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最新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反思中班,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反思总结(九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面对这样的场景,有时候真会给人一个措手不及。说实话,在户外活动上,其实不管是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器械,这样的现象还是时不时的发生。每次活动孩子们都能够快速的适应并使用活动器械,他们对器械的了解并不是只停留在于表面,而是一再研究各种玩法后所积累的经验,对器械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久而久之,大班的户外活动就经常会出现一些类似的“闲杂人等”,他们会表现得很无聊,难道是真的不想玩吗?还是对户外活动不再感兴趣。
新《纲要》中提出了“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并将幼儿健康放在了五大领域的首位。结合我园的生活课程我们认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合理地安排户外活动,可以使幼儿肢体得到舒展,促使幼儿心情愉快,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园一日活动是由锻炼拉开帷幕的,因此锻炼开展是否顺利对一天的活动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的让那些无聊的孩子重新回到快乐的游戏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以下几点:
1.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有效地开展户外活动会使幼儿有个好的精神状态。如果教师没有高度重视,同时也没有意识到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即将丢失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快乐了。
2.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游戏,以游戏带动活动,也带动幼儿积极性。孩子是最喜欢游戏的,利用游戏来引起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体育锻炼项目融入到好玩、有趣的游戏当中,设计一定的游戏情境,再加上配套的游戏器械和各种小道具等等,既能玩又能锻炼身体。让孩子高高兴兴地游戏,快快乐乐地成长。
3.器械的“一物多玩”能激发幼儿主体积极性,游戏活动是孩子创造爱好与享受快乐的活动,同时,活动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
4.一个户外活动仅仅围绕着一个游戏进行,那也会导致孩子失去兴趣,如果有意识的多准备一个活动,两者交替进行,那孩子体验的就是不一样的乐趣。根据大班的年龄特征需求,合作竞赛的形式比较适合大班的幼儿,他们喜欢挑战性的游戏,设计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幼儿可以自行结伴游戏,也可小组之间进行游戏,比比看哪一组最厉害。既培养了伙伴间的合作能力,也激发了自己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5.我们要学会分享快乐,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成功都是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有时候孩子的一个小小成功,他最想得到的是老师的肯定和欣赏,如果我们用“不屑一顾”来回应孩子的成功,那么孩子会多扫兴呢,如果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也许换回来的不仅有孩子的笑容,还会有他的自信。相信,学会了分享和肯定也能挽回活动的生机。
最后,教师要善于总结,孩子在活动中探索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但单凭幼儿自身发展还是不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提升,这时需要教师将幼儿的经验加以整理,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和巩固。教师要记住孩子始终是游戏的主人,他们是快乐的传递者,而教师只要做好了适当的引导,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兴趣基础,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轻轻松松地游戏。
一、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我注意到几点:
①活动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用他们的生活经验来促进目标的实施。并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服务;
②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③各阶段内容循序渐进,呈层次性,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科学教育的目标强调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为幼儿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操作材料,创设一种宽松融洽的氛围,引导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直接操作、反复体验,主动探索,通过玩一玩、说一说、记一记、想一想、找一找、做一做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
三、科学活动组织要求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对活动过程有足够预测。
一点对我来是个很大的挑战,尽管在组织活动前我准备了多种应变方案和策略,但在实际活动由于过度追求活动效果,当孩子在探索中出现了教师预测之外的新疑问时,我只给予了简单的回应,错失了一些教育的契机,因此觉得有不少的遗憾。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诵读。
2:发挥想象力,感受儿歌意境美。
活动准备:
哑剧表演、轻音乐、与儿歌相关图片若干及完整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以观看哑剧表演"月亮下来吧"引入,调动幼儿学习热情。
二: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共同猜猜哑剧表演中的动作,并根据幼儿讲述内容出示图片。
三:在轻音乐的伴奏下欣赏儿歌,感受儿歌意境美,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1:提问:你们听完这首儿歌有什么感受?
儿歌中还有什么是我们刚看完哑剧表演没有猜到的呢?
