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全文完整)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全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全文完整)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6篇

第1篇: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泰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宁阳县葛石镇小学将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优化应用,资源共享;
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山东省“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55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2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间,300多人学术报告厅1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
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心语小屋)、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和发展水平方面考核的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为建设全省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校本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教研论文库、教学视频库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试题、课件、精品课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室及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建设数字化图书室,引进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使师生在校内外都可对所藏图书进行查询、检索、预借等操作。优化电子图书阅览室,使图书室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推动数字化实验室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和管理系统,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先进的管理信息综合系统(校务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云录播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块、学籍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等。逐步实现多平台网络统一身份认证,使用户实现跨部门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交流。

——完善校园一卡通工程。“一卡通”包括门禁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签到管理系统等。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电子校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教学的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基于网络的开放、交互、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平台与数字图书室、学科资源库的整合,实现师生多渠道即时沟通,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

——推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建设教科研协作、管理和分析平台,开发和引进科研资源库、学术资源库、课题资源库。为优秀教师建立专门资源库和信息发布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宁阳县葛石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
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2篇: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根据《某市智慧教育二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某市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依据我校实际情况并结合硬件、师资、学情等自身特点,计划建设智慧教育工程示范校,特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中小学数字校园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信息化向常态化发展,着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促进现代教育治理能力提升,全面提高智慧教育整体水平。

二、目标任务

依据智慧校园二期工程服务内容,高标准建成智慧校园示范校并如期通过验收。通过方案的实施,达到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电化教学应用覆盖日常教学全过程、数字校园管理初步实现,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的基本目标,形成符合校情实际、富有特色的“共享化教学课件型”校本资源库,“实效化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课件-学案联合式网络研修”教研模式,“双向互动式评教评学”评价机制。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数字化、智慧化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内容选择

对照《智慧教育工程购买服务合同书》的服务内容,依据我校实际和现有的资源基础,先期选择如下项目作为实施重点开展工作:

1、课堂教学——多媒体课堂 (第5项)

2、教学资源——(教师)个人资源积累(第6项)

3、教学资源——校本资源建设(第7项)

4、教务管理——评教评学(第12项)

5、教师空间——资源存储(第67项)

6、教师空间——资源管理(第68项)

7、教师空间——网络研修(第76项)

四、保障措施

学校将在基础性硬件建设和人才培训及管理服务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全力保障示范校建设,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办公室设置于教研室。

方案实施期间,领导组将在如下几方面开展创建保障工作:

(一)网络环境及数字终端建设

1、校园网络达到无线全覆盖,光纤到班,实现1000MBPS到校,100MBPS到班的带宽接入。网络结构统一规划部署,信息点覆盖所有教学班级和办公室,满足信息化教学的网络带宽要求。

2、无线网络支持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

3、有线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学校已实现班班通网络。

4、建立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研究学习群,作为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窗口,设有公共邮箱jys@126.com及各学科组公共资源交流邮箱,用于及时投送工作信息和文件资料等。

5、教师终端设备配置满足正常教学和办公需要,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用于备课教学及资源共享。科技楼建设学生电脑室3个,共150台电脑,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6、现有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40套,新建录课教室1套。

7、教师教研教室配置多媒体和电脑等设备。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1、学校配备了网络阅卷系统一套(佳能6030扫描仪2台),购置了橡皮网组卷系统一套(2019-2024共计5年使用权)

2、学校购置了“正确云”教育资源库2019-2024共计5年使用权,全校师生注册了教育资源公共平台;
运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程”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晒课、微课、特色教研等活动。积极参加“三晋研学杯”微课制作大赛,积累了一定的微课制作技术。

五、实施措施

为保障智慧校园建设的稳步推进,我们计划采用分二段循序渐进的工作举措分段实施:

第一阶段:2020年5月----2020年10月

1、内容任务:以智慧校园二期建设为契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完善教师空间资源存储和资源管理的机制,初步完成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2、预期目标:完成智慧校园的相关培训工作,同时完成教师个人资源积累(第6项)和校本资源建设(第7项)并达到验收标准,形成“共享化教学课件型”校本资源库;

3、成果展示:形成工作制度文件,建立教师及校本资源空间,建立课程资源移动存储介质,最终形成高考学科及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研究性学习的电子化课件(习题备课)资源库,高考学科覆盖所有现行的必修教材,非高考科目覆盖教材主要章节,容量达到240G以上。

4、方式措施:

一是在2020年5月至2020年8月期间,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对于基本的信息技术如Word,PPT,Excel,希沃软件等的培训,由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分别进行专题培训,全校教师能熟练运用基本的办公软件进行课件制作、电子备课。

二是在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教研室牵头开展课件制作比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比赛等,一是充实资源库建设,二是纳入一级级选拔,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信息化教学比赛。

三是充分利用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制作的课件等电子化资源,由教研室负责收集,组建我校的分学科校本课程资源库,同时利用教研专项活动和考核,督促教师积累电子化资源,完成教学资源积累。

四是组建以兼职教研员,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本课程编辑团队,利用两个学期时间,依据现行教材目录,编写符合我校特色的可以供全校使用的电子备课资源,并给予绩效考核的物质倾斜。

