学而明,教的人也由教而熟,教学相长,在不知不觉中便可循序渐进。我对陈式太极拳的知识,就是根 据陈师教导的规律,又以学生为师,从科学试验中点滴积累而来的。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 这段教人学而有得后不可自满,仍应加以精进。


"懂劲"从学而练,从练而试验,一步一步地逐渐而懂得,也可以说是由外形的细心摹仿而过渡到内在实质的产生。学无止境,仍然从练中的熟以达到精的阶 段。什么是"精"呢?细致入微,一丝不乱,就是精的水平。精是怎样得来呢?需要在练中默识揣摩。默识(这个"识"应念同"志"音,是记住的意思)是暗自记 住。记什么呢?就是记住在试验中的成就和失误,连同对方的动作变化加以揣摩思考,悟出一切适应的道理和方法,渐渐地又可以从心所欲地解决任何意外的新奇着 法。"从心所欲"是孔子讲的,后面还有"不逾矩"三字。我们对陈式太极拳法,同样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以基本规律--缠丝劲是应付变化万端的 着法。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解] 这是结束语。它指出不但拳的着法运用要因敌来势而要舍己从人,学习拳的理、法,也要抛掉个人的成见,而服从正确的指引,不可好奇务速而舍近求远。一入歧途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成败相反。末句要求学者在关键之处加以详辨,以免自误。


我们先研究文中提出的"近"、"远"是什么。从拳的套路讲,太极拳的理、法为近,其它套路为远。从拳的来源来讲,太极拳的动作根据于生活,则生活的动 作形式为近,脱离生活规律的为远。我更认为陈式太极的动作完全接近生活,连陈式基本规律也是生活所固有的,而且是须臾不能离的。因此,我经常以生活来体验 拳法,教学生也常举生活动作为例。大家都承认这样解说易于领悟。研究太极理法而脱离生活,固然是舍近求远;
舍开太极拳的规律,而学其他套路如摔跤,甚至柔 道之类,以求有助于推手功夫,更等于缘木求鱼。思想方法上的毫厘之差,也能致千里之谬。所以王宗岳教学生详辨者,是辨理、法之是非也。

【篇三】洪拳泰斗:洪拳

洪式太极拳品并序

洪均生著
诗有品,书亦有品,古人尝品之而著为文章,拳可无品乎?因仿司空表圣诗品体例,戏成洪式太
极拳品。拳品高低,实以人品为准。
(一)端严
太极拳虽属传统运动项目,而理精法密,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又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适宜方法。学者应在锻炼中,从严从难,细找规律,首先以端
严为主。
拳虽小技,能强身体。眼身步手,规矩莫失。
动静开合,刚柔曲直。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公转自传,阴阳互变。螺
旋协调,对立统一。

(二)圆和
练此拳虽应严守规律,但又忌拘束,须从端严
之中,注意圆转和谐。
太极运动,不离方圆;
上下相随,首在螺旋。弧线转换,内外循环;
虚实互换,奇正经权;
千变
万化,重心无偏;
意会形合,庶几近焉。
(三)轻灵
圆和是解拘束的方法,轻灵是圆和的效果。能圆则轻,能和则灵;
回风燕子,点水蜻蜓,将往复还,寓送于迎。速非剽迫,迟不停留,翩若
惊鸿,宛如游龙。圆转如意,中有权衡。
(四)沉着
轻灵而不沉着,久恐失之飘浮,继以沉着。法以顶劲领起,重心随遇平衡。眼法注视目标,保持
动中之静。
车轮飞转,中不离轴;
沉着轻灵,以刚济柔;
刚劲非顶,柔亦不丢。重心旋沉,裆膝中求。乘风
破浪,万吨之舟,全在舵手,操纵自由。
(五)雄浑
沉着在内劲,雄浑在气势,二者互相表里,然非规矩之至用力之久,不能臻此境界。山崩海啸,虎视鹰瞵。狂飙千里,雷霆万钧。壮我声势,蔑视敌人;
此非矫作,中自有真。行健
不息,中气弥纯;
威而不猛,是谓雄浑。
(六)超逸
偏于雄浑,或近粗野,济以超逸。
谦虚谨慎,不躁不骄,意能中和,形自超逸。流水潺缓,行云飘飘,浅底鱼翔,微风柳摇,遂使