2:添补幼儿未猜到的图片。
四:结合图片,再次欣赏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提问:儿歌中月亮都被变成了什么?(球、镜子、小船)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把月亮变成形状不一的球、镜子、小船呢?并出示月相变化图。
师小结:月亮有时是弯的,有时是圆的。它在每个月月初时是又弯又小,随时间一天天过去,它渐渐变圆,当它再变到又弯又小时,一个月就过去了,所以我们每天看到的月亮形状其实是不一样的。
3:提问:当它变成球、镜子、小船时,谁都把它怎样了?(小弟弟把它拿在手中玩,小妹妹拿在手中照,小弟弟小妹妹坐它到天上。)4:出示与儿歌相关的完整图谱。
五:通过完整的图谱,学习诵读儿歌。
1:根据图谱,师幼共同诵读儿歌。
2:请个别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读。
3: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配乐读。
4:请幼儿为儿歌配上动作完整诵读。
六:活动结束:请幼儿来当魔术师,发挥想象,看看月亮还能变成什么,把它画下来,比比谁变得多,画得美。
诗歌《我喜欢》是我园胡玲教师的获奖作品,诗歌虽短,但温暖美好、意蕴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当我们了解到胡玲老师的创作过程时,更觉得源于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诗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胡玲老师和他们班保育员女儿贝贝的一段对话。孩子说::"我最喜欢妈妈了。"胡老师追问:"你喜欢妈妈哪里呢?""我喜欢妈妈的手"胡老师又问:"为什么喜欢妈妈的手呢?" "妈妈抱着我。"胡老师又问:"那你还喜欢妈妈哪里呢?"孩子天真无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经过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儿歌。
"我喜欢妈妈的____,因为____"是个倒装因果句。这个儿歌如果单纯朗诵学习,小班幼儿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编句子,在小班就有难度了,于是经过研修团队的分析,我们决定在中班试教。目标定位在:帮助幼儿理解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能够仿编其中的句式。经过几个班的试讲,总结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证明我们的选题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孩子们最熟悉的是妈妈,最喜欢的是妈妈,所以他们也最爱谈论妈妈。但是幼儿对妈妈爱的表达是漫无天际的,中班幼儿也很难表达的很完整,为了让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能够把爱妈妈的原因进行联想并表述清楚,我们借助这首诗歌的句式给孩子提供了表达爱的支架--我喜欢妈妈的____、因为妈妈的____可以……。
一、身体部位与幼儿经验的链接是这节活动的难点。
如果你问孩子:"你喜欢妈妈吗?"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问:"你喜欢妈妈的什么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就会给活动的展开带来困难。
策略:
1.首先执教老师以贝贝小木偶与孩子们玩的语言游戏开始,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自然引出,帮助幼儿巩固了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了解,增加了知识的储备,为孩子们的"敢说"提供帮助,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2.下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倾听儿歌,在听之前老师把一个问题抛给幼儿:"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一方面从游戏转为倾听,加上一个任务意识会让幼儿更专注。另外让幼儿谈论诗歌中的内容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做了很好的铺垫。
3.紧接着,在教师温柔优美的完整朗诵中,表达爱的"支架"出现在孩子面前:"喜欢妈妈的____,因为妈妈的____可以……。"让幼儿理解,妈妈的每个部位都能给我们温暖和爱护,进而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也渗透给孩子,让孩子想要表达的对妈妈的爱不再漫无天际、摸不着头脑。然而我们在试教过程中,孩子们很难把已有经验与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于是我们采取的解决策略是让幼儿先学习理解,再进行模仿改编。在感受诗歌情感时,通过老师问、孩子答;男孩问,女孩答;在音乐伴奏下齐诵的形式,反复练习句式"我喜欢妈妈的____,因为妈妈的____可以……",形式多样的朗诵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
4.在分析诗歌时,我们选择了"妈妈的额头和我玩顶牛牛"的游戏,通过让幼儿重温这个游戏,唤起幼儿联想与妈妈互动的经验,为幼儿改编句子做了铺垫。
有了对身体部位的了解加上对诗歌的模仿学习,孩子们知道可以仿照诗歌中的句式,并结合身体部位与妈妈的互动的经验可以表达出喜欢妈妈的原因了,这个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一节活动中有机会表达是所有语言教学活动的难点。
策略:
1.选图讲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老师提供给孩子一些妈妈身体部位的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讲述。采取自己练习、同伴讲述的讲述让每个孩子得到练习的机会。
2.我们运用了第二个游戏"开火车",让自由讲述好的幼儿和老师的火车头连接,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车进行集体讲述,展开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阵势,这样幼儿就有了参与完整仿编诗歌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研修磨课,在反思中提高认识,效果显著。
这次教学展评活动给了我们学习、提高的契机,通过团队研修,集体的智慧加上执教老师的创意,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各样的思维进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们都在试教中看成效。结果发现,我们的有些策略既繁琐又偏离了语言活动的主线。
1.由繁到简:比如我们刚开始的火车游戏是让幼儿自己选择粘贴好几个身体部位,结果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粘贴这个活动上,而用诗歌的句式进行表达就被冲淡甚至给冲走了,无论老师怎么引导,幼儿还是沉浸在黏贴的过程中很难自拔。也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就换了几次学具,终于可以把幼儿的选择和自由表达给连接上了。