五是依据学科特点,给予各学科组一定的经费支持,购置各学科相应名校的“电子化资源”。鉴于学科网资源使用期已到,建议续费购买,并增加购买“菁优网”组卷系统。

第二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11月

1、内容任务:借助前期工作基础和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全力推进多媒体课堂、评教评学、网络研修三项重点工作;

2、预期目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基本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一定特色的“实效化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课件-学案联合式网络研修”教研模式,“双向互动式评教评学”评价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3、成果展示:形成三项特色成果的工作流程和考评制度,进行公开课展示,进行教研活动展示,形成教研活动电子化过程材料。

4、方式措施:

项目一:“实效化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

由教研室牵头,年级组具体实施并考核,推进智慧校园大背景下的实效化多媒体课堂建设,

(1)2020年10月—2020年12月完成课堂模式基本框架的制定。在现有学案化实效课堂模式基础上,进行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研究,着力研究多媒体课堂“自主预习,课堂探究,习题训练”三个组成部分的操作问题,就多媒体在实效化特点表现中的“目标明确化,知识点问题化(情境化),习题设计层次化”进行深入研究;

(2)2021年1月——2021年11月,进行定型建设,要求所有学科实现“实效化多媒体课堂”的四个特征:

注重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要求主动探究;

多媒体的使用——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

教学目标明确化——尽可能把目标问题化和具体化;

习题设计层次化——依学情分层次设计梯度化习题;

最终是借助多媒体的应用,实现课堂操作的六个特点:

“目标要明确,训练有梯度, 师生要互动,知识问题化,要有提升性,落实有反馈”

项目二:“课件-学案联合式网络研修”教研模式

着力研究借助即将建成的应用系统进行网络教研的章程和考核制度;
能够整合各个领域的相关资源,让每个教师熟悉网络教研信息情况,并提供教师个人门户、教育资源等模块软件中的可公开的最新信息呈现,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以课件和学案为抓手,在网络便捷性途径下相互交流,为多媒体课堂建设提供备课基础.

课件-学案联合式教研流程

(1)2020年10月—2020年12月完成这一网络研讨模式的基本框架的制定,丰富以下五个网络研讨的步骤:

步骤一:个人展示(由主编人阐述课件及学案的设计思路和设想)

步骤二:集体研作(学案主编人提前出示下发同组教师集中研讨)

步骤三:修正课件学案(依据研作过程,同组教师提出修改意见,主编人进行修改定稿)

步骤四:课后交流反思(使用后再次修改,留档,供下一届使用)

步骤五:年级组负责检查实施情况,教研室汇总各学科每周备课,组织推门听课测评。

(2)2021年1月——2021年11月,进行定型建设,预期实现“四定”和“四统”,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
统一进度(同层次班级)、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考核标准的具有我校特色的“课件-学案联合式网络教研模式”

项目三:“双向互动式评教评学”评价机制

通过智慧校园的设施建设,打造特色化的“双向互动式评教评学”教务管理体系。

(1)制定目标任务:建成全数字校园网,实现高速互联的基础网络普及全校,从而使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及管理人员对教学的检查与评估常态应用。

(2)分解工作任务: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支撑环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支持;

第二阶段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系统。

第三阶段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系统运行。

(3)预期成效

一是校园网满足师生学情数据采集、学情动态诊断和双向互动要求,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及评价体系,支持课堂活动的记录。

二是提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互评,从而起到激励作用,高效实现校园事务无纸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支持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精准评价及问题诊断,并提出发展建议。师生通过在线平台与心理教师交流。

(4)具体措施

一是由领导组统一规划、领导、推进评教评学系统建设。

二是对标数字校园评教评学建设示范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生成能指引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方案。

三是全员培训,人人过关,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字校园应用水平,实现软硬件配备和应用达标。

第三阶段:2021年11月----2021年12月

进行智慧校园后续建设,结合市县的要求,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沟通模式,实现数字设备人人通,信息技术环境与校园人文环境实现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在学校各方面实现全面渗透,教育信息化延伸至家庭和社区,最终建成智慧校园示范学校。

某某中学

2020年 月 日

第3篇: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案

建设容:

网络环境建设

1、有线网络

功能描述:校园主干网万兆,千兆到桌面。是校园多媒体教学、校园服务、校园管理、综合安防、有线电视、电子公告屏、校园宣传系统、校园广播等各系统模块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效果:依托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是学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及保障。

要求:(1)每间教室、功能室建筑施工预埋网线最低标准为:软光纤或六类防屏蔽专用线到教室。有线网络接口10个(班班通(一体机)1个、讲台1个、教师行为教学分析系统2个、电子班牌1个、校园广播1个、老师教室办公1个、班级门禁1个,无线AP接口2个),每栋教学楼楼层交换机使用硬光纤相连接(即光纤到楼层,到楼采用万兆模块),每间教室设置一个有线电视接口。(2)办公室有线网络接口3个或每一面墙一个,门房3个(分别布在除门口外所在的三面墙)、路灯竿上3个(监控、AP、预留)

(3)每个网口应配备相应电源插座(监控、音箱不配),预埋相应电源管道;

2、无线网络

功能描述:作为有线网络的一个有效补充,智慧校园的基础保障,实现师生在校园随时、随地的接入需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是智慧校园各功能模块应用的重要保障。