观者,矜躁都消。炉火纯青,百练功高。
(七)缜密
超逸而不失规矩,必须过细揣摩,达到缜密。天衣无缝,针线泯迹;
规矩之至,动必如式。螺旋万转,无往不利。一羽难加,敏感至疾。飞虫
难落,变化莫测。收放无间,动静合一。
(八)缠绵
缜密必紧凑,调节缠绵,保持对立统一法则源泉混混,江河涛涛;
来脉既充,其流乃遥。春蚕吐丝,茧成而巢,往复缠绵,旋转万遭;
迟留
赏会,迅疾高超;
法不离圆,旁求徒劳。
(九)精神
外体的运转,既缜密而缠绵,精神的表现,应
严肃而活泼。
习之既精,自然得神,传神在目,非喜非嗔。骅骝嘶风,鹰隼出尘;
伺鼠乌园,跃水锦鳞。花好
初放,秋月常新;
形身潇洒,永葆青春。
(十)含蓄
精神过分外露,也是一病,还应含蓄。内劲充实,外无矫饰。千斤之弓,四两之矢;
引而不发,跃如中的。山雨欲来,好风将起。譬彼
兵法,守如处女;
一触即发,浅尝辄止。
(十一)雍容
含蓄不是拘谨,而要落落大方,气度雍容;
轻裘缓带,叔子之风。以暇御整,气度雍容;
号令万军,旗帜鲜明。沧海旭日,泰山苍松;
秋云
舒卷,春水溶溶。疏密成文,河汉列星。
(十二)隽永
拳经揣摩,有景有情,玩味无穷。
拳中有景,即景生情。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良友优游,其乐难名;
景与情会,趣味无穷。如烹
鲜鲫,既腴且清;
淡妆西子,出水芙蓉。
(十三)自然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书谱》
赞语,移状拳法。
严守规矩,潜化默通;
心手两忘,自合准绳。运力大匠,解牛疱丁;
不着痕迹,纯以神行。妙造
自然,源于苦功;
自强不息,精益求精。




预备式
面、眼向正北。平心静气,周身放松,眼平视正前方。双腿分开一肩宽,自然站立。两手手心向里松垂于两胯外侧。

套路预备式
(一)金刚捣碓
金刚捣碓取义为象形之类。
要领:眼法以正前方为主。其身法为左、右、右、左、左、右、左,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左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震脚之法。
此式共有七个动作。
l,眼法不变向北。身略左转,胸向正前方。两腿随身左转螺旋下蹲,松裆弓膝成小正马步。同时右手顺缠走里左上弧线转到胸前,手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左手配合右手同时逆缠走外右上弧线转到下额前方的l尺位置,手心侧向右后下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下图)。

作用:正前方掤法。假设有人从正前方用右手攻我胸部,我身略左转用右手腕接对方右手腕外侧,拨其来势使其落空;
同时以左手腕按其右肘关节外上侧,以防其进肘。……


2、眼法不变向北。身略右转,胸向右前斜角。右腿变顺缠,弓膝松裆劲以右脚跟为轴,向右前斜角外摆脚尖45度;
左腿同时变逆缠,以左脚尖为轴,向左后斜角旋转脚跟,成右小盘步。同时右手变逆缠,以手领肘走外右上弧线向右上斜角上转,高与口齐,手心侧向右前下斜角,中指扬向左前上斜角;
左手配合右手变顺缠,在原处松肩沉肘,下塌外碾,,走里右小弧线,手心侧向右前上斜角,中指扬向左前上斜角,两手距离一肩宽(下图)
作用:双手右引掤法。对方右手被我掤化后,用肘肩连环法攻击我的胸部,我随势右转身用右手腕拨其右腕部;
左手颁缠,配合右手成引掤法。