2.由次到主:教师有趣的引导更能试幼儿把自己创编的句子与诗歌连起来:"小朋友我们编的这首我喜欢的诗歌可真长呀,就像一列火车,你们愿意上火车吗,那就选一选,编一编吧"但是每次老师在把握这个环节时都怕时间拉长而草草收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反复讨论,这个环节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主体部分,不能简单的当成一个结束环节。
这个活动是让幼儿从动画片《西游记》中了解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和芭蕉扇的形状、颜色、图案,并学会制作芭蕉扇和紧箍咒,初步感受印第安风格,以此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体验制作的快乐。
在课前通过观看《西游记》视频动画,了解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和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的外形特点和花纹图案。运用油画棒结合多种图案装饰芭蕉扇,幼儿园用毛根制作紧箍咒,感受轻松愉快的制作气氛,体验"三借芭蕉扇"的游戏乐趣。整个活动以游戏情境贯穿始末,了解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和芭蕉扇的形状、颜色、图案,并学会制作芭蕉扇和紧箍咒,以此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体验制作的快乐。整节课幼儿玩的很开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导入部分过长
导入部分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紧箍咒和芭蕉扇,并通过提问,让幼儿回想起紧箍咒和芭蕉扇的样子和特征,同时做了小结。紧箍咒的形状像个圆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状像一个葫芦,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纹图案。
二、本节课安排的内容过多
由于要制作紧箍咒和芭蕉扇两个内容整合放到一节课里,首先孩子操作时不够,在介绍示范的时间也缩短了,没能够很详细的给幼儿做讲解示范。在出示芭蕉扇的纸模和毛根时,同时提问了两个问题,这个提问方式是不对的,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应该一次提一个问题,给孩子更加清晰的方向。其次,在介绍材料时,没有很重视先后顺序。在引导幼儿如何在纸模上涂色、画花纹时,自己示范的顺序也是不够合理,应该先画扇面再画扇柄。
三、评价和交流的方式不够多样化
在最后一个环节,展示欣赏作品幼儿相互交流,这个环节的评价很单一,没有请幼儿互评,自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一点,美术课的评价更加重要,要做到让幼儿欣赏美的同时,又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吸收其他幼儿的优点,同时也能在此环节给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荣誉感。
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积极性都非常地高。但是,在每次活动中,我总会发现有个别幼儿互相碰撞,虽然都没有严重后果,可我总是觉得担心。因此,每当活动前,我都要强调活动的规则,让幼儿听清楚要求后再进行活动,但幼儿一到操场上,他们就什么都忘记了,依然是你追我赶,互相追逐,奔跑,不时有危险的动作要产生。小朋友也不时地来告诉老师:许筱元小朋友把小套圈甩到他的头上;宗同宇小朋友把皮球扔到他的身上;谁刚才撞到我的脸上;每次都是这件事情刚处理完,那件事情又发生了,总是要忙到活动的结束才停止。
为什么频繁地发生这种现象呢?我进行了反思,觉得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班部分幼儿性格外向,顽皮好动,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崔金旺父母平时基本上是放任他玩耍,养成他好动,攻击性强的性格。张一博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平时孩子会有不安全的举动,没有给与及时的纠正和教育,造成他对危险的动作没有任何意识,不知道有些动作是危险的不能做,老师一不留神没看住,他就会从滑梯下端往上爬。郑立文的父母对孩子很顺从,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想跑就跑,想爬就爬,并且运动量较大。因而,在户外活动时,小朋友都能进行正常的运动,而部分幼儿则是你追我赶,“野”性十足。
二就是教师自身指导方面的原因。幼儿的自由分散活动,让幼儿自由地选择玩具,分散地活动,但这时教师不能因为是让幼儿自由分散活动而其放任自如,若是幼儿有了问题或发生矛盾要及时去解决。再则,教师要做一个活动的参与者,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活动,这样才能在活动时及时地发现幼儿危险动作的苗子,并通过活动形式的调整而及时地去消除危险,不让危险动作发生。如小朋友用圈圈作方向盘开着特快车,两个幼儿就互相追逐进行,而第三,第四位幼儿看见了,他们也会加入追逐的行列,这样人多了就会发生挤或撞的危险动作。如果当时老师作为一名旁观者制止他们的行为,不仅压制了幼儿自由活动的兴趣,而且也使幼儿活动兴致受到破坏。即使当时幼儿停止了追逐,过一会儿他们还会依旧如故,问题仍得不到最终解决;如果此时老师作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加入幼儿的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活动形式上,使危险的苗子及时地得到制止,而幼儿活动的兴趣仍然维持高涨。
我想,幼儿的运动要继续下去,及时地预防危险的发生则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好的职责。在以后几次的户外活动中,我就采用了与幼儿共同游戏的方法或转移幼儿活动形式的各种方法。在运动中,虽然有的幼儿特别顽皮,如,户家博、李东帅等仍不时要去攻击其他小朋友,但我大多都能及时地发现并加以制止,这样小朋友发生对撞,摔跤等现象就明显减少了许多。
安全是保教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让每个幼儿安全,愉快地进行活动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心愿。因此,我仍然在每次的户外活动中进行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反思,将保教工作做得更好。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过去了,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还是仔细地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吧!