依据:详见附件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1)教室能满足50台平板电脑同时接入

(2)校园能随时随地无缝接入

要求:建筑施工每层教学楼无线节点网线预埋,室外无线节点网线预埋。

3、中央控制室(中心机房)

功能描述:作为校园信息处理的核心所在,具有网络中心、数据中心、校园安防中心、一卡通中心的功能。

依据:

□ 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GB50174-93)

□ 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 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SJ/T30003-93)

□ 标准《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

□ 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 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92)

□ 中华人民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

□ 《中华人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效果图:

预算:各校根据具体配置而定

要求:选择建筑环境较大的教室,按照中央控制室建设的有关标准提前做到管网线预埋,有线网络端口布置,同时要充分考虑其供电、温度、湿度、接地、防雷、照明、消防等面的要求。

功能室建设

1、科学学科实验室

功能描述:
科学实验室

依据:《中小学实验室装备规》(教基〔2006〕16号)

效果图:

预算:
详见附件

要求:建筑施工管网线预埋,有线网络端口不少于 2个,为将来建设学科专用教室预留。教室选址通风、干燥,建筑施工提前做到水源接入管网线预埋,有线网络端口不少于 2个。

2、文科专用教室

功能描述:
地理、历史、语文知识相关的文科专用教室

依据:《实验室装备规》(教基〔2006〕16号)

效果图:

预算:
详见附件

要求:建筑施工管网线预埋,有线网络端口不少于3个。

3、美术专业教室

功能描述:
美术、书法教室

依据:省教育厅颁布《美术教室的装备要求》

效果图:

预算:根据具体配置而定

要求:建筑施工管网线预埋,有线网络端口不少于 2个

4、音乐教室

功能描述:
开放式的音乐教室,学生不仅感受音乐的熏,更是美的享受。

依据:省教育厅颁布《音乐教室的装备要求》

效果图:

预算:根据具体配置而定

要求:建筑施工管网线预埋,有线网络端口不少于 2个。

5、专用舞蹈教室

功能描述:
学生形体、舞蹈训练专用场地。

依据:符合相关专业标准

效果图:

预算:根据具体配置而定

要求:建筑施工管网线预埋,有线网络端口不少于 2个

6、计算机教室(两间)

功能描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电子阅览室。

依据:省教育厅颁布《计算机教室配备案》

效果图:

预算:各校实际需求配置

要求:预埋网线,电源。

7、班班通

功能描述:
教室终端满足各类教学需求,同时配备虚拟展台,保证教室电脑台式机、一体机或电子白板、智能终端三屏共享从而更好为教学服务。

依据:省教育厅颁布《班班通建设标准》

效果图:

预算:
根据学校具体需求配置

要求:教室预留两个有线网络端口。

8、学校卫生室

功能描述:校医为全体师生进行基本医疗护理,紧急事故临时处置,学生体制测评数据收集、上报,健康知识讲授场所。

依据:《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效果图:

预算:详见校园医务室建设附件

要求:学校需配备专门医疗垃圾存储场所或装置。

9、心理健康教育室

功能描述:装配专业先进的数字化心理辅导分析仪器与相关设施,能更好辅助心理咨询师进行数据分析,更加个性化的为师生服务。

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标准配置为一大(活动室),一小(心理咨询交流室)。同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软件。

效果图:

预算: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要求:需预留3个有线网络接口,预埋相关管线。

10、大队部

功能描述:小学生少先队活动场所。

依据:省教育厅颁布《中小学少先队活动室建设标准》

效果图:

预算:实际人数而定。

要求:需预留3个有线网络接口,空调插座接口,预埋相关管线。

11、学术报告厅

功能描述: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电子会议的需要,满足学校日常会议、大型活动、直播等各类室需求。

依据: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92)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四

要求:弱电、强电(5匹以上空调需380伏电压)连接建设完成。有线网络接口不少于5个。建筑施工预埋相关管线,做到要有容余

12、体育器材室

功能描述:存放体育运动器材。

依据:《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GB/T19851-2005

效果图:

预算: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要求:选址要求距离相关运动场所较近,室干燥、通风。

13、劳技室

功能描述:学生开展劳技活动的专业教室。

依据:中小学劳技室配置标准

效果图:

预算: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要求:通风、有水源、接入天然气,尽可能安置在一楼,需预留 3个有线网络接口,预埋相关管线。

14、校园图书馆

功能描述:师生借阅各类图书的专门场所,校园文化的物化体现。

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

效果图:

预算:各校根据具体配置而定

要求:生均藏书量达标。

15、智慧教室

功能描述:以“云平台”为依托,以电子书包为应用终端,充分整合校园网和电子白板或液晶一体机、投影仪等教学设施设备,面向全体师生,提供信息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服务。

依据:
相关行业与建筑标准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要求:
学校选址完成,建筑施工完成线路预埋。

16、校园电视台(微课制作室)

功能描述: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数字化校园电视台的建立不仅是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影像资料制作、存储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师制作高规格微课视频的支撑平台。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要求:与校园广播系统在同一控制中心,预留两个有线网络端口,提前做到隔音遮光。