3、眼法不变向北。身继续右转,右腿仍顺缠弓膝,松塌裆劲。左腿提膝经右腿里侧,勾起左脚尖,以脚跟内侧贴地逆缠,走里前弧线,向左前方擦进约二肩宽(最大三肩宽),成左扑步。右手同时仍逆缠走外右上孤线继续向右上斜角上转,高与眼齐,距眼尺许,手心仍侧向右前下斜角,中指仍扬向左前上斜角。左手配合右手顺缠,走里右上孤线松肩收肘,肘尖收到胸前,手的高度不变,手心仍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仍扬向左前上斜角。两手距离仍保持一小臂宽。(下图)。
作用:进左步双手右采法。对方进攻的手肘部被我掤化,又进右步用肩靠我胸部,我随势加大右转身,用双手右采。同时进左步到对方右腿外侧,以左脚尖斜钩其右脚跟使之失去重心平衡。



4、眼法不变向北。身略左转,胸仍向右前斜角。左腿变顺缠,弓膝塌裆劲落下脚尖。右腿变逆缠,膝仍弓住,脚不转动成左侧马步。同时左手变逆缠,以腕为轴,沉肘走里左下弧线转到胸前,距心口半尺许,手心侧向右后下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
右手配合左手变顺缠,松肩沉肘走外左下弧线转到脐前,如推物之状,手心侧向左前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双手距离一小臂宽(下图)。
作用:左手单挤配合右手单按法。对方的手、肘、靠都被我化开,又向右转身,运用连环的靠肘等法攻我,我随势左转身,以左手贴其右肘关节外上侧,向前上方挤之,并以右手将其右腕按在他的小腹左侧。



5、眼法不变向北。身继续左转,胸略向左前斜角。左腿仍顺缠,松裆弓膝,以脚跟为轴,脚掌贴地向正前方外摆脚尖;
右腿仍逆缠,提膝走里前弧线,将右脚进到左脚的右前外角约一肩宽落下,右脚平踏地面成右前在步。同时左手继续逆缠,走里前上弧线转到下颏前,手心侧向右前下斜角,中指扬向右后上斜角:右手配合左手继续顺缠,肘贴右肋,以肘推手,走里右下弧线,转到左腕外下侧,手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左前上斜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呈斜“十”宇状合抱胸前(下图)。
作用:左手化拿,双手反拿法。当对方的右肘被我掤化挤按后,只有左手可以攻击我,趁我左转之际,用左手拿我左腕向右旋转,以求解脱右手的被挤、按之势;
我身仍左转,左肘沉下,左小臂及指扬起,加大逆缠角度,先将对方的拿势化开,并以右手从对方左臂下倒插到对方左手腕里侧,形成抱缠反拿对方左臂。



6、眼法不变向北。身略右转,胸向正前方。左腿变逆缠,弓膝踏裆劲。右腿变顺缠,提膝走里上孤城到裆前成左独立步。同时左手变顺缠,松沉肘部走里左下弧线,转到胸前,手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右手配合左手继续顺缠,松沉肘部,以小指领劲依次旋转握拳,并贴左腕上侧向里旋转到左掌心上方五寸许,拳心侧向右后上斜角,拳眼侧向右前上斜角(图1一6)。作用:加大双手抱缠。并用右膝攻其裆部。当对方左手被我化解并被我反拿住,又欲左转身掉步解脱左手劣势,我右转身加大双手的缠劲,使其下蹲随我拿势,我乘机提右膝攻他裆部。



7、眼法不变向北。身略左转,胸向正前方。左腿变顺缠,弓膝塌裆劲,右腿变逆缠将右脚旋转踏在左脚的右旁约一肩宽,弓膝塌裆成小马步。落右脚时,也可以发劲有声,成震脚动作。同时左手顺缠从胸前下转到脐部,变小逆缠,手心略偏向右后,中指略指向右前上斜角。右手配合左手变小逆缠,贴左手掌心落下,拳心侧向左后上斜角,拳眼侧向右前上斜角(下图)。



现在有练此式时,没注意“身略左转”的“略”和“小马步”三字,而看到是左转,当落右脚时,往左转的很大,胯部走了较平的圆,连左右手也偏向了左方,忽略了要松沉全身之力加大双手抱缠的震撼力。往左偏的很大,就不会是小正马步,成左侧马步了,也没有以上说的效果。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