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隐喻理论研究综述(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隐喻理论研究综述3篇
【篇一】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交易费用理论研究综述作者:张莹莹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4年第02期
【摘 要】新制度经济学,又名交易费用经济学,由此,我们能看出交易费用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其概念的介绍、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已有测量方法的归纳,使得学者对交易费用理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于学者们的研究、思考。
【关键词】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
机会主义
自20世纪30年代起,以科斯、威廉姆森、诺斯、张五常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交易费用理论由理论的提出推向理论的发展与成熟。交易费用引发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使得交易费用成为了新制度经济学家手中的一把“亮剑”,解释了原本无法解释和解释不清的经济现象,成为了解释现实经济的一个有利工具。
一、交易费用理论的内涵
首先给出“交易”一词明确定义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康芒斯,他于1934年提出,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是排他性所有权的转移,他认为交易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交易这一术语,还有其他的描述,Adam Smith(1976)由制针这一例子,很好地描述了企业内交易这一思想,他认为,针在每个程序制针者手中交换一次,“交易”就发生一次;
Williamson(1985)认为,交易之所以发生,源于某种“物品或服务”从一种技术边界向另一个技术边界的转移。此时,一个阶段的结束,另一个行为阶段宣告开始。鉴于费用一词早已被学者们所认识,这里我们不再进一步阐释。
科斯(Ronald Coase)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中引入了正的交易费用,解释企业的存在和模型,指出使用价格机制使用有代价的,这被称为交易费用的源头。由于交易费用不好量化,难以进行实证研究,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沉寂了二十多年。直到Coase第二篇经典论文《社会成本问题》(1960)中,交易费用再次被提及,他认为无论生产是否存在负的外部性,人们总是可以在没有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协商以获得、分割和组合权利,只要这种活动能够提高生产的价值,即零交易费用的假设。虽然科斯最早发现了交易费用,但仅指出了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并没有提出交易费用这个名词。交易费用这个名词,是由Arrow(1969)在研究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行为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时最早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此后,交易费用这一概念被经济学家们广泛认知,成为了解释一些不易阐释的经济现象的有利工具,但至今经济学家们对交易费用这一名词仍未有统一的定义;
Williamson认为交易费用就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
Eggertsson(1990)认为交易费用是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的排他性权利的费用;
North(1997)认为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
张五常(1987)则将交易费用界定为所有那些在鲁宾逊·克鲁索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成本,在这种经济中,既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亦没有任何种类的经济组织;
Barzel(1997) 则认为交易费用包括所有涉及转移、获得和保护权利的费用;
迪屈奇(1999)从管理实践经验出发,更多地从信息费用的角度理解交易费用。他指出,造成高昂交易费用的,并不是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弗鲁博顿和芮切特(2001)将交易费用划分为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三种基本形式,从而深化了人们对交易费用的认识,市场型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的费用,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去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合约,督促合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管理型交易费用是企业内部发号施令的费用,是对企业和其雇员之间的劳动合约进行执行的费用。政治型交易费用是政治体制中制度框架的运行和调整所涉及的费用安排,是集体行动提供公共产品所产生的费用,可以被理解为与管理型交易费用类似的费用。
【篇二】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蜂群算法理论研究综述作者:班祥东来源:《软件导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蜂群算法是人们受到自然界中蜜蜂的行为启发而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智能优化算法。详细阐述了基于蜜蜂采蜜行为的蜂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情况。通过与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相比较,总结出蜂群算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蜂群算法;
采蜜行为;
智能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36-03
作者简介:班祥东(1974-),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挖掘。
0引言
群智能算法是一种在自然界生物群体的智能行为启发下所提出的智能算法,是一种新兴的仿生类演化算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1975年,美国科学家Holland教授针对机器学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隐并行搜索的智能优化算法,后经归纳总结,形成了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s,GA);
1992年,意大利学者ColorniA、DorigoM和ManiezzoV根据自然界中蚂蚁觅食的规律提出了蚁群算法(antcolonyoptimization,ACO);
1995年,Eberhart博士和kennedy博士基于鸟群捕食行为的研究提出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目前,群智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它为人们揭示了生命现象和进化规律,为解决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为实现适应性系统提供了有用的范例。
近几年来,随着群智能优化算法的不断发展,蜂群算法也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蜜蜂是一种群居昆虫,虽然单个昆虫的行为极其简单,但是由单个简单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却表现出极其复杂的行为。真实的蜜蜂种群能够在任何环境下,以极高的效率从食物源(花朵)中采集花蜜,并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英国学者DTPham受启发于蜂群的采集行为机制,提出了蜂群算法(BeesAlgorithm,BA)。之后土耳其学者DervisKaraboga改进了蜂群算法,提出了基于蜜蜂采集机制的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BeeColony,ABC)。因此,蜂群算法是建立在蜜蜂自组织模型和群体智能基础上的一种非数值优化计算方法,属于新兴的群智能方法。
【篇三】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双边市场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鲁鑫
来源:《商情》2017年第07期
近年来,双边市场理论一直是网络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关于双边市场理论的主要研究是双边市场与传统市场的不同特性、平台的各种竞争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目前对于双边市场动态竞争模型的研究较少,未来对双边市场的研究可向这个方向发展。
双边市场定价策略网络效益
1引言
双边市场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如平常我们购物所使用的淘宝网和支付宝,每天阅读的各种报纸期刊杂志。双边市场与传统的市场有所不同,传统的市场一般包含2个参与方即卖方和卖方,双边市场一般有三个或以上参与者。双边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更多的用户接入平台,向各边收取费用,可见双边平台的盈利结构已经不等同于传统市场。
自从双边市场被发现以来,众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个几个方面:双边市场不同于传统市场的特性、平台的竞争策略的有效性、动态竞争模型,当然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肯定有所重叠。
2双边市场定义与分类综述
2.1双边市场定义
对双边市场这一现象最早的研究是学者Gale和Shapley(1962),他们以学校招生和婚姻介绍所为例,指出了市场需要中介的原因是因为参与方的信息不对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媒介的各种中介市场开始出现,导致了双边市场的交易方式和交易频率以及传统市场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双边市场在研究的初期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定义了双边市场。Wright(2004)从双边市场的结构出发,认为双边市场中有两类或者两类以上的用户,平台提供一个供平台一边的用户与另一边的用户达成交易,平台的用户从交易中获取收益,平台在交易中起中介作用。Armstrong(2007)认为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市场上某些经济活动必须通过平台作为中介才能够完成。Rochet和Tirole(2003)从网络外部性的角度认为双边市场中的平台会根据参与方的网络外部性来进行分别定价,平台为了把更多的用户吸引到平台进行交易,甚至会对网络外部性较高的一边进行补贴。Rochest和Tirole(2004)发现如果平台对于所有用户收取的费用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对用户收取的价格会导致平台上的交易量发生变化,指出这种价格结构非中性的性质是判断是一个市场是否是双边市场的充要条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