17、校史馆

功能描述:校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
其次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
第三是学校博物馆,能把学校的文博全景列;
第四是学校的荣誉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
第五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列与展示,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校史馆目前还没有一个格的定义。从性质上看,属于收藏、研究、列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她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属性,从本质上看,应是博物馆的一种。它在收藏、研究、列、展览的同时,更大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研究和产生思想、汲取和形成精神、积淀和创造文化的摇篮,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对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

校史馆的意义:是学校发展历史的列室。她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效果图:

18、科技创客实验室

功能描述:校园创客空间是一种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管理、把很多不靠谱的创意想法变为现实,创造出来,分享新鲜富有创意的技术知识和理念,普及创客思想的新型实验室。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所学各类知识。包含有3D打印、物联网、无人机在的各类前沿科技知识。

依据:
重点关注发展趋势,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向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要求:需预留5个有线网络接口,预埋相关管线。

19、特色活动室

功能描述:
学校特色的物化体现,校园文化重要组成,学生开展特色社团活动的专用场所。

依据:依据相关建设要求而定

效果图:

科技博览厅

3D数字影像室

少年法庭

机器人教室:

艺教室

棋艺专业教室

预算:根据具体配置而定

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相关社团专用教室时要从活动场所预留、管网线预埋、规划实施等多面留有容余,便功能室模块的添加。

20、数字探究实验室

功能描述:依托各类传感器、采集器、专用软件转变学生的学习式、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依据:
开展数字科技探究实验活动专用场所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要求:管线预埋,预留2个有线网络端口。

21、标准化课桌椅

功能描述:学生标准化课桌椅,可以高低调节。

依据:标准GB/T 3976-2002《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效果图:

预算:实际人数而定。

要求:安全,可靠,无毒无害,高低可调。

校园专用系统建设

1、自主学习系统

功能描述: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载体,教学楼按每层5-6台平板电脑的规模布置在公共活动区域小型书吧中,既是校园文化一景,学生也能通过电子图书馆、模拟仿真实验软件的应用加深学科知识的了解与巩固。

依据: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92)

效果图:

预算:根据楼层布置数量定制。

要求:楼道布电源线。

2、校园直饮水系统

功能描述:师生可直接饮用,便于管理和水质的监测,保证水质的安全性。

依据:《中小学校园直饮水工程建设维护基本标准和要求》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要求:安全,可靠能满足师生校园生活需要,建筑预埋管线、电源。

3、校园安防系统

功能描述:涵盖停车、视频监控、报警、门禁等多种用途,进行系统融合后,做到智能化、全位立体化校园安防。

依据:公安部联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工作规(试行)》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七

要求:停车场选址,安防中心网络端口预留。

4、校宣系统(LED、LCD、电子班牌)

功能描述:作为校园文化重要载体LED、LCD、电子班牌。容以数字化的式编辑制作,通过网络化的式传输到指定的宣传发布点进行播出,并以信息化式进行集中管理,实现信息的定向发布、实时更新和集中管理目的。

依据: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92)

效果图:

预算:根据学校布置数量定制。

要求:预埋网线、电源线,每间教室、功能室门口墙壁高1.5米处需预留1个有线网络接口、电源接口。

5、光伏光热发电系统

功能描述:新校将依托光热、光伏发电两部分打造节能环保校园,首先校园光热部分将传统太阳能发热安装至校园屋顶,为全校教师提供可使用的热水。第二,光伏发电将发电板安置在教学楼屋顶,照明系统与空调用电正常使用,照明系统全部为节能灯管,这样光伏发电后电能上网,学校再循环使用,不仅能节约大量办公经费,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现场学习的场所,而一年四季校园放假期间的光伏发电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安装一所校园建设460块计算,成本130万元,电价 0.6元/kwh(综合商业电价), 补贴收益为 0.42元/kwh,光伏补贴0.25元/度计算;
发电若全部自用,相当于节省 1.27元/kwh,则年节省电费17.4万元。按照最少25—30年使用年限计算,收益约合435-522万元。按照静态回收期计算, 4-7年回本。

依据:《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财建[2009]128号)、《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建[2009]129号)政府《关于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见》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要求:校园建设保证施工教学楼房顶为平顶,另外也可建设薄膜发电停车场,学校预留充电桩。光热系统用水需提前预埋管线。

6、校园广播系统

功能描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通过网络传输分区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及对点播放广播,每间教室能独立播放;
实现多系统共享融合直接对接班班通系统,与班班通音频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满足学生上、下课、起床、就寝、紧急事务通知、各类校园活动的需求。

依据: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92)、《中华人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要求:预埋网线、电源。每间教室预留一个网络接口,学校预留一间广播室(可与校园电视台共用)。为保证室外使用效果,需施工预留电源线、网线与音频传输线路。

7、雨水循环节能系统

功能描述: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建立雨水循环利用,通过的实地示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让学生通过了解水循环利用的各个流程,达到有效利用水资源,环境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教育意义。

依据:
相关行业标准执行

效果图:

预算:
详见附件

要求:因为与校园温室植物园共同使用,所以,选址完成需要提前挖掘好场地,无需填埋泥土。

8、智能阅卷系统

功能描述:
扫描阅卷,网络上报

依据:省专用网上阅卷系统要求配置

效果图:

预算:学校依据实际情况配置

要求:网络畅通数据安全稳定

预算:详见附件

要求:
施工完成排水系统、管网架设、电路连接,有线网络接口预留4个,软光纤到食堂。

9、有线IP 系统

功能描述:新校有线系统使用IP数据语音/视频系统,替代传统通信系统,做到线免费、外线话费更省,通话质量更高。

依据:中华人民国《电信法》

效果图:

预算:运营商收费标准。

要求:办公室预留有线接口与网络接口,根据实际配置选择使用。

10、厨房系统

功能描述:学校对食堂食品加工全过程实施电子监控,并与校园网络、食药监局检测网联网,对售卖价格、制作过程进行信息公开。

依据:《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食药监局相关规定。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要求:
施工完成排水系统、管网架设、电路连接,有线网络接口预留4个,软光纤到食堂。

单纯的课本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单纯的课本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第4篇: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案例

1.1 公司简介

某某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某教育”)深耕教育信息化产业近二十载,源源不断地为教育变革输出技术和应用创新的动能。某教育也从最初的IT系统集成商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并正在向教育服务和资源平台运营商转型。以智能、融合、服务的理念和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社交网络、大数据的技术创新,不断探索云服务运营、数字内容运营、在线培训辅导运营等业务领域,通过高科技的应用创新,改变整个教育的产业链和生态环境,推动教育变革和产业融合,促进教育公平、有效、健康的发展。

1.2 业务及市场

某教育的服务对象覆盖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及教育管理机构、社会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包括:

⏹教育管理信息化

提供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实现校务管理的各类申请、申报、审核、监控,面向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个性化、自适应的服务,实现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并围绕学科、教学质量、学生就业、资产等方向,实现现状、原因及预测分析,为教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教学资源运营服务

整合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核心技术及丰富的行业经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创新的深度融合,提供新一代业务知识管理及运营业务平台,贯穿课前预习、上课、作业、课后辅导、能力评测等学习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服务与体制内教学及社会培训(包括市民终生学习)。

⏹区域智慧教育社区服务

整合校园及其周边商业资源、社会服务资源、再次培训机构,基于校园实名认证(或虚拟教学社区身份认证)、精准数据分析、优质的服务推送通道,构建最佳服务路径,为师生、家长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专属生活服务、个性化培训信息推送、校园活动服务、实习就业等服务供给与增值业务运营。

目前已经签署62所高校校园移动平台项目。

⏹大规模在线课程业务

面向高等院校的在线教学平台的研发、销售以及高校之间跨校的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和课程教学服务运营业务;
面向企业的满足员工内训需求的在线教育平台研发,租赁业务;
面向高校学生提供目标企业的培训课程模块,架设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之间的人才选拔桥梁。盈利模式包括,高校、培训机构及企业的软件销售以及平台租赁收入;
高校之间的跨校学分、第二专业、辅修专业学位课程修习的运营服务收入;
企业面向毕业生的人才选拔中介费用等。

2013年下半年发布的核心能力课程在线注册学生数超过10万,日均上线人员超过5000人。

⏹K12数字化学习业务

K12数字化学习业务是针对基础教育,围绕教与学展开的信息化辅助业务。核心业务包括:面向公办学校,整合上游的国内教材出版社、配套资源生产商的数字教材和课程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化教学工具和教学内容;
面向民办国际学校(或公办学校国际部),整合国内外教学资源生产商的数字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化教学工具和教学内容;
面向学生个体,以数字教辅为抓手,提供个性化课外辅助学习工具、学习内容和学习辅导服务。使用对象为教师、学生、家长,产品的运行模式为云服务模式,并根据不同对像采用按年收取服务费,或按服务各类与服务周期收费的模式。

1.3 品牌优势

某教育在全国十余个区域、近二十余个城市的渠道布局,建立了全面的营销与服务网络,现已为500余所学校及教育机构提供了IT规划、产品开发与实施推广服务。

✓本科教育领域:985、211院校市场占有率>50%,市场占有率持续第一。在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校园市场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职业教育领域:百所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已有30余所成为某客户;
随着大范围的市场推广,占有率在稳步提升。

✓区域性教育云服务厚积薄发,高起点并成效初显,某教育已在天津、福建、南京、东莞、上海等省市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试点项目,并进入推广运营阶段。是国内唯一一家在多省市全方位推动教育云服务的企业。

1.4 技术实力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软件产品的研发体系。目前已拥有30余项发明专利、成果和软件著作权,覆盖校园ERP、校园协同、数字化学习、内容管理、校园支付、校园数据应用与决策分析、移动校园等多个领域。某教育正在与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联合进行核心技术攻关,与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相关公司在教育资源、学习平台和教育云运营方面开展合作,吸收和整合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公司竞争优势。

第5篇: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为切实有效地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工程”,引导我省智慧校园科学发展,研制形成《AA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适用于AA省中小学组织展开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

一、内涵与特征

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综合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动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与初期的学校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相比,智慧校园强调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智能泛在环境为支撑,以融合创新为核心,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化校园生态。其特征如下图所示:

图1  校园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

二、建设目标

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能够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升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信息技术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管理决策模式、生活服务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创新,学校整体上实现智慧运行,智慧教育的功效得到充分显现。

形成协同开放的现代化校园生态。现实校园和教育教学的时空维度得到拓展,教育扩展到家庭、社群和自然社会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通,注重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和适配性,教师和社会共同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和组织形态。