一、认真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本领。本人在本学期中,积极参加各项时事、政治学习,坚持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幼儿,做好保教工作。本学期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勤勤恳恳,无论是否当班,都要做好并检查班级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他老师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作用,团结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在狠抓班级常规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动有组织、实施有计划。
二、勇于改革,丰富课堂内容形式。
我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努力做到“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有限的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找资料、齐动手,在活动室里设立了图书角、益智区、小巧手、表演区、建构区、娃娃家、小医院等,还利用室外一角,设置了小超市。在每个区域我们都利用废旧鞋盒,布置作品展示去。结合季节特征,开展了“种子贴画”、酒瓶装饰等手工活动,很受小朋友喜欢,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动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折纸活动非常感兴趣,吃好了饭,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
一群的孩子围在一起在研究折纸,有的在比赛自己折的飞机。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孩子。中班幼儿年龄小,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然而,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我们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围绕着幼儿园课题"充分挖掘幼儿、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主线,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神奇的电话号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是社区的一分子,在社区这个大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也都对孩子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我发现在生活中,幼儿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会正确使用,为此,我利用经常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专门组织了本次专门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报警知识。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
众所周知,这些安全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幼儿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幼儿将日常社会生活常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分类,知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迅速求助相关部门。再而,利用游戏、情景表演等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学习拨打110、120、119电话进行求救的正确方法。
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初步的报警知识的,便设置了游戏活动-- "打电话"是小朋友常见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游戏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从而,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
其次、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共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与别人讨论,充分调动幼儿看、听、说、动脑等各种感官进行探究问题。当老师提问:"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我们应该怎样正确拨打电话呢?"……让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连平时胆小的都忘乎所以地和同伴讨论,幼儿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中班幼儿年龄较小,对这些报急电话号码不一定全记住,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才能牢记。因此,在延伸活动中,我在活动室摆放许多电话玩具,供幼儿游戏时练习拨打电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随时提醒幼儿、教育幼儿,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一、认真反思,教学工作抓紧抓勤。
在新《纲要》的指引下,我园实施了新课程《幼儿园整合课程活动》。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师,虽说有很多教学经验。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困惑。什么是整合?怎样整合?等等。于是,我首先抓紧时间仔细阅读新的教材。了解教材的纲领、结构、内容和形式。接着,加紧设计教学活动、布置相应的区域活动环境。每当一次活动完了之后,我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认真的反思。找出适宜的行为,下次继续实施;找到不适宜的行为,分析原因。在下次教学过程中彻底改进。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勤学习、勤反思,写好反思笔记,做好案例分析,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加强学习,教研组工作抓实抓细。
作为教育工作者,想要在专业发展上有新的收获,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所以,在自身发展学习的同时,我也努力做好教研组的工作,带领全体教研组教师一起学习新《纲要》、新课程的要求和精神。组织每一次教研活动时,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互相帮助着设计教学形式,分析教材特点等。
正是这样的齐心协力,使得我们的教研活动频繁而精彩。我们的家委会成员是在教研活动中评选产生的;我们的健康宝宝也是在教研活动中评选产生的;还有我们年级的体育节项目、家访信息反愧家长会座谈内容、郊游注意事项及安排、区域环境的布置等都是通过教研活动来完成的。特别是我们的家教园地设计版面清楚明快、内容精彩新颖、形式赋予变换,获得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可见,要想有成绩,教研组的工作必须抓实抓细。
三、增进联系,兴趣班工作抓头抓尾。
园内的兴趣班工作一直是我在负责的。今年,虽然我们的活动形式进行了改进,但是活动的实质并没有改变。我们依旧本着为家长服务、为幼儿发展的精神来组织兴趣班的工作的。新学期开始了,如何让家长朋友放心的让孩子参加兴趣班活动呢?我认为必须抓好宣传,也就是抓好这个“头”。
所以,开学初我就给每位家长发了兴趣班活动的通知书,全园的教师也大力地宣传和动员,使得报名的家长不断增加。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在兴趣班活动的整个学期里,我也会和老师互相交流心得、反馈一些教学信息;和家长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等。当然,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新的想法、设想我们都会交换意见,使我们的兴趣班活动更有成效。最后,我们还要抓好兴趣班教学的汇报工作,就是要抓好“尾”。邀请家长来观摩自己孩子的兴趣班活动,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给予每位孩子表现的机会。这样的形式更能为家长所接受、也更能吸引家长,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