三、建设原则

育人为本、深度融合。智慧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要遵循教育规律,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驱动、整体设计。要广泛学习吸收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用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方式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创新,重新设计和推动学校的系统变革和内涵发展,形成新模式、新流程、新结构。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与终身化现代教育体系提供动力,打造适合信息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的虚实融合的育人环境,驱动教育创新与变革。

开放共享、特色发展。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与全省教育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当地智慧城市建设“一盘棋”,依托省“粤教翔云”和区域教育云,实现通用流程和资源服务的高度共享,鼓励学校联盟发展,避免出现“单兵作战”、“信息孤岛”。要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尊重校情,鼓励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强化示范辐射。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

四、建设任务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模式创新和学校形态的系统重构,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校园系统框架图

其中智慧学习环境是基础,知识共享服务体系是关键,智慧应用是核心,特色创新是标志,师生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保障,进而形成开放的现代校园生态。

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任务如下:

(一)建设智慧学习环境

以感知、识别、联结为主要特征,以“云网端”为核心,形成智慧校园的新技术形态;
以智能工具、知识库和社交网络为要素,构建智慧校园的虚拟空间,实现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形成“可感知、可分析、可干预、可自愈”的新型学习环境。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建设移动物联的校园网

推动校园网络扩容提速,实现网络服务全覆盖,满足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要求。接入区域教育城域网,有独立或共享的计算水平和存储空间,学校网络出口配置固定教育网IP地址,接入带宽不低于1G,班均接入带宽不低于50M。以WiFi或4G技术等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推动无线校园建设,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有条件的学校,利用智能终端建设物联校园,为智慧教育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2.建设智慧教室

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在线学习社区以及第三方服务,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在全面实现每个教室拥有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给每个教室配备即时反馈系统,为教师配备移动教学智能终端,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为学生配备移动学习终端,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学情分析及教学改进服务,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批改、学情动态诊断与个性化补救等关键问题,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及评价体系。教师数与教师使用移动教学终端比例不低于1:1,即时反馈系统教室配备率达100%,学生拥有移动学习终端的比例逐年增大,全面实现互动教学常态化。

3.建设泛在学习中心

以人工交互、三维仿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和模式识别技术等为基础,推动学科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教学功能场室的升级改造,配备先进的可交互智能设备设施,建成面向智能制造、生命科学、宇宙探索、智慧阅读、艺术创作等创新实验室。把非正式学习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拓展学校的公共空间,打破固定功能的设计思维,将学校整体作为学习空间实行重新设计,打造成数字化学习社区。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实践教育基地等共建学习体验中心,支持学生参与并实行高水平的项目学习、体验学习。

4.构筑智能安防校园

建有智能校园安防系统,或通过区域统一上网认证实行上网,能够通过安全网关、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上网行为审计系统等工具实现对师生上网行为的管理,对师生的网站访问情况实行控制与审计,实现网络应用的“可管、可控、可用”,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安防系统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电子监考、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等统一管理和控制。有条件和特殊需要的学校,应部署消防报警系统、紧急广播与疏散系统、视频智能识别系统、应急(紧急)定位求助系统和其他特殊类型安防子系统。

(二)构建知识共享服务体系

智慧校园需要构建互连互通的知识共享服务体系,搭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体系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创建协作学习社群,为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1.搭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

通过“粤教翔云”和区域教育云,全面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各类信息化平台和资源无缝融入教师、学生、家长个人空间,个人空间集成了教与学、资源应用、交流协作与个性化展示等功能,成为进入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唯一入口。教师个人空间融入智慧学习平台,便于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展开教学活动,利用教与学行为分析系统实施精准教学,使用远程教学系统展开远程互动教学,通过视频直播、远程互动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个人空间融入学生远程学习平台,提供课程选修、在线学习、学习分析、资源推送、协作交流、成果展示等功能,为探索个性化学习、翻转学习、深度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支撑。鼓励家长开通网络空间,即时了解学生的成长,与教师、学校实行即时沟通,并通过家长空间获得更丰富的家庭教育服务。

2.提供体系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

采用“共享、购买、自建”策略,实现省、市、县(区)教育资源中心互联互通,通过省、市教育资源云或公共服务平台,获得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学校主要建设校本资源,结合学校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引进或自建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在线课程、生成性数字教育资源,逐步形成校本知识库。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化,内容涵盖学校全学科、全学段,实现所有学科都能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课程资源,满足信息化教学常态化的需要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3.构建协作学习社群

依托网络学习空间,结合教与学需要,构建虚实结合的学习社群、教学社群、教研社群等。各类社群的建设要突破传统学校、班级、小组的物理空间限制,根据师生项目、任务、兴趣等组建社群,形成同伴互促、协同发展的协作教育共同体。要引入外部专家、专业人员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专业性引领。

(三)展开以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智慧应用

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促动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和服务模式,促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智慧校园的作用与功能要体现在学校的各项业务之中,要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充分体现智慧校园整体效能。

1.展开智慧教学应用

基于智慧校园,变革教与学方式,实现个性化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基于用户特征的推荐式学习交流系统,对课程设置、实施、评价实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和“伴随式”数据收集,使用教与学过程大数据的行为记录、分析和诊断,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即时精准反馈,提供教育资源的适配性服务,实现个性化学习。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综合使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创新实验室或泛在学习中心等展开智慧教学,将课堂延展为课前、课中、课后和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的混合式学习,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探究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可视化学习和知识建构式学习等,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基于支持O2O模式的在线学习系统和智能学习终端展开泛在学习、体验式学习、远程协作学习、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创新型开放学习。

2.展开智慧教研应用

基于用户特征的推荐式学习交流系统,使用教与学过程大数据的行为记录、分析和诊断,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即时精准反馈,展开反思性教研。展开教师专业水平诊断、分析,为教师提供差异化、按需的专业培训和指引,实现精准教研。基于知识管理的教研协作系统,构建基于项目、兴趣的教研协作社群,促动教师群体成长。

3.展开教育治理应用

利用区域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或基于智慧校园平台的办公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选课管理系统、学生成长档案系统、教师评价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建立实名制管理网络空间。各网络空间和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并与省、市、(县)区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及服务互联互通,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多平台、多终端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能将各种应用系统无缝集成。建立或使用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平安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校园能耗监管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师生成长分析系统,实时动态分析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实现科学决策。

4.展开智慧评价应用

基于智慧校园展开过程性、多元化的评价,采用“共性+个性”的模式,对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实行评价内容、方式的定制服务,利用交互技术、传感器、移动终端等实现教与学过程行为的“伴随式”数据收集。基于数据提供可视化的评价信息服务,实现多维度的学业成绩分析,以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显示统计结果。支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按照国家与省相关文件要求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管理体系,建立相对应的评价量规和观测点,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5.展开智慧服务应用

用专用APP和微信注重两种模式实现智能手机的免费接收信息,实行有效的家校互通,包括交流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等。利用新媒体,即时向校内外发布学校展开的科学、文化、艺术、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开设家长学校,利用家校协同社群,拓展教育渠道,实现社会共育、家校共治。

(四)智慧型人才培养

智慧校园建设以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致力于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创新型、智慧型的人才。

1.学生发展

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理解到信息对生活、学习的重要性,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协同发展、创造性学习。能使用相关任务管理软件实行自我学习管理,如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日程、自我评价等。能利用工具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信息、传递信息,能够自觉、主动利用互联网工具实行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空间实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等展开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学生能够利用各种建模工具、协作社群和创新实验室实行交流协作、知识建构、作品创作和知识创造,实现创造性学习。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应用信息技术,尊重知识产权,自觉遵守信息道德和信息伦理,不沉迷网络游戏与网络社交,自觉规范网络行为,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

2.教师发展

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理解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把教学、课程和学生发展放在信息时代社会文化情境下重新设计和实施,善用技术教学,善用技术支持自身专业发展。能使用基于用户特征的推荐式学习交流系统,实行学生个性化和群体发展诊断、分析,实施个性化教学。能基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综合使用互动教学系统、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创新实验室或泛在学习中心等展开教与学活动,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与学方式,构建智慧课堂。成为创造性学习的示范者和引领者,能够设计、实施和使用多元化评价,展开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创客教育等。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能利用互动教研服务、教师培训服务和协作社群,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与专家和同行互动,促动自身专业成长。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应用信息技术,尊重知识产权,自觉遵守信息道德和信息伦理,不沉迷网络游戏与网络社交,自觉规范网络行为,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

(五)特色创新

智慧校园中,教师与学生的使用体验和智慧校园的改进与创新相互融合,实现学校特色创新项目的培育与推广,形成创新的校园文化。

1.培育特色创新项目

承担市级以上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改革项目或科研课题,参与高校、政府、信息化企业合作的前沿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在智慧教学、智慧教研、智慧管理、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和实践创新,取得创新性成果,并有一定范围知名度。

2.展开创新推广

学校特色创新项目成果在校内广泛应用,得到市级以上行政和相关部门认可并推广,在校外有示范辐射,形成创新扩散效应。学校建有的特色生成性资源、特色在线课程及独立开发的特色应用系统或工具在县(市、区)以上共享,创新应用教师团队承担县(市、区)范围内培训和教学改革示范,并在市级以上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六)可持续发展机制

智慧校园是基于新技术、新思维构建的新型校园形态,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强有力的领导与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开放的专业服务机制,以及完善的投入与保障机制,是智慧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建立健全领导与决策机制

学校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实行整体规划,建设方案具体可行、特色鲜明。成立以一把手领导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管理团队,由校级领导担任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负责智慧校园建设的职能部门管理、部门协调,对智慧校园实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2.建立专业服务机制

学校设立智慧校园协同创新中心,引入教育心理、学科教学、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家,融合本校创新应用教师团队,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和评估提供专业化、常态化的指导和服务。

3.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要建立鼓励参与和创新的激励机制,通过专业培训、项目平台、评优评先、奖教奖学等多种方式,激励教师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创新。鼓励共建共享,建立健全特色项目和创新应用教师团队创新推广和示范辐射的机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更好地利用智慧校园为学校和区域的教育发展提供服务。

4.完善投入和安全保障机制

有保障“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运维的经费,并形成制度化的可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规范BYOD(自带设备)、社会资金、智慧校园专项资金、第三方资源与服务的准入、管理和使用,健全智慧校园网络和信息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做到责任到人、制度到位。

第6篇: 榴园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文章来

  源初 中教师网 w 9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校园安全工作综治维稳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区、市和旗委政府关于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安排的一系列部署,结合我旗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从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党委政府领导、教育公安互动、学校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值班保卫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工作环境。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开展校园安全治理整顿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明确责任,把学校和幼儿园安全保卫、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把学校和幼儿园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位,确保校园安全工作万无一失,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全旗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组织领导,教育局成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 长:

  常务副组长:

  主要职责:按照旗委、政府安排部署,制定实施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加强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和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校园安全各项工作措施,并协调综治、公安、交警等部门,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保卫和综合治理,维护师生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校园安全稳定。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组。

  (一)安全防范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学校校长、书记、法制副校长

  工作职责:负责深入宣传校园安全的有关法规政策、安全防范自护自救知识、防灾减灾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和安全防范应急演练。

  (三)督查督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工作职责:负责督查各学校和幼儿园安全措施落实、安全制度建设、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情况,并及时将督查结果进行反馈和上报。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安全保卫

  1.值班人员安排。各学校和幼儿园必须设立值班保卫室,每校(幼儿园)每个值班时段必须安排至少2名值班人员,500人以下的学校和幼儿园专业保安人员至少配备4名,500人以上的学校,每增加500人增加1名保安人员。私立学校和幼儿园参照此标准执行。同时,每日值班必须安排一名带班领导。学校、幼儿园要制定好值班人员安排表,分时段、按岗位责任落实到人。

  2.值班保卫制度。学校、幼儿园实行封闭管理制度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保卫人员要做好值班登记和检查巡视,交接班必须有记录。要求保安员着装上岗,执勤人员佩戴标识,防护器械要统一配备管理,依法规范使用,并有专门的管理办法,妥善保管。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各学校、幼儿园除炊事员外,临时雇佣人员必须全部清退,对出租、出借校舍从事小卖部、餐饮服务、宿舍保洁等雇用人员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地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有相片的出入证,无证一律不得入校。要尽快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电子监控系统,学校、幼儿园要在出学校大门、宿舍、食堂、教学大楼等四个重点部位安装全时全覆盖的视频监控设施,要按规定时间保存好影像资料,实现人防、物防、技防联合监控。

  3.上下学期间值班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要重点加强上学、放学安全防范和相关制度建设。要严格实行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工作制度,值班领导、教师,门卫和保安人员必须在学生到校或离校前半小时到岗,维护好上学、放学时的安全秩序,防止学生在校门口扎堆逗留,对校门口的小摊小贩及滞留的闲散人员等进行劝阻,必要时报相关部门处理。上课时学校、幼儿园要实行全封闭管理,校园各部位要实行安全巡视。要科学完善学校、幼儿园上学、放学学生接送制度,各个环节和程序要衔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上学、放学期间,学校至少要安排一名校领导在校门口进行指挥,门卫、保安和值班教师做好疏导防范工作,加强学生到校、离校期间校园以及校门口安全保卫工作。

  (二)安全管理

  各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完善学生住宿、餐饮、卫生、消防、防灾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寄宿生的学校要建立住校学生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人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对学生宿舍实行巡查值班制度。有住宿条件的学校不允许产生校外寄宿生。严格执行餐饮卫生操作规范,建立食堂物资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与饭菜留样和记录制度。经常检查饮用水安全状况,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校内要设置消防安全标志、设施及消防安全通道。校外要协调交警部门设立斑马线、减速带等交通标识和设施。校舍安全工程涉及学校建立完善相应的施工安全和校园安全工作预案,确保在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消除安全隐患等情况。

  (三)安全教育

  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防护技能,应对不法侵害。学校、幼儿园要从辖区派出所聘任法制副校长,到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宣传,一方面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深入地宣传法制和消防、交通安全知识,传授自防、自卫、自救技能,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

  (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学校、幼儿园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要与辖区的派出所建立长期合作的运行机制和协调议事制度,保持组织和人员的联系畅通,做到日常工作有联系,危急时刻有帮助。要协调文化、工商、卫生、城管等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的网吧、小摊贩、小课桌、小饭桌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五)校园安全督导督查

  要实行校园安全包片督查制度和督查督导制度,定时段、分区域深入学校、幼儿园开展督查工作。特别要注重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将校园安全工作纳入重点督导范围,并建立专门的督导评估考核细则,与学校实绩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同时,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定期不定期重点督查各学校执行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和要求的情况;
督查学校、幼儿园门卫、保安、值勤、巡逻等安全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督查校园安全各项等制度建立情况;
督查学校幼儿园安全教育、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
督查校园餐饮、卫生、住宿、消防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四、工作要求

  1.各校(园)要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大校园安全宣传力度,做到人人皆知,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校长(园长)要认真履行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安全作为当前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和管理工作,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

  2、各学校、幼儿园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严格按要求强化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健全门卫、值班、巡逻、执勤等各项制度,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使校园形成相对独立、封闭、安全的场所。

  3. 学校、幼儿园加大安全保卫检查自查力度。积极开展安全保卫检查自查,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同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 各学校、幼儿园要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实行校园安全、教育教学双岗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责任不到位,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来

  源初 中教师网 w 9

  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